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畸治疗口腔修复临床体会

2015-07-09田赫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正畸治疗口腔修复体会

田赫

【摘 要】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以及体会。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口腔修复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局部义齿修复,观察组则采用正畸治疗法进行口腔修复,对比两组的口腔修复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分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总有效率96.67%,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总有效率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满意度为80.00%,则观察组在口腔修复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等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正畸治疗口腔修复,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正畸治疗;口腔修复;效果;体会

牙齿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器官,它不仅仅直接关系到我们的饮食,还和人面部美观度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随着人们生活逐渐多元化,各种原因导致的人体口腔老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导致牙齿的功能出现衰退,不仅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影响到了人们的面部美观度,所以进行必要的口腔修复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1-2]。为了进一步的研究正畸治疗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以及体会,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口腔修复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组之后,对照组30例患者,男性17例,年龄在28~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6.8)岁,女性13例,年龄在25~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2±6.7)岁,其中前牙缺失6例,舌侧倾斜7例,后牙缺失伴随侧基牙缺失倾斜5例,牙间间隙10例,前牙深覆2例;观察组30例患者,男性16例,年龄在25~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8±6.9)岁,女性14例,年龄在23~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8±6.7)岁,其中前牙缺失7例,舌侧倾斜5例,后牙缺失伴随侧基牙缺失倾斜6例,牙间间隙8例,前牙深覆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牙齿缺失部位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进行正畸口腔修复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口腔全景X线、口内根尖和头颅侧位片检查,以切实掌握患者的病情信息。在实际临床治疗中,先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清洁。如果患者存在着优良修复体,应当给予拆除,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前期合适的治疗方案,然后对患者的颞颌关节、牙槽骨等进行详细的检查,查看患者是否存在着骨缺损的情况。并根据检查的结果查看患者是否存在着其他病变的口腔疾病的可能性,在进行正畸治疗时,采用方丝弓矫正器对患者进行矫正治疗,如果治疗过程中发现有错颌畸形的情况,则需要利用镍肤丝对患者的牙齿排列进行适当的调整,再利用方丝进一步的调整颌的位置,从而以改善患者的咬合曲线以及关节紊乱。如果患者存在着牙齿缺失,就需要综合的考虑到患者的咬合功能以及美观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处理患者缺牙带来的缝隙,然后再进行修复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的主要观察指标有,患者牙齿的恢复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等。牙齿康复效果主要为患者的牙齿修复率、美观程度、发音状况以及咬合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或者[n(%)]表示,用χ2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分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则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口腔修复显效13例,有效12,无效5例,则总有效率83.33%;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1例,则不良反应发生率3.33%,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5例,则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观察组患者进行满意度统计,满意例数28例,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认为满意例数24例,则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在口腔修复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等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牙齿的审美程度越来越重视,牙齿的健康也显得尤为重要。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义齿修复,极易造成义齿修复不美观,造成基牙的预备量增多、受力方向变化、邻牙倾斜,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牙齿修复体的稳定性[3-4]。近年来,采用正畸治疗普遍得到应用,且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正畸治疗通过对患者口腔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细致分析患者的病情情况,从而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与患者加强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告知患者一些关于正畸治疗方法在口腔修复上的成功案例,解决其心理存在的疑虑,使得患者积极配合治疗[5]。

从本院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不良反应统计上观察组仅为3.33%,而对照组则为16.67%。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观察组满意率达到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

分组治疗体会:采用正畸治疗口腔修复,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程志贤,程志伟.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5:484-485.

[2]王宝军.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与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7:1682-1683.

[3]赵林琪.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3:32-33.

[4]何志宏.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

疗美容,2015,1:88-89.

[5]姜其波,潘新东.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5:526-527.

猜你喜欢

正畸治疗口腔修复体会
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Ⅲ类颌间牵引在安氏Ⅲ类错矫治中的应用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的疗效分析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应用研究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的效果观察
减数矫治病例拔牙间隙关闭后牙龈折痕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