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作曲理论课程设置现状及对教学管理的影响

2015-07-13吴海娣

北方音乐 2015年14期
关键词:曲式作曲学期

吴海娣

【摘要】在21世纪综合艺术迅猛发展的状况下,为推动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事业及教学管理工作前进,本文笔者以教学管理者的角度来阐述高等音乐院校作曲理论课程设置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想法与构思,同时发现高等音乐院校作曲理论课程设置对教学管理的顺利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课程设置;教学管理

音乐是人类艺术文化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戏剧、舞蹈、戏曲、美术等其他门类。柏拉图曾说过“音乐教育除了非常重视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如今高等院校对课程在进行不断改革创新,旨为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但在改革的同时存在着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措施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难以实施的情况。其最主要问题在于创新理念与传统基础知识教育的结合不够紧密。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它是一种非语义性和非造型性的艺术,其通过声音材料,乐曲作为本质来创造的音乐。显而易见,一首优秀的乐曲承载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这些优秀的乐曲来源于作曲艺术家们的辛勤创作。因而,培育出优秀的作曲艺术家是我们高等院校的重要工作,但面对目前高等教育作曲理论课程教学模式陈旧的瓶颈,并不能培育出很多优秀人才,这一现状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作曲理论课程的重要性

作曲理论课程一直是我国近几十年大家非常热议的一个话题,为何如此热门,笔者从历年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流向,发现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在从事的工作岗位,都需要不断运用到作曲理论知识和技能,笔者通过对学生的毕业流向调查,统计出了与作曲理论课程相关的方向,大致如图1所示。

从这一图示中可以看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业范围极其广泛,涉足面广,具有专业型、普通型、综合型的特征,要在工作岗位中具有“一专多能”的特性。提出这样的目标及要求,追根溯源,与我们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及课程密不可分,除必修的声乐、器乐等主专业外,占比重最大的部分还属作曲理论课程,其起到基础铺垫的作用。不管是从事什么行业,都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就如声乐(器乐)表演艺术家,要诠释好一部音乐作品,需要去了解作品的背景故事、音乐特征等,这样的作品才富有生命力了;再如有些学生毕业后继续读研深造,那对作曲理论知识的要求就更好,一是考试必备科目,二是在研究生的学习中作曲理论的知识运用更深一层次,包括对作品的和声、对位分析等。因此,音乐理论水平低就会严重制约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作曲理论课程在整个角色中起着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作曲理论课程的设置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各大高等院校的作曲理论课程的设置各不相同,表现出各自为政,独自专行,更有甚者根据师资来设置课程,有什么专业的老师设置什么课程,未能从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角度设置课程。下面大致统计出作曲理论课程的相关重要课程设置,如图2所示。

根据图1所示,不难发现,通俗看这些课程可以从基础性、技术性、理论性三个方面来划分。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铺垫作用,在课时上也占较大部分,特别是和声学,在课时分布上每周占3课时,总共6学分,它建立在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的基础之上,主要培养学生的多声部音乐思维及用这种思维能力进行音乐创作。组成和声的单位是和弦,研究和论述各种和弦的性质、连接方法、进行规律、音响效果和艺术价值及它们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是和声学的任务;技术课程则包括,曲式与作品分析、合唱与指挥、复调、配器法、钢琴即兴伴奏,其中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是依托前面基础课程的建设基础之上,进一步了解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原则,熟悉各种曲式的结构程式及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全面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而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主要让学生掌握整个历史进程及文化背景等知识,我们把它俗称理论课程。

笔者又从国外一些知名院校课程设置来进行了对比,例如:RICE莱斯大学是一所美国综合性学校,其音乐专业分布非常细化,包括:作曲、音乐史、钢琴、声乐、大提琴、长笛、小提琴、贝斯、打击乐、巴松等专业方向,他们共有的基础课程有音乐理论4个学期,音乐史4个学期,而作曲方向还加有和声分析和对位各1学期,作曲8个学期,本科作曲专业研讨 8个学期,钢琴8个学期,本科生乐队课程 5个学期,作品音乐会。再例如:曼哈顿音乐学院,它是属于专用型音乐院校,当然专业分布跟我国的九大音乐所相同,专业分布也极为细致,笔者同样从作曲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来看,有音乐理论、电子音乐、和声分析、对位、10场作品音乐会等,不难发现他们将作曲理论全都整合在音乐理论中,融合起来进行授课,同时还特别注重专业技能和专业研讨。区别与国内的课程,国内的课程更多是各自独立,理论性偏强,实践性偏少的特点,因此需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实用性功能,以适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三、作曲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影响

面对如今这么热议的作曲理论课程话题,为什么终究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点:

1.传统的《和声学》《曲式学》《配器法》《复调》等作曲理论课程相对较独立,没有将这四门课程有机的统一起来;

2.教学内容过于强调技法,不能贴近音乐作品的实际情况;

3.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一沉不变;

4.理论与实际运用相脱节,无法运用到现实社会中;

5.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以上作曲理论课程现存的这些问题,在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学管理工作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课程设置管理约束体制不完善的同时,师生评价参差不齐,进而影响老师的教学动力,这样一来老师只是一味地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运用到实践中。在教学动力收到一定影响的情况下,教学互动就会相对减少,以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差、挂科多,学业难以前进等一系列不良的后果,最终会出现学习困难者,甚至学业警示者,这样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四、对作曲理论课程的改革构思

从当今普遍的情况来看,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在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强化优势,特别是在作曲理论课程的改革上,一方面,应当强化传统的“四大件”教学的“宽度”,在传统的《和声学》《曲式学》《配器法》《复调》等作曲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加深入、全面地加入对音乐作品的解析。第二方面,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未来大部分将会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根据中小学音乐教师工作岗位要求的实际情况,需要音乐教师能够“一专多能”。因此,应当设置作曲综合课程,将传统地“四大件”熔合到一起,提高学生的分析、写作、弹唱、改编、解读与鉴赏音乐的能力,为未来培养全面、复合型音乐人才做好重要的专业基础工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使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整体素养和思想的提高,改革目前的作曲理论课程势在必行,需将理论联系实际,进而服务社会,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曲式作曲学期
Task 1
AI作曲的诺亚方舟将去往何处?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伍光辉作曲三首
我的梦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八年级上学期易错题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