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
2015-07-02莫春菊
莫春菊
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
莫春菊
马克思具有丰厚的公共性思想。人与社会的互动是马克思公共性的出场世界,是马克思公共性存在的客观基础;公共利益是马克思公共性的基本要义,是马克思公共性的核心所在;自由是马克思公共性的价值旨归,是马克思公共性引导和规范未来的实践图景。三者层层递进又互相融合,共筑着马克思公共性大厦。虽然马克思没有对“公共性”进行正面地论述,但其公共性在唯物史观中是以蕴含性的方式存在,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和历史观的立场方法和逻辑来理解马克思公共性的生成。
马克思 公共性 实践 历史
翻阅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尽管没有看到马克思对“公共性”的正面、直接地论述,但在马克思浩如烟海的文本中,我们无不时刻感受到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基于对现时代的公共性问题意识和社会公共性缺失现实,无论是“回到马克思”还是“走进马克思”,我们都有必要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资源进行深度发掘和充分彰显。那么,马克思关于“公共性”的深邃思想是如何一以贯之,“公共性”在马克思视域中又是如何生成、嬗变?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整体性把握和本质探究,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喷薄而出。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总体脉络
马克思在其文本中并未提及“公共性”,但不可否认,马克思运用大量的文字描述经济、政治原理,批判资本主义的异化,扬弃传统哲学的一些“真理”,无非是在梳理一个公共性世界的发展脉络,即以社会本体论为前提和基础,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内容,以“自由”为价值旨趣,并试图构建一个符合人与社会发展的公共性王国——共产主义。
(一)人与社会的互动:马克思公共性的出场视界
“人”与“社会”是整部马克思思想史的基本词根,马克思所批判、扬弃、建构的一切思想都围绕着“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而展开,因此,可以说人与社会的互动构成了马克思公共性的出场视界。
与传统哲学运用唯心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研究人不同,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角来分析人:第一,人是现实中的人,而非抽象的、观念中的人。马克思说:“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的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①第二,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马克思在文本中就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类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的总体性存在。第三,人是历史时空中的人。马克思从时空观视域出发,认为人既需要立足于现实,也能超越现实,在实践中不断扬弃异化,推动历史发展,并最终“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②
“社会”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公共性的一个重要窗口。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最大区别在于人具有社会性。马克思的“社会”内涵具有多维性:第一,社会是由具体的人以及具体的人的关系构成的有机体;第二,社会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自然和自觉演进、发展的整体;第三,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社会制度必然取代旧的社会制度,人类终将进入一个“真正的联合体”社会。
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③也就说,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与社会是相互生成、相互建构、一致发展的。正是人与社会的相互生成、相互彰显、相互明证等网织出了马克思公共性的基本图式。立足于人与社会所构成的共同体是马克思公共性的存在根基和客观基础,是马克思公共性的出场视界,也是马克思对传统公共性价值立场和立足点的彻底革命和根本转换。
(二)公共利益:马克思公共性的核心内容
解读马克思文本,我们发现“财产”、“利益”也是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和话语体系的重要词汇,“公共利益”、“共同利益”、“普遍利益”等成为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涉及的核心概念之一,马克思对与公共利益相关的论述和解读反映了马克思公共性的核心要义。
马克思认为公共利益的产生于私人利益密切相关,他肯定私人利益是满足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也肯定私人利益在社会历史中的发展作用,但他认为私人利益的实现是有条件的,“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会所设定的条件下并使用社会所提供的手段,才能达到;也就是说,私人利益是与这些条件和手段的再生产相联系的。这是私人利益;但它的内容以及实现的形式和手段则是由不以任何人为转移的社会条件决定的”④。那么“这些条件和手段”是什么呢?是他人,是他人与社会的联系,是他人私人利益的实现必须借助和依赖另一他人私人利益的实现。因而,“共同利益恰恰只存在于双方、多方以及各方的独立之中,共同利益就是自私利益的交换。一般利益就是各种自私利益的一般性。”⑤换个角度说,公共利益存在是私人利益之间妥协的结果,公共利益的存在化解了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但公共利益并非时刻展示“公共”的真正意蕴。马克思从现实出发,分析了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关于公共利益的虚假性,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公共利益的异化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分工和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和国家,人类利益也随之划分为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统治阶级以国家共同利益的名义攫取自己的私人利益,而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这样的共同利益是虚幻的。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正因为各个个人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的特殊的、对他们说来是同他们的共同利益不相符合的利益……这些特殊利益始终在真正地反对共同利益和虚幻的共同利益,这些特殊利益的实际斗争使得通过以国家姿态出现的虚幻的‘普遍’利益来对特殊利益进行实际的干涉和约束成为必要。”⑥尽管国家的干涉和调控缓解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但在这虚幻的共同体里,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无法达成一致,人类公共性呈虚幻状态。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公共利益要摆脱虚幻性,真实地反映普遍人们需要,只能在“自由人联合体”里才能实现。可见,马克思阐述的公共利益,不只是一种物的实体,而且还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个体与个体的关系,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不过当然是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的自己。”⑦这表明人们追求私人利益须借助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手段,同时,他还指出“共同利益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普遍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而首先是作为彼此有了分工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存在于现实之中。”⑧因此,无论是私人利益还是公共利益,必然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历史关系和实践关系中,并直接反映当时社会发展阶段的公共性状态。
(三)自由:马克思公共性的价值指向
自由,又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另一重要基点。马克思关于“自由”的公共性思想和理论旨归是与对资本主义现象与本质的批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考察了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指出个人与社会的分裂、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矛盾造成了人的单向度片面发展以及人的不自由。
马克思公共性生成的唯物史观立场方法与逻辑
(一)马克思公共性生成的实践维度
1.劳动实践:人类共同体的生存之根
2.交往实践:人类公共性的共在之本
(二)马克思公共性生成的历史维度
①⑥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2、85、27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32页。
〔责任编辑:程 明〕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号:2014SJB088)的阶段性成果。
莫春菊,南京师范大学讲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274747716@qq.com。南京,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