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实证研究
——基于广州市的调查数据

2015-06-24巫长林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团干团干部服务型

巫长林

(广州市团校 ,广州 510635)

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实证研究
——基于广州市的调查数据

巫长林

(广州市团校 ,广州 510635)

基层团干部对基层团组织建设实际状况的反馈和主观认知是有效地了解基层团组织建设基本状况的有效途径,了解基层实际,才能有效地推进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基于对广州市基层团组织团干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在对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有两方面内涵:第一是加强基层团组织服务能力建设,即提高服务青年的水平;第二是加强基层团组织的组织能力建设,即提升基层团组织生命力。

基层服务型团组织;青年;服务能力建设;组织能力建设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推进,党和政府的事业取得了平稳、快速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2014年7月共青团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提出建设基层服务型团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青年组织的基础工程,是引领和统揽共青团全部基层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要载体,对于密切团组织与团员青年的联系,代表和维护青年利益,提高团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更好地履行团的组织职能、实现团的组织使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90多年来,一直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共青团,怎样建设共青团这个重大课题,[1](P30)当前也面临着如何建设服务型团组织的转型,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服务青年的着力点,进而塑造团组织新形象。在当前执政党执政方略改变、政府行政改革、青年群体分化、团青关系变化以及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下,建设服务型青年组织显得尤为必要。[2](P39)因此,本文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为中心,研究如何加强为青年谋发展的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为基层团组织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二、研究方法与样本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广州市基层团组织,具体是指区级以下团组织。调查对象为广州市基层团干和普通青年群体,团干包括专职和兼职团干部,团内职务则包括了团委书记、团委副书记、团总(支部)书记、委员和没有担任任何职务;团干部所属的团组织覆盖较广,包括青年社会组织团组织、学校团组织、机关团组织、事业单位团组织、企业团组织、两新团组织和街道、社区团组织。

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面对面访谈为辅。问卷调查由于调研渠道的限制,采用立意抽样。为了使研究样本、研究结论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基层团组织状况和保证研究的代表性、科学性,团干样本方面,在团干所属的基层团组织类型选取上,各种基层团组织都尽量覆盖;同时,兼顾团组织的层级性,区级、街道(乡镇)级、社区(村级)都有涉及;共发放团干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356份,有效问卷率79%。问卷调查数据的录入和统计分析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完成,主要采用了描述性分析、交叉分析、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在访谈方面,为了更加全面了解团干部对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情况,课题组到广州市各个区进行了走访调研。主要访谈的对象有天河区、黄埔区、增城区、越秀区、海珠区、花都区、白云区、番禺区、荔湾区等广州市9个区的区团干、街道(乡镇)团干、团支部团干。

三、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现状

(一)团干对基层服务型团组织的认识与看法

1.团干对基层服务型团组织的认识

关注程度。团干对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的关注度比较高,关心基层团组织的发展。调查结果显示,12.5%的团干“非常关注”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58.8%的团干“比较关注”。这表明大部分的基层团干部积极关注基层团组织建设动态,对于团组织事务比较关心。同时,不可忽视的是26.7%的团干对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关注度“一般”,少部分占2%的团干表现出“不太关注”。

内涵理解。基层服务型团组织的基本内涵方面,团干的理解度有待于提高。仅有3.8%的团干对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内涵是“非常清楚”,42.7%的团干是“比较清楚”;大部分的团干对于基层服务型团组织的内涵了解度不高,其中2%的团干是“不了解”,5.2%的团干是“比较不了解”,46.2%的团干对于内涵了解是“一般”。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询问“基层服务型团组织的内涵是什么”,回答的理解,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对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内容比较陌生,不清楚内涵;第二类是认为团组织本身就是在服务青年,只是新提法。

在团市委开会的时候有听过,但是具体到我们镇街下面来,具体的相关内容就不知道了。(访谈,镇团委委员Z,20141217)

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文件,我有看过,我们团委就按照具体实际工作来做,主要就是做社区志愿服务。(访谈,镇团委书记C,20141223)

这个内容,我不大了解,没怎么听说过。(访谈,村团支部书记Z,20141224)

基层服务型团组织的概念太宽泛,只是理念性提法,我们目前做的都算是服务青年工作;我们的工作要服务青年,把服务理念贯彻到工作中去。服务是面上的,不是个体怎么样。提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的原因主要是党提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了,团跟着做。一直都在做,只是强化服务职能,服务青年是我们的四项基本职能,提出了新名词、新概念,落地还是一样。(访谈,区团委副书记Z,20141117)

