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甘肃少数民族教育的文化适应研究

2015-07-02王君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文化适应民族教育

王君

摘 要:当今社会我国的教育制度已经涉及到各个层面,对于农村中的少数民族,在外来文化的冲撞与融合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接受外来文化,并保留本族的优良传统,教育是最直接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文主要通过对“文化适应”的诠释,分析了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完善少数民族在文化适应中产生的矛盾,最终达到加速农村的城市化过程的目的。

关键词:民族教育;文化适应;农村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 F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6-04

Study on the Rural City of Gansu Minority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Acculturation

Wang Jun

(College of humanities of Gansu Agriculture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In today's society,our education system has been involved in various aspects,in foreign culture collision and fusion process,in order to better accept the foreign culture for the rural minority,and save the fine tradition of the family,education is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Mainly through the"cultural adaptation" interpretation,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ncrete problems in the rural city in the process,further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to improve other minority within a cultural adaptation of,and ultimately accelerate city the process of rural.

Key words:National education;Acculturation;Rural urbanization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逐渐向城市扩散,这必然带来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工业文化的冲突。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展,这种文化矛盾被进一步的激化,在一些农村落后地区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其中少数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尤为激烈。为了获取这种文化冲突的平衡点,从而达到多文化之间的融合与适应,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这种较为温和的文化扩散手段,使得少数民族能够更容易的接受外来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在继承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使其达到一种平衡的局面,最终达到文化适应的目的。

1 教育在少数民族文化适应中的作用

目前,少数民族要想达到文化适应的最终目的,其中较为温和的手段就是教育。教育是文化扩散的手段,少数民族要想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更好地相互融合,首先就要进行文化扩散,而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扩散最常见的就是教育途径,可以说教育是少数民族最终达到文化适应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没有合理的教育,文化适应也就无从提起。

“首先,教育是以造就人才为主,通过文化创新和继承来延续人才的更替,并以文化为主创立的物质实体,为了社会生活创造权益为其终生的使命”[1],教育学的传统是开展学校教育在普及教育之中,正如美国教育人类学家奥格布所指出的,“文化与个性的研究工作给大多数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人提供了广泛的借鉴之处”[2]。从上述引文中可以得出,教育是人们获得文化创新和继承的主要手段,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少数民族。因此,少数民族想要获得文化的创新并且继承本民族的文化,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

其次,现代社会中的学校已经不仅是正规教育的主要机构,还是社会文化的信息源和交汇点,“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把研究的目标客体从原来的弱势群体逐渐向学校靠拢,主要由于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逐渐演变成一个文化扩散中心,而民族的进化进程就受到外部因素的深化影响”[3]。因此,可以说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媒介,要想获得教育的文化扩散作用,就不能忽视学校的存在,学校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充当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最后,少数民族学生其文化适应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无论是教育的阶段性,还是学校的组织形式,这一系列外部因素都会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前环境下,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程度与其在学校中收到的各种因素干扰有着密切联系,从而出现了很多大学生无法适应大学生活,导致成绩低下,最终不得不离开大学校园。这一系列现象都从侧面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外来文化的必要性,因此,就必须采取一些可行性措施来解决文化矛盾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增强文化适应的能力。

2 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适应的双重性特质

2.1 外部适应——民族教育应增强民族文化对社会转型的适应能力 由于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地处位置较偏远,受到自然条件以及当地宗教文化和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常常处于固步自封的环境之下,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处于隔绝的状态,无法进行交流和融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让民族教育来增强民族文化对社会转型的适应能力。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1.1 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本质是对一种文化的传播,从而使得接受者对于外来文化的认同,因此,可以说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桥梁。而少数民族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个体,他们同样是文化的接受者。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文化适应,必然要求少数民族增强自身对于社会转型的适应能力,这就需要教育发挥起作用,从另一个侧面也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因此,只有重视教育在整个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作用,才能够更好的使得少数民族在城市化过程中走向文化适应。

2.1.2 教育的内容 理念教学、教师意识和信息与能量交换机制等构成了教育的内容。包容的文化基调及尊重民族文化多元性的观念是否穿插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中,教师是否具有“对本身角色在社会中的认知,以及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制度之内”[4]的角色意识,在整个教育资源之内,教育目的的实现将会受到学校之外的影响,如信息的流通性以及学校与周边环境的联系程度。如果“首先教育传播者对于异文化的误解,语言上的差距,在组织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甚至涉及到更进一步的社会政治冲突,都会将矛盾激化从而导致教学工作的失败”[5]。因此,“学校教育中的文化传递过程,从内在到外延,都要与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有着不同层次的兼容性”。从上述的引文中可以看出,教育本身包含教学理念、教师意识和教学机制等,教育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其本身的理念、人员以及机制等都制约着教育最终产生的影响。

