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生阅读“文学经典”的意识、意志与能力
2015-06-25卢水金
卢水金
据有关媒体报道,当今“电子阅读”的兴起,使“快阅读”“浅阅读”“读图”之类的阅读方式大行其道,公众阅读“去经典化”的倾向愈来愈明显。那么,背负高考备考重任的高中生,是否有必要在阅读“文学经典”方面投入其宝贵的时间与精力?这是一个令学生、家长与语文教师均感困惑的问题。在多年的“文学经典”阅读与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在思考、探究这一问题,认为对此应作肯定回答,以使高中生具备应有的阅读“文学经典”的意识、意志与能力。
一、“文学经典”及其价值
“经典”的基本范畴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易中天先生说:“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有句老话:‘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本文所谓的“文学经典”,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与空间双重考验的、被人们所广泛认可的最有权威、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文学作品。
文学经典具有穿越时空的艺术生命力。古今中外,作家无数,作品无数,但真正能成为经典的,相对于作家作品总量而言,只是其中的极少数,可谓“凤毛麟角”。但正是这“凤毛麟角”,却能穿越千百年历史的沧桑与风尘,突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阻碍,走进历代中外读者的灵魂深处,与之契合,与之碰撞,产生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与艺术魅力,引领人们步入或优雅、或崇高的精神圣地。无论是《诗经》《楚辞》《论语》《庄子》,还是《荷马史诗》、《伊索寓言》、古希腊悲剧,均是人类文学长河中“大浪淘沙”后留给后人而历久弥新、熠熠生辉的传世经典。
文学经典最本质、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们均是以文学的、审美的方式去探究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命运相关的一些终极性、永恒性命题,而且其探究成果被广泛认可,最有权威性。例如,人的本质是什么,人性的复杂性有何表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何在,爱情的真谛是什么,如何获得自由与幸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的关系究竟怎样,讴歌真、善、美,揭露假、恶、丑,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古往今来的人们普遍关注且需永久探索的问题,而经典文学作品就承载着人类这一神圣的文化与文学使命。
例如,《西游记》中所表现的唐僧师徒四人历尽艰险去往西天求取真经的“求真”精神,《红楼梦》中所表现的贾宝玉“情不情”(对世间所有人乃至万事万物都有一份深切关怀之情,不管其是否对我有“情”)的“博爱”精神,《老人与海》中所表现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的“硬汉”精神……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使人们的内心变得强大,灵魂得到净化,境界得以升华。
易中天先生说:“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他还举例说:“在孔、孟、墨、韩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智慧。”钱理群先生说:“读文学经典惟一的目的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两位著名学者对阅读“经典”提出了亦堪称“经典”的主张与看法,对我们培养高中生阅读文学经典的意识、意志与能力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意识与意志
据了解,乡村学校的学生极少阅读课外书籍,甚至连《读者》这样著名的杂志在那里也鲜为人知。城里学生的阅读视野相对开阔些,但也主要集中在教辅资料、报刊杂志及某些通俗读物上。真正能有意识、有意志、有计划地系统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学生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固然有时间精力不足、课业负担过重等客观因素,但与此同时,文学经典意识缺失、阅读意志力薄弱、文学鉴赏能力低下等恰是造成上述情形的深层原因。
针对学生文学经典意识缺失的现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有的放矢地加以培养。首先是“现身说法”。教师和阅读意识强的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和阅读经验,点拨学生逐渐具有阅读经典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对那些来自“书香门第”、对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如数家珍、侃侃而谈的老师与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感到了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巨大差距,因此痛下决心,“恶补”名著。
其次是“他山之石”。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充分借鉴名家读书的经验之谈,影响学生的读书选择取向。例如,余秋雨先生说:“阅读经典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份平庸的困扰。”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笔者还经常忆及读研期间自己的老师以及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大学一些著名学者来本校做学术报告时反复告诫我们要“读文本”“读名著”“读经典”的谆谆教诲,并经常拿来与现在的学生分享。
再次是“官方标准”——《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高中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针对学生阅读意志力薄弱的情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力求对症下药。所谓“阅读意志力薄弱”,是指学生面对“整本”而“艰深”的长篇巨著时,要么望而却步,要么半途而废,缺少那种“一啃到底”的意志与毅力。针对高中生中普遍存在的此种阅读障碍,笔者引导他们制订了一些阅读策略。
首先是计划性阅读。就是从高一开始,即引导学生制订整个高中三年的文学经典阅读计划。具体操作时,可参考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指定的篇目以及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6册)中“推荐阅读”的篇目,并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从时间上说,长篇名著阅读尽可能安排在周末、节假日及寒暑假进行。
其次是汇报性阅读。就是每月定期举行一次读书汇报会,要求每位学生将这一个月以来的阅读成果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老师和同学进行汇报。
