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山东淄博陶瓷的历史发展、工艺特点和艺术成就

2015-07-02王官旭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博山淄博陶瓷

王官旭

(齐鲁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3)

举凡宜于制陶并伴随长远烧造时期的陶瓷产地,往往需要具备充足的燃料、蕴藏丰富的制陶原料、便利的交通运输等几大条件。淄博陶瓷生产燃料资源丰富;加之处于黄河下游的区位优势,蕴含着取之不尽的陈年老土,为陶瓷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原料保证;淄博属于丝绸之路的主源地(资料来源于山东省博物馆)、京杭大运河横穿山东境内,交通畅达,陶瓷业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在这里都具备。

一、淄博传统陶瓷业发展的历史传承

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淄博传统陶瓷业开创并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活的艺术风格,逐渐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民用陶瓷生产和销售基地。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新石器时代到南北朝

据考古研究发现,早在四五十万年前淄博就出现了与周口店几乎同步的沂源旧石器文明,在新石器时代历经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不同阶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史前文化系统,其中制陶业取得了灿烂的业绩。淄博陶瓷生产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后李文化时期。在该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窑址,不仅表明当时淄博古居民们已开始制陶,同时也可从地层年代上判断后李文化要早于北辛文化。这一发现让山东新石器文化出现的时间提前了一千多年。大汶口文化早期的成型方式多依靠纯手工制作,烧成的温度不高,陶土原料以红陶为主(见图1),造型简单;中期成型手法中泥条盘筑法较为常见,慢轮成型法也开始出现,灰褐陶在数量有所增加(见图2),器形种类较之前丰富,烧成温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晚期开始使用快轮成型法,以灰、褐陶为主,白陶开始出现(见图3),器形较以往复杂,种类更为丰富,薄胎镂空黑陶杯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成就(见图4)。龙山文化时期陶瓷器形种类繁多,技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烧制工艺也趋于成熟,利用渗碳法烧制而成的蛋壳黑陶当属其中杰出的代表。

1982年在临淄桐林遗址出土的作为炊煮器的大陶甗,因在中国同时期陶器中体量最大,号称“甗王”(见图5)。它充分再现了淄博古先民陶器制作技术的精湛水平。从商代到西周,淄博寨里一带开始出现原始青瓷,陶瓷业是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手工业部门,在齐都淄博专门设有陶正官负责陶器的生产,成型技术以拉坯成型法为主。春秋战国时期,制陶业除大量制造日用器皿外,已开始了砖、瓦、下水管道等建筑用陶的制作;更值一提的是,出现了历史上第一部官方记录手工业制造的专著——《考工记》。这部著作对当时淄博制陶工艺有详细的描述。秦汉时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用陶器代替人或动物殉葬的陪葬用品,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思想的解放。到南北朝时期,淄博陶瓷业已在技术上完成了由陶向瓷迈进的历史性飞跃,其标志是淄川寨里窑成为中国北方最早的青瓷产地。在淄川县龙泉村出土的青釉莲花尊,是同类器形中唯一能够确定烧造窑口(寨里窑)的青瓷作品。这件莲花尊无论在型体上还是在釉色上,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体量硕大、造型典雅,遍体施釉、厚薄均匀;纹样上采用了符合当时社会精神追求的佛教题材;胎饰上采用了堆贴、模印、刻划、手雕等手法。这件器皿的出土表明,当时淄博的烧制青瓷技术已达到了很高水准。

