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及对策
2016-10-14胡君
胡君
摘 要:2015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2015年9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这都为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了发展空间,也为乡镇经济提供了新动力。但是农村电子商务仍处于萌芽期,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尚未确立,物流系统与产业结构尚不清晰,运营发展与服务体系也还未建立。成为阻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互联网;消费市场
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我国县级行政区域约有2800个,农村人口9.67亿,占全国
口总量的70%;我国2015年GDP总量达67.6万亿,而县域经济总量占比就达GDP的56.3%。农村经济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2015年国务院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旨在消除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保驾护航。
(二)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13万亿,增速达28.6%,带动就业创业超过1000万人,电子商务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电子商务市场2015年交易规模已达16.2万亿元,增长21.2%。有关专家预测,2016年,预计农村地区的网购市场总量将突破4600亿元,呈现“井喷”行情。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推动新农村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加就业岗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二、发展问题及成因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基本呈现出深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特点,成绩显著,但是也呈现出差异性和不均衡的特征。东部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和乡镇通过电商平台基本上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电商还只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并没有深入农村。发展模式和服务体系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成熟的试点经营和人才培养机制,难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农村幅员辽阔,但是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设施都比较薄弱,农民参与程度和接受程度都远不及城市。网络接入和普及成为难点,虽然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在稳固提升,但是网络普及程度仍然较低,软件操作、营销推广、设计理念等都需要因地制宜,差异化对待。区域差异和农业地理差异成为电商发展的一个重要考验。
(二)农村的文化水平和电子商务运用意识较低
受传统商业销售和服务模式影响,农村广大地区仍然以实物销售和面对面买卖为主,对农村电子商务在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和习惯性偏差,对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内容模糊不清,外加不少农民不懂得如何使用网络,从而最终降低了农民对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三)农村电子商务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虽然各地在不断创新和摸索农村电商服务模式,但是总体来说仍然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地区农村电商平台对处理信息的收集能力、宣传效果、整理归档以及线下维护都存在较大的漏洞,无法为农村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二是硬件投入不足,电子设备、打印设备、宣传设备以及人员维修设备明显无法覆盖服务区域,降低了地区服务能力。三是信息不共享,价格及需求不对称。信息管理缺失,重复建设同一层次的信息发布,无法及时准确核对收集信息的准确性,浪费线上资源和人员精力。四是没有精准的物流追踪和行政覆盖,农村往往在一个镇的行政中心设立一个物流中心,运输不及时。无法及时将农户所需卖出的农产品或乡镇企业的轻工业品从分布分散的村运送出去,也无将其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的产品及时发出,造成了时间成本大量浪费。
(四)农村电子商务缺乏专业人才和培养机制
农村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面广,服务领域多,体系庞杂的生态圈。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物流运输、运营服务、营销策划、平面设计、人才培训等人才支撑。而我国服务于农业经济,进行信息搜集、数据分析,网络资源开发和宣传公关人员严重不足,农村许多宝贵的经济资源无法被外界所知,也无法传播电子商务的理念和优势,并且基层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的现代计算机知识培训和销售培训,无法整体把握农村电商发展态势和行业服务水准。我国目前还未完全确立起电商人才培养机制,缺少鼓励电子计算机和物流、设计、营销等人员进驻农村的政策支持。
(五)农村产业发展落后,缺乏专业化、标准化经营模式。
电子商务是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将线下生产与线上销售相结合的互联网思维下的网络平台。中国大部分县域经济没有完整的生产链条和经营标准。以农业和轻纺工业为主,按照传统销售模式,走一对一,点对点的线下模式。缺乏互联网思维,无法将优质、绿色、健康的产品通过接触面更广的网络和电商平台销售出去。
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农民、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农村电子商务的广大受众是农民,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向农民输出信息和资源,为广大农户提供优质的网络平台。政府加强引领,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为增加农民收入保驾护航,为培育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二)完善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问题、大力宣传电商平台的优势,提升农村地区对电商的认识。通过网络覆盖,增加了电商平台的受众,扩大了潜在的消费市场。同时通过大力宣传,让农村受众意识到电子商务的巨大推力和优势,逐步改善农村地区的购买习惯,让农村地区的民众也能享受互联网平台下的客户体验。
(三)形成农产品集中化生产模式。政府大力培育新型绿色专业化企业,形成集聚效应,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科学健康的产业化道路,为农村优质化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输出夯实基础。既能增加农村农民收入,也可以提升就业,增加税收,形成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态势。
(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加强扶持,引导专业型人才进驻农村,逐步建立起物流、营销、设计、宣传、管理、运营于一体的多层次、高效率的人才体系。建立电商发展平台人才培养梯队,不断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专业人员服务于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五)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农村物流体系。在乡镇和有条件的成建制的村镇企业聚集的园区成立专门的物流中心,将物流覆盖进村镇级机构。物流是电商发展的核心要件之一,没有完善和高效物流体系是无法成就整个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转的。
(六)大力提升农村文化水平,加强互联网文化知识普及。新形势下,要将潜在农村消费市场转化为实际的消费能力,必须不遗余力的加强网络知识普及和外溢,将互联网红利普及大众,在保证安全、健康、合理的前提下,实现商业转化能力。
(七)培育区域核心,实行品牌化战略。电商企业和县域政府要建立起本地区的核心优势产业和品牌覆盖能力。增加科技化、专业化、知识化的含量,形成一条科学合理、特色鲜明、实力强劲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为农村区域通过电商平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续保障。
四、结束语
综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一些发展瓶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电子商务正发展的如火如荼,在互联网+和“双创”的背景下,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只要处理好硬件建设、人才培养、物流运输与消费市场、产业集聚、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必将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一大引擎,对于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就业等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林.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研究.2015 (42).
[2] 王伟明.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分析.2009(20).
[3] 于小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2009(12).
[4] 张欣阳.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其对策.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