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体验 进一步强化基础教育改革意识
——参与2014年中国基础教育访日团的访问体会

2015-07-04郑璇

成才 2015年4期
关键词:日本活动学校

■郑璇

感受体验进一步强化基础教育改革意识
——参与2014年中国基础教育访日团的访问体会

■郑璇

2014年10月19日~28日,我作为2014年中国基础教育教职员访日代表团的一员考察了日本基础教育,短短一星期的访问考察让我获益颇多。由于本次活动是由中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和日本文部科学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交流中心(ACCU)联合组织的,属于政府间的教育交流活动,因此,整个访问活动内容充实﹑行程规范﹑严谨。

出发前两天,我们全体团员在北京科技大学会议中心集中进行访前培训。访前培训为团员们增强访问效果﹑提高访问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访问,我们走进了东京埼玉大学教育学部附属中学﹑星美学园小学等五所中小学。每到一所学校,校长都会认真地给我们做一个全方位的介绍,然后引导我们参观校园,进入课堂听课,最后坐下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此次访日,我们也走进了普通日本家庭,受到了他们的盛情款待。在日考察的时间里,全体成员都极为珍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抓住一切机会,用心倾听,细心观察,仔细记录,踊跃提问,积极思考,互动频繁,对关注的大量基础教育问题在各个层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大家通过访问,初步了解了日本基础教育的模式和成果,切身感受到了日本先进的科学技术﹑成熟规范的社会管理﹑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及日本教育同行高度的敬业精神。

一、访问行程紧凑,内容丰富

19日到达东京后,我们马上参加了由日方组织的访问活动情况说明会;20日礼节性拜访了日本文部科学省,了解了日本初等中等教育制度。在当日晚上的欢迎交流晚宴上,日本文部省官员和中国驻日大使馆公使参事白刚先生分别致辞。

我们在各学校参观考察期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我们听取了受访学校负责人关于学校情况的介绍,参观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观摩了课堂教学及各类课外活动,与学校师生进行了座谈﹑共进了午餐,近距离地感受了日本基础教育的现状。两国教师相互间坦率地提问,坦诚地回答,交流信息﹑交换意见,为共同关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交流而感到喜悦,为不同背景下的不同状况感到新鲜,为发现了有意义的新问题感到兴奋。除访问学校之外,我们还参观了日本科学未来馆﹑永山公民馆﹑古民居及浅草等,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了日本的教育和文化状况。

二、图文提示渗透养成教育

我们有次乘地铁时,看到车上有排空位,我们相让着坐下了。可之后我们发现,身旁的空位日本人并不去坐。这种现象令我们感到奇怪。于是四顾观察,发现背面有图文提示。虽然不认识日语,可是通过图示我们还是看懂了这是老弱病孕专席!明白后我们赶紧起来,再不好意思坐了。老弱病残孕特座,国内也有,但在日本的这次乘车经历,让我们体验到日本人对老弱病残孕的照顾比我们更彻底。

在日本,这种随处可见的图文提示有很多种。第一种提示是学校设计的。在一所大学附中的教学楼走道里我曾拍下了一张“凡事彻底”的图文提示。它是老师对学生的提醒,提醒学生做事要从小事做起,做事要把它做完,不要半途而废。第二种提示显然来自统一的教育部门。如刷牙﹑洗手的正确方式多是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统一的宣传,由学校贴在洗手池边,让学生知晓并参照执行。第三种提示图则是学生自己画的。比如有的学生在设计的图上写着“不要跑”﹑有的写着“迈开步伐是成功的关键”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的自我提醒,过塑后贴在墙边。

三、陪伴成长与随时帮助

星美小学是日本一所基督教教会学校,但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信教。由于学校奉行“爱和信赖”的教育,与我校的“关爱教育”有相似之处,引起了我特别的关注。在问询学校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开心快乐﹑学校是否对教师有什么特别要求时,校长的一席回答令我记忆犹新:“我们要求教师休息时不要呆在办公室里,要尽可能地跟学生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清扫,一起运动。我们要求教师不仅仅是陪伴,还要及时了解学生,并随时给予帮助,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就在身边,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原来,孩子们得到的是无处不在的陪伴,有需要就能得到帮助。让学生感到安全,感受呵护,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有平静的心态,会有无限的好奇,更会将自己获得的爱传递给他人。

