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牘文獻所見漢代的縣級政區“邑”*
2015-06-28鄭威
鄭 威
簡牘文獻所見漢代的縣級政區“邑”*
鄭 威
漢代的縣級政區有縣、道、邑、侯國等幾種,性質各不相同。《漢書·百官公卿表》曰:“列侯所食縣曰國,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蠻夷曰道。”《續漢書·百官志》稱:“凡縣主蠻夷曰道,公主所食湯沐曰邑。”《漢書·地理志》(下文簡稱《漢志》)中,凡爲侯國或道的縣級政區,均有明文標出,唯有“邑”未加區分,常與縣合稱。如關於縣級政區的數量,《漢志》曰:“縣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國二百四十一。”將道、侯國單列,而將縣、邑合稱,導致很難窺得邑的真實面貌。
近代以來,漢代簡牘材料的出土和整理,爲邑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資料,但研究成果不多。目前僅見有馮小琴的《居延敦煌漢簡所見漢代的“邑”》一文,對居延及敦煌漢簡所見的邑進行了初步的探討。*馮小琴: 《居延敦煌漢簡所見漢代的“邑”》,《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第78—89頁。近幾年新公佈的肩水金關漢簡等簡牘文獻中,有不少新見之“邑”。因此,本文擬重新梳理漢簡材料,重點討論“邑”的性質、分佈等問題,不當之處,祈請方家正之。
一、 縣級政區“邑”的性質
出土於江蘇省東海縣的尹灣漢墓簡牘(下文簡稱“尹灣漢牘”),對我們了解邑的性質很有幫助。尹灣漢牘的書寫年代爲西漢晚期成帝之時,與《漢志》所載的政區年代最爲接近。牘文中的六種行政文書,涵蓋了東海郡的政區與吏員設置等内容。在政區設置上,牘文所記與《漢志》東海郡部分基本吻合,其中一個較爲顯著的不同,是牘文對東海郡所轄的縣、邑有明確的區分,而《漢志》則統稱爲縣。牘文稱:“縣、邑、侯國卅八: 縣十八,侯國十八,邑二。”(牘YM6D1)*本文所引尹灣牘文内容以張顯成、周群麗《尹灣漢墓簡牘校理》(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爲準。除有特殊説明外,不再注出。這兩個邑是朐與況其。
從牘文所載的《東海郡吏員簿》(牘YM6D2)、《東海郡下轄長吏名籍》(牘YM6D3~4) 來看,東海郡所轄縣級政區的排列,基本上遵循先縣邑、後侯國的順序。朐邑、況其邑雜入十八個縣中,未單獨列出。
朐吏員八十二人: 令一人,秩六百石;丞一人,秩三百石;尉二人,秩三百石;鄉有秩一人;令史三人;獄史二人;官嗇夫四人;鄉嗇夫六人;遊徼二人;牢監一人;尉史二人;官佐四人;鄉佐六人;亭長卌七人。凡八十二人。
況其吏員五十五人: 長一人,秩四百石;丞一人,秩二百石;尉二人,秩二百石;令史四人;獄史二人;官嗇夫二人;鄉嗇夫五人;遊徼三人;牢監一人;尉史三人;官佐六人;鄉佐二人;亭長廿三人。凡五十五人。
(《東海郡吏員簿》,牘YM6D2正)
朐、況其兩邑設邑令(長)、邑丞、邑尉等,吏員的配置與其他諸縣相同。而侯國設相、侯家丞等,與邑明顯不同。廖伯源先生指出:“縣邑雜列,顯示行政上縣與邑無差别,故行政文書中不必分開。此其一。縣與邑屬吏之吏名與吏員,並無不同,與侯國吏員中有侯家臣若干人大異。此其二。邑無家臣,顯示邑之爲太后、皇后、公主湯沐邑,以太后、皇后、公主不居於其湯沐邑,故邑中並無家吏。”*廖伯源: 《簡牘與制度: 尹灣漢墓簡牘官文書考證(增訂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77—178頁。正是由於縣、邑行政上大致相同,載於簡牘的行政文書纔未加區分,混列一處。而班固所依據的西漢晚期的材料,性質或與之近似,因此寫作《漢志》時亦沿襲下來。
記載這兩個邑或邑内吏員的文字,有時會加“邑”字説明,有時又不加“邑”字。明確稱邑的情況居多,以與縣相别,體現了“邑”的特殊性質。如:
朐邑令,[沛][郡]……遷。
朐邑丞,臨淮郡取慮楊明,故長……,以功遷。
朐邑左尉,楚國菑丘田章始,故東郡大守文學,以廉遷。
朐邑右尉,楚國彭城□殷,故相書佐,以廉遷。
(《東海郡下轄長吏名籍》,牘YM6D3正)
朐邑丞楊明,十月五日上邑計。
[況]其邑左尉宗良,九月廿三日守丞上邑計。
況其邑丞孔寬。
(《東海郡下轄長吏不在署、未到官者名籍》,牘YM6D5正)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朐邑丞、況其邑左尉“上邑計”的記載。在牘文中,上邑計衹存在於這兩個邑中,説明是邑所獨有的上計制度。滕昭宗先生指出這是湯沐邑向公主等邑主上計的制度,對象是“長安城内之公主府或管理公主府之宗正府”。*滕昭宗: 《尹灣漢簡所見上邑計》,《中國文物報》1998年7月8日,第3版。廖伯源先生有更細緻的分析,指出了縣、邑、侯國在上計制度方面的差異:
東海郡有18侯國,侯國亦當向封邑主(列侯)上計,漢文帝二年之後,列侯例居其國,侯國相應在侯國内完成向列侯之上計手續。
