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有所得与译有所失
2015-07-13莫瑞锋广州商学院外语系广州511363
⊙莫瑞锋[广州商学院外语系, 广州 511363]
作 者:莫瑞锋,广州商学院外语系英语教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一、译事仁智
严复说:“译事三难:信、达、雅。”就可译性(translatability)与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问题,翻译界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首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作为人思维的产物,不同语言有一定的共性,这“同人心理”成就了翻译的可译性;其次,和而不同、时延空异。家族相似性告诉我们:大同却小异,因此延异。语言文化的“殊途异情”使不可译现象应运而生。由此可见,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矛盾对立的辩证统一体。意义在使用,审美即沟通。译即易,易则有得有失。翻译好比做媒人,不应“患得患失”而要尽心尽力去“易”,从而通秦晋之好。一名之立,旬月踟躇。得也好,失也罢,收拾心得,小议得失。
二、译之所得
苏珊·巴斯奈特(2004:37)指出:“诗不是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而是我们从中得到的东西。”翻译即批评,翻译过程中必然会植入译者的对原文的心得体会,因此“得不可少”。叶芝的《当你老了》(When You Are Old)一诗,就有三十多个译本,其中有白话体、四言古诗体、七言古诗体和赋体等不同译本,如下:
(1)白话体,飞白译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沉沉
在炉边打盹,取下这本诗集
慢慢品读,梦回当年的眼眸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倩影
多少人爱你欢畅迷人的青春
爱过你的美丽,真情假意
唯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脸上岁月留下的愁容
在灼热的炉栅边,你弯下了腰
轻带着一丝伤感,轻轻地诉说那消逝的爱情
如今已步上高山
在繁星里隐藏着它的赧颜
(2)四言古诗体,樱宁译
《汝将老去》
当汝老去,青丝染霜。独伴炉火,倦意浅漾。
请取此卷,曼声吟唱。回思当年,汝之飞扬。
眼波深邃,顾盼流光。如花引蝶,众生倾狂。
彼爱汝貌,非汝心肠。唯吾一人,爱汝心香。
知汝心灵,圣洁芬芳。当汝老去,黯然神伤。
唯吾一人,情意绵长。跪伴炉火,私语细量。
爱已飞翔,越过高岗。爱已飞翔,遁入星光。
(3)七言古诗体,黄萌译
《韶华竟》
闲坐炉暖鬓苍苍,倦意沉昏思茫茫。
旧卷新翻燃旧事,流年犹记影流香。
蜂飞蝶舞唯识色,众里寻他相扶将。
偏爱岁晚去残妆,独取冰心君意长。
一朝不知人去处,人去情深还相护。
缥缈仙山立风露,星天灿然笑靥出。
(4)赋体,莫丰译
《夕阳伊人》
红颜逝,白发临。炉边点盹,睡意沉沉。开此卷,梦回当年,纤眼柔情意连绵。
青春畅,云者响。欢情似切,假假真真。朝圣心,爱之我唯,冰清玉洁愁容美。
炉火赤,垂腰坐。佳情飞逝,哀思靡靡。高山间,信步忽现,繁星丛中半遮脸。
不同译文的好坏我们姑且不论,不同的译文形式就印证了“译有所得”的观点。纵观四个不同译本的题目:《当你老了》《汝将老去》《韶华竟》《夕阳伊人》,显然,《当你老了》最“信”,不增无减,客观中立地“同创”了一首中文诗;《汝将老去》增加了“将来进行时态”,“将”字体现了将来“时”,“老去”两字表现了进行“态”;《韶华竟》只求意义上“达”,植入了“韶华”两个字,不知“竟”字是不是译者对“致青春”的一种缅怀;《夕阳伊人》刻意求“雅”,力求诗歌的意象之美,给读者描画了夕阳和美人两个“雅象”,却给人美人迟暮之感,是谓有得必有失。
三、译之所失
与之相反,美国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却认为,“诗就是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英国语言学家、翻译家J.C.卡特福德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根据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把不可译性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Linguistic Untranslatability)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Cultural Untranslatability)。汉字是表意文字,而英文为表音文字,两者在书写上大相径庭,故两者的文字特征无法互译。下面看宋吴文英《唐多令》中的两句诗: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译文:How come the sadness (sorrows)? The departee’s autumn in(over)the heart.
愁=秋+心,心字上面加个秋。对于“愁”这个会意文字,表音的英文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中文和英文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英汉互译中语言修辞的不可译。修辞格一般在字形、字音、字义、词的结构、字的排列上做文章,极富有语言和文化特征,这些原文的特点很难植入译文里面。试看笔者写的一首小诗:
《与秋》
中正中意和为中,
秋去秋来谁与秋?
快言快语非是快,
乐人乐天方为乐。
这首诗不仅“藏头”,而且“追尾”,同时“雪中”。中秋快乐四个字随处可见,英文“Happy Mid-Autumn Day”不仅在字数上不能胜任愉快,同时在整首诗中无容身之地,只能作壁上观。《与秋》只能会意,无法翻译,译必有失。
四、适者生存
哲学家冯友兰说过:“任何翻译的文字,说到底,只是一种解释。当我们把《老子》书中的一句话译成英文时,我们其实是在按照自己的理解来阐述它的含义。”阐释好坏,冷暖自知。好的翻译为作者赢得读者,坏的翻译使作者失去读者。试看下面郑振铎翻译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两句诗:
(1)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2)静静地坐着吧,我的心,不要扬起你内心的尘土。让世界自己寻路向你走来。(Sit still,my heart,do not raise your dust.Let the world find its way to you.)
译文中增译了“绚烂”“静美”和“内心”几个词,这明显是郑先生的心“得”。或者这译文失去了泰戈尔的本心,但正是郑先生的“心得”让我们成为泰戈尔的读者,因为这是最“适”的译文。译文争鸣,适者生存。
[1] Bassnett,S.Translation Studies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 Cat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3]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4] 胡云翼选注.宋词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 [英] 佛罗斯特.佛罗斯特诗选[M] .江枫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6]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7] [英] 叶芝.叶芝诗选[M] .袁可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8] [印度] 泰戈尔飞鸟集[M] .郑振铎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