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息化对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的影响研究
2015-07-14严玲
【摘要】金融信息化对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的影响引起世人关注。文章在阐述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金融信息化对审计组织管理中风险控制能力、审计组织协作方式、审计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信息化 金融审计组织 管理模式
一、前言
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现代化。当前越来越多的金融领域因为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金融创新数不胜数,比如互联网金融、APP、电子商务金融等新金融组织形式不断出现。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也受到较大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传统手工条件下的审计技术无疑面临重大改革压力,尤其是审计对象的信息化变革飞快,要求审计办组织审计手段必须信息化,否则审计人员与现实审计对象不相符合,必然面临进不了门、打不开账的无奈局面。这样的背景下审计技术创新变缓,审计手段的信息化,没有做到用科技强审。直接的后果就是“病毒”免疫系统无法识别、确认,功能无法发挥。
金融信息化的出现大大加快了金融领域创造信息、传输信息以及信息融合的速度,其具备的信息海量化、海量集中化、集中共享化三个方面的特征,如果金融审计组织管理形式不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就跟不上当前金融行业发展的形势,起不到发挥金融审计的独特作用,不能履行国家治理职能,社会影响可想而知。
二、金融信息化对审计组织管理中风险控制能力的影响
某种意义上,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的信息化水平已走在国际化的前列,建立了以电子记账系统为核心是全国各家商业银行基本做法,外围以业务管理系统作支撑的实时综合业务系统,以及面向主题主要服务于前端应用和决策分析的数据仓库管理系统。换句话说,要审计这样的金融组织,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审计信息数据的海量集中具有很强的便利性,同时也是审计风险的集中之处,需要重点关注。高度信息化、数据高度抽象化,意味着风险防控难度加大,造成实质性测试中的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均有所提高。但是核心系统和业务系统之间,以及业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之间对同一实体的数据字典描述都不尽相同,比如“币种”这一字段可能在各个系统内的编码都不一样,而且由于在构建流程化银行方面,各家银行进展程度不一,造成核心记账系统和业务系统普遍存在数据更新不一致的现象。这些信息化带来的新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给审计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金融信息化对审计组织协作方式的影响
金融信息化的三个特点都对审计项目组织协作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的大集中愈发凸显了总行“龙头”的重要性,目前可以说数据集中在哪里,哪里就应该成为金融审计的切入点,但是数据的集中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把我们审计密切关注的信息聚拢在一起,同时也带来审计压力的聚集。如果总行数据集中分析这一环节卡住,直接影响到线索核查环节和问题反馈环节的效率,容易导致“无米下锅”和“导航失灵”问题的出现。在目前“集中分析、发现线索、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金融审计方法论指引下,实质性审计测试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流水线性质的作业协作流程,如果“龙头”作用起得好,整个审计流水线都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如果不能完全发挥集中分析的指挥棒作用,会直接影响到下游流水线作业。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金融审计项目实施组织方式就必须由网状结构逐渐向“总——分”结构靠拢,向数据集中的地方倾斜。
共享是信息化带来的一大便利,目前各家金融机构搭建的“总行——分行——支行”三级互联网络为审计共享搭建了物理共享链路。审计共享包含了两个方面,分别是实时审计数据共享和实时审计模型共享,通过联网审计,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审计组可以同一时间看到同一份数据拷贝,使审计组不必拘泥于地域空间,即便在核查问题的同时可以在审计延伸地区的被审计单位分支机构就地开展二次分析工作,并且就延伸中发现的一些新的情况和苗头性问题,立即补充完善审计思路,完成审计模型的二次开发,并且通过物理共享链路与总行审计组和其他分行审计组实时共享,为扩大审计成果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远程审计与现场审计完美结合。
数据的“亚实时”集中也使金融审计关口前置成为可能。跟踪审计的精髓在于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的有机结合。数据作为金融行业日常业务经营的外在表现,它的快速集中为审计的及时介入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金融行业,受到宏观政策影响的波动比较大,而且宏观政策在落实成效方面也往往最先体现在金融行业,在这种前提下,实施金融跟踪审计的意义就更加突出,所以金融审计组织协作机制完全可以日常化、常规化,通过实时监控金融行业业务开展和资产质量变化情况,认真研究国务院领导关心的重大问题和社会关注的金融领域热点,使跟踪审计忠实服务于宏观调控,发挥金融审计揭示风险、维护安全的长效机制。
四、金融信息化对审计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
金融审计时间紧、任务重是有目共睹的客观现实,在金融高度信息化的条件下,如何合理配置审计资源是一个亟须探讨的课题。金融信息化对各个审计阶段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审计调查阶段,数据准备工作被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审计效率高不高,审计项目成果多不多与数据准备工作质量的好坏有直接关系。在这一阶段,需要组织既懂业务逻辑又懂数据分析的审计人员先期进驻被审单位,完成数据采集整理、标准化以及消除信赖过度风险的分析性验证,同时在以上基础上还要根据审计工作方案,完成视图切分、访问权限配置等工作。因此就整个审计过程来说,在人力资源配置、时间完成时限方面就必须向审计调查阶段倾斜,才能保证后续的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效率。
信息技术能使组织超越时空局限达到组织目标。时空的制约是传统组织设计过程中关键性障碍,而电子通信技术能为组织成员超越时间和空间提供帮助。在审计活动中,审计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横向通信和协调功能都可以通过电子技术来实现,从形式上使组织变得更加开放和分散。组织的每一个成员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点,这种理想的“敏捷”型组织只有在信息化条件下才能够实现。此外,信息网络的开放性、交流性也促使不同审计组织之间寻求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形成新型审计组织形态。
组织管理的前提是承认组织支配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复合型知识架构的审计人员目前来看仍是一种稀缺资源,加之审计任务千变万化,时限要求越来越短,传统僵化的组织既难胜任,也不经济,因此信息化时代的审计资源应该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进行调配,以审计项目为中心,组成虚拟的动态的团队联盟。它的主要特征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随审计项目的需要而产生和随审计业务的终结而解散,通过业务包干、风险各担、责利对等、整体协作和优势互补的柔性管理方式来组织整合审计资源,实现审计团队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杨京钟.基于政府金融审计的政策取向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2]陈静修.完善金融审计对经济安全的意义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3).
[3]王小波.加强地方金融审计的几点思考——基于甘肃省的现状分析[J].财会研究.2013(12).
作者简介:严玲(1981-),女,汉族,江西南昌人,职称:审计师,就职于江西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