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学生应找对时机
2015-06-30金银燕
金银燕
摘 要:批评作为一种负激励教育形式,对于教育而言必不可少。但是在新时代,如何用好这一教育方式,却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中职教师面对的是见惯了批评的中职学生,如何有效地实施批评,本文认为批评学生找对时机尤为关键。
关键词:有效批评 时间点 反思
批评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出优点和缺点;二是专门针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对违纪学生的批评,意在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同时教师针对错误应提出意见,避免学生再犯,属于第二种。下面笔者通过两个案例来谈谈对批评学生的一些看法与思考。
一、两个案例
1.案例一
班规规定:学生早上到校的时间为七点半。一天早上八点,仍有两位学生未到,打电话询问说在路上,还一点也不急的样子。九点四十,终于看到他们慢悠悠进入校门的身影,进来了也没有立即往教室走,而是一边走一边打闹,十分开心的样子。笔者气不打一处来,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这次一定要好好批评。但是看着看着突然有个声音告诉笔者:他们肯定是做足了被我批评的准备,立即批评未必有效。于是,当他们两人站在笔者面前时,笔者只是告诉他们今天迟到的事实,并没有进行批评。当时他们很是诧异,还说了句:“老师,你不骂我们?”第二天,在他们毫无准备的前提下,笔者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对昨天迟到的事情进行了批评教育,他们羞愧地低下了头,并且表示以后不会再迟到,后来他们也确实没有再迟到过。事实证明,笔者找对了批评的时机,延迟教育起到了效果。事后,在班级里笔者对这两名学生进行了表扬,这也是让他们之后没有再迟到的动力来源。
2.案例二
一次,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顶撞老师的现象,任课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后,情绪仍然很激动。当笔者得知此事赶到办公室后,没问缘由,直接用很严厉的话语批评了该学生。因为笔者要让他知道老师的气愤以及态度:他做错了,就算是老师有错在先,也不应该忘了自己是学生的身份,在课堂上公然顶撞不说,在办公室竟然还敢指着老师大骂。估计是那天被笔者的气势吓住了,后面几天该学生都很老实。事后笔者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庆幸那天当即用了严厉批评的方式处理了这件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笔者多次找该学生谈话,让他明白这件事情错在哪里,并且听他讲自己的认识情况。这样的教育方式,对该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同时对于班里的其他学生也起到了警示的效果。
3.案例分析
同样是对学生的违纪事件进行批评与指正,由于采取的批评方式不同,学生的反应是不同的。案例一中的成功批评,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第一天没有立即批评,学生肯定会在心里想为什么老师竟然没有批评,让他们怀着不安的心情过完一天是为了让他们记住这次的教训;二是在学生毫无准备的前提下进行批评教育,可以让学生加深印象。这样的延迟批评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案例二中的学生之所以接受笔者开门见山的批评指正,没有产生抵触情绪,是因为笔者知道他的性格,并且平时一直留意他的言行举止,知道发生这样的事情錯会在谁。该学生还以为老师刚知道,没有证据,所以有抵赖的想法。笔者严厉的措辞、提高音调的批评,可以让学生明确知道老师很生气,再加上笔者指出的错误十分具有针对性,所以该学生也就接受了笔者的批评。
二、反思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以及平时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笔者认识到所面对的是一群古怪精灵、心理承受能力不一的学生,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会屡教不改,对他们的批评与教育尤其要注意技巧。笔者认为要从学生的心理方面入手,与他们情感相容、相通,道明事件的原委,找对批评的时机,让学生从心里接受批评,这才是有效批评。
1.了解事实
真的说不假,假的说不真。教师在进行批评之前,只有了解掌握事实,在批评的时候才能有根有据,不至于被学生反驳,学生也易于接受。案例二中的学生,看似笔者不掌握事实,但是他不知道平时笔者对他的关注,以及发生这样的事情就算不了解事情的原委,当众辱骂老师本身就是一件错误的事情。学生明白了这点,也就不会那么努力为自己辩解了。
2.刚柔相济
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值未成年人向成年人成长的过渡期,叛逆心理严重且思想较活跃,如何在这一特殊的时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对外向的学生用刚,则具有震撼力,能及时消除其嚣张气焰;对内向的同学用柔,这样便能以柔克刚,化解顽石。但需要注意的是,刚与柔这两种方法的使用都要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原则。特别是那些犯有错误、内心脆弱的学生,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的需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与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教师对这样的学生,不仅是在犯错时,在平时也要讲原则。对于其错误的思想行为,能及时指出,不姑息迁就;同时,又要讲感情,从内心分析他们犯错的原因,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就如在案例二中,最开始笔者用强硬的态度对学生进行了批评,属于刚。在之后的时间里,笔者对犯错的学生娓娓道来那天老师为什么那么生气,以及给他讲明白他到底错在哪里,并且听他讲对此事的认识就属于柔。在不同的时间点,灵活应用刚与柔,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批评,因此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3.旁敲侧击
在教育中,不仅要有一针见血、开门见山的批评教育,也要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迂回批评教育。学生在犯错后,情绪一般比较激动,对所犯错事可能并不想直接谈论,这时教师可以旁敲侧击,用迂回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直接交锋,帮助犯错误的学生理解、消化、醒悟,从而改正错误,达到批评的目的。如此批评没有剑拔弩张之势,往往却有事半功倍之效。正如案例一中,若当时笔者开门见山地批评那两位学生,他们肯定会有各种借口,因为他们在来的路上早已都想好,也就起不到批评的效果。而案例二中,如果笔者没有一针见血、开门见山地指出该学生的错误,那么他还会认为笔者也是站在他这一边的,之后就算笔者如何批评,也不一定会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4.适可而止
对于批评,要适可而止,要留给学生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的时间与空间。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同时又会对老师的宽容产生负疚感,有利于他们不断鞭策自己,尽量少犯或不犯错误。反之,如果老师对学生的错误唠唠叨叨,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反而削弱了批评的效果。就像笔者在案例一中,先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带着负疚感自己去反省,采用延迟批评的方式,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总之,批评不是目的,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又是一种有效的沟通信号,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教师进行批评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主动认识到错误并努力改正,避免再犯。所以,教师不仅要找准批评的时间点,更要注意批评的善后工作,而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在实施批评后,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防止出现过激行为。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引导,学生有了进步及时表扬,增强其上进的动力,提高其自信心。批评是一门艺术,善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会与表扬有异曲同工之效。
参考文献:
[1]张金平.班级管理中批评教育的实施策略与反思[J].新课程·教师,2011(4).
[2]雷琳.让忠言不再逆耳———教师批评方法浅探[J].新课程(上),2011(2).
[3]周鸿辉,马甫波.中小学班级管理策略集粹[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4](美)维托·佩龙.张京译.给教师的一封信:对学校教育和教学艺术的反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绍兴市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