(二)唐宋元时期

唐宋时期在官方的主导之下,陶瓷业分化为官窑、民窑两条道路。淄博陶瓷业因受本地原料限制,所生产的粗瓷被拒之于官窑大门之外,外加宋中期淄川地区受燃料原料短缺所限,开始走入了行业发展困难期。宋熙宁年间(1068-1077),在淄博博山发现了煤矿和新的陶瓷制作原料矿藏,自此淄博窑也从淄川逐步转移到博山。虽然仍生产粗瓷,但是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在这个大环境下,淄博窑大步踏入了与官窑体系并列发展的长达一千多年的民窑之路。因不受官窑诸多方面的硬性创作限制,反而增添了几分洒脱自在的风趣。作品风格由繁缛复杂、富丽华美的制作追求逐渐转移到了豪放不羁的民间风格。宋中期,一代名釉茶叶末、雨点釉的出现,使作为民窑的淄博窑名扬天下。金元时期淄博陶瓷的装饰手法多样,釉色绚烂,绞胎工艺开始出现,表达精神追求的工艺品数量开始增加。装饰技法普遍采用印花、刻花、划花、剔花等;纹饰有缠枝牡丹、菊花及鱼、龟、鱼龙等,富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三)明清至民国

经过元末战乱后,明代淄博窑又有新的发展,博山陶瓷从业者众多。清康、雍、乾三代,淄博陶瓷业发展迅速。至清乾隆时,这里已成为江北地区一处最重要的民用陶瓷生产、销售中心,以“瓷城”闻名遐迩,为广大城乡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其利民不下于江右之景德镇矣”[1]。清康乾盛世期间,为了迎合民间市场需要,淄博窑由烧制黑瓷转向了新开发的白陶:即坯体面罩化妆土后覆盖釉层,然后画五彩。由于价格实惠、色彩绚烂,深受百姓欢迎,老百姓委托窑工把所思所想都表达到了陶瓷上,由此开始了淄博窑民间气息最浓的一段时期。对现实生活的描摹,成为淄博窑创作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虽艺术手法拙朴,但生活气息极为浓烈。1905设立的“博山工艺传习所”,在继承本地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当时大江南北的先进技术,使得淄博陶瓷业在改进原料配比和釉色运用方面取得极大发展,“出品精细光亮几与景德镇货埒”[2]。作为山东的第一个官办窑厂,虽存在时期短,但从以上记录中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影响程度与价值。此外,淄博窑始终没停止过对本地失传技术的探索试验脚步,终于分别在1910年和1936年使名釉茶叶末、雨点釉重新面世,[3]标志着淄博窑开始走入稳步发展的新时期。

二、淄博陶瓷业传统工艺特点

在淄博窑传统制陶工艺的发展历程中,从没停止过对制作陶瓷技术进步的追求。窑工们立足民间,或在形体和装饰、或在材质与釉料上不断满足老百姓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前提下,经过艰辛地探索和改良,形成了淄博窑自己的艺术特色和工艺特点:

(一)模印成型装饰法

模印法成型是指借助于模具制作陶瓷,这种手法在各陶瓷产地都有所见。明代以后淄博窑为了装饰和美化黑酱釉类瓷器,通过模印法在器皿内壁或外壁制作花纹的做法更加普遍,并发展形成陶瓷制作特点。结合模具和手塑手法成型装饰的陶瓷,由于或多或少地留下了具有亲和力的手工痕迹而大大削弱了生冷的机械感,因此给人的印象是敦厚的、温暖亲切的。代表性的作品是福字扁瓶(见图6)、酒坛等。

(一)绞胎

绞胎工艺最早出现于唐代,兴盛一时后又迅速衰落。绞胎是指将两种或以上不同颜色的黏土经揉泥、成型、修坯、烧成后坯体上呈现出的变化多端、妙趣十足的自然纹理。按绞胎范围可划分为通体绞胎、主体绞胎和局部绞胎。绞胎器置于匣钵内、底部垫用支钉仰烧而成。存世完整的绞胎器数量少。发现于博山城内大街古窑址及附近堆积层中的绞胎钵就是一件很有代表性的绞胎瓷器(见图7),其年代判断为金元时期。

淄博窑在继承唐代绞胎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原料特性和制作技艺,形成了自己的绞胎器特点,这对进一步探讨淄博窑在我国古陶瓷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很大的意义。

(二)雨点釉

雨点釉,古称滴珠,是淄博窑最名贵的釉种。宋代以后由于战乱雨点釉失传,1936年由据传不守窑业规律善于变通的爱国老艺人侯相会无意间使之重新问世。该釉神奇的是结晶体会因倒入的液体不同、时间不同而显现的颜色也大不一样。按斑点大小可分大雨点釉、小雨点釉。大雨点釉错落有致,小雨点釉分布均匀。品相优劣判断标准为:结晶体以亮、匀、圆、铅色为贵。古雨点釉存世量极少,目前在博山宋墓中仅发现一件雨点釉灯具。

