声乐演唱技巧的培养及个人风格的形成:评《声乐演唱技巧与风格探究》
2015-07-17郝玮一,李丽娟
书名:声乐演唱技巧与风格探究
作者:韩华 李莎 班冬丽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定价:49.00元
演唱技巧和演唱风格是声乐演唱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演唱技巧服务于演唱内容,作为声乐演唱的基础,它体现在发声、呼吸、共鸣等许多方面,扎实、优秀的演唱技巧是交流情感、描述情景、传达思想、表现情绪和成功表现演唱歌曲的重要保障。声乐风格包括作品自身风格和演唱风格两个方面,演唱者依据作品自身风格学习、掌握和处理作品。在长期的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不断升华和创新表现艺术的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技巧是声乐演唱的基础,风格是演唱艺术的升华,两者的结合构成优秀的声乐表演。《声乐演唱技巧与风格探究》一书主要探究了声乐演唱技巧和演唱风格,其主要内容包括:声乐演唱的基本常识、声乐演唱的基础训练、语言训练、心理训练,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声乐表演的舞台风度与形体运用、声乐演唱的嗓音保健、声乐艺术的演唱风格分析等等。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并力求结合具体的声乐作品实例来说明,书中所论述的演唱技巧与演唱风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编者在《声乐演唱技巧与风格探究》中指出,演唱者首先应当认识构成演唱的器官:演唱的动力--呼吸器官、演唱的振动体--发声器官、演唱的共鸣器--共鸣器官。演唱者需了解这些器官在发声时所起的作用和演唱时应当操纵的部位,通过发声训练使各器官适应演唱音量、音色、音域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努力提高呼吸器官、共鸣器官和发声器官的能力。呼吸器官是发声的基础,包括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它不仅是演唱中发出声音的动力,也是传导声波至各个共鸣腔体的工具。训练呼吸器官其实质是增强膈肌、肋肌、腹肌的活动能力和控制能力。掌握演唱的呼吸技巧,是完美表现演唱作品和生动表达感情风格的必要条件,它决定了演唱发声质量的优劣。共鸣器官包含口腔、鼻腔、胸腔、咽喉腔和头腔,控制共鸣腔体主要是指控制口和咽喉的可变部分,训练放下喉头、放平舌头、放松下巴、提起软腭、绷紧咽壁等等。调节共鸣腔体需要气息的支持和配合,在气息的正确运用下方可扩大音量、发展音域、丰富声音。歌者应当充分发挥口腔、鼻腔、胸腔、咽喉腔和头腔的共鸣。
歌唱的语言训练是声乐演唱技巧的又一个重要环节,语言作为声乐艺术的创造核心和造型基础,无论作词、谱曲还是表演都离不开体验、感受和表现语言,语言因素自始至终贯穿着声乐艺术的全部。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声乐艺术都是通过自有的语言来表达的,语言是形成不同民族和不同声乐学派特殊风格的关键。字音的清晰和准确度能够使听众快速准确地把握声乐所含的感情和思想内容。在我国,字正腔圆是声乐艺术的重要准则,咬字吐字则是让人的唇、齿、牙、舌、喉五个吐字器官配合,共同发出声音。演唱中不仅要准确唱出每个字,还需要生动刻画语言形象,表达内在感情。而不同的演唱风格、速度、内容、音域对咬字吐字发音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声乐演唱的舞台风度与形体运用也是声乐演唱技巧的一部分,《声乐演唱技巧与风格探究》的编者指出,正确的演唱姿态直接影响到训练的进行和演唱的表现。从审美角度出发,演唱者的姿态应当端庄自如、大方朴素,身体任何与演唱发声无关的部位都要充分放松,不可有紧张之感。正确的演唱姿态能够使得气息畅通运行,发声器官也可以正常工作,这样,演唱者的台风仪表也就可以更加大方美观。
声乐演唱风格的形成相对具有抽象性,其涉及面也更加广泛。研究声乐演唱风格需要从时代风格、声音风格、作品风格、民族风格和个人风格等多个方面着手。声乐风格除了受到民族的信仰、习俗、人文历史和地理环境影响外,还受到发声、语言等演唱技巧的影响。在具体的作品风格形成中,演唱者往往会根据不同作品运用不同声音,适当对某一部分进行调整。这样既可以保证优秀声音的表现,又能够准确表现作品情感,并染上自己的歌唱风格。例如延安时期的声乐作品,演唱者需要表现出困难时期里民族解放运动的坚强不屈精神。因此,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对声音的运用就必须是挺拔高亢、铿锵有力的,必须充满革命力量,而绝非婉转柔美,阴柔细腻。良好的演唱风格形成于扎实的演唱技巧之中,通常都需要长期的演唱实践。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表演者刻苦的付出和坚韧的毅力。相信在阅读完本书之后,学习者们一定能够坚定信心,不断探索研究,巩固自己的演唱技巧,并找到最适合、最有利于自身演唱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