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①

2015-07-09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张欣

中国商论 2015年27期
关键词:创新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 张欣

中国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①

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 张欣

摘要:构建产业创新体系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应由科技研发体系、科技应用孵化体系、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科技组织体系、科技政策管理体系和科技服务支撑体系等六个子体系组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竞争与合作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的主要源动力。本文从营造科技发展环境、加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体系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1 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兼具“战略”和“新兴”双重内涵。不仅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而且涉及科技竞争与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竞相走向经济复苏的重要路径选择,更是我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自2010年首次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来,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来自《2015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随着绿色消费、信息消费、健康消费的快速崛起,新一代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良好。从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仅2014年上半年,信息产业规模达1.34万亿元,增长20%;太阳能、风能以及核能发电产业收入增速分别为53.5%、7.5%和17.5%;医药制造、医疗器械设备制造产业收入分别增长13.5%、15.2%;环保专用设备制造、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产业收入分别增长17.1%、17.7%。从区域发展情况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有16个省(区)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增速普遍超过10%,安徽、广西、湖北、江苏四省(区)的增速超过了15%。

虽然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规模和增速上跻身世界前列,但在质量和技术创新上仍显落后。突出表现为:科技研发能力依然薄弱,在国际上并没有竞争优势;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战略性新兴产品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环节,价值链高端环节仍严重依赖国外技术或产品。例如,我国已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第一大国,但核心芯片、基础软件、核心电子元器件仍高度依赖美、日、韩等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左右,专利实施率还不足10%,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鉴于此,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是“十三五”时期亟需破解的现实难题。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是指以战略性新兴企业为主体,搭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之间的联系网络。其本质是把战略性新兴企业和其他参与者的技术创新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最终形成集成创新能力,降低个体创新成本,最大化创新效益,由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更新与转化,实现自主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构建创新体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基本架构应涉及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三个主体,包括科技研发体系、科技应用孵化体系、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科技组织体系、科技政策管理体系和科技服务支撑体系等六个子体系,分别承担着研发、应用、推广、组织、管理和服务等功能。

其中,科技研发体系主要攻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共生技术、专业基础技术和前沿交叉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推动。科技应用孵化体系包括重大项目孵化体系和新兴项目孵化体系,主要是对一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新兴、前沿的技术进行孵化,以此来提高新技术的应用速度,政府和企业在科技应用孵化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科技成果推广体系由产业示范园区、创业园区和辐射园区组成。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特点,对于那些市场需求较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通过组建示范园区和创业园区加以宣传;对于市场需求相对成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通过组建辐射园区加以推广。以此来扩大影响,达到科研成果推广的目的,政府、高校和企业都是科研成果推广体系的主导力量。

科技组织体系主要包括以企业为主导,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价值推广联盟两大部分。科技政策管理体系主要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例如人才队伍建设制度、政策激励机制和创业服务平台等,政府是科技制度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责任主体。科技服务支撑体系主要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发展提供支撑服务,包括技术交易平台、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信息管理咨询服务等,政府在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图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基本框架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的形成机制

在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的直接驱动下,基础条件较好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具有强烈的创新意愿,开始创新活动,但创新活动总会遇到各类障碍和挑战,单凭一个创新企业很难应对,因此创新企业开始寻找合作创新伙伴,最密切的伙伴无疑是与自己处于同一产业分工链条上的上下游企业。上游企业一般为供应商,通过与上游企业合作创新,创新企业可以获得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核心零部件、半成品等原材料,大大提高创新企业的创新效率。下游企业一般为产品分销商,通过与下游企业合作创新,创新企业可获得市场的创新需求以及对创新产品的反馈意见,能够降低创新企业的市场风险。这样一来,基于纵向产业链的创新合作最终演变为产业创新链。处在创新链条的上游企业、创新企业和下游企业要想顺利、高效地完成创新活动,都必须依赖高校、科研院所、人才管理制度、科技中介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等配套条件支撑。企业与这些配套主体进行横向联合就会形成一个创新支撑平台,纵向的创新产业链和横向的创新支撑平台共同组建了产业技术联盟。

不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联盟之间具有竞争关系,因此它们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由于它们之间又是一定的合作关系,因此又需要共享创新技术,形成技术交易平台,降低创新推广成本。集中创建产业示范园区,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联盟之间不断的竞争与合作可以形成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

图2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形成机制图

4 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4.1营造科技发展环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构建提供保障

一方面,要完善社会服务支撑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氛围。要加大宣传普及创新文化力度,提升全民创新意识,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及时修订与市场经济规则不符、严重妨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法规和政策,抓紧制定和完善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在内的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激励市场主体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

另一方面,要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构建提供必要的智力保障。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在重点发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引进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和实用型技术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培训体系,深入推进人才管理制度和人才使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人才贡献相匹配的人才激励机制和由政府、企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投资体系,积极营造吸引人才、尊重人才和留住人才的社会环境。

4.2加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根据市场重大技术需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的首要任务。其一,要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财政金融支持,创新科技财政支持方式,积极探索无偿资助、偿还性资助、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重点支持联盟的发展。其二,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科研项目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等科技项目要重点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倾斜。支持联盟围绕协议确定的方向开展科技研发活动,支持联盟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链进行项目系统集成。其三,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支持联盟创办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工作站;鼓励现有各类科技资源向联盟开放,探索科技成果共享机制,不断提升联盟的科技创新能力。

4.3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不断提高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首先,以市场机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深入推进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平台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采用市场机制,向企业转移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新技术成果,鼓励高校、科研机构自建或与社会资金联合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战略性新兴企业提供孵化服务,扶持战略性新兴企业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次,要培育一批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介机构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主渠道。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介机构拓宽服务范围,制定完善专业服务标准体系,合理引导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介机构规范化、专业化和网络化发展。最后,深化科技成果管理体制改革。尝试建立科技报告和科技成果登记制度。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合适的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技术转移机构代理开展科技成果许可与转让。在有条件的地方试点试行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公开市场化交易制度,科技成果通过在技术市场挂牌等方式定价和交易。

4.4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扩大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是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一是借助政府力量增加国际项目合作机会,支持我国相关领域专家申报国际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攻关项目或科技项目,积极培育和扶持我国优秀的科研人员主持的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欢迎国际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科研人才到我国从事科研交流与合作。二是加强与国际科研机构的长期合作,特别是注重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直接合作和交叉合作,将符合条件的优秀博士研究生、科研人员派送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国进行培训和学习。吸引外资大学、科研机构和战略性新兴企业研发部门来华投资。三是加强与国外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的合作,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其来华开设分支或派出机构。四是鼓励我国有条件的技术型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研发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走出国门,在国外建立科研分支机构或研发基地,实现与国际间的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交流与合作,深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邓龙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选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04).

[2]李雪,李菁华.产学研联合的深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2).

[3]赵树宽,姜红,陈丹.吉林老工业基地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01).

[4]赵一鸣,黎苑楚,董红杰.基于创新联盟的产业创新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02).

[5]胡争光,南剑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战略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01).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9(c)-135-04

基金项目:①本文得到辽宁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L13DJY0 60)的资助。

作者简介:张欣(1979-),女,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趋势研究
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法
唐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人才需求及培养问题研究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十三五”时期,烟草企业创新体系建设探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新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创新优势学科平台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高校教学方法创新体系的建构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