(三)茶叶末釉

最早出现于宋元,又称为“蟹甲青”、“鳝鱼黄”,属亚光釉,在淄博坡地窑遗址出土量比较多,釉色优美。这种釉色曾一度失传,直到清光绪年间,出身陶瓷世家的陈希龄在山东省工艺局拿出的两万两白银的支持下,开始了艰苦的茶叶末釉研发复制工作,在经过了五年几百次试验后,终于在1910成功地使失传八百多年名釉茶叶末重新面世。当把施有茶叶末釉的产品运到北京时,引起了极大轰动,曾在一段时期内被作为古文物在市场上流通,受到追捧。

(五)粉杠瓷

俗称“黑釉粉棱陶瓷”,即在器皿凹处遍施黑釉、在凸处施以白釉,烧成后器皿呈现出黑白分明的纵列线条,视觉效果对比强烈,洋溢着一种节奏美感。此类器皿兴起于宋元时期,可惜的是到明朝即已消失不见。

(六)青花彩绘装饰

由于长时期受到材质限制,彩绘手法不适合用在淄博窑作品当中。在早期和中期的淄博窑作品中,釉色多是十分简单的白地黑花装饰,在题材上多以植物花叶和文字为主。直至明末白釉器的出现,才为彩绘手法创造了前提。淄博窑的彩绘艺术则兴起于清代中晚期,当地窑工发现并利用当地含钴料,自制而成略带蓝味的青花料。这种土料特点是缺少浓淡层次变化、不透明、烧成后呈色不稳定。虽缺点众多,但却是当地窑工自己开发的青花,给淄博陶瓷业注入了生气,在陶瓷创作上开辟了新方向。由于题材多是百姓喜欢的艺术内容,因此,作品能够折射出当时的部分民俗特征,其代表作品是博山大鱼盘(见图8)。

鱼在民俗文化里寓意丰富,自远古时期它就以各种装饰形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博山大鱼盘对鱼的造型刻画极为简练和夸张,用笔大胆概括。其典型的大写意画法将窑工们娴熟的技艺和老百姓的喜好紧密结合在一起,时至今日仍然是大受欢迎的集文化和艺术于一身的成功作品。作品整体所呈现出来的古朴苍劲与沉稳,开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感,给人一种特殊的艺术感受。

(七)红绿彩

这是出现于民国时期的淄博窑作品。所谓红绿彩,是以红绿为主要色调,同时又间以其它釉色。装饰上受到景德镇彩绘的影响,但不同的是属一次性烧成的釉下彩。题材表现范围广泛,涉及到人物、山水、花鸟等,红绿对比既鲜明又和谐。红绿彩是为了迎合广大民众普遍的审美喜好而产生的,在记录当地浓厚的民俗文化的同时,也为淄博窑带来了崭新的彩绘艺术形式,不仅为淄博窑的持续发展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而且影响深远。其代表作为“山头套五盆”(见图9)。

可见,淄博窑在原料加工、成型、装饰、烧制技术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除了每一道工序外,其作品的创作的灵感都与与广阔的民间市场需求相契合。其实还有很多深层次问题都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总结、学习和研究。

三、淄博陶瓷业的艺术成就

要研究中国古陶瓷艺术,官窑民窑之别始终是属于探索此课题的两大方向。两者除了区别之外,更多的是相互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淄博窑以其洒脱不羁、趣味横生、贴近生活的鲜明个性著称,属于民窑之中杰出的代表。归结起来,淄博窑的艺术特质有如下几点:

一是淄博陶瓷传统工艺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在继承中有创新,在坚守中求变化。淄博陶瓷工艺囊括了各时期当地陶瓷工匠们的智慧,是具有适合于淄博当地客观条件的一套完整技术体系,并在长期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沉淀,但又并非是经久不变的:它在历史上也随着原材料和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客观情况,其特点是在继承当中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得到补充、提高和完善。

