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企资本运营问题的探讨

2015-07-14陈建红

时代金融 2015年17期
关键词:运营国企资本

【摘要】国企资本运营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的重要方面,是推进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由管理资产向管理资本转变的必经领域。开展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形成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国企资本运营方面的问题和途径。

【关键词】国企 资本 运营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行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从四个层面推进:宏观所有制层面,资本运作、整体上市;中观行业层面,分类改革、有进有退;中观经营操作层面,放宽内外准入,并购转型增效;微观企业内部,地方试点先行,形式百花齐放。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国企资本运营成为十分重要的领域,它将推进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由“管理资产”向“管理资本”转变。这里主要探讨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问题和途径。

一、资本运营的定义

所谓资本运营,就是对所拥有的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资本运营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运营模式。资本扩张是指在现有的资本结构下,通过内部积累、追加投资、吸收外部资源即兼并收购、战略联盟等方式,使企业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收缩性资本运营是指企业把自己拥有的资产、子公司、内部某一部门或分支机构转移到公司之外,从而缩小公司规模,以有利于主流核心业务的发展。

二、国企资本运营的现状与问题

国有企业的改革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78~1992年的初步探索,以1985年承包经营责任制为标志;1993~2002年的制度创新,以1994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志;2003~2013年,继续推进国企改革,以2003年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确立“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的原则为标志。纵观国企改革的历程,可概括为以行政体制为主,兼用经济手段,辅之于法律措施,但仍然没有脱离政府配置资源的框架。因而在国有资本运营上表现出以下问题:

(一)缺乏创新环境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的,当改革进入深水区,摸不到石头的时候,国企改革、国有资本运营仍然没有脱离政府配置资源的框架,缺乏创新型环境。主要表现:一是观念跟不上因市场经济深入而应有的改变,体制上的约束让经营者难以和也不思改变;二是把资本运营作为解困和增效的良方,连年亏损的国有企业想到实施资本运营,效益较好的企业认为不需要搞资本运营;或者虽通过资本运营低成本扩张了的企业,对企业的整体效益和发展及扩张后可能出现的风险也心中无数;三是缺少资本运营综合型人才。聘用或委派(事实上的任命制),使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职业经理人才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二)缺乏自生动力

进入国企改革第三阶段的十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兼并、收购、合资等资本运营的活动中,推动力大多来源于政府部门。究其原因,一是经营者从思想及利益方面考量,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二是政府配置资源仍占主导地位。甚至有些兼并、收购、合资仅仅是政府部门为了解决另一个濒临死亡的国有企业的维稳困难而拉郎配上另一个目前效益尚可的国有企业而进行的,因此而致使双方走上绝境的也不乏其例。这种不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的资本运营,必然造成资本运营操作不当、效果不佳,必然失去资本运营的原动力。

(三)法律定位模糊

现行体制中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具有行政与经营的双重性,既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的职责,又负有监督国有资产运行的职能。国资委作为政府的特设机构,是从事国有资产运营的经济机构,还是从事国资规章制度制订与监督执行的行政机构,其目标既要追求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要通过制订制度,体现社会公平,追求社会效益,因而造成法律上的定位模糊。这种定位模糊难免会在实际工作中产生错位和越位现象。权利寻租的土壤没有根本铲除,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也难以避免。

(四)缺失规范市场

从资本市场看,国有企业相对于民企、外企而言表现出诸多缺失。一是产权关系不明晰,国有企业法人的权益(包括债权人和股权人)与企业经营者(代理人)关系模糊,缺失控制与调整规则;二是开展资本运营的决策权不属于市场主体的企业;三是财税体制的约束。国有企业的关系比较复杂,无论是央企并购地方企业、地方企业并购央企,还是其他资本进入国有企业,都有可能引起税收不平衡和国有资本收益分配上的改变。因行政条块关系使一个好的资本运营项目可能不能顺利开展,甚至流产。其实质反映的是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缺失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的环境和条件。

(五)股权过度集中

现今,不同领域的国有企业在资本运营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国有资本占绝对控制地位。虽然形式上实现了现代企业改造,管理方式也较计划经济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重大交易事项仍难以实现全面考虑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各方的利益。反映为在股权过度集中的情况下,缺少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

三、国企资本运营的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民企、外资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伴随着国企的改革,也倒逼着国企的改革和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及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从四个层面推进的决定,从理论上和改革路径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四中全会确立了依法治国的主题思想;“四个全面”战略的形成,给国企改革、国有资本运营走上以市场交易为基础的客观要求,创造了环境和条件。

(一)管理创新

国有企业改革、国企资本运营既需要顶层设计,有壮士断腕和抓铁有痕的决心,也需要接地气,各部门各地区大胆探索、小心求证经验。国资委要探索“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向“管资本”转变的措施和办法;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向市场配置资源、开展资本运营开路的破冰。如在分税制上巩固好税种管理,确保税收征收的基础,而在利益上由中央和地方去调整,屏弃央企、地方企业的行政概念变为资本概念等等。从法制、体制机制上创造混合制企业形成的条件及加快四个层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企资本运营的环境。用管理创新启动全方位的国企改革、国企资本运营创新的局面。

(二)市场定位

根据国有企业不同领域,参照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的办法,对于涉及国家军事安全、经济安全(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矿产资源等)、文化安全的行业,实行国有独资和有限多元资本;对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领域行业,实行国有控股;负面清单以外的国有投资(资本)项目则实行“国项界外”,允许一切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国有资本运营。

(三)机制配套

在国有投资(资本)项目运营走上多元资本及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资本的条件下,社会资源由政府配置走向由市场配置,企业经营者由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才在市场竞争中产生。政府管理机制实现:一是建立和规范资本市场,用政府有形的手去牵制市场无形的手;二是不断研究和探索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在政策制定和落实上出新招、下新策;三是用法律法规的有效性去制衡市场可能涌现的违规违法的无效性,纯净资本市场。

(四)维护权益

资本都存在利益最大化和实现投资取向的特性,国有资本也不例外,而国有资本在混合资本中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强于前者。国有资本应该有维护所有者权益的法律意识和责任,不因成为混合制而改变(应制定有效的国有资本代表控制和调整规则及问责制)。国资委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用法制约束国有资本自觉落实责任。国有资本在经营实体中在法律责任下,在自主经营,自担风险中履行作为国有资产占有者的社会责任和资产权益责任。既保证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同时维护国有资本的投资取向,而且在法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国有资本的这种责任与其他资本的特性并不矛盾,更可能发挥出考虑企业战略因素的作用。

四、结束语

国企改革、国有资本运营又一次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谁能在机遇和挑战中抢占先机,谁将成为潮流的把握者。各级政府,尤其是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大胆探索,不等不靠,一企一法,百花齐放,率先建立本区域国有投资和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为国有投资(资本)项目运营创出一条新路,这种首创精神即有可能为宏观层面的推进做出贡献,为区域发展赢得主动。

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八届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2]《国有资本运营问题的研究》.百度文库.

作者简介:陈建红,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现受聘于珠海卓锐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运营国企资本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应用瀑布模型的MOOC制作方法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国企改革的困境及出路:基于动态关系治理的新视角
VR 资本之路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房地产项目运营阶段的成本控制
妇幼保健机构成本效益评价体系的研究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