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WWOOTT分析高校工会促进师德建设的作用
2015-07-02张玉新
张玉新
(河南科技学院组织部,河南 新乡 453003)
一、高校师德建设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校学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教师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据教育部2012年的统计数据,全国普通高校教职工人数已经达到225.4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人数达到144.03万人[1]。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心治学、教书育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全社会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但由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变革转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高校部分教师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教书、轻育人,重科研、轻教学,重个人、轻集体,重生活、轻事业等“六重六轻”的错误观念[2]。个别教师甚至理想信念模糊,教书育人意识淡薄,学术浮躁,师德失范,急功近利以致违法乱纪等,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3]。因而,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是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保证。高校工会作为高校的重要群众组织,要发挥自身的组织和资源优势,把师德建设作为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的第一要务,着力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SSWWOOTT分析高校工会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SWOT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利用该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有利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规划[4]。
(一)高校工会在师德建设上的“优势”
1、政治优势。高校党委历来重视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与支持。一般情况下,工会主席都由校党委副书记兼任,并配有专职副主席和办公室主任。因而,高校工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把这一政治优势转化为工会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工作优势,密切党组织与教职工的联系,巩固党的群众基础。
2、组织优势。高校工会基层组织健全,遍布学校方方面面;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是工会会员,这就使得工会组织具有广泛性、民主性、规范化的特点,体现出较强的凝聚力和坚定的群众基础。这就为开展师德建设实践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3、职能优势。高校工会是学校党委联系教职工的桥梁与纽带,具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肩负着党和群众的重托。2011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内容,同时,也明确了高校工会在师德建设上的责任与义务。
4、阵地优势。高校工会一般都拥有“教工之家”、社团俱乐部等文化阵地,可以通过开展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乐,提升教职工的道德品行,激发他们教书育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高校工会在师德建设上的“劣势”
1、工作模式行政化。长期以来高校工会工作都是依据省教育工会和学校党委的年度工作重点来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然后按照行政工作模式,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来部署工作,通过检查、考核来指导工作,通过领导、命令来推动工作。工会工作程序化、模式化,师德建设内容只要上级不部署,基层工会自然就淡忘无为。
2、工作地位附属化。高校基层分会大多是兼职干部,工作干好干坏与自身发展没有多大关系,因而部分工会干部工作上存在应付差事的现象。上级催一催,下面就动一动,工作没有积极主动性。即使是校工会的专职干部,也存在“工会就是养老院”的思想,认为到工会工作的都是领导不重视的干部,因而工作起来存在惰性思维,工作能推就推,更何况抓师德都是得罪人的事,没有抓好师德建设的内动力。
3、工作重点娱乐化。目前,高校工会工作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工会工作任务就是发发福利,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工会有限的财力几乎全部用于篮球、排球、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工会干部主要精力也为文体活动所牵累,其思维和工作重点还没有从“重活动”转变到“重参与”、“重维护”上来,还没有把师德建设等放到重要位置。
4、工作创新依赖化。创新就是要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对原有问题的重新审视后得出新的见解。师德问题虽是老问题,但它的解决之道需要有创新精神。现在许多工会干部受计划经济惯性思维影响,一提创新就向领导要政策,好像“领导多给点好政策,就可以搞好创新了”,自身缺乏“开拓创新”的劲头。
(三)高校工会在师德建设上的“机会”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2011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以教人[2011]11号文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3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以党组[2013]12号文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2014年教育部又专门以教师[2014]10号文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国家有关部委先后三次发文强调高校师德建设问题,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2、人民群众热切期盼。截至2013年,全国在校普通本专科生已达2391万多人[5]。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如何,不仅是高校内部的事情,而且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千万个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亿万个家庭的热切希望,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而,努力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师德水平,既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党和人民对广大高校教师的殷切期盼。