2.1.3 教育体系的设置 一般来说,教育体系是由规章制度、教学模式及评价机制等方面组成。“不同种群的文化处于同一外部环境时,其表现形式、发展进程以及最终的结果走向都会呈现不同的模式”[6],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的制度环境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文化适应的程度。而现实情况是,不少当地少数民族的学校缺乏系统规章制度,学校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常常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最终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成果,就更别提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为了克服这一困境,当地的学校应该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学校的制度漏洞,规范学校的教育活动,提高教育的效率性,完善教育成果,从而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能力的发展。

2.2 内部适应——民族教育应适应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

2.2.1 民族教育应关注文化背景差异与生活经验 民族教育的多样性总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温床下孕育而成。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文化与学习类型有着密切联系,当学生的学习类型采取了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成绩则会显著提高,也会对学校的态度有明显改观,自然而然违纪现象就会减少[7]。文化背景的不同,自然导致了学生生活阅历的差异性,生活技能较为丰富的学生,其对外部社会环境的适应性自然较为贴合,因此,民族教育应该更加的关注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生活经验的不同。所选择的教育手段,应该与接受者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其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这样才能达到更好地教育的效果,使得少数民族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更好的适应文化的多元性与差异性。

2.2.2 民族教育应关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作为个体来说,与文化适应密切相关的有着其个体本身的智力相关的因素。“在同一个复杂的体系中文化适应,智力和民族教育三者互为一体,相互作用,个体在任何一个方面的表现既会受到其他2个因素的单独作用的影响,也受到交互作用的影响”[8]。另外一方面,心理素质则是非智力因素的主要体现,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人格、道德等,它与文化适应中的心理适应有着紧密的关联,“承担着对智力的始动,定向、激励、强化和保证功能”[9]。因此,在民族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尤其是少数民族,其学习基础由于受到当地教育资源局限,学习能力较薄弱,在教育的扩散过程中应该选择的方式和课程都应该与其相适应,才能达到更好地效果。

2.2.3 民族教育应关注外在差异和内在差异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差异性主要包括外在差异和内在差异。在教育学领域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文化适应有着较为丰富的研究,对于文化的间断性以及适应性主要由于个体外在和内在的差别。具体而言,影响学生的文化适应程度的因素较为复杂,首先这种差异性突出体现在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大型城市、农村、少数名族聚居区、)和社会环境(文化生活条件、物质生产方式、劳动在分配方式)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民族学生相比较,他们所处在农村与城市2个不同的自然环境当中,必然选择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都不相同。此外,相较于汉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一般都处于较低水平,从民族教育的角度看,为了使得少数民族更好地适应教育方法,必须客观的考虑少数民族所处的外在和内在环境,今后的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在逐步再教育的引导下进行文化适应。

3 文化适应的角度下的甘肃少数民族教育

前文提到了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少数民族教育的文化适应现状,以及教育对于文化适应的作用和文化适应过程中相关的一些影响因素,接下来笔者以甘肃省少数民族教育为例,进一步探讨文化适应角度下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

随着农村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甘肃省内大多少数民族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现今一些地方的回族在过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时,仍照例享受放假照发工资等待遇,其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仍得到充分的保障和自由;回族群众在就业、升学、生育等方面仍有相关的政策倾斜,但城市中回族的居住格局毕竟已与以往不同,与此相对的回族民俗文化、伦理道德规范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城市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工程如火如荼的展开,回族群体和其他民族群体一样,从平房搬入楼房,生活在周围的不再是单一的回族穆斯林,而是形成了各民族杂居的居住格局。回族的新居住区域分属于不同的居委会管辖,回族群众离开了原来的教坊,居委会这一基层组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们要接受居委会的管理,要积极参与居委会所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居委会在社会管理中打破了民族界限,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原来的教坊中清真寺社会管理的地位,改变了原来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使得传统的回族社区随现代化的发展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回族成员之间原有的联系纽带不再存在,回族社区由单一型的封闭状态变成了复合型的开放状态回族的各民族杂居的现状,风俗习惯的改变,宗教活动的不便,这一切都使现在的回族社区不再具有原有社区的社会功能[10]。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给传统回族社区带来很大的冲击,回族群众从思想、感情到习俗都需要有一个很长的适应过程,面对这些变化,回族群众如何适应由单一型的封闭状态适应复合型的开放状态;回族社区的社会功能如何与转型后的社区功能衔接;回族群体如何将原有社区的文化功能、伦理道德功能、生活习俗功能延续到现有社区中;城市中回族仍然相对集中的地区,其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宗教生活又有哪些新的特点等等,都是回族在城市化加剧的社会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甘肃省的教育现状还处于起步的状态,教育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并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职能,民族教育在整个甘肃省内部还没有受到普遍的重视,而少数民族逐步在城市化步伐下不得不面临异种文化的碰撞与侵蚀。在整个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无论是在物质环境、宗教习惯以及心理层面都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文化适应,最终无法使得少数民族在城市化的步伐下,与外界文化进行融合最终走向文化适应。

