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郑州“金融城”建设的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研究
2015-07-14赵祎梦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金融产业的集聚已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国内外现已形成众多金融产业集聚区。郑州郑东新区金融产业集聚区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其发展势头良好,郑州“金融城”初具规模。本文通过梳理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出该区形成发展的影响动因和机制,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加以探讨。
【关键词】产业集聚 金融城 市场经济 中原经济区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现代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高度发达,人类已经进入了金融时代。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导和枢纽。同时,随着金融的全球化、自由化和信息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分散化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资本市场的高速运转,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和信托等金融产业集聚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纽约、伦敦和东京为代表的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国内的金融机构集聚现象也很明显,北京、上海的金融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亚洲极具竞争力的金融产业集聚区。
2011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省确定了“两环、一带、一方块”的金融业发展空间布局,郑州市确立了在郑东新区打造一座现代化金融城区。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形成发展的机制是什么,该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振兴河南经济?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郑州金融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结合金融产业集聚理论,对以上问题加以解答。
二、郑州“金融城”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早在2003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就对郑东新区未来发展提出了要求,郑东新区金融产业的发展逐渐进入发展规划,到2008年郑东新区CBD已吸引近百家金融机构自发聚集。郑东新区金融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日新月异,推动了郑州市金融业连上台阶(相关数据来自2009~2014年《河南省统计年鉴》)。
图2-1 2008~2013年郑州市金融业增加值变化趋势
从图中不难看出,郑州市金融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金融业增加值从2008年到2013年增加了190%。尤其是2011年,国家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快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后,增长幅度更大。
根据各项统计指标显示,郑州金融产业集聚区的雏形已基本形成,其发展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入住郑东新区的各类金融机构门类齐全
截至2014年底,郑东新区累计入驻各类金融机构226家,有人民银行、河南证监局等机构,汇丰、渣打、东亚3家外资银行,中行、农行、工行、民生、广发等13家全国性银行省级分行,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20余家保险机构以及中原证券、中原信托、郑州银行等本地法人金融机构。另外,入住区内的郑州商品交易所发布的粮食期货“郑州价格”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我国商品市场供需形势的重要窗口,是世界粮、棉、油、糖、化工等领域的主要参考价格之一。目前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已经成为河南省金融机构最为集中、金融业态最为丰富的区域。
(二)金融、保险业发展迅速
截至2014年6月,驻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8352.11亿元,较年初新增2496.77亿元,占全省的71%;各项贷款余额为16178.55亿元,较年初新增1070.38亿元,占全省的64%。驻区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62.23亿元,同比增长66.36亿元,占全省的51.77%。金融保险企业税收完成5.59亿元,占税收收入的20.77%,同比增长40.8%。金融业增加值占比有明显提升,一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完成21.84亿元,占三产增加值的55.5%,占GDP的48.78%,比去年同期占比分别提升了3.24和6.38个百分点。
(三)入区的外资银行发展态势良好
汇丰银行郑州分行2013年存款余额人民币8.32亿元,存款余额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渣打银行郑州分行从提出筹建申请到正式开业不足半年时间,创造了外资银行在华开设分支机构的“郑州速度”,2013年11月入驻郑东新区,2014年4月即实现盈利。
(四)“两环、一带、一方块”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两环一带”包括现在已经建成的CBD、正在建设的龙湖金融中心及连接CBD和龙湖金融中心之间的运河两侧建筑群,主要是各类金融机构总部、区域总部或功能性中心。“一方块”即金融后台服务园区,位于郑州东站交通枢纽东南侧,统一规划布局金融后台项目,积极发展金融服务外包和电子商务产业。目前初步建成,未来将形成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
三、郑州金融产业集聚形成的动因和机制研究
(一)金融产业集聚形成的研究概况
金融产业集聚是多种动因交织的产物,总体来说,学术界将金融产业集聚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区域因素、规模经济因素与信息因素。其中区域因素包括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高端人才集聚和政府制度的扶持;规模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外部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信息因素主要是空间临近信息和互联网信息。
金融产业集聚形成的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机制。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按照相关标准对各个主要城市经济状况进行评估,进而选择出经济基础好的、具有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潜力的城市,然后给予相对宽松和灵活的产业政策进行配套扶持,引导金融机构选址和资本投资,带动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进而形成金融产业集聚区。二是自下而上的市场主导机制。这种机制认为金融产业集聚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由于实体经济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巨大需求,金融机构就会在经济发达的地方集聚,金融市场随之发达,信息随之充分,法律法规随之健全,最终形成金融产业集聚区。
(二)郑州金融城形成的机制研究
通过对郑州金融业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郑东新区之所以能形成金融集聚区,主要有以下动因,也是郑州金融城发展的优势所在:1、政府政策扶持,国务院、河南省出台各项政策支持郑东新区金融业发展;2、经济腹地支撑,河南省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郑州市2013年的GDP达6201.85亿元,居全国前十,郑东新区也是我国中部地区的投资中心、商品期货交易中心;3、区位优势,郑州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郑州航空港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公路、铁路、航空等都是连接沿海与内陆的桥梁;4、人才资源优势,郑州是中原经济区金融机构和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城市,郑州市金融从业人员比例在中部六省位居第一,龙子湖高校园区有15所高校,近20万高端人才。
通过以上因素分析可以看出,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是由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多因素联合作用形成的,并不是单一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机制。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和郑州市产业经济的壮大,为郑东新区金融产业集聚区提供了建设基础;政府规划建设郑东新区金融集聚区,并出台宽松政策和招商引资推动金融市场发展,这为金融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又在发展过程中起支撑作用;郑州市以及中原经济区金融市场的需求,持续地刺激金融集聚区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引导和助推作用;高端金融人才,为金融集聚区的创新发展和升级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根本力量。
四、结语
文章梳理了郑州市“金融城”——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分析了该区形成发展的影响动因和机制,认为该区是由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多因素联合作用形成的,政府、市场、区位、人才等因素是郑州金融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优势和因素。然而,年轻的郑州金融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金融市场不健全、地方金融实力相对沿海发达地区较弱、金融产业竞争力不强、人才优势尚未凸显等。因此,郑州金融城要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政府主导作用,调整优化金融业结构,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大力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加强信息化建设,这样才能成功打造区域金融中心,使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的经济增长极。
参考文献
[1]程书芹,王春艳.金融产业集聚研究综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4):96-100.
[2]李小建.金融地理学理论视角及中国金融地理研究[J].经济地理,2006,26(5):721-725.
[3]张晓燕.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2,(1):59-65.
[4]豆晓利.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发展要素分析[J].经济论坛,2014,(6):52-53.
[5]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014.
作者简介:赵祎梦(1994-),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