3、工会参与名正言顺。2014年,教育部[2014]10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高校是师德建设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师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高校要明确师德建设的牵头部门,成立组织、宣传、纪检监察、人事、教务、科研、工会、学术委员会等相关责任部门和组织协同配合的师德建设委员会;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师德建设合力”。因而,教育工会参与师德建设名正言顺。
(四)高校工会在师德建设上面临的“威胁”
1、社会转型伴随的负面影响。一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市场经济造成社会某些领域评价体系金钱化、收入差距扩大化、分配制度等级化,导致高校教师对传统的理论教育与客观的现实行为产生迷惑,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缺乏思想道德修养,就有可能逐步形成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二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法制的不健全、法治观念的不彻底,造成社会生活中一些领域出现权钱交易、道德失范、知法犯法等现象,导致部分高校教师对学校正面教育与社会消极现象产生迷茫,严重削弱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被同化,出现消极腐败现象。[6]
2、高校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一是高校发展上急功近利。许多高校领导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一门心思让学校尽快上层次、上台阶,自己也好尽快出政绩,对于师德建设等出力不讨好的长线工作不愿做。二是师资引进上拔苗助长。许多高校为了满足教学评估、升格、招生等硬性指标的需要,盲目追求学历层次、科研成果等硬指标,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却流于形式,没有严格执行。三是师资培养上急于求成。为追求政绩,要求教师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忽略职业道德、科学素质培养,形成业务工作与思想素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造成个别教师学术上弄虚作假等现象。
(五)SWOT分析高校工会促进师德建设的作用
评价高校工会在师德建设上的作用可以用函数公式来表示:TUR=F(s,w)+Q(o,t)
在函数公式中TUR代表高校工会在师德建设上的作用(Trade Union’s Role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Ethics and Moral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F,Q代表函数,s代表优势(Strength),w代表劣势(Weakness),o代表机会(Opportunity),t代表威胁(Threat)。
通过内部环境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校工会在师德建设上的作用和优势是工会组织性质本身带来的,是高校工会长期工作实践的结晶,很大程度上是组织本身带来的优势,是永恒的、稳定的优势。从劣势上看,高校工会存在工作模式行政化、工作地位附属化、工作重点娱乐化、工作创新依赖化,这些问题本身是工会组织内部的人为因素。只要工会组织理顺内部的机制与体制,强化工会干部自身素质,这些人为因素一定能够得到解决。综合分析:高校工会在师德建设上的作用在内部环境方面优势大于劣势,整体处于优势。即:F(s,w)>0。
从外部环境分析,高校师德建设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可以说高校师德建设已经到了非抓不可、必须一抓到底、抓好抓实的地步。教育部明文规定:高校主管部门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并落实具体职能机构和人员。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督导评估制度,不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在威胁方面,虽然社会改革转型伴随而来的不良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于消除,但高校内部急功近利思想可以在教育部督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下逐步消解。综合分析:高校工会在师德建设上的作用在外部环境上机会大于威胁,整体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即:Q(o,t)>0。因此,高校工会在师德建设上的作用在战略选择上处于第一象限,即处于增长型战略。如图所示。
SWOT分析定位图
三、结论与展望
优良的师德传统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思想动力,高校教师师德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发展前途,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成败,影响到科教兴国战略的步伐,关乎到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发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推动高校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与内容;《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推动师德建设点明了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为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与举措。高等教育系统各级工会组织要牢固树立唱响师德建设的主旋律,积极构筑当代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坚持师德为上,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找准与高校教师思想的共鸣点,增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贴近性,培育高校教师高尚道德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关注高校教师发展诉求和价值愿望,落实高校教师主体地位,激发高校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改进创新,不断探索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规律特点,善于运用高校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增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实际效果。如此,高校工会组织一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高校教师也一定能够成为受学生敬仰爱戴的品行之师,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list.html
[2][6]张玉新.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0中):80-81.
[3]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七八年四月二十二日)[A].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9.
[4]王方华,吕蔚.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