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作品中关于道德的叙事“说服”
——以《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为例
2015-07-13王亚楠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成都610064
⊙王亚楠[四川大学文新学院, 成都 610064]
劳伦斯作品中关于道德的叙事“说服”
——以《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为例
⊙王亚楠[四川大学文新学院, 成都 610064]
劳伦斯的一系列作品在诞生之初,备受争议。原因是他的作品以探讨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为主,而且内容中有大量细腻的性爱描写。《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是他唯一一部以婚外恋为题材的小说。这部小说以男女主人公的婚外恋史为主线,来探索男女之间的关系。其中的道德是反传统的,却得到读者和批评家的赞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婚外恋一直是为道德所不许、为世人所谴责的。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本文将对此作出一定的分析,并从中得到有益于现世生活的箴言。
叙事 “说服” 现世意义
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他的小说作品以社会批判和心理学探索相结合的方式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自然和人性以及人的价值的摧残。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1928年1月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他人生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劳伦斯一生创作的总结。这部小说延续了劳伦斯之前的几部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等的主题,即借探索现代工业文明中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以此揭示文明与人的悲剧性冲突,猛烈抨击工业文明的罪恶,大声疾呼人的本性回归。在诞生之初,本书之所以被认为有伤风化,是因为它讲的是一个贵族家庭的女主人与猎场看守人之间的秘密爱情故事。在19世纪20年代把身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保守的英国社会,这种跨阶级的偷情,尤其是女主人与男仆人,是对现有秩序的严重破坏与彻底颠覆,当然是骇人听闻的;又因其大量细腻的性爱描写而被列为禁书。然而在隐形市场中,这本书一直以私印版形式被传阅,而且受众越来越多直至它被列为经典作品。婚外恋题材,在文学史上并不罕见,人尽皆知的作品也很多,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和霍桑的《红字》。婚外恋,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件很不雅观的事情。传统道德要求夫妻双方对彼此的绝对忠诚,以此来维系家庭的稳固与和谐,婚外恋情必然会受到公众的谴责。然而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婚外恋的爱情故事,不但不会被指责,反而被欣然接受。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反传统道德倾向,得到读者的包容与认可,这不仅和作者的道德观有关,更与作者形象生动的人物塑造和精致的叙事技巧有关。
一、劳伦斯:艺术与道德