2.团干对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看法

建设的必要性。对于当前共青团是否有必要建设“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大部分的团干是持肯定态度。其中28.8%的团干认为“非常有必要”,53.5% 的团干认为“比较有必要”,持积极肯定态度的这两类团干累积百分比83.3%,说明建设基层服务型团组织是符合大多数团干的想法,获得基层团干部的认可;16%的团干认为“一般”,还有少数的0.6%的团干认为“比较没有必要”,0.6%的团干认为“没有必要”,0.6%的团干表示“不清楚”,说明建设基层服务型团组织还需要进一步与基层团干部联系,深入调研部分团干部认为没有必要的原因,提高团干对建设基层服务型团组织的支持力度。

建设的团组织形象。关于“团组织以什么形象,更可能让大家竖大拇指”的调查,34.8%的团干认为应该有人情味儿,了解青年情况,40.6%的团干认为应该踏实务实,注重解决现实问题,16.7%的团干认为应该注重理性分析,创新力强,7.7%的团干认为应该遵循规则,注重实际。

建设的关键。关于“建设基层服务型团组织的关键”的调查,30.1%的团干认为关键是分管团工作的党政领导班子重视和支持,27.6%的团干认为是经费的支持,16.4%的团干认为是团干部队伍建设,13.9%的团干认为要创新工作方式,9.8%的团干认为需要机制建设,2.3%的团干认为需要加强理论研究。

(二)基层团组织服务青年状况

1.服务活动次数和类型

各基层开展活动频率不均衡,开展活动的次数差异较大。问卷调查中设置的问题“您所在的团组织开展活动的状况是一年大概开展______次;或者每月平均开展______次”的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团组织平均每年开展11.28次活动,比较常见的是一年开展12次;5次以下(包括5次)占了42.4%,10次以下(包括10次)占了65%,15次以下(包括15次)占了84.6%,24次以下(包括24次)占了高达92.6%,数据表明基层团组织每年开展的活动大多数都在24次以下,即平均每月2次以下,开展活动频率高于24次/年是比较少的(具体见表1)。

表1 所在的团组织每年开展活动的状况

服务活动的类型多样化,各类活动开展的频率差异大,最多基层团组织开展的活动是文体娱乐活动,最少的是就业创业活动。开展得比较多的前三项为78.4%的基层团组织有开展文体娱乐活动,64.9%的基层团组织有开展志愿者活动;52.5%的基层团组织有开展政治学习、思想教育活动。

2.服务载体和平台

服务沟通方式信息化、新媒体化,但服务平台较窄。关于团干与青年沟通联系的主要方式的调查,数据表明,68%的团干会采取QQ群和QQ的方式,59.2%的团干会采取微信, 52.5%的团干会采取发短信或者电话通知的方式,51.6%的团干会采取发文件或者开会的方式,34%的团干会采取在宣传窗、公共活动处等区域张贴海报的方式,32%的团干采取了团组织口头通知的方式,23.5%的团干采取了电子邮件的方式,23.5%的团干选择了团组织的网站,18.8%的团干选择了微博的方式,7.3%的团干选择了电视、报纸等方式。说明在信息化时代,团干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多采用青年比较喜爱的沟通手段进行联系,特别是新媒体的运用较广。

四、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团组织体系建设方面

1.兼职团干为主,人员相对缺乏

在走访的广州市各个区团委过程中,提到人员的问题,大部分区都指出人员缺乏是基层团组织面临的一大问题。

我们团工作这一块真正做事的就2人,挂名的比较多,总共有8个还是9个的样子。(访谈,镇团委副书记X,20141223)

我们镇有5个团干,全部都是兼职的,平时活动就由我们负责;遇到活动比较大型的,就组织我们镇政府的青年干部、青年职工参与工作,一般是按照活动工作任务的性质,与各个部门职能相关的人参加,比如预防青少年犯罪活动,我们就邀请综治办的同事过来协助工作。(访谈,镇团委委员Z,20141217)

街道没有专职人员,没有编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让团干有活力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工作都依靠团干的激情、热情,他们不做也是没办法的。(访谈,区团委书记L,20141110)

2.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较弱,团员数量发展缓慢

关于基层团组织对所辖区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程度调查,调查发现,46.5%的团干认为团组织对辖区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般”,11.8%的团干认为“吸引力不足”,2.4%的团干认为“没有吸引力”,33.5%的团干认为“吸引力比较高”,仅有5.9%团干认为“吸引力非常高”。

团员数量发展缓慢,青年对入团热情不高是主因。关于近3年来团干所在基层团组织是否发展团员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29.6%的团干回答“没有”,26.8%的团干回答“不清楚”,43.6%的团干回答“有”;在回答有的团干中,进一步调查发展团员数量,数据显示,近3年来,基层团组织发展了平均43.72个团员,最普遍的是1人,最大值为563人,最小值为1人(参见表2)。