縣、邑之差異,前此僅知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縣曰邑。今據此二條牘文,推考邑除與縣一般,得上計於郡外,邑尚須另向其邑主(在京師之皇太后或皇后或公主)上計。*廖伯源: 《簡牘與制度: 尹灣漢墓簡牘官文書考證(增訂版)》第200頁。
廖伯源先生指出,上邑計一般由邑丞完成,如朐邑丞之例。如果邑丞未到官,則臨時派遣其他官員完成,況其邑就是這種情況。他談道:
此牘文第97-1條“[況]其邑左尉宗良九月廿三日守丞上邑計”,況其邑爲皇太后或皇后或公主之食邑,況其邑除向東海郡上計外,又向其邑主上計。而向邑主上計,例遣邑丞。因況其邑丞孔寬未到官,乃遣況其左尉臨時守丞事奉計。*廖伯源: 《簡牘與制度: 尹灣漢墓簡牘官文書考證(增訂版)》第212頁。
就上計制度而言,縣上計於郡,侯國、邑則既要上計於郡,又須上計於列侯、邑主,體現了郡及封建領主對它們的雙重管理體制。
由此可知,邑是一種既不同於縣,又不同於侯國的縣級政區。作爲封建領主,邑主不居邑,與居國的列侯不同。因此,在吏員配置上,侯國内有侯家丞,以侯家丞爲中心,還有僕、行人、門大夫、先馬(洗馬)、中庶子等爲侯府服務的人員,而邑内則無需這些人員,吏員配置與縣無别,行政體系估計也大致相當。當然,邑内的邑丞等官員需要定期向邑主上計(邑丞不在官時,由邑尉等替補)並繳納賦税收入,這是邑與縣的重要區别。
作爲縣級政區的一種,邑常與縣、道、侯國並稱,説明邑有其獨特性,不能以縣或侯國替代之。在傳世文獻之外,簡牘行政文書中有更多這方面的材料,如:
取傳之居延過所縣邑侯國勿苛留如律令
(居延漢簡140.1A)*本文所引居延漢簡材料,均依據謝桂華、李均明、朱國炤: 《居延漢簡釋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除特别説明外,不再注出。
移過所縣邑毋苛留如律令
(肩水金關漢簡 73EJT2∶9A)*本文中,肩水金關漢簡省稱“金關簡”或“金關漢簡”。所引簡文出自甘肅簡牘研究中心等編《肩水金關漢簡(壹)》(中西書局2011年)、《肩水金關漢簡(貳)》(中西書局2012年)、《肩水金關漢簡(叁)》(中西書局2013年),除有特殊説明外,不再注出。
毋獄事當爲傳移過所縣道邑毋可留敢
(金關漢簡73EJT2∶56A)
(金關漢簡73EJT9∶247)
正月丙寅温守丞禹移過所縣邑侯國河津關如律令
(金關漢簡73EJT21∶104)
簡牘文書中,若某縣級政區爲邑,一般在地名之後加“邑”字加以標示,道、侯國也有類似的情形,而作爲縣級政區主體部分的縣名,往往省去“縣”字。以居延、敦煌、肩水金關等西北漢簡爲例,行政文書中有大量的名縣爵里資料,用以標示一個人的基本身份。作爲行政文書,這些資料需要客觀而精確,可信程度自然很高。其中不少名籍中的縣級政區地名後綴有“邑”字,即以“地名+邑”的形式出現,這些地方無疑就是邑,與尹灣漢牘中的況其、朐性質相同。
班固稱“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漢舊儀》則言“内郡爲縣,三邊爲道,皇后、太子、公主所食爲邑”,*孫星衍等輯: 《漢官六種》,中華書局1990年,第82頁。又云“皇后、太子各食四十縣,曰湯沐邑”。*孫星衍等輯: 《漢官六種》第80頁。依據柳春藩先生的研究,湯沐邑的邑主,既包括公主、皇后、皇太后等宗室、外戚中的貴婦,也包括王子(未封侯者)、翁主(王女,又稱王主)、王太后、王后等王國貴婦,甚至還有帝王自己的湯沐邑,如高祖以沛爲湯沐邑即是一例。*柳春藩: 《秦漢封國食邑賜爵制》,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8—113頁。可知一些男性貴族也有湯沐邑。不過,邑主仍應以女性貴族爲主體。
除湯沐邑外,縣級政區中,還有一些稱“邑”的情形。
其一爲陵縣,其正式名稱是陵邑。西漢諸帝后有在陵寢附近設縣的傳統,稱陵縣,又稱陵邑。相關記載如:“置陽陵邑”;*《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初置茂陵邑”;*《漢書·武帝紀》。“玄成兄弘爲太常丞,職奉宗廟,典諸陵邑”;*《漢書·韋賢附子玄成傳》。“元帝永光元年,分諸陵邑,屬三輔”等。*《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不過,這些記載僅見於傳世文獻,出土文獻中未見將帝后陵縣稱邑的例證。
其二爲奉郊縣,也稱奉郊邑。是爲了郊祀封禪而設置的縣級政區,周振鶴先生總結認爲西漢時期典型的奉郊縣(邑)有五個,即奉高邑、崇高邑、雍縣、汾陰、雲陽。*周振鶴: 《西漢縣城特殊職能探討》,原載《歷史地理研究》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年,收入《周振鶴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5—35頁。
出土文獻中,“地名+邑”諸例中,尚未發現陵邑和奉郊邑,所見的縣級政區“邑”,大體上應是湯沐邑和侯國别邑,而又以湯沐邑爲主。對列侯來説,爵位可以世襲傳承,侯國亦可世代延續,而侯國别邑的設置臨時性較强,隨時可能廢邑爲縣。*參看馬孟龍: 《松柏漢墓35號木牘侯國問題初探》。而湯沐邑有着與侯國别邑相同的特點。《後漢書·皇后紀》曰:“其皇女封公主者,所生之子襲母封爲列侯。”作爲邑主主體的貴婦,去世之後,其湯沐邑或收歸漢廷,或由其子承襲,轉而成爲侯國。無論如何,都不再稱邑。這樣看來,不管是哪種類型的邑,其置廢變化較侯國更爲頻繁,也更難稽考。