四、开展各种体验式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一)体验食育

食育是指进行饮食文化﹑饮食科学的教育,教会学生感恩﹑欢喜﹑环保和分享。这是日本教育的一大特色。

在参观访问学校时,我们被分到各个小组,跟随学生一起体验午餐。中午他们的午餐都是由每个班的学生把放置食物和餐具的推车推到教室里自己分发。先领的人并不能够先吃,要等到每一个人面前都摆好了食物一起感恩祈祷后,才能欢喜地开动;食物要吃完,不能挑食,不能浪费;最后,要将牛奶盒子折叠到最小,分别逐一回收。

(二)体验社会

东爱宕中学是日本一所将学校教育与社区融汇到一起做得比较好的学校。日本“3·11”大地震之后,学校引导学生思考灾难发生时“自己能为灾区做点什么”。学生们经过思考和讨论开展了赈灾﹑减灾活动。学校也特别设计了野营训练活动,让学生学习搭帐篷,做饭给社区的人吃,学习帮助他人。学校甚至在运动会中也设计相关项目,如持灭火器跑步比赛﹑抬担架比赛等等。活动由消防人员专门指导并给优胜者颁奖。另外,学校还安排了诸如帮助社区清扫落叶﹑为新年活动割茅草﹑和家长委员会成员一起布置花坛﹑为社区活动表演节目﹑请企业人员指导学生体验工作﹑去老人院照顾老人﹑种植蔬果等常规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体验活动逐步培养了学生感恩社会﹑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等种种品德。我们在学校看到了很多此类活动的照片,这些活动都受到了社区和家长的好评。

我们访问的另一所学校是丰之丘小学。他们利用校园内的小山丘开发综合课程,与我们倡导开发的校本课程相似。其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培养学生的实际行动能力和帮助他人的能力。在他们五年级的综合课学习展示时,我们看到了不同小组同学的展板,他们分别从交流场所设计﹑游戏器材制作﹑新游戏开发﹑自然观察﹑小树林完善修整﹑食育等方面展示了自己的成果。

在交谈时,我们问了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程的感受,他们的回答是:综合课有点难,需要从各方面动脑筋思考问题,但很有趣,很喜欢。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更多的是倾听﹑帮助﹑看护和指导。对于学生来说,今年设计不理想的地方,明年还可以设为课题,再次研究改进。可以说,给学生留了很大的进步空间。

(三)遵守秩序

小学生的课桌里有两个盒子,我们不明白其用途,经询问才知是学校的统一要求。学校要求学生将没有用过的书本放在左边盒子里,将上完了课的书本放在右边的盒子里。对于日本的学生,遵守秩序以及合理分类的意识就是从这些点滴的细节开始引导的。

五、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访日活动强化了我们对基础教育的改革意识。让我们开始更多地思考我们教育的目的,思考“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日本同行的交流和研讨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也让我们进一步反思我们现今的教育教学行为。

第一,如何更有效地实施道德教育。在日本如此西化﹑现代化的社会里,为何能够坚守道德和传统?反观我们的道德教育,存在着怎样的缺失?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将遵守行为规范﹑坚守道德底线作为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第二,如何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我们需要探索除了基本的学科学习活动之外,如何开展课外活动(包括社团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让孩子拥有“快乐﹑自信﹑健康”的童年,让孩子真正享受学习和活动的过程;另一方面,我们怎样真正实现让孩子从小就“学会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目标,如何把成人社会的规则和要求渗透和贯穿于儿童成长的全过程,使儿童学习成长的过程真正成为社会化的过程。

第三,如何面对教育的问题。知识分子需要有两种态度,即批判的态度和建设的态度。中国教育现在的问题都是教育发展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我们无须过多地批判,但一定要用一种卓有成效的﹑建设的态度去面对它,对待它。

第四,如何提高教师待遇。我国虽然出台了《教师法》,修订了《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待遇高于或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待遇。但从这些年报考公务员和报考教师的踊跃程度看,两者的差距似乎有越来越拉大的趋势。要提高教师待遇,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至少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实行“教育公务员”制度,增强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并在考虑公职人员的工资调整﹑福利提升﹑学习培训﹑安居工程时,优先解决公立学校教师的相关待遇问题。

第五,如何加强教师的自我超越。我们每位教师都需要规范自己﹑发展自己。我们应该学习教学先进理念,培养自己现代信息技术素养,为重塑师道尊严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第六,如何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作为教师,要尽量以研究的态度来做自己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在研究中不断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的能力。

这次的赴日访问,向我们一线教师打开了一扇窗,提示我们有许多种途径可以去尝试我们的教学,去改革我们的课堂,去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初中)

责任编辑廖林

猜你喜欢

日本活动学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黄金时代》日本版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学校推介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