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补充贷款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2015-07-14彭雁
【摘要】2014年2季度以来,国家推出一系列“微刺激”政策,抵押补充贷款应运而生。人民银行提出抵押补充贷款,对其寄予结构性调整重望。抵押补充贷款可以为棚户区改造提供资金支持,稳定经济增长,为商业银行提供定向资金、鼓励其信贷扩张。长期来看,它可以起到引导中长期政策利率、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抵押补充贷款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指出其实施过程中在利率选择、操作层面、引导中长期利率、时效性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抵押补充贷款 微刺激 中长期政策利率 利率市场化
一、抵押补充贷款政策的提出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家既要保证经济的增长,又不能违背主流意愿,推出强经济刺激政策,从2014年2季度以来,国家和各地区分别从扩大投资、支持外贸、楼市政策、楼市、货币、税收、财政等各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达到“微刺激”的效果,如表1所示:
表1 国家出台的“微刺激”政策
图1 2014年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
央行为保障其资产安全,对商业银行提供货币支持时一般需要抵押,传统的抵押品为外汇。但是,从2012年开始我国金融机构的外汇占款增速开始下降,最近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如图1所示。6月份中国外汇占款环比下降达883亿元,这是今年中国外汇占款的第一次下降,随着外汇占款的增速减缓,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面临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缺失的问题。重启再贷款可以向金融市场提供一定的基础货币,但再贷款容易产生信用风险,近期人民银行推出《人民银行内部评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商业银行按照人民银行提出的标准逐步建立内部评级体系,这表明人民银行开始将贷款类资产纳入抵押品范围。
为缓解资金流动性的问题,人民银行分别于2014年4月25日和6月16先后两次定向降准,并向国开行提供了1万亿的抵押补充贷款(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简称PSL),用于支持我国棚改建设。抵押补充贷款即商业银行通过抵押自身资产来获得融资,该措施是政策支持和和市场实际有机结合而提出创新型措施。
抵押补充贷款不是QE,其定向性会使当前基础建设的很多领域融资环境得到改善。当前中国的金融市场不需要QE,中国的人民币供应量M2与GDP比例为136%,因此,市场有充足的货币供应,图2为中国银行的资产增长情况,图3为中美银行的资产增长比较。
图2 中国银行资产增长
图3 中美两国银行资产变化对比
通过图2和图3容易看出,中国银行资产增长相对较快,金融市场有比较充足的货币供应,不需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
(一)抵押补充贷款相对于再贷款特点和优势
相对于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的特点有:风险低、高度定向性、用途广、具有市场预期,因此,相对于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一是抵押补充贷款需要有抵押物,信用风险降低。
二是人民银行可以任意指定贷款的抵押物范围,因此人民银行可以精确控制资金流向的范围,这种高度定向性时再贷款或其他货币政策所不能做到的。
三是再贷款通常用于解决某些商业银行的紧急融资需求,而抵押补充贷款可以当作流动性工具来使用。
四是再贷款的发放是人民银行自行决定的,金融市场无法预先得知其发放利率,规模和发放时间,但抵押补充贷款为达到引导中长期政策利率的效果,就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机制来发布资金发放利率,规模和发放时间。
(二)抵押补充贷款提出的目的
人民银行此次提出的抵押补充贷款,对其寄予结构性调整的重望。
首先,人民银行提出的抵押补充贷款,可以发挥“定向降息”的作用。“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属于此次抵押补充贷款的范围,但这部分的资金需求量比较小,抵押补充贷款对其支持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此次抵押补充贷款主要作用为取代“再贷款”,支持棚户区改造建设相关的有政府背景的基础建设项目。人民银行提供的这部分资金支持,贷款利率相对较低,可以为棚户区改造建设领域起到“定向降息”的作用。对于国开行来说,发放住房金融债可以从债务端获得资金来源,而通过相关抵押获得人民银行提供的抵押补充贷款可以从资产端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和资产的周转效率。因此,人民银行的这一措施从资产端和负债端两方面对国开行起到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其次,抵押补充贷款可以提高广义货币增速,实现从边际上改善表内贷款投放。虽然当前的广义货币增速已经超过央行的目标,但在外汇占款增速下降,表外融资萎缩,商业银行风险偏好较低的环境下,人民银行此举可以有效的补充基础货币,起到稳定增速的作用。抵押补充贷款的抵押品主要为贷款,其成本低于商业银行的综合负债成本,可以有效的鼓励商业银行进行表内贷款的投放。
(三)国外经验借鉴
央行此次实行的抵押补充贷款措施,与英国央行和英国财政部于2012年8月联合推出的融资换贷款计划(Funding for Lending Scheme,简称FLS)有很多相似之处。该措施规定有资格的英国商业银行可以支付一定的费用,用低流动性的资产抵押获得高流动性的英国国债,并利用获得的国债为抵押换取低利率回购贷款,该计划的参与者主要包括英国商业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此举意在扩大信贷规模,提高银行业流动性。