二、 簡牘文獻中的縣級政區“邑”
除了東海郡所管轄的朐、況其之外,尹灣牘文還記載了一些外郡的縣級政區“邑”,有些邑同時見於其他簡牘材料,説明其長期存續,性質較爲穩定。依據各類漢代簡牘所見邑的屬郡,可逐一羅列如下。
(一) 南陽郡
1. 堵陽邑
利成右尉,南陽郡堵陽邑張崇,故亭長,以捕格山陽賊尤異除。
(尹灣漢牘YM6D3)
2. 湼陽邑
[繒]左尉,南陽郡湼陽邑幾級,故亭長,以捕格山陽賊尤異除。
(尹灣漢牘YM6D3反)
湼陽,《漢志》作“涅陽”,屬南陽郡。“涅陽邑”之名亦見於居延新簡:
(居延新簡EPT52.44)
河平四年,即公元前25年,較尹灣簡牘時代稍早,都在漢成帝時期。這兩條材料可以互證,説明成帝時涅陽曾爲邑。涅陽在今河南鄧州市穰東鎮翟莊村張寨,*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鄧州市》,第558頁(文物單位簡介)、第231頁(圖版)。高帝七年至文帝五年(前200—前175)間曾爲侯國。*馬孟龍: 《西漢侯國地理》第383頁。國除之後,設邑之前,涅陽當長期爲縣。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年),涅陽曾再次成爲湯沐邑。《後漢書》載:“皇女中禮,十五年封涅陽公主,適顯親侯大鴻臚竇固,肅宗尊爲長公主。”*《後漢書·皇后紀下附皇女紀》。肅宗即章帝,公元76至88年在位。可見東漢時期,涅陽爲公主湯沐邑的時間較長。有“涅陽邑空丞” 印,*羅福頤: 《漢印文字徵》,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十一部分第9頁。當是涅陽邑内吏員所用。
3. 冠軍邑
(居延漢簡230.1)
(居延漢簡230.14)
戍卒南陽郡冠軍邑長里射嬰年卅八
(金關漢簡73EJT10∶298)
(金關漢簡73EJT25∶171)
除稱邑外,還有冠軍稱縣的材料:
(居延漢簡327.11)
(居延漢簡504.10)
《漢志》南陽郡有冠軍縣。冠軍也曾封侯,爲侯國,存在年代爲元朔六年四月至元封元年(前123—前110),地節三年四月至地節四年(前67—前66),*馬孟龍: 《西漢侯國地理》第453、485頁。地在今河南鄧州市張村鎮冠軍村。*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鄧州市》,第559頁(文物單位簡介)、第230頁(圖版)。
4. 舞陰邑
(居延漢簡101.34)
簡文另有舞陰縣的材料:
(居延新簡EPT51∶227B)
(金關漢簡73EJT8∶41)
《漢志》南陽郡有舞陰縣,地在今河南泌陽縣北部的羊册鄉古城村,*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泌陽縣》,第457頁(文物單位簡介)、第198頁(圖版)。據簡文可知曾爲邑。
5. 穰邑
(金關漢簡73EJT6∶96)
(居延新簡EPT51∶167)
(居延新簡EPT52∶92)
穰邑西里張鎮
(居延新簡EPT52∶93)
(居延新簡EPT52∶94)
穰邑陬里董次夫*本簡“穰”字從裘錫圭先生所釋,參看裘錫圭: 《〈居延漢簡甲乙編〉釋文商榷(續三)》,《人文雜志》1982年第5期,第103頁。
(居延漢簡50.23)
(居延漢簡135.5)
戍卒南郡穰邑□里
(居延漢簡326.8A)
陳直先生指出,最後一條簡文之“南郡”當爲“南陽郡”之誤書。*陳直: 《居延漢簡研究》,中華書局2009年,第409頁。《漢志》南陽郡有穰縣,地在今河南鄧州市市區小東門外賈莊一帶,*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鄧州市》,第558頁(文物單位簡介)、第231頁(圖版)。據簡文可知曾爲邑。
6. 宛邑
戍卒南陽郡宛邑臨洞里魏合衆衣橐
(居延新簡EPT51∶149)
簡文另有宛縣的材料:
甘露四年二月己酉朔丙辰南鄉有秩過佐賴敢告尉史宛當利里公乘陳賀年卌二
(金關漢簡73EJT10∶121A)
南陽郡宛縣柏楊里段帶
(金關漢簡73EJT10∶267A)
甘露四年即公元前50年,這一年有宛稱縣,不知何時曾稱邑。《漢志》南陽郡有宛縣,在今河南南陽市老城區東北蔡莊村。*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南陽市》,第526頁(文物單位簡介)、第221頁(圖版)。
7. 博望邑
戍卒南陽博望邑徐孤里蔡超年卅八
(金關漢簡73EJT2∶4)
另有簡文曰“戍卒南陽郡博士度里公乘張舜年卌”(73EJT10∶103),“博士度里”是“博望士度里”省稱,*此從周波: 《説肩水金關漢簡、張家山漢簡中的地名“贊”及其相關問題》,《出土文獻研究》第十二輯,中西書局2014年,第286—309頁。此簡博望爲縣。博望也曾封侯,三度置侯國,存續年代爲元朔六年(前123)三月至元狩二年(前121)、元康三年(前64)三月至河平四年(前25)、元延二年(前11)六月至西漢末。*馬孟龍: 《西漢侯國地理》第453、490、517頁。《漢志》仍稱博望侯國,地在今河南方城縣博望鎮老街一帶。*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方城縣》,第572頁(文物單位簡介)、第235頁(圖版)。博望邑的設置當不在博望侯國時期。