4 加强甘肃少数民族教育对文化适应的对策建议

人类文明进程中文化适应是一种必然手段和结果,只要参与了社会生活,个体和组织就都无法避免的有文化适应的需求,文化适应发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文化适应是一种无可避免的社会趋势,只能采取改善措施优化文化适应的过程,从而提高文化适应能力。

4.1 提倡文化多样性教育 近些年来,大多数多民族国家开始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教育的重要性。在甘肃省,通过一系列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在继承与改造的矛盾中,我们吸收了文化多样性的积极地一面,并结合具体情况使其发展成一种文化多样性教育,“让我们能够正确的了解到不同群体以及种族的区别,从而能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本族文化和外族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培养成对于不同文化处境中的适应能力和解决措施,使其整体提高了文化适应能力”[11]。对于大多数学校,文化多样性课程是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设定的,在内容上主要是文化的多样性,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共赢。在文化多样性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跨文化教育和文化兼容的概念,主要是为了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实现多民族地区教育的多样性和兼容性,力求在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之间筑城一座桥梁,使得学习者可以融合文化的差异,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可以更好地适应”[12]。“而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既可以对于本土文化的引用,也可以采纳外来文化的可取之处,使得学生在对文化运用方面成为一个平衡文化冲突的理性使用者”[13]。对于甘肃省文化多样性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这些新理论不仅是一种基础,更是学校教育优化少数民族学生文化适应机制的有效方式。

4.2 推广文化传播效应 在进入学校教育后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在初入到与原本生活差异较大的大学生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适应困难,为了改变文化适应困难的情况,对处于文化适应有障碍的学生推进文话效应非常重要。一般有2个层面构成了文化效应,一是从人体生态学角度出发,蕴含了护理学的规范要求,包括精神支持、平衡饮食、心态调整和建强体魄等;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集中了心理沟通的共性,其中包括文化差异、自我认可等。通过推进文化效应的手段来安抚学生的负面情绪,改善学生的心理负能量,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在形成跨文化交往意识中埋下了伏笔。

4.3 加强文化适应训练 增强学生文化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开展文化适应训练。文化适应训练(跨文化心理训练)旨在鼓励参加者丰富他们异种文化的经验体验,以防止在今后的实践生活中适应这种文化冲突,更加有效的开展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训练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一是从理论出发丰富文化多样性课程,并在实践生活中收集与之相关的案例和一些具体经验,老师可以从这些具体案例中给予分析和启示;二是丰富异文化体验的经验;三是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可以加强异文化与当地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

4.4 加强少数民族差异性研究 “如今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水平低下的原因,虽说是众说纷纭,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少数民族的独特性需要相对的教育模式及其相对的教育机制,但由于甘肃省现今对于少数民族特殊教育的模式还不成熟,并以偏概全,因此造成了教育模式的冲突”[14]。而少数民族差异性研究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对于不同的个体提出其相对应的方法,从而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它所提倡的理论指导和具体方法,能让我们意识到研究客体以及具体环境是进行分析的关键因素”[15]。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研究的出发点是客体对象,也就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要想得到如何提高文化适应能力的具体措施,首先要分析客体的特点也就是其差异性,从学生本身出发,研究其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特定的风俗习惯,以及相关的性别、年龄差异,这就是差异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崔延虎.跨文化交际教育:民族教育若干问题探讨——教育人类学的认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2]黄宗植.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04(6).

[3]李怀宇.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认识[J].贵州民族研究,2006.

[4]李怀宇.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认识[C].2006年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2006.

[5]杨晶晶.学校场域中苗族儿童的文化适应研究——以黔东南州施秉县城关镇K小学为个案[D].重庆:西南大学,2010.

[6]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以夏河县两所藏族学校为个案[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

[7]田金花.朝鲜族大学毕业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研究——以延边大学为例[D].延吉:延边大学,2007.

[8]陈巍.辽宁省阜蒙县蒙古族高中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个案研究——兼谈民族语文教学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9]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10]郭友旭.语言权利和少数民族语言权利保障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11]丁学芳.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文化适应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12]颜海云.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

[13]朱志勇.少数民族学校教师角色意识初探一个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6).

[14]胡兴旺.论跨文化智力研究对民族学校教育的启示[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

[15]罗康隆.论文化适应[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文化适应民族教育
走出边缘:阳江苗族代耕农的文化适应与社群重构
藏族文化变迁对其教育的影响
文化适应视角下的中介语倾向性探讨
从文化不连续性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低龄留学要做好“文化适应”
媒介使用与文化适应之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