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步法”教会学生写作

2015-10-23蒋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三步法文章语言

蒋明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但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仍大量存在盲目、无序、低效的现象,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或是不知要怎样写的顽疾依旧存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注重抓好以下三个步骤:

一、积累丰富素材,让写作有源头活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那么要指导学生做好哪些方面的积累呢?

1.语言方面的积累。语言是文章的载体。优美的语言要在阅读中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句子、精彩的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或制作成读书卡片。此外,平时也要注意捕捉记录大众口语和鲜活的网络语。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写作就会妙笔生花。

2.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写作时搜肠刮肚、无话可说,于是就去胡编乱造甚至抄袭,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积累素材。要引导学生积极深入观察生活,并以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校园或社会生活中的见闻。引导学生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血有肉。

3.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方法有二:第一要善于辑录,也就是要经常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并加以分类。第二要善思,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

加强积累要做好以上三项功课,并要定期整理分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甚至还要求学生尽可能地记诵,拥有源头活水,写作时才能厚积薄发。

二、模仿经典范例,让写作有章可循

模仿是学习写作必不可少的步骤。提倡模仿,绝不是主张生搬硬套,或是背上几篇“范文”,记住一套做文章的“公式”,到时拼凑成文。借模仿来提高作文水平,是有一定技巧的。

1.模仿书面语言

首先要去理解、背诵古今中外诗文中精彩绝妙的句段,然后在写作时把这些精彩绝妙的句段用在作文中,这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比如写登上山顶的感受,用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文章语言就优美起来了。接着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仿写,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的具体需要,模仿积累下来的精彩绝妙的句段,仿写一段大意相似的语段,这比第一步又进了一层。

当然,模仿书面语言只是一种暂时性手段,其目的是要化难为易,使学生增强写作信心,以激发写作兴趣。因此要求学生调动平时积累,不宜省去阅读和搜寻环节,更不能拿类似写作精彩词句汇编的书让学生照抄,以免模仿走入误区。

2.模仿篇章内容、结构或立意

所谓模仿,还可以是根据文章的某一个主要方面得到的启示,去构思自己的文章。如可以模仿《山中访友》拟人化的笔法写《家乡的秋天》;如学习《伤仲永》可以模仿先叙后议的构思布局去写一篇借事感悟的作文;读了《背影》,就可以根据文中事例举一反三,调动积累,写出一个平凡中见真情的事例来。这样的模仿实际上就有了经过自己思考、创作的思维过程。有了自己的写作成果,学生就有了写作的乐趣。所以说,模仿应当是“仿”中有“创”,最终目的还是要写出自己有创新的好文章来。

3.模仿生活

生活不仅是写作的源泉,更是学习写作最好的老师。模仿生活先要观察生活,要从简到难,循序渐进。如可以教学生从各种感觉方面来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气味等特点,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同时又要抓住其最突出的特点。接着就是如实描绘生活,记事情要写清楚过程,描写人物要着重写他的言行举止,甚至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观察后的体验感受。坚持这样做,学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可以写的内容,就解决了没有什么内容好写,或写得很粗糙的问题。

例如,我在教完《故乡》一课后,先让学生回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闰土特点的,然后布置学生写自己的父亲或母亲。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写人的技法,又让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家长,起到了多重效果。

我们所做的模仿,就是要善于把别人的好东西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在模仿中求创新。通过模仿,学生学会了怎么写,写作兴趣才能激发出来。

三、培养创新思维,让写作推陈出新

人们常说,文章忌随人后,写文章应该“见前人之未见,发前人之未发”。其实这些都是在说创新。创新是写文章的最高境界。除了材料要新之外,如果再抓好以下几方面训练,写出的文章就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拟题新。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无疑是有了一双美丽的眼睛,瞬间便能吸引读者,出奇制胜。

文题要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要做到不落俗套,避俗趋新。如半命题作文《 的爱》,如果填上类似“母亲”“伟大”等,就缺少新意。如果善于联想和想象的话,就能写出像《无言的爱》《如山的爱》等新颖别致、含蓄隽永的题目来。

拟题要新常要借助修辞,如《我渴望老师的“阳光”》(比喻) ;《都是作弊惹的祸》(仿拟) ;《躺着读书,站着做人》(对比)。这些题目非常新颖,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2.构思新。人们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文章即使是题材再好,如果没有好的形式来表现,也会让人觉得遗憾。所以在写作中,要指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方式精心构思,学会出新意。

在构思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能够平地生波澜的能力。就是在一件小事的叙述中,构思出几个起落,从而吸引读者,收到了扣人心弦的效果。这样的文章就显得有回味、有新意,这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尺水兴波,无风起浪。人们还形象地比喻好的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能够简洁明了,新颖别致,能起到先入为主的效果。中间部分要言之有物,不说空话、套话,并且能体现作者的写作个性。结尾干净利落,别开生面,让人回味无穷。这些都是说构思上的独到之处。值得认真学习和体会。

3.语言新。文章的语言不一定全是名言名句的堆砌,华丽辞藻的铺陈,朴实的文字同样也能蕴含耐人寻味的内容,同样也能让文采飞扬,个性化的语言、鲜活的语言同样能让文章具有自己的特色。

我的学生这样写老师上课时的情景:“我们的语文老师声音激昂,说到激动时,前排的同学不免要沐浴在他的和风细雨(手势、唾沫)之中,只有手脚灵活的赶紧用书本婉谢了他的恩赐。”这样幽默的说法,在幽默风趣中蕴含着对学习生活的感悟。这样的叙写就富有生活气息,新颖别致,活泼动人。

作文要创新,离不开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要避免走进创新的误区。不能重形式创新而轻内容,或只重华美语言而轻创造性思维,以致走上“华而不实”的歧途。

写作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写作的“教”与“学”都无捷径可走,要从源头开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指导学生勤于积累,热爱生活,深入生活,用心观察,把握生活的脉搏,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世界,才能采撷到最美的花朵,酿造出最醇的美酒,写作之泉才能源源流淌。写出的文章才能既富有时代气息,又有真情实感,才能真正做到提升写作能力。如果教师能不断地鼓励、激趣,学生最终就能真正做到“可写、能写、乐写”,从而实现提高语文素养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三步法文章语言
语言是刀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新课改下课堂提问“三步法”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三步法”在球柱处方转环曲面处方中的运用
引领学生深度阅读“三步法”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