8. 鄧邑
治渠卒南陽郡鄧邑陽里公乘胡凡年卅
(金關漢簡73EJT31∶70)
《漢志》南陽郡有鄧縣,地在今湖北省襄陽市西北團山鎮鄧城村南。*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湖北分册》之《襄樊市》,西安地圖出版社2002年,第61頁(文物單位簡介)、第132頁(圖版)。
(二) 潁川郡
1. 襄城邑
(居延漢簡484.47)
襄城,又常作“襄成”,曾兩爲侯國,存續年代爲高后元年(前187)四月至高后二年(前186)、元朔四年(前125)七月至后元二年(前87)。*馬孟龍: 《西漢侯國地理》第401、447頁。《漢志》潁川郡有襄城縣,地在今河南省襄城縣縣城西北隅。*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襄城縣》,第87頁(文物單位簡介)。
2. 陽翟邑
□□□年六月丁巳朔庚申陽翟邑獄守丞就兼行丞事
(居延漢簡140.1A)
戍卒穎川郡(陽)翟邑陽郵里公乘司馬乙年卌四*“翟邑”當是“陽翟邑”之省稱。
(金關漢簡73EJT9∶81)
(金關漢簡73EJT9∶206)
陽翟邑東平里史明
(敦煌漢簡1735)*本文所引敦煌漢簡材料,均以白軍鵬《“敦煌漢簡”整理與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吉林大學2014年)爲準。除有特殊説明外,不再注出。
戍卒,潁川郡陽翟邑步利里,公乘,成遺,年卅六
(敦煌漢簡2051)
戍卒,潁川郡陽翟邑定翹里,榦赤,病死
(敦煌漢簡2267)
3. 郟邑
(金關漢簡73EJT10∶196)
戍卒,潁川郡郟邑子長里,狐柱
(敦煌漢簡817)
另有簡文曰“戍卒潁川郡郟翟里成適年卅二”(居延漢簡32.7),“富貴隧戍卒,潁川郡郟業丘里張丁”(敦煌漢簡829A),此郟當爲縣。《漢志》潁川郡有郟縣,在今河南郟縣治。*周振鶴編著: 《漢書地理志彙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1頁。
4. 傿陵邑
騎士兆□公,潁川郡鄢陵邑廣□里□□□
(敦煌漢簡2111)
(金關漢簡73EJT2∶61)
戍卒穎川郡傿陵邑步里公乘舞勝聖年卅黑中長七尺四寸
(金關漢簡73EJT3∶95)
“傿陵”又常作“鄢陵”。另有簡文曰“安土燧戍卒穎川傿陵臺里傅固”(金關漢簡73EJT24∶261),此傿陵當爲縣,《漢志》屬潁川郡。出土封泥有“傿陵丞印”,*趙平安: 《秦西漢印章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365頁。應是傿陵縣丞用印。傿陵亦曾封侯,爲侯國,存續年代爲高帝十二年(前195)六月至文帝七年(前173),*馬孟龍: 《西漢侯國地理》第398頁。地在今河南鄢陵縣彭店鄉古城村、田崗村一帶。*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鄢陵縣》,第328頁(文物單位簡介)、第161頁(圖版)。
5. 郾邑
(居延新簡EPT7∶8)
另有簡文曰“郾定陽里高願”(居延漢簡44.18)、“郾軍陽里”(居延漢簡272.11)、“戍卒潁川郾萬年里記固”(敦煌漢簡1306),此郾應指郾縣。《漢志》郾縣屬潁川郡,在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城關鎮古城村。*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郾城區》,第333頁(文物單位簡介)、第163頁(圖版)。
6. 穎陽邑
穎陽邑元康元年九月
□□調三千
(居延漢簡183.18A)
穎陽即潁陽。元康爲漢宣帝年號,元康元年爲公元前65年,潁陽在這一年爲邑。《漢志》潁陽縣屬潁川郡,地在今河南襄城縣潁陽鄉小河村西北。*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襄城縣》,第85頁(文物單位簡介)、第86頁(圖版)。
7. 臨穎邑
田卒穎川郡臨穎邑鄭里不更范後年廿四
(金關漢簡73EJT3∶96)
臨穎即臨潁。另有簡文“臨潁定里榦賞”(居延新簡EPT51∶384),此臨潁當爲縣。《漢志》潁川郡有臨潁縣,地在今河南臨潁縣西。*周振鶴編著: 《漢書地理志彙釋》第112頁。
8. 長社邑
田卒穎川郡長社邑穎里韓充年廿四
(金關漢簡73EJT3∶97)
戍卒穎川郡長社邑重里公乘成朔年廿八
(金關漢簡73EJT6∶48)
另有簡文記曰“戍卒潁川郡長社臨利里樂德同縣安平里家横”(居延新簡EPT57∶85), 記載了兩個均來自長社縣的戍卒。《漢志》長社縣屬潁川郡,地在今河南省長葛市東。*周振鶴編著: 《漢書地理志彙釋》第110頁。
9. 穎陰邑
戍卒穎川郡穎陰邑真定里公乘仁青跗明年卅四
(金關漢簡73EJT8∶7)
戍卒穎川郡穎陰邑西時里鄭未央年卅四長七尺二寸
(金關漢簡73EJT8∶33)
戍卒穎川穎陰邑真定里公乘司馬如年卌一長七尺二寸