该措施实施之后截止到2013年末,参与者的信贷规模在总体上增加103亿英镑。英国建房互助协会申请融资换贷款金额达147亿英镑,新增贷款为207亿英镑,而同为重要参与者的商业银行申请贷款金额为271英镑,新增贷款额反而减少了104亿英镑。英国建房互助协会主要为家庭提供住房按揭贷款,此举的实施,使得英国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下降,从2012年8月到次年8月,英国的平均房价指数环比上涨。与此同时,由于英国商业银行的惜贷行为,中小企业作为政策的最主要需求方获得的贷款相对较少,融资难题没有很大改善。为此,英国央行不得不在2013年11对此政策做出修改,增加中小企业贷款的权重,以此鼓励英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
二、抵押补充贷款对我国的经济影响
抵押补充贷款可以理解为人民银行推出的带有财政政策因素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介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
(一)抵押补充贷款对我国经济的短期影响
抵押补充贷款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提供用于棚改的资金支持,稳定国内经济的增长;为商业银行提供定向资金,鼓励其信贷扩张。
1.提供棚改资金支持,稳定经济增长。我国的开发性资金投放主要用于支持与国计民生相关的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通过相关资金投放改善开发性建设的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从而为其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抵押补充贷款实施之后,棚改资金贷款需求强劲,截止到6月末,国开行的承诺棚改贷款增加6760亿元,达到去年同期的18倍,发放贷款金额达到2195亿,占国开行上半年新增贷款的46%。这些贷款将对棚改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进而对我国当前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达到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
2.为商业银行提供定向资金,鼓励其信贷扩张。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抵押补充贷款可以与其他资金来源相互替代,形成其资金成本的一部分。现阶段抵押补充贷款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如发放债务、同业存款)在融资成本、种类、期限等方面都占有优势,因此,它为商业银行在负债端提供了一部分有息负债。
此外,商业银行会逐渐增加纳入抵押范围的资产,这会在改变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同时降低其资产收益率。抵押补充贷款提高了信用资产的吸引力,在商业银行的资产端对利率债形成挤压。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抵押补充贷款在其资产端增加了一笔超储。
抵押补充贷款不会带来一般存款的增长,这是与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的不同之处。因此,与吸收同业发放贷款相同的是,它可以在降低商业银行准备金消耗的同时增加整个银行体系的贷款比。
(二)抵押补充贷款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影响
1.对我国的中长期政策利率具有有效的引导作用。人民银行通过抵押补充贷款的实施,不仅可以实现对短期利率的控制,还可以对中长期政策利率产生有效的引导。
从2013年初开始,人民银行通过常设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政策实现对短期利率的影响,该机制可以有效的调节金融市场的短期资金供给,应对临时性和突发性市场资金需求,但难以实现对市场中长期利率的调控。贷款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资产,资金量大,人民银行以此作为抵押,加大抵押补充贷款的实施力度,使其成为商业银行获取基础货币的主要途径,就可以调控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进而借此影响商业银行的中长期决策。在外汇占款增长下滑的趋势下,人民银行有必要寻找新的基础货币调控手段,提升其主动权,抵押补充贷款将会是重要的手段。因此,常设借贷便利政策补充以现在的抵押补充贷款政策,人民银行可以构建“弹性利率走廊+中期政策利率”机制,实现对市场利率的全方位有效调控。
2.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利率市场化就是构造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基础利率作为引导,货币市场作为中介的利率传导和形成机制,基础利率的选择是市场行为,应由市场最终决定。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体如美国、欧盟、日本等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都开始了基础货币投放措施的创新,为中国基础货币的投放政策提供了经验借鉴。抵押补充贷款就是中国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创新举措,成为推进利率市场化、连接金融市场短期和长期利率走势的重要一环。
三、抵押补充贷款可能遇到的问题
(一)抵押补充贷款的利率选择存在一定的困难
要实现对金融市场利率的引导,抵押补充贷款利率应当与金融市场利率相差不多,但其肩负的“定向刺激”作用又决定了其需要有较低的利率以实现鼓励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作用。根据英国央行的估算,英国商业银行和建房互助协会通过“融资换贷款计划”获得的资金比其他融资方式成本低100~200个基点。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在具体选择抵押补充贷款的利率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兼顾两者做出合理选择。
(二)抵押补充贷款在操作层面有一定的困难
要实现对中长期政策利率的引导,需要相应政策在实施时高调进行,英国于2012年实施的“融资换贷款政策”是英国央行和财政部联合推出的。为避免财政政策货币化的质疑,中国当前的抵押补充贷款政策由人民银行推出,这就决定了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隐蔽低调,这会使得政策在推进过程中的效用大打折扣。
