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要有深度
2015-06-26朱燕
朱燕
[摘 要]文本解读,是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的教授。教师在教学中对文本解读往往出现越位和失位的现象。教师只有认真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整合文本,准确定位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从作者视角、读者视角、语文视角出发,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
[关键词]文本解读 越位 失位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75
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以及带领学生共同解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只有认真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整合文本,准确定位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进行科学而艺术实的教学设计,展现出利于学生发展的灵动课堂、实效课堂,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问题凝视
纵观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概括地讲便是越位和失位。
(一)文本解读的越位
1.文本解读的泛概念化
一些教师因受知识、观念的限制,长期坚守着一套封闭的或是过时的、错误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诗中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一句时,“密密缝”一词被简单地解释为针线活很细;提到林黛玉,就是多愁善感、体弱多病……这样的结论并没有错,问题在于有了这样的结论,学生的阅读过程就会失去应有的意义,他们在阅读时就很难形成新的体验,学不到新的知识。
2.文本解读的包办化
解读文本时,教师全权包办,忽略了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他们唯恐学生不能全面、多角度地理解文本,于是就把文章从语段到文句再到字词,机械化、程式化地肢解,然后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教学,知识的传输也许全面了,而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却被死死地禁锢了。
(二)文本解读的失位
随着个性化阅读、多元化解读等理念在课堂的践行,课堂中少说为宜已成为一些教师解读文本的一种新趋势。有些教师受潮流影响,害怕自己在课堂中越位,于是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时,不敢再外加一些东西,就文本而谈文本,忽略了文本原有的深度,浅尝辄止。如此阅读,如此解读,就有了“浅阅读”的倾向。
二、解读文本的视角
(一)作者视角——把握文本的价值
要想解读文本到位,就得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文本解读时,不了解作者就无法把握作者之思和文本之意,因为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世界的载体。有的文章,作者想表达一种心路历程,有的想阐释一种真理,有的则是一种内心的独白……从作者的角度去解读,就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本的主旨。所以,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像学生那样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体会作者的思想,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从而进行阅读教学。
《毽子里的铜钱》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的一篇散文。这篇课文通过回忆几十年前一位卖山薯的老人送两个烤山薯给“我”吃,却不要“我”毽子里的铜钱的故事。文章回忆了一个慈祥、谦卑、善良的老人,回忆了老师对“我”的深情教诲,让“我”一辈子心存温暖。琦君忘不了故乡的山水,更忘不了故乡人,忘不了亲爱的父母、尊敬的老师、异姓姐妹,甚至长工和乞丐。正是这一份体谅、这一份温暖让作者回忆至今。了解了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再去解读文本,我们就能清晰地了解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想要表达什么,从而为走进课堂并取得实效打好基础。
(二)读者视角——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
特级教师于永正对解读文本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必须学会解读文本,走进文本,充分挖掘教材,不能滞留在文本的浅表层,要挖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只有钻研出语文的韵味,才能上出有语文味道的好课。在解读文本时,首先我们要把自己当做一个读者,要静下心来细品文本,想方设法让自己读进去、悟形象、想结果,再走出来,通过品析词句,让文章涤荡我们的心灵。
1.深——字斟句酌,入木三分
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内化语言,最终发展成为自己的语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品味语言文字就是引导学生感受、感悟和品味,学习和借鉴作者的写法,迁移运用。所以,首先得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句段,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句话而不用那句话,用这种写法而不用另一种写法。《毽子里的铜钱》有这么一句话:“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层层剥笋法:①这里一连用了两个“愣愣”,你知道“愣愣”是什么意思吗?②老人“愣愣地望着”,他心里在想什么?我“愣愣地望着”,心里又在想什么?③从“愣愣地望”中,你读懂了什么?④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样的教学紧扣语言文字,从一点切入,然后层层深入,层层推进,直至最后揭示文章中心,达到训练的目的。
2.全——重视技能,感悟文采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一名读者,在解读教材的时候,除了重视语文知识技能外,更要重视文章的表达技巧——感悟文采美。《毽子里的铜钱》让我们处处感受到文中细腻柔婉的笔调,清淡朴素的韵味。捕捉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之处,唤起了我们儿时的梦想与纯真:原来普通的生活里,自己也曾积淀了许多情感和思念。
(三)语文视角——凸显文体的特征
在小学阶段,我们所学的文章一般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但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必须把握文体的特点,不能将说明文上成记叙文。《毽子里的铜钱》是一篇叙事散文。与一般散文相比,叙事散文在形式上是一样的——形散而神不散,但在内容上,叙事散文则强调通过对具体事情的记叙与描写来塑造人物,抒发情感,表达作者的思想。《毽子里的铜钱》这篇课文主要线索较多且复杂,既有“铜钱”线,又有“烤山薯”线,还有“情感”线。虽然线索众多,但它始终遵循散文的最基本特点,始终让人感受到老人的那份善良、淳朴,始终让人感到温暖。
三、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一)广泛阅读,博采众长
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师语文素养、知识能力、逻辑辨析等各种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所以,语文教师不仅要广泛阅读相关的教学资料,还要大量地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还应广泛涉猎如心理、自然、历史等领域的知识,不仅要使自己成为语文学科的专家,还应当让自己成为“杂家”,迁移各类知识,让自己有多元的文化视野,并置身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之中,从而多角度、个性化地解读文本。
(二)反复研读,读透教材
语文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有经验的阅读者,在文本解读时,不能简单地依赖教参,更不能被教参所左右。所以,当我们拿到一篇文章时,除了多读、细读是必然的基础外,我们还应注意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觉得有疑问的问题,并将其解决。同时,要善于发现文本的自身特点,抓住特点,读出个性化的理解,这样才能确定训练重点,充分利用文本。
孙绍振教授认为:“当前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弱化,贬损了语文教育应有的含金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广泛地阅读,不仅要读与自己专业知识有关的书,而且还应当读一些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关系不大,但实际上是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的书。在博览精取的读书过程中,千万不要忘了做摘要或读书卡片,因为它们是博览精华的成果,是知识仓库的储备。
一篇文章应该是有生命的,是有灵魂的,且独立存在。面对一篇篇陌生或熟悉的文章,我们通过自己的细读后发现它的价值,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也是一种收获的过程。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