(金關漢簡73EJT8∶73)
(金關漢簡73EJT31∶1)
穎陰即潁陰。潁陰曾封侯,爲侯國,存續年代爲高帝六年正月至武帝建元六年(前201—前135),*馬孟龍: 《西漢侯國地理》第371頁。地在今河南省許昌市。*周振鶴編著: 《漢書地理志彙釋》第111頁。
(三) 汝南郡
1. 西華邑
武陽侯國丞,汝南郡西華邑尹慶,故武都大守文學卒史,以功遷。
(尹灣漢牘YM6D4)
(居延漢簡336.44)
簡文另有西華縣的材料:
戍卒淮陽郡西華南川里不更周充年廿三
(金關漢簡73EJT10∶294)
戍卒淮陽郡西華田里不更蔡樂年廿三*原釋文作“西釜田里”,此從周波先生所釋。參看周波: 《説肩水金關漢簡、張家山漢簡中的地名“贊”及其相關問題》。
(金關漢簡73EJT9∶45)
田卒淮陽郡(西)華商里高奉親*原釋文作“萊田里”,任攀先生改釋爲“華”,馬孟龍先生認爲“華”爲“西華”之省。參看任攀: 《居延漢簡釋文校訂及相關問題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復旦大學2012年,第189頁;馬孟龍: 《居延漢簡地名校釋六則》,《文史》2013年第4輯,第273頁。已移家在所
(居延漢簡293.7)
《漢志》汝南郡有西華縣,在今河南西華縣城關鎮。*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西華縣》,第412頁(文物單位簡介)。簡文之西華邑屬汝南郡,而西華縣屬淮陽郡。按《漢志》無淮陽郡,僅有淮陽國,在汝南郡以北。淮陽國在漢初置廢較爲頻繁,景帝三年(前154)國除後,長期爲郡,至宣帝元康三年(前63)復置國。考之輿圖,汝南郡之西華縣距淮陽國頗近,在元康三年淮陽置國之前,當屬淮陽郡所有。這説明元康三年淮陽置國後,較之淮陽郡,政區有所調整,西華歸汝南郡管轄。因此,簡文之西華邑,其設置年代必然在元康三年之後,尹灣漢牘中西華邑存在的年代也與之相合。
2. 長平邑
戍卒汝南郡長平邑緹里公乘丁恢年廿四
(金關漢簡73EJT24∶117)
簡文中有關長平縣的材料十分豐富,舉例如下:
(金關漢簡73EJT9∶6)
田卒淮陽郡長平西陽里公士夏結年廿三*“夏”字,原釋“邊”,此從任攀所釋。參看任攀: 《居延漢簡釋文校訂及相關問題研究》第226頁。
(居延漢簡509.27)
田卒淮陽長平東陽里不更鄭則年卅八
(金關漢簡73EJT30∶8)
長平的情況與西華相同,當稱長平縣時,全爲淮陽郡之屬縣,而稱長平邑時,則屬汝南郡。元康三年淮陽置國之後,長平改屬汝南,置邑當在此年之後。居延、金關漢簡的名縣爵里資料中,名籍在長平縣、西華縣的人數頗多,而在長平邑、西華邑的人數很少,説明對這兩地戍卒、田卒的徵發,當集中在元康三年之前。《漢志》西華縣屬汝南郡,在今河南西華縣田口鄉董城村。*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西華縣》,第412頁(文物單位簡介),第185頁(圖版)。
(四) 淮陽郡
1. 城父邑
(金關漢簡73EJT1∶31)
戍卒淮陽郡城父邑道成李王年廿四*本條簡文,張新俊先生釋作“戍卒淮陽郡城父邑道成里李王年廿四”,參看張新俊: 《〈肩水金關漢簡(壹)〉釋文》,簡帛網(www.bsm.org.cn)2011年9月23日。所釋多出“里”字。核查圖版,無“里”字,仍當以《肩水金關漢簡(壹)》釋文爲準。從簡文體例上看,道成應是城父邑中之里,簡牘書手記録時恐漏書“里”字。
(金關漢簡73EJT9∶113)
馮小琴先生另輯録淮陽郡之“囂堂邑”(居延漢簡498.14A),*馮小琴: 《居延敦煌漢簡所見漢代的“邑”》。馬孟龍先生根據所獲得的紅外綫照片,將“囂”改釋爲“贊”,簡文當爲“田卒淮陽郡贊堂邑里上造趙德”,*馬孟龍: 《談肩水金關漢簡中的幾個地名(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4年第2輯,第88—92頁。所指爲贊縣之堂邑里,與邑無涉。
(五) 陳留郡
1. 雍丘邑
□□陳留郡雍丘邑中……慶里公大夫爰禄年卅一
(居延新簡EPT56∶111A)
《漢志》陳留郡有雍丘縣,在今河南省杞縣城關鎮。*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杞縣》,第66頁(文物單位簡介)、第78頁(圖版)。
(六) 河南郡
1. 宛陵邑
(居延漢簡218.13)
《漢志》河南郡有苑陵縣,《史記·樊噲傳》作“宛陵”,曰:“(樊噲)攻宛陵,先登,斬首八級,捕虜四十四人,賜爵封號賢成君。”《續漢書·郡國志》作“菀陵”。清人王先謙注曰:“蓋秦邑,後漢因。”*王先謙: 《漢書補注·地理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275頁。宛陵(苑陵)在今河南新鄭市龍王鄉古城村東。*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新鄭市》,第17頁(文物單位簡介)、第64頁(圖版)。
2. 新成邑
□新成邑右尉□
(金關漢簡73EJT4∶208)
