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15-07-07罗俊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7期
关键词:声像乳头状甲状腺癌

罗俊华

(达县人民医院功能科,四川达州635000)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罗俊华

(达县人民医院功能科,四川达州63500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病理活检证实为甲状腺癌患者113例,对高频及低频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3例患者中经高频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癌104例,准确率为92.04%,而低频超声准确率仅为77.88%(88/113),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P<0.01)。结论高频超声是检出甲状腺癌的有效手段,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应作为甲状腺癌筛查及术前检查的首选方法。

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甲状腺肿瘤/病理学;应用价值

甲状腺癌是临床常见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及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导致甲状腺癌尤其是微小癌的检出率增加[2-3]。由于部分甲状腺癌患者无临床症状及体征或部分隐匿性甲状腺癌很难被临床发现,甲状腺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癌的检出率显得尤为重要。随着高频超声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在辅助甲状腺癌的诊断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13例经病理活检证实为甲状腺癌患者的高频及低频超声声像图,旨在探讨其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可疑为癌的患者200例,均给予高频与低频超声扫描检查,最终选择经手术及病理活检确诊为甲状腺癌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86例;年龄12~73岁,平均(46±17)岁;淋巴结转移74例。

1.1.2 仪器 使用GELOGIQ 9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0~14.0 MHz。

1.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给予高频、低频超声检查者;(2)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3)经病理活检证实为甲状腺癌者;(4)排除转移性肿瘤及只用一种检查方法或无病理活检结果者。

1.2 方法

1.2.1 超声检查 患者取仰卧位,垫高颈、肩部以充分暴露颈部,分别采用低频和高频进行扫描,观察甲状腺位置,对其进行横切、纵切、斜切等多切面扫描检查,探查肿瘤在甲状腺的位置、数目、大小、包膜、边界、有无钙化点、内部回声高低、血流情况、颈部有无肿大淋巴结等,必要时还可通过让患者进行吞咽动作以判断肿块来源。详细描述以上信息,通过图文工作站对图像特征进行记录、存档,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1.2.2 评价方法 超声检查结果由2名放射科诊断医生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估诊断。甲状腺癌超声诊断包括提示甲状腺癌可能性大、高度怀疑甲状腺癌、不能排除甲状腺癌等[4];超声检查结果均与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对照。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绘制圆图;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甲状腺癌患者病理类型、年龄、性别分布 113例患者中甲状腺乳头状癌81例(71.68%),滤泡癌19例(16.81%),髓样癌10例(8.85%),未分化癌3例(2.65%),见图1。甲状腺癌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1∶3。女性患者发病年龄以40~59岁最多,平均(44±8)岁;男性则为45~55岁,平均(48±8)岁。

图1 甲状腺癌构成比

2.2 不同频率探头诊断甲状腺癌准确率比较 113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用高频超声方法检出甲状腺癌104例,准确率高达92.04%;低频超声检出甲状腺癌88例,准确率为77.88%;2种方法一致检出86例(76.11%)。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准确率显著高于低频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P<0.01),见表1。

表1 不同频率探头诊断甲状腺癌准确率比较[n(%)]

2.3 甲状腺癌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 113例患者甲状腺癌特征性声像图大致分为3个方面:(1)边界回声,多表现为边界欠清、边缘不规则,无晕环征[63.7%(72/113)]或晕环征不完整[12.4%(14/113)];(2)内部回声,多表现为不均质低回声[86.7%(98/113)],内部可出现较多散在或局灶性分布的沙粒状钙化光点[59.3%(67/113)]及丰富的血流信号[56.6%(64/113)];(3)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形态饱满,血流信号增多,伴微小钙化灶。113例患者中淋巴结钙化30例,均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

