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枫桥旁的涛声可曾依旧
——《枫桥夜泊》化用后元素的遗失

2015-07-13宋雪伟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名作欣赏 2015年33期
关键词:多义化用夜泊

⊙宋雪伟[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枫桥旁的涛声可曾依旧
——《枫桥夜泊》化用后元素的遗失

⊙宋雪伟[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二十多年前,一曲《涛声依旧》唱遍大江南北。优美的旋律和古典化的歌词曾风靡一时。由于内容上的化用关系,这首歌的唱响,让唐代诗人张继的经典之作《枫桥夜泊》在原有的魅力之外又平添了一分韵味。很多读者和评论家都认为《涛声依旧》是《枫桥夜泊》的现代阐释。然而在细读文本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在对《枫桥夜泊》的化用之后,《涛声依旧》无疑丢失了原诗中的许多极具艺术魅力的元素。

《枫桥夜泊》 《涛声依旧》 遗失元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千多年前,一个叫张继的读书人,在一个不眠的夜晚,随船漂泊在枫桥。深秋的江南凄楚而寒冷,不禁触发了长期羁旅在外的作者无尽的愁思。于是,一首七绝落定,这种“无尽的愁思”化成了永恒。千百年来,张继和他的愁思,总是不时地被人们想起。这种人间独有的情怀,成为一种包孕着情感的符号,深深镌刻在人们心中。直到一首歌的出现,镌刻了千年的印记又重新融入一种新的元素,它就是歌曲《涛声依旧》。《涛声依旧》的歌词是化用《枫桥夜泊》而成的,无疑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一点很多读者和评论家都有所阐发。然而经过对二者的比较之后,或许更多的读者是会感受到它们的不同的。

一、主题的简化

朦胧多义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追求。刘勰的“隐秀论”,司空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都是对这种风格的准确把握。《枫桥夜泊》一诗的“多义”很大程度上就是它千百年来赢得众多读者青睐的原因所在。从字面上看,整篇的着眼点在于一个“愁”字,但作者缘何而愁在文中并未直接提及。开篇以“月落”“乌啼”“霜满天”三者展开描绘,又以“江枫”“渔火”引出自己的“愁眠”。紧接着交代了远处寒山寺及寺中传来的钟声,又将落脚点聚焦在自己所乘的客船之上。诗中似乎在描绘一种缠绵的忧愁,又似乎有一种孤独的心境,但诗中还蕴含着一种悲伤的情怀、抑郁的哀怨。无论是忧愁、孤独、悲伤还是哀怨,都是抽象的、不确定的。在诗境中,这类情怀的诱因被直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景物描写背后所蕴藏的情感。这是一种概括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情感,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更易被接受。因为这种抽象的情感表达一旦被接受,就会被具化从而为各种具备这种感情基调的环境服务,进而更容易产生共鸣。

在《涛声依旧》的化用中,这种“抽象的情感”被具体化了。虽然整首歌词并不是以直截了当的方式传达情怀的,但在化用之后,无疑将原诗的主题简化了。很多读者将《涛声依旧》定义为情歌,其实是不确切的。“久违的你,是否保存着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整首歌词确实饱含着情歌的成分,但是在字里行间我们也能够体会到浓厚的时代气息。20世纪90年代初,正是中国社会加快市场经济步伐的时期,巨大的冲击和转变使很多人处于徘徊和迷茫之中。这种徘徊与迷茫,是时代赋予人们的,因而反映新旧交替时茫然心境的歌曲,如《弯弯的月亮》《涛声依旧》等便油然而生。这种情怀是确定的,主题是明确的。可以说,新与旧在交替中的矛盾是这首歌词的主题。虽然,在意象的化用下人们由于对《枫桥夜泊》的熟悉而对《涛声依旧》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涛声依旧》显然已经不具备《枫桥夜泊》的多重主题。

可以说,从《枫桥夜泊》到《涛声依旧》,感悟性淡化了,而直观性加强了。那些需要读者细细品读得出的多重韵味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更为直观的“徘徊在今昔之间”的矛盾心态的主题。

二、色调的消失

《涛声依旧》中色调的消失,是它化用《枫桥夜泊》时所丢失的另一个重要的元素。

在《枫桥夜泊》中,色调的运用也是极具魅力的。“月落”为视觉描写,“乌啼”为听觉描写,而“霜满天”三字,描绘出作者当时心中如同霜一样寒冷的感觉。①首句描绘了如霜一样冷清的环境。月亮升于空中,“月落”必然带来周围环境的由亮变暗。诗作描绘的是夜半时分,人静之时,此时的“乌啼”定会更加清晰旷远。最后一个“满”字,道出了这种如霜一样冷清的环境的旷远和博大。