趙海龍先生指出,漢制大縣置左右尉,新成是縣名無疑,《漢志》屬河南郡。*趙海龍: 《〈肩水金關漢簡(壹)〉地名訂補》,簡帛網2014年8月23日。另有新成侯國,綏和二年(前7)五月立,建平元年(前6)廢,屬南陽郡。*馬孟龍: 《西漢侯國地理》第520頁。考《漢志》南陽郡無新成縣,此新成侯國當旋立旋廢,簡文之新成邑應與之無涉。另有簡文曰“河南郡新成當利里乾充字子遊”(敦煌漢簡1296A)。依此,新成邑應屬河南郡,地在今河南伊川縣平等鄉北古城村。*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伊川縣》,第143頁(文物單位簡介)、第106頁(圖版)。
(七) 河東郡
1. 臨汾邑
(居延漢簡279.8)
陽朔三年即公元前22年,據此可知成帝陽朔年間臨汾曾爲邑。馮小琴先生披露懸泉漢簡ⅡT0314②∶332亦記臨汾邑:“戍卒河東臨汾邑有德里李長君。”*馮小琴: 《居延敦煌漢簡所見漢代的“邑”》。《漢志》河東郡有臨汾縣,在今山西襄汾縣趙康鎮趙康村東約100米處。*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侯馬工作站: 《山西襄汾趙康附近古城址調查》,《考古》1963年第10期,第544—546頁。
2. 絳邑
(金關漢簡73EJT23∶307)
(居延新簡EPT59∶365)
戍卒河東絳邑世里王誼
(居延新簡EPT65∶379)
戍卒河東絳邑蘭里[榦]逢除
(居延新簡EPS4T2∶11)
漢成帝鴻嘉三年,即公元前18年。漢高祖六年(前201)正月,周勃受封爲絳侯,子亞夫死後國絶。《漢書·周勃傳》曰:“平帝元始二年,繼絶世,復封勃玄孫之子恭爲絳侯,千户。”元始二年即公元2年。此時絳或已改邑爲縣,可立侯國。《漢志》絳縣屬河東郡,在今山西省曲沃縣樂昌鎮與侯馬市鳳城鄉之間。*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山西分册》之《曲沃縣》,中國地圖出版社2006年,第856頁(文物單位簡介)、第305頁(圖版)。
3. 聞喜邑
聞憙邑高里傅定
庸同縣魚廬里郅羌
(金關漢簡73EJT24∶321)
(八) 河内郡
1. 蕩陰邑
(居延新簡EPT58∶46)
(金關漢簡73EJT3∶83)
另有簡文曰“河内蕩陰軒里侯得”(居延新簡EPT57∶106),此蕩陰當爲縣。《漢志》河内郡有蕩陰縣,在今河南省湯陰縣治。*周振鶴編著: 《漢書地理志彙釋》第87頁。
(九) 東郡
1. 濮陽邑
濮陽邑里田平見胡戍卒周正□青馬里徐壽□□□□黑壯長粗能書如牒,敢言之。
(敦煌漢簡822)
“濮陽邑里”或亦可指濮陽縣之里名,暫列於此。另有簡文曰“濮陽槐里景黮”(居延漢簡271.1),當指濮陽縣。出土封泥有“濮陽丞印”,*趙平安: 《秦西漢印章研究》第398頁。或是濮陽縣丞用印。《漢志》濮陽屬東郡,在今河南省濮陽縣子岸鄉故縣村。*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濮陽縣》,第301頁(文物單位簡介)、第150頁(圖版)。
2. 畔邑
73EJT9∶116 (部分)
73EJT24∶543 (部分)
田卒東郡畔邑利里公大夫孫成□□年廿九
(金關漢簡73EJT9∶116)
此條簡文之“畔”,原釋文作“西”,黄浩波先生改釋“臨”,説:“東郡,《地理志》、《郡國志》皆無西邑,然皆有臨邑,且東郡縣邑以邑命名者,唯有臨邑。”*黄浩波: 《〈肩水金關漢簡(壹)〉所見郡國縣邑鄉里》,簡帛網2011年12月1日。細審圖版,此條竹簡右半部殘缺,此字的右半邊也因此缺失,左邊所存應爲田字旁。
金關漢簡有一支簡内容與之相關,簡文曰“戍卒東郡畔大曲里單地餘”(73EJT24∶543),其中“畔”指東郡畔縣。比較這兩條簡文的圖版(參左圖),不難發現,簡73EJT24∶543之“郡畔”兩字的左半邊“君田”,與簡73EJT9∶116殘存之“君田”部分完全相同。而東郡轄縣中僅有畔縣之“畔”字的左半邊爲田字旁,因此,簡文應改釋爲“東郡畔邑”無疑。
3. 離狐邑
(金關漢簡73EJT21∶323)
《漢志》東郡有離狐縣,治今河南濮陽縣東南。*周振鶴編著: 《漢書地理志彙釋》第101頁。
4. 茌平邑
(金關漢簡73EJT24∶392)
《漢志》東郡有茬平縣,北宋宋祁曰“‘茬’當作‘荏’”,王先謙認爲宋説有誤。*王先謙: 《漢書補注·地理志上》第2280頁。《史記·酷吏列傳》曰:“尹齊者,東郡茌平人。”《漢書·酷吏傳》亦有相同記載。依據簡文,當以“茌平”爲是,茬、荏均因形似而誤。茌平曾置邑,地在今山東省茌平縣韓集鄉高垣墻村、南鄭村。*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山東分册》之《茌平縣》,中國地圖出版社2007年,第848頁(文物單位簡介)、第330頁(圖版)。
(十) 魏郡
1. 館陶邑
戍卒
魏郡
館陶邑
(居延漢簡198.18)
戍卒
魏郡
館陶邑
(居延新簡EPT56∶170、171)
(居延漢簡311.13)
館陶稱邑的簡文不多,更多的是館陶縣的記載,如:“戍卒魏郡館陶池上里龐勝”(居延漢簡67.5)、“第十三隧卒魏郡館陶上庫里尹疾去”(居延漢簡159.24)、“戍卒魏郡館陶春陽里李廣”(居延新簡EPT65∶449)。關於館陶邑、館陶縣之關係,陳直先生説:“太后公主所食湯沐爲邑,本簡館陶一稱邑,一不稱邑,蓋一度稱邑,旋即罷廢,當非同時之物。”*陳直: 《居延漢簡研究》第132頁。館陶邑存在時間估計不長,故簡文中館陶稱縣者居多。馮小琴指出,漢宣帝長女名施,曾受封館陶公主,其時代與簡文較相合,簡文之館陶邑應是劉施湯沐邑。*馮小琴: 《居延敦煌漢簡所見漢代的“邑”》。其説或是。《漢志》魏郡有館陶縣,即今河北省館陶縣治所在。*周振鶴編著: 《漢書地理志彙釋》第173頁。