二是迎合老百姓的审美喜好和民间需求,具有灵活性、实用性和平民性。淄博陶瓷传统工艺与为皇家贵族服务的官窑相区别,更贴近大众的生活实际要求,迎合老百姓的审美喜好。由于民间需求旺盛,为淄博陶瓷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这一点值得我们当代陶瓷艺术创作时继承和发扬。例如当地特色作品——婆婆(见图10)。

婆婆为古代婴儿坐器,利用现成的坯制作下半部分,再通过手塑完成上面的筒形保护部分。口沿部及出脚处圆润舒适,筒壁有镂空花纹,既美观又具有透气性,两侧各有开孔以便于搬动。在一定器物上的合理运用,展现出创作者进行创作时灵感源自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的理念。这种朴素直接的、带有浓浓的人文气息和手工意味的形式,需要我们在进行陶艺创作时认真学习。

三是淄博陶瓷植根于本地民俗文化的沃土,具有鲜明的齐鲁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工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工艺原则和技术要领。相同的是,除了单纯的工艺技术层面外,创作基点都深深根植于本地地域文化这块沃土之中,都蕴含着创造者在这个前提下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体悟,都包含着对本地创作题材进行艺术提炼的成分。淄博地处齐鲁腹地,几千年来受到齐鲁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淄博陶瓷艺术必然具有鲜明的齐鲁地域文化特征。

四是淄博陶瓷散发着浓厚人情味和亲和力,对现代陶瓷业的发展具有永恒的借鉴价值。淄博陶瓷传统工艺虽然流传时间久远,但并非是落后的,它兼具艺术与技术的成分,所散发的浓厚人情味和亲和力,即使穿越时空出现在现代人的面前,也能够得到情感满足并引发共鸣,这恰是现代陶瓷工业产品的冷漠单调无法比拟的,也是中国现代陶瓷从业者们需要深思的。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淄博地区陶瓷业历史发展的调研与考察,从中梳理其工艺历史发展脉络,探究其工艺特点和不平凡的艺术成就。实用与装饰的完美结合是陶瓷业所追求的基本原则,而在漫长的陶瓷工艺发展历程中,淄博窑把这两者和谐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淄博陶瓷的传统工艺特点主要有模印成型装饰法、绞胎、雨点釉、茶叶末釉、粉杠瓷、青花彩绘装饰等。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为:一是淄博陶瓷传统工艺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在继承中有创新,在坚守中求变化。二是迎合老百姓的审美喜好和民间需求,具有灵活性、实用性和平民性。三是淄博陶瓷植根于本地民俗文化的沃土,具有鲜明的齐鲁地域文化特征。四是淄博陶瓷散发着浓厚人情味和亲和力,对现代陶瓷业的发展具有永恒的借鉴价值。

一:

[1](清)岳浚.山东通志(卷百九十二 博山)[Z].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

[2]王荫桂.续修博山县志[Z].博山:博山三元堂书店铅印本,1937.

[3]淄博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淄博陶瓷琉璃大观[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

参考文献二:

[1]贾振国.淄博市博山大街窑[J].文物,1989(9):11-20.

[2]淄博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淄博陶瓷琉璃大观[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3-10.

[3]张道洪.淄博陶瓷工业大事记(内部发行资料)[Z].1993:1-16.

[4]郑庆华.博山陶瓷琉璃文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84-90.

[5]朱顺龙,李建军著.陶瓷与中国文化[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3.183-219.

[6]方汉文.陶泥文明[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1-39.

[7]陈淞贤.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28-31.

[8]吴仁敬,辛安潮著.中国陶瓷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39-54.

猜你喜欢

博山淄博陶瓷
博山琉璃研究综述
金博山冠饰探析
千年瓷都演绎淄博陶瓷之美
文雅清虚 淄博文石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原乡(外二首)
开箱取宝之博山豆腐箱
陶瓷艺术作品
关于淄博窑系的探讨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