本句的色彩运用上也可谓独具匠心。月、霜都是白色的,乌鸦则是黑色的。黑与白,从色调角度虽然属于中间色调,但是在本诗中却有着冷色调的作用。月亮总是伴随着黑夜与人们相见,而黑夜通常又比白天的温度低,所以月亮虽然是白色,也具备了冷色调一样的性质。至于“霜”所表现出的白色,更是具有冷色调的性质。第二句中的“枫”“火”则反映的是一种以红色为主导的暖色调。前两句在色调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冷”的大环境和“暖”的小环境。在月与霜笼罩下的满天的冷色调的大环境下,枫与火形成的暖色调无疑力量十分薄弱。这进一步映衬了作者在仅有“江枫”和“渔火”为伴的孤独,昭示了环境和作者内心的冷清。然而这一切,在《涛声依旧》的化用中荡然无存。色彩带来的视觉与环境带来的触觉之间的通感也在无形之中消失。

三、动静的忽略

在《涛声依旧》对《枫桥夜泊》的化用中,对动静对比的忽略是非常明显的。

《枫桥夜泊》是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创作而成的佳作。其中“月落乌啼霜满天”为动,以“落”“啼”写出了月亮和乌鸦的动态,又以“满”字,写出了周围清冷的状态。“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为静,二句由近及远,先写只能与“枫”“火”为伴的孤独,后转向城外寒山寺的旷远。“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又为一动,先紧承上一句,将视角又由远处拉回到近处,由寒山寺之静,引出寺中钟声之动,又由钟声之动,伴着客船之动一起写出。这种一动一静,又由一静化为一动的手法,把江南深秋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因为创作的时候就蕴含着动与静的因素,所以“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加以欣赏,自然会有无限真切的审美感受”②。可以说,“本诗最大的特点是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视听结合,明暗交织,远近错落,时空变换,景象与情感水乳交融,可让我们感受到不断变化的画面感,置身诗境所产生的独特的动态体悟以及与作者产生心灵契合的震撼”③。

对比《涛声依旧》,我们不难看出,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被很大程度淡化了。只有“带走”“留下”“留恋”“尘封”等词语或许让人们隐约感觉到一点动静对比。然而在整首歌词中,这些个别的词语已经不能够像《枫桥夜泊》原诗中那样衬托出富有活力的动态的画面美了。

四、发展的趋势

《涛声依旧》的歌词中,除了化用《枫桥夜泊》的诗句外,又添加了许多哲理化的词句,如“无助的我,已经疏远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久违的你,一定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等等。就连“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一句也充斥着哲理化的思考。这种由景物引发而又独立于景色之外的思考与《枫桥夜泊》情景交融的手法相比较,本身就是一种改变。

虽然,《涛声依旧》的歌词中保留了以男女寄寓情怀的元素,保留了借景抒情的传统,保留了中国古代文人惯有的念旧情怀,但是它的这种“现代阐释式的化用”,无疑丢失了许多传统文化中的宝贵元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中国现代文化的一种隐形的趋势。这种趋势是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密不可分的。在信息量爆炸的今天,人们似乎再也没有耐心,更没有时间去一层一层地剥开诗人的心灵世界,去一点一滴体会那种“象外之象”“味外之旨”了。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所谓的“明了的”“确定的”语言方式。或许,从“比兴”开始,经由刘勰、钟嵘、司空图等人发展起的这种“味外之旨”的含蓄多义的审美取向,在小说、戏剧等这些现当代较为发达的以叙事性为主导的文本中还能够找到一些影子。可是,这种成形于诗歌理论中的审美取向,无疑在叙事性文本中成为一种为人物或者情节服务的“从属性”因素,和中国古代以诗歌为主导的大环境中所提倡的“含蓄多义”又有所不同。如果说,二十年之前的《涛声依旧》只是遗失了《枫桥夜泊》中的许多元素,并且还保留了一些的话,那么二十年后的今天,绝大部分流行歌词可以说已经彻底颠覆了从《诗经》时代开始的“比兴”传统。与此同时,在当代诗坛中,一些本应该属于诗歌的元素在很多诗作中也早已当然无存。那种含蓄的、朦胧的、多义的诗歌境界,已经成为一种古典元素,逐渐开始流失在历史的浪潮之中……这种“淡化”,是“消失”的前奏。与其说这是一种发展,不如说这是一种损失。

①部分学者认为,“霜满天”为作者所感,不是实写眼前的景物,因为霜只能附着于地而不能够漂于天(详见《唐诗鉴赏词典》),也有专家从气象学角度指出,这里的“霜”可能是指冰晶雾,但形成冰晶雾起码要在零下三四十度,显然深秋的江南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本文且从前者。

②③详见蔡晓华、付全平:《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欣赏〈枫桥夜泊〉的形式美》,《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5期。

[1]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社科院.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5]陈文忠.从《枫桥夜泊》到《涛声依旧》——张继《枫桥夜泊》接受史[J].名作欣赏,1995(6).

作者:宋雪伟,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编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多义化用夜泊
《枫桥夜泊》里的“霜”
试论成都方言的社会称谓语
“化”备用素材为写作内容
Translation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of Fengqiaoyebo
从张继和杜牧的诗里小析夜泊
《锦瑟》赏析
浅谈楹联创作中的抄袭与化用
“好+谓词性成分(V/VP)”的组合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