3 讨 论

甲状腺癌好发于青壮年,以女性患者居多。其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乳头状癌,其次为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约65.00%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大多数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而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10年间发现1 018例甲状腺癌患者中乳头状癌占91.91%,滤泡癌占4.41%,髓样癌占2.25%,未分化癌占0.61%[5]。与本研究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分析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样本量不够大,跨越时间不够长,不具代表性所致。另外随着临床及超声诊断医生经验水平的提高及辅助诊断技术的不断更新,除乳头状癌外的其他类型甲状腺癌能被更有效地检出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大多数早期甲状腺癌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对任何年龄出现的甲状腺肿大或结节均应引起重视。超声检查是影像学检查中常用的一种,近年来,超声技术不断发展、更新,超声检查仪探头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从而大大提高了超声声像图分辨率,有效提高了诊断各种疾病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尤其是在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研究用高频超声方法检出甲状腺癌(包括提示甲状腺癌可能性大、高度怀疑甲状腺癌、不能排除甲状腺癌等)104例,准确率高达92.04%;而低频超声检出甲状腺癌88例,准确率为77.88%。2种方法一致检出86例(76.11%)。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癌准确率显著高于低频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6,P<0.01),且高频超声优于低频超声,与张旭雯等[6]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本研究也对甲状腺癌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了分析。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也符合恶性肿瘤的一般特点,如甲状腺癌边界不清,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回声像表现为边界模糊,无晕环征或晕环征不完整;甲状腺癌由于其癌细胞大而重叠,间质成分较少,因而呈现出不均质的低回声改变[7],而等回声或高回声常为良性改变,但肿瘤体积较大时常发生坏死或囊性变,也可出现高回声或液性暗区;肿瘤的生长和代谢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血流信号丰富;有淋巴结转移者表现为形态饱满,血流信号增多等,均是诊断甲状腺癌的可靠指标。此外,甲状腺癌还有其特异性改变,如砂粒体的形成。因为癌细胞生长迅速、血管及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导致钙盐沉积,其声像图表现为散在或局灶性分布的沙粒状钙化光点,即微小钙化灶,而显示的粗钙化灶多为营养不良性钙化。颈部肿大淋巴结内出现此微小钙化灶则大部分为淋巴结转移。而部分微小癌直径较小,且声像图易与良性病变混淆,不易发现,因此,在超声诊断中应引起重视,仔细观察,综合分析以提高准确率。

相对于低频超声,高频超声有更高的分辨率,能降低容积伪影效应,并均衡图像厚度层,从而具有更为细腻的成像性能,更容易发现微小病灶及淋巴结转移,对甲状腺癌周围组织也有更为清晰的显现,大大降低了误、漏诊率,从而提高了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了有力依据。而对可疑病例,在超声诊断基础上联合细针穿刺能使甲状腺癌的诊断更为明确[8]。此外,超声诊断医生的经验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诊断的准确性,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回顾误、漏诊病例,总结反思,并了解前沿及发展方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较低频超声有更高的分辨率,是检出甲状腺癌的有效手段,对甲状腺癌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2.04%,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应作为甲状腺癌筛查及术前检查的首选方法。

[1]孙嘉伟,许晓君,蔡秋茂,等.中国甲状腺癌发病趋势分析[J].中国肿瘤,2013,22(9):690-693.

[2]向立,赵春辉,文晓蓉.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1,26(6):497-499.

[3]Kent WD,Hall SF,Isotalo PA,et al.Increased incidence of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and detection of subclinical disease[J].CMAJ,2007,177(11):1357-1361.

[4]马宁帅,何宗喜,李素平,等.治疗剂量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29(6):561-563.

[5]徐静,李婷婷,陈光,等.1018例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1,26(4):279-282.

[6]张旭雯,罗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62例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9):1496-1497.

[7]白丽娅.浅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诊断价值[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6):87-88.

[8]谭石,姚宏伟,贾建文,等.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在甲状腺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12):1065-1067.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7.030

B

1009-5519(2015)17-2644-02

2015-05-19)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10ZA169)。

罗俊华(1974-),女,四川巴中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功能科临床工作;E-mail:1099389691@qq.com。

猜你喜欢

声像乳头状甲状腺癌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基于声像档案管理强化谈企业科技发展的推进
精细解剖保护甲状旁腺技术在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