2. 元城邑
(居延新簡EPT51∶533)
元城邑
(居延漢簡208.2)
(金關漢簡T25∶89)
據上文可知,元城邑爲富平侯之别邑。《漢志》魏郡有元城縣,地在今河北大名縣東。*周振鶴編著: 《漢書地理志彙釋》第174頁。
3. 陰安邑
□陰安邑便里垣年
(居延漢簡38.38)
陰安稱邑的簡文僅見於此,另有簡文曰“魏郡陰安東脩里王富”(居延新簡EPT51∶102)、“戍卒魏郡陰安平里焦承”(居延新簡EPT51∶383)、“魏郡陰安高里大夫田莫如”(居延新簡EPT53∶187)、“魏郡陰安左池里賈廣”(居延新簡EPT59∶10)、“魏郡陰安新所里王益衆”(居延漢簡173.29),所指都應是陰安縣。陰安亦曾封侯,爲侯國,存在年代爲元朔五年(前124)四月至元鼎五年(前112),*馬孟龍: 《西漢侯國地理》第451頁。在今河南清豐縣古城鄉古城村東北。*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册》之《清豐縣》,第310頁(文物單位簡介)、第154頁(圖版)。
(十一) 濟陰郡
1. 吕都邑
(居延漢簡126.27A)
另有簡文曰“濟陰吕都開陽里徐利”(居延新簡EPT65∶139)此吕都爲縣。《漢志》濟陰郡有吕都縣,地在今山東省菏澤市西。*周振鶴編著: 《漢書地理志彙釋》第159頁。濟陰郡始置於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宣帝甘露二年至黄龍元年(前52—前49)、成帝河平四年至哀帝建平二年(前25—前5)爲定陶國,其餘年份爲郡。*參看周振鶴: 《西漢政區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1頁。吕都邑的存在時間當在濟陰爲郡之時。
(十二) 大河郡
1. 瑕丘邑
(居延漢簡515.42)
出土封泥有“瑕丘邑令”,*趙平安: 《秦西漢印章研究》第362頁。可與簡文瑕丘置邑互證。大河即大河郡,多見於簡文,如“大河郡瑕丘直陽里田延年廿四”(金關漢簡73EJT24∶766)、“田卒大河郡瑕丘襄成里王勝年卅八”(居延漢簡498.11)、“大河郡瑕丘多禾里陽振”(居延漢簡499.3),這三處瑕丘應爲縣。《漢志》“東平國”條曰:“東平國,故梁國,景帝中六年别爲濟東國,武帝元鼎元年爲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爲東平國。”據此可知大河郡的存在時代,爲武帝元鼎元年至宣帝甘露二年(前116—前52),瑕丘邑亦當在這段時間内存在。不過,令人疑惑的是,瑕丘曾置侯國,始置於武帝元朔三年(前126)三月,一直存續至西漢末年。*馬孟龍: 《西漢侯國地理》第438頁。我們知道,漢簡的名縣爵里材料中,若籍貫在某侯國,一般會清晰標明。這樣看來,瑕丘縣、瑕丘侯國或同時並存,而瑕丘縣一度置邑。尹灣漢牘所記東海郡政區,既有平曲縣,又有平曲侯國,也是同樣的情況。瑕丘地在今山東兗州市新嶧鎮東頓村南500米處。*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山東分册》之《兗州市》,第417頁(文物單位簡介)、第236頁(圖版)。
(十三) 渤海郡
1. 廣邑
費長,山陽郡都關孫敞,故廣邑長,以廉遷。
(尹灣漢牘YM6D3)
《漢志》齊郡有廣。馬孟龍指出齊郡的廣曾分别於前201至前157年、前33年至王莽時期爲侯國。*馬孟龍: 《西漢侯國地理》第368、506頁。出土封泥有“廣侯相印”,*趙平安: 《秦西漢印章研究》第371頁。應是廣侯國相之用印。
比較縣、邑、侯國内的吏員設置,縣、邑設令或長,侯國設相,無令長。牘文中的“廣邑長”,必然不是廣侯國内的吏員,衹能是廣邑之邑長。從時代上看,尹灣簡牘的年代正與齊郡的廣侯國存續時代相重合,簡文的廣邑應不在此。查《漢書·王子侯表》,另有廣侯順,河間獻王子,元朔三年(前126)十月受封,元鼎五年(前112)免侯,侯國屬渤海郡,地望不詳。此廣侯國廢置後,或曾爲邑,稱“廣邑”。
(十四) 臨淮郡
1. 取慮邑
厚丘長,臨淮郡取慮邑宋康,故丞相屬,以廉遷。
(尹灣漢牘YM6D3)
《漢志》臨淮郡有取慮縣,地在今安徽靈璧縣北。*周振鶴編著: 《漢書地理志彙釋》第256頁。
(十五) 東海郡
據尹灣漢牘可知,成帝時東海郡轄況其邑、朐邑。況其在今江蘇省贛榆縣西南,朐在今江蘇省連雲港市西南。*參看拙文《西漢東海郡的轄域變遷與城邑分佈》,《歷史地理》第25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71—188頁。
(十六) 趙國
1. 邯鄲邑
戍卒趙國邯鄲邑中陽陵里士伍趙安世年三十五
(居延漢簡50.15)