作为20世纪英国文学这棵大树上鼎力枝头的奇葩,劳伦斯的作品是艳冠群芳,独秀一枝的。这得益于他的对于当时社会来说独特大胆的题材,和他时而狂放不羁、时而清新自然的叙事。更为世人震惊的是他异于传统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作为一位具有极端个性的作家,劳伦斯的批评如同他的作品一样,是反理性、反科学的。他一心维护文学王国的纯洁性。他苦苦追寻的是生命——本能——直觉这样一种属于第四维空间的完满与永久的关系。而艺术是第四维空间中的超越生死的唯一的真实。在他的文艺随笔《艺术与道德》中劳伦斯阐述了他自己的艺术道德观。劳伦斯认为,普通人的世俗道德只是对一种旧习惯的情绪化维护。文明人在整个文明进程中被一种十分奇特的习惯束缚住了,这种习惯就是看什么都要像照相机一样精确清晰。我们学会了看自己的模样,正像太阳看我们一样;我们用全世界通用的眼光看自己,于是我们是我们看到的自己,一个孤立的自己。而艺术要做的是在不同的关系中揭示事物。真正的艺术家不是用不道德取代道德,而是用美好的道德取代粗糙的道德。一旦人们看到更美好的道德,那原先粗糙的一些就相对成为不道德的了。而这种美好的崭新的道德意味着我们与宇宙崭新的关系。在《关于小说》这篇随笔中,劳伦斯认为小说是迄今为止人类拥有的最高表现形式。在小说中,物与物之间相对的关系才是真正的艺术。小说不允许说教与撒谎,小说本身的逻辑使一切说教昭然若揭,使一切谎言无处可逃;小说也不容许绝对存在,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绝对是不道德的,它掩盖了某种最为重要的事实。“这才是小说之美:每件事只在其自身关系中才是真的,除此之外便不是真。”男人和女人是在微妙而又变化中联系在一起的,而传统道德的婚姻契约约束了这种联系。而男女之间的性是人性的中心之火,生命之火,只有建立在性爱直觉——肉体的、理智的和精神的三位一体——之上的男女关系,才会体现出男人的完整性、女人的完整性。而资本主义文明下的道德使男女之间的关系失去了活力、完整性、血性。劳伦斯的作品最主要就是通过建立一种更美好的道德来唤醒人类被金钱所掩盖的那部分直觉意识,从而使男人、女人完整。而劳伦斯又是怎样说服读者接受自己这些大胆而异于传统道德的观点的呢?笔者认为劳伦斯是通过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对比、四对男女组合之间关系的对比和特定的叙事视角来完成的。
二、四对男女组合之间关系的对比
在《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设置了四对不同男女组合的关系。劳伦斯对这四对男女关系的描写和叙述是有详细有省略的。对梅勒斯和伯莎的婚姻的叙述只出现在博尔顿太太的闲聊和写给康妮的信中,对康妮和米凯利斯的露水情缘也是一小段故事,重点写的是克利福德和康妮的夫妻关系以及康妮和梅勒斯的情人关系。
梅勒斯的妻子伯莎是一个粗野的女人,她对性有着狂野的欲求并以此来挟持自己的男人。她的本性是不知廉耻和蛮横的。梅勒斯认为她是一个典型的自私的女人。梅勒斯之所以娶她仅仅是因为年少时期的性欲的冲动,然而他们之间没有精神的交流,他们的性是野蛮的。
当康妮因为孤独而被强烈的不安占据身心之时,穿着绝对漂亮时髦的年轻男人米利凯斯来到了“死气沉沉”的拉格比。米利凯斯认为弄钱是人的天性,因此他凭着纯粹的直觉和更为纯粹的厚颜无耻,用自己的剧本杀出了一条通往财富和名誉的路。他就像是一个极为狡猾、近乎冷漠的生意人,以自己的落寞、孤独和伪装的明智、简洁,引起了康妮的狂野的怜爱和性欲。康妮用自己的方式爱着他,甚至想着要嫁给他。然而米利凯斯做什么事都不能持久。慢慢的他对女性充满了蔑视。他的粗野的言论使康妮对男人和性失去了信心。从梅勒斯和伯莎的婚姻以及康妮和米利凯斯的交往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性没有精神交流的男女关系是不完整的。
康妮和克利福德的婚姻是有名无实的。年轻的克利福德认为性是奇怪的退化行为。康妮也很欣赏超越于性的俩人之间的亲密行为。后来克利福德在战争中受伤致残,失去了性功能,他们回到拉格比过起了纯粹的精神生活。康妮全身心地投入到照顾克利福德和帮助他写小说的事业中。不过随着生活的深入,康妮发现她和克利福德是没有精神相同点的。克利福德的贵族身份使他无视下层人的人性与尊严,战争的创伤在他的灵魂和肉体上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疯狂地追逐名利,自负、傲慢、冷酷。这些是康妮不能接受的。她款待着克利福德的亲戚与朋友,尽到妻子和女主人应尽之责,然而她不再满足于只生活在他俩的思想里和克利福德的书里。她开始逃向森林漫步以遣释内心的苦闷。在克利福德的家里她感受不到爱和温暖,她触摸不到生命的激情,她厌倦了克利福德空洞无物的小说。康妮看透了克利福德冷漠虚荣的本性,更惊讶于克利福德把自己和孩子当作传宗接代的工具。最终她彻底地离开了克利福德,摆脱了他的束缚和阴影。康妮和克利福德的关系只是婚姻契约关系。这种无根的婚姻就像是克利福德的精神实质,是漂浮无所依的。
