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初探
2015-07-05刘杨伟
刘杨伟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教学理念和策略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应用,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的策略,才能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焕发新的活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以下是本文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研究,仅供参考。
一、利用提问法进行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中导语的运用,对课堂教学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著名教师魏书生先生曾指出:一段优秀的导语就如同磁石一样,能够快速聚拢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和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积极性;优秀的导语又像是点燃思想的火苗,能够启迪和促进学生奋发学习。提问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使得新课导入增添了一份新鲜感与吸引力。利用提问法进行新课导入,指的是结合新课内容特点,提出一系列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问题,创造出悬念以导入新课学习。提问导入法能激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另外,那些指向性的问题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材重点和学习目标,思维指向一旦集中,必定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以提问法进行新课导入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它的适用范围主要是那些内容的前后联系比较密切,或内容跟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联的新授课的教学。
(2)问题的设置要围繞学生比较熟悉、已经掌握的知识或常见现象,但学生却不能进行准确回答和完整表述的,要难易适当,才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探究新知的欲望。比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知识时,我们可设置问题:“是否只有当三角形的三对边与三对角全部对应相等,才能判定是全等三角形?”来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认真思考是否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提问法。
二、运用数学游戏开展有效教学
数学游戏也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既能获取知识,又能发展创新思维,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游戏活动少不了团队之间、队员之间的彼此合作与竞争。而这些竞争又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推动力。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虽然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要注意把握引入的目的,不能让学生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游戏的趣味性上,而忽略了对数学内容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在游戏过程中把握好活动方向,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探究数学知识上,保证学习效率。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各象限内点的坐标时,我们可采用下面游戏:假设两个手拉手的学生是一对有序实数,分别表示平面内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面向大家的同学表示正数,背向大家的同学表示负数。然后让两个手拉着手,蒙着眼睛的学生站到教室前面。再在教室地板上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让两个同学分别进行前后方向的变换,并告诉其它同学:“我们两个是盲人,找不到回家的路,谁能领我们回家?”如果他们俩同时背向同学们,就表示(-,-),则应把他们领到位于第三象限的家……通过多次实践我们发现,无论是游戏中的“盲人”扮演者,还是“领路人”扮演者,都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游戏结束后,他们还对其中的各个场景久久难以忘怀。上述游戏把数学知识作为载体,实现了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位学生在获得乐趣的同时也掌握了知识。有了这些数学游戏作为铺垫,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就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另外,各种形象化的场景也加深了记忆,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针对学生实际做好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智力水平、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在作业的布置方面,也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性进行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有所提高。例如,作业可以分为如下三个层次:一是在掌握双基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有一定难度的思考拓展类题目;二是在掌握大纲要求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简单的思维拓展练习;三是布置简单的练习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实现三层学生的协同进步,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总之,实行新课改以后,教师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与学生共同学习、思考、交流探讨,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吴爱武,何永刚.数学课堂中优化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05,(06)
[2] 邵军.论初中生数学兴趣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2)
[3] 安庄.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