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多样需求调查与分析

2015-07-03张彤曹卓王娇

中国经贸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村社区河南

张彤+曹卓+王娇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但一些农村社区的建设工作却变为了简单粗暴的拆迁,被赶上住宅楼房后,农民对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等的差异化需求并没有被充分考虑。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和主要的受益者是农民,它的根本目标应该以农民为中心,在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之上充分考虑其多样需求。本文通过对河南若干农村社区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得出农村社区化过程中农民需求的多样特征,从而提出有效、可持续满足农民需求的建议。

【关键词】河南;农村社区;多样需求

一、引言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城市与农村间的发展很不平衡。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消费等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同时农村人口享受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待遇较差,这些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市与农村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农民为中心,在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之上充分考虑其多样需求,结合不同地区的现实情况,针对农民的真正意愿量身打造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是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河南农村社区建设基本情况

依据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2011年,河南各市、县已经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2302个,初步建成400多个;投入财政资金19.7亿元。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相比于其他省份是一个创新,既有别于传统乡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而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进行规划建设,或由一个行政村改建而形成的乡村社区。未来几年,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将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预计到“十二五”末,河南省的城镇化率将达到49%,逾千万农村人口将转化为城镇人口。另外,通过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全省能腾出400多万亩土地,节省出的空间足以支持河南未来十几年的发展。

三、农民多样需求视角下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伴随着河南省各市、县新型农村社区的陆续建成和投入使用,农民从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现代的城镇社区生活方式。同时,这种生活方式、环境与习惯的巨大的转变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民一时难以适应身份的转变;社区服务水平低下甚至缺失;社区服务过时落后乃至同农民的期望之间差距巨大;农民对社区缺乏归属感和社区自治参与度较低等。

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一部分学者进行了理论层面的研究。但结合各地区的现实情况,从农民多样需求视角进行的农民需求状况实证性研究较少,尤其缺少大量一手数据的支持。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本文通过对河南某些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出农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特征及农民的多样需求期望与现有服务的差距,进而探讨了出现这种差距的原因,就如何解决问题以及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和建议。

1.社区取样和调查概况

本研究对河南省多个农村社区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主要取样社区有:长葛市石象乡古佛寺新型农村社区,中牟市白沙镇白沙社区,原阳市太平镇西衙寺新型农村社区,永城市汉源社区等。在对社区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的目标,详细制定了针对性的调查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3份,回收有效率为90.3%。调查问卷的问题设置涵盖农民的基本家庭、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教育就业、医疗保健、社会保障救助、文化体育活动、社区治安、资金信贷、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和乡风文明建设情况等11类。调查问卷回收后,使用软件SPSS17.0对纸质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评估出农民需求的多样性特征,为政府制定下一步农村社区发展规划提供真实可靠,科学全面的依据。

2.农民需求的多样性

由于年龄结构的不同,农民的需求表现出多样化和差异化。具有较强生产劳作能力的青壮年人对农业生产情况的需求较为强烈迫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94.7%的对象选择了农产品市场信息;92.0%选择农业技术信息;58.6%的人也选择了农业生产机械。其子女的教育就业、医疗保健情况,资金信贷渠道也被考虑的较多:45.7%的人选择免费义务教育;35.9%选择劳务和就业信息;30.6%的人也关注了农业信贷。而劳动能力较弱的老年人,由于时间充裕的条件和优势,倾向于选择日常生活、医疗保健和参与民主生活情况。最后,儿童和青少年多选择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

近些年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义务教育大力普及,农民由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其他产业和职业发展,受教育程度在不断提高或是生产经营理念和思想进一步革新,造成家庭或个人的经济收入产生较大差异,进而产生了农村社区居民在社会地位、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调查数据上就是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调查发现,收入较高的农民对社区治安、资金融通或农业信贷、参与民主生活和乡风文明建设等的关注度明显高于收入较低的农民。

河南省各市、县的地理环境、资源分布与历史民俗,经济发展状况及政府扶植力度的不同也导致农村社区居民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明显。例如,原阳市紧邻黄河,水源较为丰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因此,该地区农民对农村水利建设方面的关注较少。长葛市毗邻新郑国际机场,拥有若干家大型冷冻鲜肉食品上市公司,农民则主要关注农产品市场信息、病虫害防治、畜牧防疫检疫、农业生产机械,物流仓储等方面的情况。

农民对社区建设的评价也有较大差异。63.7%的人认为农村社区会提高生活成本;57%认为政府建设农村社区是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形象工程;35%认为失去了自己的土地。52%担心出现豆腐渣工程,33.8%认为生活没有得到实质改善,26%认为有官员在建设过程中以权谋私。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民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这给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农民的需求会更加丰富多样,这就要求政府及时更新所提供的服务,满足农民需求。

首先,政府要改变传统的“以上级指示为导向”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这种模式仅仅以完成上级指示目标,或盲目跟风模仿为目的,政府提供的社区公共服务严重滞后,农民只是被动的集中在一起。上楼之后的农民反而出现种种不习惯,有的甚至变得无所事事。如果农民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未来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其次,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和主要受益者,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应该以农民为中心,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建设模式。因此,要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政府应该作为服务者,结合各地区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状况因地制宜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已有的配套设施,加强与农民的联系,提高到社区走访的频率,不断收集农民的反馈信息,细分不同层次的农民类型,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从政府层面要明确各级政府在提供农村社区服务方面的责任,尤其要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建立制度规范的财政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的参与,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同时,加强公共服务建设的问责和监督,建立科学有效的基层政府绩效考核标准,以此来强化政府责任,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项继权,袁方成,吕燕归.农民要的与政府给的差距有多大——对我国农村社区居民公共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理论与改革,2010

[2]张明锁,贺庆生,王豪,张瑞红.农村社区建设的制约困境与突围路径分析——基于河南四市农村的实证研究[J].社会工作,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社区河南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出彩河南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
基层协商民主:农村社区治理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