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和县农业科技推广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5-07-02刘征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太和县农技推广现状

刘征

摘 要:该文介绍了太和县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对策。主要包括:加大改革扶持力度,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等。

关键词:农技推广;现状;问题;对策;太和县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8-12-02

1 太和县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近年来,太和县围绕着农业科技支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农业科技攻关,农技服务网络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农业部门和科研单位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攻关,自选课题、自行研发,完成农业科技攻关项目8项,其中包括:县种子公司的“种衣剂的推广与应用”;县农技推广中心的“小麦氮肥后移追施拔节肥”;旧县镇八里店农技站的“山药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新技术研究”;恒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微型薯工厂化生产”;太和高效农业开发研究所“太桔1号桔梗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桔梗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县科技局的“小麦新品种引种应用研究”,这8项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分别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同时成果转化累计推广应用达44.9万hm2,直接经济效益达3.31亿元。全县累计应用农业新技术68项,其中,种植、养殖新技术46项;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50多种,累计推广面积40多万hm2,净增产值达6亿多元。县种子公司引进推广小麦、玉米、大豆等新品种32个,累计种植面积25万hm2;恒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农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引进推广国家级新品种徐薯22、马铃薯中薯3号1 600hm2以上,推广甘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新技术800hm2以上。通过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优质率达70%以上。农副产品加工新技术的引进与嫁接,催生了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2家,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升了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2 主要问题

2.1 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投入不足 现在除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之外,农业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农业科技的研究、推广经费得不到保障,推广手段落后,推广的软硬件设施跟不上。缺少试验基地、交通工具和必要的科研和信息服务设施。技术推广严重受限。

2.2 激励机制不健全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必须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当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收入相对偏低,激励的措施不够,已影响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 农业技术推广力量簿弱 全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由于退休、流出等,技术力量明显不足。目前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115名专业技术人员中,种植业只有29人,按全县11万hm2耕地计算,平均每人承担近4 000hm2以上耕地。从学历看,115人中,大专以上只有23人。从职称状况看,从事种植业技术推广的高级人员有6人,中级12人。农业科技队伍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太和县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 对策建议

3.1 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多渠道增加投入 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扶持,资金投入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保证。第一,要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的政策环境,不论是国家农业科研机构和推广机构,还是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示范户,在科技攻关,技术推广项目上一视同仁。第二,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目前全县不少农技人员只懂粮棉油,不知优高新;对广大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的新要求,部分农技人员知识储备不够,技术更新不快。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不熟悉、不内行。对农民迫切需要的市场行情,产前产后服务无力。因此,要加大培训力度,使农业技术人中尽快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为“三农”提供优质服务。第三,在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鼓励支持社会对农业科研,农业科技的投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速度。

3.2 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 农民是生产的主体,其科技文化素质影响新技术推广。因此要充分发挥农广校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培训优势,整合资源,建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基地,以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实践基地,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科技教育。把分散的、季节性、单项的技术培训发展成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的培训,逐步形成农民科技培训网络,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3.3 加快和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 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依托,开展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起到关键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全县的产业布局,分别建立相应的县级科技示范园区,在完善现有农业科技园区的基础上,每个产业建立1个高科技示范园,根据乡镇农业产业的特点,建立不同的乡镇级示范园区,达到每乡镇有1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同时大力发展和建立科技示范村和示范户。

3.4 实施科技特派员选派制度 在县农业部门和农业院校毕业生中选出一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技术职称、政治素质高、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并熟练掌握农、林、牧、渔等某一方面的专业技术,有改革创新意识,热爱农村工作的专业人员到村任科技特派员。政府和职能部门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以项目为抓手,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形式与农民、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在与其它资源的有效配置中,不断释放其作用和能量,建立起新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3.5 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信息发布平台 把农业科技110、168农业科技声讯台、CCTV-7和省市电视台举办的农业节目,农业科技信息网站,发布的新品种、新技术,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报、防治等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根据农时季节,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发布,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步伐,充分发挥新品种、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提高科技对农业产生贡献率。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太和县农技推广现状
太和县人民医院
——智慧医疗助推高质量发展
加强农技推广工作,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但愿那爱心星火早燎原:记太和县关工委主任廉月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