如果说康妮和克利福德的关系是属于婚姻传统道德的范畴,那么在小说中他们的关系也是金钱、理智、秩序与机器的工业文明的象征。相比之下,康妮和梅勒斯的关系属于婚外恋非道德范畴,然而在小说中他们的关系也是自然、生命、激情、健康的原始血性的象征。梅勒斯和康妮都出现在彼此对两性关系最为绝望的时期。因此在相遇之初他们是彼此抵触与疏远的。后来有了肉体的接触,他们俩的关系慢慢盛开在灵魂相通和纯粹的爱情基础之上。梅勒斯是一个饱经沧桑的成熟男人。经历了失败的婚姻之后,他万念俱灰,宁可独身。他最初竭力抵抗着与康妮有任何纠缠,然而在同情和欲望的双重作用下他放弃了抵抗。他和康妮的性爱是建立在尊重和同情基础之上的。在林中小木屋外康妮捧着雏鸡落在手腕的眼泪打动了梅勒斯的心。在有了第一次性接触之后他认为康妮又把他和人世生活重新联系起来了。康妮在绝望于米利凯斯的粗野和克利福德把身体等同于物的观念之时遇到了特立独行的梅勒斯。在与他有了身体接触之后她的身体慢慢复苏,像春回大地一样,生机勃勃。她感到了内心的激动与满足。后来她怀了梅勒斯的孩子。他们决定在一起,一起过独立的健康的生活。他们决定一起保护他们之间神圣的爱和爱的结晶——孩子。
梅勒斯的肉体唤醒了康妮沉睡中的身体,梅勒斯的温情与善意唤醒了康妮心中的美好与希望,而康妮不仅给了梅勒斯女人的美妙的身体,也给了他女性的如百合花一样的温柔。他们的性爱是灵与肉的结合,他们的爱情使彼此不再感到孤独绝望。他们两个人在无意识中寻找着男女新的完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温柔、情欲、相互的尊重是融为一体的。而这种关系也是劳伦斯一直探索的男女之间的一种健全的完整的关系。这一关系使现代文明中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物化显得那么狰狞与可恶。通过这些对比,读者可以看到,康妮和梅勒斯是男女之间真正和谐共存的关系,是不能够用传统家庭道德来抹杀他们的启示性意义的。
三、叙事视角的“移情”
叙述学的起端是视角。视角,一般的用法,即“特定视角”,把叙述者局限于某一个局部主体意识,把整个叙述置于这个局部意识范围之内。视角专指“有限人物叙述角度”。人物视角与道德倾斜有很大关系。持续跟随一个视角人的叙述思路,会受其影响希望与之共行的那个人有好运,而不管其品质如何。这种现象是一种移情作用,其原因是“内模仿”。根据人物视角的测试,读者很容易与一个特定的人物——视角人物——认同,跟随他的思想观察一切,感受一切。《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叙述是以康妮为视角,叙述者通过康妮的眼睛凝视一切,通过康妮的心理感知一切。康妮和克利福德的死气沉沉的生活,康妮心中的空虚和绝望,对于梅勒斯的依赖,重获新生后的兴奋与生机勃勃,读者都能感同身受。读者同情于康妮被克利福德控制的沉闷,欣喜于康妮和梅勒斯的完满结合甚至开始憎恨社会上道貌岸然的文明人对他们的谴责。
结语
在《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劳伦斯用精湛的叙述技巧,清新细腻的语言讲述了康妮和梅勒斯的婚外恋故事。他们的故事引起我们对现代文明的反思。现代工业文明要求人类驯服自己,以追求物质为目的。岂不知,人类的灵魂是一座幽深的森林,而阳光照亮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现代人只看到自己的物欲,从而丧失了人的完整性,丧失了人类本身原有的血性,以至于成为异化的人,为物所役。《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指引我们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框架下的道德,惊醒我们沉睡中的灵魂,激起我们对健康生活的欲望。于此,我们才能够有意识地去寻找一条通往完整的自己的路,回归到人性的自然和谐状态,获得真正的平静和安宁。
[1][英]劳伦斯.查特莱夫人的情人[M].赵苏苏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英]劳伦斯.劳伦斯文艺随笔[M].黑马译.漓江:漓江出版社,2004.
[2] 赵毅衡.广义叙述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作 者:王亚楠,四川大学文新学院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