表2 近3年来,基层团组织发展团员数量表

由于基层团组织发展团员数量缓慢,因此,进一步调查其中缘由,调查显示,29.9%的团干认为是由于“青年对入团热情不高”,26%的团干认为是由于“青年流动性大”,21.5%的团干认为是由于“已经都是团员”,9%的团干认为是由于“青年达不到要求”,7.7%的团干认为是由于“不重视团员发展”,5%的团干认为是由于“发展团员是学校的事情”。

3.资源分配的倒三角形,部分基层团组织经费紧缺,工作资金保障缺乏

关于“建设基层服务型团组织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困难”的调查结果显示,26.1%的团干认为主要的困难是经费短缺,20.9%的团干认为是工作人员短缺,12.4%的团干认为是各区域、各类型基层团组织之间的合作不够, 11.2%的团干认为是团干部积极性差,12.8%的团干认为是开展活动缺乏有效载体,场地缺乏,9.3%的团干认为是工作手段、服务理念跟不上,6.9%的团干认为是团员流失严重。

当前团组织资源是一种倒金字塔模式,团组织的人力、物力、资源越到基层越少;相反,工作任务是正金字塔模式,团组织的工作任务逐级下达,基层团组织是任务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同时,基层团组织还要在一线服务青年。共青团作为一个科层组织,其组织结构呈现为三角形,但是资源却呈现倒三角分配状态,越是上一级团组织其资源越多,越是下一级则资源越少。其原因是,上级共青团本身天然资源多,易利用它所拥有的资源去调动和换取资源,而下级共青团不具备这样的条件。[3](P7)随着服务青年形势的严峻,倒金字塔资源模式和正金字塔任务模式的张力也就越大。正如调研中所了解到的,“越往下越考验基层团干的个人能力,越往下团组织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越低,得依靠团干的个人能力强弱”(访谈,区团委副书记Z,20141117)。因此,基层团组织的社会网络渠道与团干部个人关联性较大。

(二)基层团组织服务青年方面

1.开展的活动与受青年欢迎活动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本次调查设置了对比题目“您所在基层团组织开展的活动”和“比较受青年欢迎的活动”,问题选项是一致的。调查数据表明,基层团组织开展的活动与受青年欢迎活动之间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差异比较突出的是政治学习思想教育、志愿者活动、评比表彰等活动;而差异最小的是婚恋交友、文体娱乐和就业创业等活动。对于某些活动,青年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查(此题是多项选择题,N=352),61.4%的团干认为是由于活动趣味性不强、内涵不丰富, 59.1%的团干认为由于活动安排与青年日常工作学习发生冲突,40.9%的团干认为活动没有根据青年的需求来设计和组织,38.1%的团干认为缺少活动设施和阵地,11.9%的团干认为团干部组织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不够,3.4%的团干认为没有这种情况。

图1 基层团组织开展活动和比较受青年欢迎活动对比折线图(N=356) 注:这两题都为多项选择题,各选项通过选择与不选择两分变量统计处理

2.服务青年工作的受益群体较为狭隘,找服务对象难

当前团组织和青年关系,逐渐由“青年找团组织”转变为“团组织找青年”的发展格局。在团组织找青年的格局下,调研过程中,团干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找青年难,由于青年的流动性以及“单位人”变为“社会人”时代的来临,团组织找青年的渠道越来越少;第二是服务的青年群体较为狭隘,团组织活动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一些熟悉的青年,即经常参与团组织活动的青年或者体制内的青年。

现在已经不像以前发一个通知或者一个口号就能够召集青年,找青年比较难。(访谈,区团委办公室主任L,20141119)

我们的服务青年对象,真正小部分是服务普通青年,大部分服务的都是机关单位的青年。(访谈,区团委副书记Z,20141114)

非体制内的青年,凭什么要听你的?因此,关键是我们做的是不是青年需要的,而且做的要有持续性的,不然来了一次,下次来了搞的活动又不一样了。(访谈,区团委副书记W,20141117)

我们共青团目前的活动都是通过行政化的手段,动员内部人员参加的。搞了很多品牌,很多项目,但共青团的地位还是弱化。(访谈,区团委书记L,20141110)