(三)抵押补充贷款的高度定向性在引导中长期政策利率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抵押补充贷款要实现对我国中长期利率市场的影响,前提在于投放的货币能够直接作用于金融市场的大部分交易者,这与其高度定向性的特征有悖。如果这部分资金不能为金融市场大部分交易者接触,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将会很小,更谈不上引导中长期利率。因此,抵押补充贷款在引导中长期利率的实现将会有一定的困难。
(四)货币市场的宽松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
人民银行为抵押补充贷款设定的两个目标都有现成的措施实现。财政部投放政策拨款可以实现对我国经济的定向刺激;人民银行发放期限更长的再贷款或再贴现可以实现对中期利率的引导。抵押补充贷款在创设初期就兼有财政和货币政策两重特色,对我国货币市场产生的影响也将会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
具体到国开行获得的1万亿抵押补充贷款,如果国开行直接将其在货币市场上拆借,将会偏离对我国经济定向刺激的作用,国开行只能通过相应贷款实现资金的流转,抵押补充贷款带来的货币流动性在也只有通过贷款扩散出去,最终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量,使商业银行的超储增加。因此,抵押补充贷款对货币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力将会低于直接发放流动性货币的政策,由抵押补充贷款带来的基础货币宽松在短期内很难有所显现。
四、央行实行抵押补充贷款的建议
(一)抵押补充贷款应重点支持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国家的开发性金融投资主要集中于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和社会基础建设方面。通过对这些领域的投资,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降低融资成本,从而为其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抵押补充贷款涉及到的金融机构应当明确贷款条件和需求,认真贯彻国务院相关政策方针,以市场化资源配置为基础,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强对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和保障房的支持力度。认真评估项目的贷款偿还能力,贯彻“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以加强贷款的用途管理,注重贷款的实质性合理,查实贷款投向,加强实时性审查和贷款后续的管理,确保资金不被挪用,使资金流向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二)扩大可纳入合格抵押品的贷款范围
可纳入合格抵押的贷款数额决定了抵押补充贷款的规模大小,而抵押补充贷款的规模又进一步决定了其影响力。如表2所示,截至今年5月,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为124万亿,中长期贷款为42.7万亿,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34.4%,近两年基准利率下浮10%的银行最优质贷款占比为11%,那么这部分优质贷款在商业银行资产中的占比为3.8%,假设人民银行将这部分贷款的折价率设置为80%,则可以纳入抵押补充贷款的资金规模大约为3%,相当于3.76万亿的资金。
表2 抵押补充贷款释放流动资金分析
截至今年5月末商业银行总资产为124万亿,中长期贷款为42.7万亿,折价率设置根据欧央行和美联储经验近似设置。
这部分资金的释放,对中国金融市场货币流动性的影响将会十分显著,因此,需要尽可能扩大可纳入合格抵押品的贷款范围,以此扩大PSL对中长期政策利率的引导作用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用。
(三)加强抵押补充贷款的合规管理和风险管控,降低风险,警惕过度放贷
在抵押补充贷款的实施过程中,人民银行应当加强相应的合规管理和风险管控,细化风险管理措施,审慎开展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战略合作,严格抵押的贷款信用评级。强化自身责任,提高规范和相应风险预防措施的执行力,严控相应新增贷款的风险,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到风险和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
抵押补充贷款的投放领域为国家的基础建设和薄弱环节,资产收益率不高,人民银行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表为这些领域提供低成本的融资。因此,抵押补充贷款可能会伴随有金融机构坏账滋生和过度放贷的问题,这就需要人民银行在通过抵押补充贷款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警惕过度放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孙柏.经济下行风险中的货币政策选择[J].金融博览(财富),2014.7.
[2]朱凯.国开行获万亿PSL央行尝试引导中期利率.证券时报,2014.7.
[3]江风扬.央行已悄然启动定向降息.深圳商报,2014.7.
[4]周子章.我国统一完整的利率体系初露端倪.上海证券报,2014.6.
[5]巴曙松,严敏,王月香.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7.
[6]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思考[J].中国金融,2011.
[7]陈燕.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思考[J].发展战略,2014.8.
作者简介:彭雁(1970-),女,甘肃正宁人,大学本科,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杨凌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