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电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初探
2015-06-30严冬冬
严冬冬
摘 要:电子专业作为技工院校开设时间最长的专业,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深化,迫切需要加强核心课程建设。本文通过对电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意义分析,提出了技工院校电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改革构想与实施方案。
关键词:技工院校 电子 核心课程
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技工院校的专业课程建设也越来越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电子专业作为技工院校开设时间最长的专业,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已迫切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以满足市场与企业对电子专业技能人才的更高要求。从我院近几年来电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反馈中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电子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以往那种单纯的流水线的操作型员工正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独立创新意识,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邀请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与本校电子专业教师联合攻关,重新确定电子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在办学方式上利用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突出技校生的技能训练,受到了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一、技工院校电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意义
技工院校多年的电子专业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多年来采用的双轨制教学,即为保证技能训练的内容与实施,将理论与技能训练同步教学,学生边学边练。几年的实践证明,双轨制教学是突出技能训练的重要措施。因此技工院校的电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就是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完善。
1.完善课程配置
课程建设绝不是简单地按照教师的意愿增加或者删减专业课程,而是如何在技校有限的学制内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此,在整个核心课程体系中,政治课和文化课、专业课、实习的课时比例定为3﹕3﹕3.5,另外根据学生兴趣及今后自我发展的需要,可安排大约5%的专业选修课。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往电子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不自觉地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是“重理论、轻实践”、要么是“重实践、轻理论”,这两种模式都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存在着很大缺陷,通过课程建设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两者的缺憾,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3.确立理实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电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确立适合技校生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电子专业是一个很大专业群的总称,学生在短短两年的在校时间内要完成多达四十多门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许多教师与学生都感到时间紧、任务重,因此不少专业课程都是一笔带过,学生也是“蜻蜓点水”式的学完相关课程,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为此,我们必须通过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确立理实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将课堂搬入实训室,让学生学中练,练中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理论知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转换为实践动手技能,并在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种“关键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成才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
二、技工院校电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实施
1.谋划全局
整个课程建设首先要体现技工院校专业教学的“宽口径”特点,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在教学的一年级与二年级的前半段,要针对电子专业包含工种共有的专业知识要求与基本技能要求开设相应的课程,而切忌忽视基础专业课程的设置,人为地加大课程的难度与深度,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与掌握。
2.采用“积木块”式课程设置方式
由于技工院校的专业技术培训不能对准单一工种,而是要对准某一专业子类或主类进行,并且要随着市场产品的变化进行调整。因此我们采用“积木块”式的课程设置方法,即设置音频与视频设备维修,电热、电动与制冷设备维修,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这三个“积木块”。每个“积木块”分别确立主要专业课程、课时与教学大纲。同时,为了实现“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可安排一定比例的专业选修课。这样就使我们的课程设置既有“对口就业”倾向,又体现一定灵活性。
3.引进先进的实训设备
电子专业的课程建设最终都将落实到学校的实训教学上。没有完善、先进的实训设备,专业教学改革注定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学院在对旧有的单片机、PLC实训室更新换代的同时,又建设了电子技能考核实训室及电子/EDA实验室,分别添置了亚龙YL-501-Y21B型家用電器音视频实训考核台、亚龙YL-NT系列新型电工、电子综合应用、创新实训装置,有力地推动了学院的电子专业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小结
总之,技工院校电子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牵涉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如师资力量的加强、教学理念的更新、实训设备的引进等等,而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导致整个建设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