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

2015-07-09黄钧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环状出血量胎盘

黄钧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子宫下段横行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30例患者采取宫腔纱条填塞法进行治疗,将其设为对照组;另一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取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治疗有效率以及干预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在分娩时妊娠周、前壁胎盘比例、婴儿体重及胎盘黏连比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缩宫素的使用量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照组使用欣母沛的量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产前两组患者在出血比例、出血量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在干预前、干预中、干预后的出血量及剖宫产期间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输血百分比、输血量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子宫下段横行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更简便、疗效更快,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子宫下段横行环状压迫缝合术;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临床效果

中央性前置胎盘是引发严重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这是一种产科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产科子宫摘除的第二大因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我国妇科中非计划妊娠率、育龄女性生殖系统感染发生率、高龄产妇、初次剖宫产的发生率正在不断攀升,从而导致了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而治疗该疾病的难点在于如何快速、有效地止血。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子宫下段横行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后出血被逐渐重视起来,其治疗有效率可达到95%以上,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60例患有中央性前置胎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妇科科学》第7版中对于中央性前置胎盘的规定,产后出血指的是胎儿分娩后24小时母体出血量超过500mL。所有患者排除多胎妊娠、具有剖宫产史的妇女;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31.85±5.3)岁,孕周36~42周之间,平均(38.36±3.1)周;妊娠前体质量指数为(22.3±2.2)kg/m2,初产妇为20例,经产妇为10例;观察组23~37岁,平均(33.57±5.5)岁,孕周37~42周,平均(38.66±3.2)周;妊娠前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2.8±1.9)kg/m2,初产妇为22例,经产妇为8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宫腔纱条填塞法进行治疗[2],采用卵圆钳夹夹起温湿盐水无菌纱布条的一端,该纱布条长为6m,宽为8cm,厚度为8层厚,使用前将其在温生理盐水中浸泡后挤干水分,以子宫底部为沿线自左向右呈Z字型顺序填塞宫腔,随后均匀压紧不能遗留死腔,一直延伸至切口处,将纱布条的一头送入宫颈口外3cm,由下而上均匀填塞宫颈、子宫下段直至与子宫切口保持水平处,如有多余纱布条可适当剪掉或者使用另一根纱条,使用7号丝线连接缝合处,完成填塞后对有无活跃渗血进行观察,值得注意的是在缝合子宫切口时防止带到纱布条。观察组患者给予子宫下段横行环状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首先托出子宫,用双手压迫子宫下段前后壁,随着压迫的实施子宫下段的出血明显减少,其次进一步下推膀胱,将子宫下段充分暴露出,按照子宫下段横行环状压迫缝合术进行缝合,具体方法[3]为:下推膀胱后将止血带绕过盆骨漏斗及子宫动脉,在子宫下段部位扎紧,目的在于隔断子宫下段血运。随后在子宫下段前后壁实施环状缝合,在切口左侧3cm和内侧2cm处进针,方向自前向后缝合,在经第一进针点后向内侧平移1.5cm后再由后向前缝合,以相同的方式在右侧缝合,最后打结、关闭切口、实施常规扩张宫颈。

1.3 观察指标

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宫缩剂使用情况、出血量、输血情况、子宫切除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对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即住院时间、子宫缩复情况以及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文中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行t检验,以χ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分娩妊娠周、分娩前血红蛋白、新生儿体质量以及前壁胎盘和胎盘黏连情况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出血量、干预后出血量、干预过程中出血量及术中总出血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在需要输血量、手术时间、缩宫素使用情况、使用欣母沛计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的难点在于患者病发时子宫下段胎盘广泛剥离,呈弥漫性渗血,由此引起产后出血,因此有效控制出血是临床妇产科的研究重点。2000年以来临床上开始对子宫下段采用平行垂直压迫缝合术治疗子宫下段的胎盘剥离面出血,其治疗效果非常明显,但是操作过程非常复杂[4]。

而本文中陈述的两种手术方法均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对照组为93.33%,观察组为96.67%,由此可见两种方法治疗胎盘剥离剖宫产后出血均具有可行性。而通过对各个阶段出血的情况的分析可知:宫腔纱布填塞法填塞期间比子宫下段横行环状压迫缝合术期间出血量高出780mL多,由此造成两种治疗方法出血的差异性。文中结果还表明,对照组所需治疗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这也有可能成为造成纱布填塞期间出血量大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短时间的干预也是子宫下段横行环状压迫缝合术的优势所在[5]。

综合以上叙述可知,采取子宫下段横行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有效地降低了住院时间,使手术更为简单、更快捷,是治疗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包怡榕,应豪.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5).

[2]朱玉莲.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

[3]吴艳秋. 不同缝合术对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应用时机及疗效比较[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4).

[4]蔡礼丽,王静娴,李玉兰.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干预时机及措施的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34).

[5]张利珍,贺素明,张玲娜,等.剖宫产术中宫颈捆扎加正方形缝合预防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14(3).

猜你喜欢

环状出血量胎盘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谈“手剥胎盘”莫色变
第78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2015)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含光伏的辐射状直流配电网仿真分析
胎盘大补靠谱吗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巢式一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中HBVcccDNA的实用性评估
胎盘出现问题时如何应对?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