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视野下买买提明·吾守尔小说创作的文学价值
2015-07-24沙阿代提库尔班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乌鲁木齐830046
⊙沙阿代提·库尔班[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
比较文学视野下买买提明·吾守尔小说创作的文学价值
⊙沙阿代提·库尔班[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
比较文学对不同文化中文学的相互认知,促进了异质文化的转型和同构,从而推动了新人文精神的发展,本文研究比较文学理论与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买买提明·吾守尔小说创作过程中创造的新的创作技巧,以及买买提明·吾守尔小说创作的价值。这是维吾尔文学史上还没有研究过的新内容,本文以期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比较文学 买买提明?吾守尔 小说 文学价值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主要研究不同文化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历史、现状和可能,其包容性决定其必然性真诚的尊重和真诚的态度,致力于探索一种文化间文学的相互理解与沟通。比较文学对不同文化中文学的相互认知,促进了异质文化的转型和同构,从而推动了新人文精神的发展。而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对文学与学科间共同性的探索,则能使人类对学科有更完备的了解,从而更好地让科学为人类造福,避免科学发展可能带来的各种失衡,形成和谐发展、平衡发展,这也是新人文主义的追求目标之一。它追求通过对不同民族间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使读者能更全面地认识异族的社会、生活,从而促进文化交流,消除文化误读。它希望通过对文学与其他学科间关系研究,开阔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在轻松的赏读活动中认识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而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创造美好未来。比较文学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为文学研究开疆拓土。比较文学为文学研究开拓了领域,开辟了新的探索途径。自比较文学这门科学诞生之日起,文学研究就进入了飞速发展变化的新纪元。
二、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比较文学可以确定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中的地位,进一步促进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季羡林先生说:“比较文学的研究属于文化交流的范畴。”
三、加深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比较文学可以更准确、更科学、更全面地认识文学本质及其规律。任何文学作品都有自身的美学价值,作家也自有独特的创作个性,文学发展也有自己的规律。钱钟书先生指出:“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应该能加深对作家和作品的认识,对某一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比较文学的意义如此重大,使之成为“人文学科中最具活力、最能吸引人们兴趣科目之一”。
比较文学有三个板块结构,以法国学派奠定的“影响研究”为第一板块,下设“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等具体理论方法;以美国学派奠定的“平行研究”为第二板块,其中又分“本科研究”和“非本科研究”(即跨学科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学科理论的进展,一些比较文学概论又加入了第三板块,即“跨文化研究”,或者成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特征的“跨文明研究”。以这三大板块为核心初步建立起了中国现有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
1.影响研究主要采用历史性考证法,以考察国际文学间文学交流史中的事实。影响研究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民族文学,包括作品、作家、文学思潮等的互相作用、互相联系作为研究中心。由于各民族文学之间互相影响的实例普遍存在,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有接受他民族文学影响和影响他民族文学的多种可能性和渠道,任何一个作家也有接受他人影响与他人影响的多种可能性和机缘,所有无论对影响研究下怎样的定义,进行何种界定,向外界进行渗透的侧向都是影响研究的主要特性。影响研究类型——宏观影响类型(正影响、反影响、负影响、回返影响、超越影响、虚假影响、单向影响、双向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2.平行研究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经过推理分析,然后得出有益的,往往又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它是美国学派提出的重要方法。
平行比较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类比比较,类比比较是相同的文学现象入手进行分析,重在对“同”的证论;一种是对比比较。对比比较是从相异的文学现象入手进行分析,重在对“异”的证论平行研究类型——主题学研究、题材学研究、文学类研究。
3.跨文学是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动力之一。曹顺庆教授认为:“跨文化研究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基本特征。”因为“跨越”是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动力之一。法国学派提出影响研究,跨越了第一堵墙:国家界限;美国学派提出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跨越了第二堵墙:学科界限;但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的研究都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中进行的,只有在中西文化冲突、沟通的背景下形成的中国学派才有可能、也必须跨越中西方异质文化的第三堵墙。因此,“跨越”在中国学派的话语中才有了“质”的变化,才有了新的意义。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新疆处于世界四大文化的冲突和交汇点,应该出现伟大的文学家”。可见,文化在文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及季先生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地区新疆的充分肯定。
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发展三十年,已经形成诸多有学理兴起、稳定成熟、成果显著的研究方向。其中,在中外文学关系、译介学、域外汉学与形象学、海外华人文学与流散文学、文学人类学、比较诗学等研究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学者在国际比较文学思潮的冲击之下,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他们结合当代比较文学的实践,努力探索全球化时代跨越东西方文化研究比较文学新概念、新理论,不断对比较文学本体论进行更新,他们以自己的“实绩”丰富了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成果,为国际比较文学的发展输入了新的形成激素,并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人类永无休止地创造着文化,文化又时时刻刻地改造着人类自身,各个民族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着文化,不同的文化也通过不同的渠道丰富发展着各个民族的文化及文学底蕴。中国与中外文化交流已具有了悠久的文化历史,任何一种形式的自我孤立、封闭绝缘、隔离、割裂也都是不现实的。50年代《东方真理》上出版的作品都是在前苏联用俄语翻译成维文的作品,《文学译丛》出版的各国文学作品也被翻译成维文出版,这些都开创了中外文学接触维吾尔文学的先河。比如《廖杰传说》,“文化大革命”时期在监狱的知识分子翻译的一些作品。
