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学的自主课堂“三步法”
2015-06-29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孙玉侠
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 孙玉侠
无论是“后茶馆”式的教学主张,还是杜郎口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都已经让一线教师深切体会到当前课堂教学已经朝着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内容发生转型。张人利校长说:“教师要只讲学生学不会的,而不是讲所谓的‘重点难点’,这就必然要求学生先学。学生在学习后形成对事物的各种不同看法,教师要让学生的相异构想充分暴露并解决,这样的教学才是启发式的。”可见课堂教学应该开始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预学准备,建立在老师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什么、能做什么、还有哪些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基于预学的自主课堂呢?
一、精设提纲、引导预学
预学习是一堂课的前提。但是预学习不能简单地理解成看一遍数学书或者做一遍课后练习,这样就不能深入教材、独立思考,更难体会到其中的逻辑推理或者数学思维方法。为了便于学生开展有效的自主预习,教师在上课前要认真准备导学提纲,这些导学提纲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问题的设计以及语言的表达都要关注学生的可接受性,并注重前后衔接的逻辑性。利用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开展预习,应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六年级时,由于学生刚入初中不久,语言组织能力不够,不妨给学生提供具有启发性、层次性甚至趣味性的问题,比如在《分数的加减法》第二课时中,可以这样设计预习提纲:阅读课本45-46页,思考并解答提纲中的下列问题。(边读边注意将关键句标示出来)
(1)通过阅读课本,你到了几种分数?
(2)情景问题中的分数分别属于哪一种?
(3)这几种分数有何特点?你能举出一些这几种不同类型的分数吗?
(4)这几种分数和1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5)假分数和带分数能互相转化吗?如果能,请你举例说明。
可见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给学生一个引导适当的“路线图”,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预习。而随着预习方法的逐渐清晰、知识底子加厚,提出的问题难度可以不断加大,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深刻、预习更全面。到了高年级应该引导学生走向自主预习之路。在形式上,不妨先对全体同学进行异质分组,在能力较强的同学的带领下,组内合作预习,鼓励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按照以下几个思考层次:“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用的是什么知识、有没有其他做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自己有何见解?”
二、展示讨论、质疑深化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肯定,当学生经过预习有了收获时是非常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的,他们的困惑和不解也迫切希望与人交流、得到解答。因此展示应该是新课堂学习的关键和核心,是分享质疑、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环节。有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前提,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预习内容来组织课堂交流、讨论。对于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恰当地引导、适时的帮助、巧妙的穿针引线、让学生感受预习带来的成功体验。当然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老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见解,对不全面的或者错误的观点或者课堂上生成的典型问题要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质疑等方式予以补充、纠正。教师则要根据学生课上的学习情况、以学习目标为本进行“倾听—梳理—点拨—讲评”,实现有针对性教学。这里要注意一个原则,当学生回答问题或者表达一个观点后,评判的权利要还给学生,例如在九年级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课中,学生A认为若不等式2xa-3≥8-2x 是x关于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a的值应该是1,但学生B马上提出发对意见,他认为 a的值可以是1,也可以是0,立刻引起了学生们自发的讨论。类似于这种同学间的抢答、小组间的竞争、质疑、补充、争辩,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时常见的镜头。总之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一直到学生找到解决的方法为止。可能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表达得不够完善,或者方法不一定是最优的,教师可以加以补充归纳。如果有些问题实在没有学生能解决,教师再精讲。
三、当堂检测、反馈矫正
如果说预学是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那么检测环节则是让学生解决问题后下课,同时,检测中又会让学生产生新的问题去思考。因此检测是新课堂学习质量的保证。教师可以以试卷、纸条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而检测的内容要围绕课堂学习目标出题,要分层次出题,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提高。而且检测必须当堂完成、分层次地完成,方便对于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与反馈、矫正,提高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如在《二次函数的复习》一课中,可以选用这些练习作为当堂检测内容:
总之新概念理念下的课堂学习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的活动,一条暗线是每一步学都有教师在指导、引导。只有把这两条线紧密结合,课堂学习效果才会更好。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预学习去亲自经历知识,获取知识,通过课上的展示讨论、质疑反思,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将基于预学的自主课堂转型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