簡文中,邯鄲稱邑僅見此一例,而邯鄲縣的材料十分常見,如“戍卒趙國邯鄲縣蒲里董平”(居延漢簡346.1)、“戍卒趙國邯鄲樂中里樂彊”(金關漢簡73EJT25∶133)等。由此或可知邯鄲爲邑的時間並不長,徵發邑中戍卒的記載因此很少。《漢志》趙國邯鄲縣在今河北省邯鄲市市區及西南郊區一帶。*國家文物局主編: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北分册》之《邯鄲市》,文物出版社2013年,第751頁(文物單位簡介)、第395頁(圖版)。
三、 簡牘所見邑的地理分佈
根據尹灣漢牘及西北漢簡材料,可輯考的邑共有四十一個。其中部分有明確紀年,部分可以推考出大致的設置年代。由於西北諸批簡牘的時代以西漢中後期爲主,不早於武帝太初年間,所考諸邑的存在年代也應當在這一時期。總的來看,集中在公元前1世紀,即西漢後期,尚不清楚是否有東漢時期的邑。
根據上文的梳理,可將簡牘材料所見漢代(主要是西漢中後期)的邑列表、繪圖如下:
表1 簡牘所見漢邑地理分佈表
續 表
續 表
説明: 本圖主要體現漢邑的地望及分佈,不反映郡國名稱與界域的情形。圖1 簡牘所見漢邑地理分佈示意圖
依據表、圖所示,可以看出武帝之後縣級政區“邑”的地理分佈特點:
1. 集中分佈在太行山至新函谷關一綫以東。從地理空間上看,西漢前期,漢與王國東西對立且異制,其分界綫在西河(晉、陝兩省之間的黄河)、崤山、豫西至鄂西山地一帶。其西爲關中(山西),其東爲關東。武帝推行“廣關”政策之後,分界綫東移至太行山、新函谷關(位於今河南新安縣)一綫,河東、上黨、弘農等郡都歸屬於關中,其範圍因此得到擴展。*參看辛德勇: 《漢武帝“廣關”與西漢前期地域控制的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8年第2輯,第76—82頁;馬孟龍: 《西漢侯國地理》第五章“武帝‘廣關’與河東地區侯國遷徙”第311—328頁。關中是漢廷直接控制的統治核心區,而關東王國林立,是漢廷需要重點防備的區域。
從上圖可見,除了河東郡有三個邑分佈外,其餘諸邑均位於關東地區,其背後或有某些政治因素。再觀察河東郡的三個邑,臨汾、絳均在西漢晚期的成帝年間爲邑,聞喜爲邑的年代或許也比較晚。這反映出西漢有關中不置邑的傳統,這一傳統直至西漢晚期纔有所突破。無論是湯沐邑還是侯國别邑,分置於關東諸郡,其賦税收入歸邑主或列侯,客觀上起到了削弱關東勢力的作用,特别對邑集中分佈的潁川、南陽等郡而言,這一作用顯得尤爲明顯。
2. 主要分佈在淮水以北的關東漢郡之中,以南陽、潁川郡最爲密集。可考的四十一個邑中,衹有趙國的邯鄲邑位於王國封域中,其餘都在漢郡之内。我們知道,推恩令實施之後,王子侯國别屬漢郡,王國之内基本上没有侯國存在。邑主與同爲封建領主的列侯,性質上有很强的相似性,或許也遵循了王國之内不封邑的原則。邯鄲作爲趙國的都城,爲何稱邑,尚難以解明。
漢郡之邑,幾乎都聚集在淮水以北的關東經濟發達區。以潁川、南陽、東郡、魏郡等地最爲密集。《漢志》潁川郡有二十個縣級政區,有九個曾爲邑,幾乎佔到一半,而這衹是從有限的簡牘材料中看到的現象,實際設置的邑可能更多。以貴婦湯沐地爲主體的邑,其首要考慮的是經濟收入,選擇經濟發達地區封邑,是顯而易見且容易理解的。
由於我們依靠的主要是西北漢簡中的戍卒徵發材料,這些戍卒的來源集中於幾個郡的現象比較明顯。材料的局限性可能會導致結論上的局限性,但無論如何,仍可窺得漢邑分佈之大概。
餘 論
雖然傳世文獻關於縣級政區“邑”的文字不多,但仍有些蛛絲馬迹。《漢志》廬江郡有“湖陵邑”,九江郡有“寿春邑”。我們懷疑這兩個地名中的“邑”字應是班固自注,用於標明湖陵、壽春的性質。如《漢志》記九江郡有“曲陽,侯國”、“博鄉,侯國”等例,應讀作“湖陵,邑”、“壽春,邑”。湖陵地望無考,大致當在今安徽省太湖縣東,壽春在今安徽省壽縣。《漢志》依據的是西漢末年的材料,這兩個邑的存在年代,估計也應在西漢晚期。
與《漢志》不同,《續漢志》(《續漢書·郡國志》)記載了不少作爲縣級政區的湯沐邑。河内郡有山陽邑,河東郡有聞喜邑、絳邑,潁川郡有舞陽邑,魏郡有陰安邑,南陽郡有冠軍邑、舞陰邑、湖陽邑、育陽邑,吴郡有陽羨邑等。由於《續漢志》保存的是順帝永和五年(140)左右的政區材料,所以這些邑也多是順帝所封或當時仍然存在的。如順帝阿母宋娥封山陽君,食邑山陽;聞喜公主爲和帝女,食邑聞喜;陰安公主爲章帝女,食邑陰安;順帝長女爲舞陽公主,食邑舞陽;順帝二女爲冠軍公主,食邑冠軍;安帝妹稱舞陰公主,食邑舞陰。此外,《後漢書》還記有陽翟長公主、長社公主、潁陰長公主、臨潁長公主、汝陽長公主等,從封號可知其封邑所在。這些封邑中,聞喜、絳、陰安、冠軍、舞陰、陽翟、長社、潁陰、臨潁亦見於簡牘之邑,很值得注意。
附記: 本文曾提交“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14”(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與芝加哥大學顧立雅中國古文字學中心主辦,2014年10月)。宣讀之後,得到了陳偉、來國龍等先生的指正,得以及時修訂,謹致謝忱。
*本文爲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出土文獻所見戰國秦漢楚地郡縣研究”(14BZS015)及2015年武漢大學自主科研項目(人文社會科學)“新出簡牘所見秦漢郡縣研究”成果,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