1960年一直到现在《桥》(现在的文学译丛)杂志社出版的总期刊数量436期出版的作品总数(大概)汉文翻译过来的外文翻译过来的1938篇(不含诗歌)1208篇729篇
当代维吾尔族作家买买提明·吾守尔继承比较文学,跨文化、跨语言、跨民族、跨国家,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创造了新的技巧。他的这种成功离不开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他已经自己不知不觉地投入比较文学界,进行研究作品、创作作品。我在跟他访谈的时候他很乐意地提出自己喜欢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对一个作家来说阅读是很重要的,阅读可以提高人的思维,扩大知识面,提供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阅读是无声的培训。买买提明·吾守尔从小喜欢看书,随着社会的发展,他的这种需求满足国内外翻译的各种各样的书。他不仅喜欢读国内作家的优秀作品,也喜欢国外作家的作品,通过对比分析这些作品创造出了独特的、新异的、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
上述情况使从小喜欢看书的买买提明、吾守尔得到了接触更多作品的好机会。80年代改革开放后在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下,维吾尔文学复兴。《世界文学选译》上被翻译的各种外国的文学作品,一直到现在《世界文学选译》杂志社刊出202期刊物,一共发表了1414篇外国作品。随着人们水平的提高,翻译团队越来越多,不仅可以看国内的作品,也可以看国外的很多作品,无论是维吾尔语作品还是汉语作品,数量都很多,为广大作家提供了接触五彩缤纷的文学作品的机会,同时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维吾尔文学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作品。总的来说中外文学对中国维吾尔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中外文学因积极汲取中国维吾尔文学的精华与营养,得以日益完善和发展,这说明中外文学在中国维吾尔文学史上留下了显著的印迹。我们通过下面的表来总结《桥》(现在的文学译丛)杂志社从1960年一直到现在的总期刊数量可以看出。
这有很不少的数量,真是受益无穷,其乐无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种存在着共性:这种“对话”需要进行,是因为“我不同于你,你不同于我”,两者有着相异性,彼此都被对方“相异”的魅力所吸引。源远流长的中外文学和文化交融汇通的历史,就是在中外各民族文化不断地交流、“对话”的驱动下发展的。这说明维吾尔文学发展过程中受到外来的影响是无法拒绝的,特别是汉文学和汉文翻译作品,起到了桥梁作用。新疆的各族人民手拉手,共同创造了祖国灿烂的文化。对此,赛福鼎先生1960年1月1日在《桥》杂志的第一期刊题词:“继承我国重要劳动财富:祖国丰富的文学遗产,必须学习汉族现代文学和古典文学,为发展新疆各族人民新的社会主义文学而努力。”
作家买买提明·吾守尔的长篇小说《被沙漠淹没了的古城》、短篇小说《这不是梦》《胡训波》《疯子》《芦花公鸡》《镶金牙的狗》《猪的节日》《给死者信》等作品都非常成功,是作家走进比较文学、运用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创造的作品。比较文学不仅促进文学的发展,而且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比较文学是促进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本文研究的意义如下:
1.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容,并促进维吾尔文学的创作与研究的发展。将维吾尔语文学与中外文学的小说进行对比分析,是经过时间和地域的考验的,与获得世界声誉并具有永恒价值的能够承载文学“至道”和“鸿论”的“经典”有关的。所谓“经典”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种文学形式中,那些经历了长时间的考验、接受普遍认为最有意义的价值,同时具有深刻思想性和广泛文化语境中拥有广泛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买买提明·吾守尔很好地解决了文学与文化沟通的问题,超越了某些限制,达成了对文学理解的汇通。他所创作的小说继承比较文学的跨民族、跨语言、跨学科和跨文化的基本特征。
2.通过本文的理论性研究成果,对维吾尔文学的发展和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促进维吾尔文学的语文教学与其突破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语文是人文学科,语文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载体,它能拓宽学生视野,多角度观察社会,深刻探讨人生。其中所选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世界文学的“经典”,对照中国文学教学中的类此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独特的参照视角,能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为对外维吾尔文学提供有效的、具有文学性质的理论基础和对比总结。
3.本文所归纳的文学特点,以及中国当代文学中各种新的文学形式,对当代维吾尔文学的丰富而迅速地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对比研究的角度来看,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中国当代文学、现代维吾尔文学和东方文学等的研究与开发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的研究对现代维吾尔文学研究的完善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是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和跨文化对话的一个有效范本。
研究买买提明·吾守尔小说的文学价值如下:
1.通过本文研究汇总并梳理有关买买提明·吾守尔作品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研究,让学术界了解维吾尔当代文学的基本发展脉络以及维吾尔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2.以买买提明·吾守尔的作品研究为个案,理清中外文学对买买提明·吾守尔文学创作的影响,尝试中外文化交流及国内多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交叉实践,凸显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媒介意义。
3.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确定买买提明·吾守尔的独有的创作风格并肯定其对维吾尔当代小说创作做出的贡献,找出当代维吾尔文学的优点、不足之处,以便推动当代维吾尔文学的发展。
当代维吾尔族作家买买提明·吾守尔在维吾尔文学创作中的表达方式方面显现出前无古人的特殊方式,他的创作具有先锋性特点,这对维吾尔族年轻作家的小说创作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本文试图指明并积极关注以其品为代表的维吾尔文学,深入地对维吾尔文学进行研究,这样不仅能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中国各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的理论提出新的思路和视角,同时对中外文学背景下的维吾尔文学研究也有独特而深远的意义,体现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的作家职责。研究作家买买提明·吾守尔的小说创作可以弥补研究维吾尔文学创作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与欠缺,对文学界和学术界是颇有意义的。
[1]孟昭毅.垦拓与建构的大趋势[J].文学评论,2009(5).
[2]孟昭毅,李跃进.简明东方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曹顺庆.比较文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4]买买提明·吾守尔.被沙漠淹没了的古城[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
[5]孟昭毅.丝路驿花[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沙阿代提·库尔班,博士后,现在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比较文学研究工作。
编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