再次是功利性阅读。专家们往往旗帜鲜明地反对“功利性”。但如果我们进行一番实事求是的考察,在高中这样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那种完全“不食人间烟火”式的“非功利性”阅读几乎是不存在的。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敢于面对现实,提倡某种意义上的“功利性阅读”。比如,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笔记”中设立“名著欣赏”专栏,使其不得不“有目的”地去阅读一些名著;在平时及考场作文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到某些名著中的人物、事件或场景,“迫使”其“学以致用”。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我们要反复提醒学生及家长,不要把阅读名著这件事与高考备考对立起来。事实上,只要认识到位,安排得当,这两者不仅不会相互对立,反而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培养学生鉴赏“文学经典”的能力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这既是对高中生应具备的文学鉴赏能力的具体要求,也为我们如何培养学生阅读与鉴赏文学经典的能力指明了方向。
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及其表现力进行品味与鉴赏的能力。高尔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我们也可以说,语言是一切文学要素的载体。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对文学语言的感知与感悟能力,亦即通常所说的“语感”。良好语感的形成,需要长期积累与训练,包括诵读、听读、默读典范文本中的精彩片段,反复品味、揣摩其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高考古诗文默写篇目背得滚瓜烂熟。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其在课外背诵《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以及宋词中的经典篇目,并熟读一些现当代诗歌、散文名篇。如徐志摩、戴望舒、何其芳、余光中、舒婷、海子的诗歌代表作,鲁迅、朱自清、林语堂、梁实秋、老舍、郁达夫、贾平凹、周国平、余秋雨的散文代表作。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学生自然能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底,为进一步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
其次,我们要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优美意境及其表达技巧进行赏析、评判的能力。经典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例如,《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痴呆疯傻、聪慧性灵,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多愁善感;《阿Q正传》中阿Q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等等。我们要让学生通过鉴赏这些典型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看到人性的多面性、复杂性及其形成机制。
故事情节是叙事性文学文本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重要载体。小说的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它来源于生活,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更集中,更完整,更有代表性。例如,《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情节,每次均不相同。其中有诸多伏笔、照应、细节、暗示、谶语,等等,在阅读与鉴赏时,我们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作者在全书中所惯用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艺术手法,同时还要注意发掘故事情节所隐含的主题意义。
有的叙事性文本也带有较强的描写、抒情色彩,营造出一种优美、典雅的艺术意境,很值得学生用心去品味和鉴赏。如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中就有浓厚的抒情性与意境美;沈从文在《边城》里描绘的“湘西世界”更是如诗如画,意象、意境、意蕴“三美”兼具。学生在阅读这些经典之作时,如能具备相应的文学鉴赏能力,必将从中得到更大的审美愉悦与艺术享受。
再次,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情感世界进行探究与鉴赏的能力。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文学经典中隐含的“民族心理”很值得我们提醒学生去探究。例如,《三国演义》中关羽之“义”,《水浒传》中宋江之“忠”,《红楼梦》中贾政之“孝”;鲁迅小说揭示的看客心理、奴性心理、自欺欺人心理;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嘲讽的浪漫而荒诞的“骑士心理”,等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文学经典中的“时代精神”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如但丁《神曲》表现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毛泽东诗词表现的革命豪情,《青春之歌》等“红色经典”表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新时期文学中所表现的“改革开放”精神,等等。
还有,人类的“情感世界”在文学经典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这也是具有永恒探究意义的命题。《哈姆莱特》中有“生存还是毁灭”的艰难抉择;《安娜·卡列尼娜》中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的人生感悟;《三国演义》中有“既生瑜,何生亮”的人生悲叹;《红楼梦》中有“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的爱情悲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特别提醒学生:既要对文本中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情感世界有感性的、形而下的了解与认识,更要有理性的、形而上的考查与探究,惟其如此,才能达到对世界、对人生、对人性、对情感的深度把握。
培养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意识、意志与能力,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需要与长远意义,可谓任重道远。学生、教师均应高度重视,合力践行。与此同时,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界、出版界等各方面亦应为之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人文环境与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5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