3.服务青年面临竞争比较激烈,竞争对手多元化

关于“在服务青年领域团组织面临的竞争程度如何”的调查,39.5%的团干觉得“比较激烈”,7%的团干认为“非常激烈”,只有4.1%团干认为“没有竞争”,5.8%的团干认为“竞争不太激烈”。而竞争对手的调查,调查显示(此题是多项选择题,N=334),64.1%团干认为服务青年领域竞争主要来自服务青少年的社会机构,44.3%团干认为竞争来自服务青少年的企业,24%团干认为竞争来自两新组织,15.3%团干认为竞争来自国际青少年服务组织,11.1%团干认为竞争来自宗教组织,9.6%团干认为竞争来自港澳青少年服务组织;同时,也有团干指出“网络”是一大竞争对手。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广州市基层团组织还处在建设基层服务型团组织的探索阶段,对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内涵的理解较为模糊,服务工作与青年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基层团组织的生命力有待发展。在分析基层团组织现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两方面内涵,第一是加强基层团组织的组织建设,即增强基层团组织的生命力;第二是加强基层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建设,即提高服务青年的水平。这两个方面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支柱,并且相互依赖。只有基层团组织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青年;服务能力提升了,则能更好地凝聚、引领青年,促进团组织自身发展。共青团就必须从以支配性为诉求的单维权力运行模式的平面化的同心型组织形态,向以引领性为诉求的多维权力运行模式的立体化的枢纽型组织形态转变。[4](P11)为了更好地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一)抓住基层团组织自身建设牛鼻子,夯实服务青年基础

第一,依托“党建带团建”选优配强,巩固组织“硬”实力。重视党建带团建工作,依托“党建带团建”为基层团组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基层团组织的发展。首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为“党建带团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本次调研中发现,大部分(70.4%)基层团组织都建立了党建带团建联系点制度,但驻点工作开展较少;其次,选好配强团干部,优化团干部成长环境。团干部队伍建设是团组织发展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要优化团干部配备,通过竞争上岗、公选招考、差额选举、挂职锻炼等形式,创新基层团干部的产生方式,充实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力量。

第二,强化以服务青年为本的理念,打造服务型组织文化“软”实力。基层服务型团组织的核心要义是“服务”,要强化团组织的服务功能,将服务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点解决服务意识较弱,服务工作使命感有待提高的问题。首先,适应形势发展,共青团服务已由“团组织有什么服务,青年接受什么服务”转变为“青年需要什么服务,共青团能否提供”的局面,团组织要以青年为中心提供服务;其次,开展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以建立健全规范化、常态化服务青年机制为重点,强化服务意识,通过服务贴近青年、团结青年、引导青年、赢得青年;再次,依托青年志愿者服务、青年文明号等服务载体,围绕青年身心健康、成长成才、文娱体育、婚恋交友、社会融入、就业创业等六大领域,建立覆盖青年各个需求领域的“服务项目菜单”,供青年自主选择,促进青年成长。

第三,加强基层团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团干服务能力。首先,建立健全关于团干部作风建设的规章制度,对基层团干部的服务流程、服务态度、服务用语等明确进行规定,规范团干部日常行为;其次,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引导、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年权益,与青年“面对面”、“零距离”沟通,增进团干部和青年间的联系;再次,健全基层团干部联系团员青年制度,坚持从青年中来、到青年中去,解决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健全服务体系,缩小青年需求和团组织供给之间的差距

第一,扩大服务覆盖面,构建大服务的框架。以“围绕服务抓团建,抓好团建促服务”的思路,解决“提高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工作的有效覆盖”这两大战略性课题。以智慧团建、区域化团建、党建带团建工作为着力点,探索不同的基层服务型团组织模式。通过打破行业、层级、所有制界限,推动区域内团组织间形成制度性联系,以青年工作地、生活地和兴趣地为依托,构建网格化团建模式;在团建覆盖的基础之上,深入推进团的服务工作,着力构建科学严密、全面覆盖的服务组织体系,实现组织覆盖与服务覆盖相统一。

第二,优化服务内容,推动服务品牌的年轻化。一是提供服务青年的公共产品,在已有的六大服务领域的基础上,丰富服务内容,如共青团服务青年的服务目录、服务地图等公共物品,让青年了解服务状况,更好地融入共青团服务内容体系;二是统筹优化服务项目,统筹青年服务需求与共青团现有服务品牌和项目,推动每个基层团组织或者几个基层团组织联合谋划和实施青年乐于参与的服务项目。

第三,丰富服务手段,建立“24小时全覆盖”模式。在互联网“线上”,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立24小时互联网服务圈,努力做到青年随时有需求,团组织时时有回应;在“线下”,联合24小时营业的企业、商家,以及专业社工和志愿者,组建24小时“服务团”,线上线下互动,构建共青团24小时全覆盖的服务模式。

第四,加强服务阵地建设,完善服务平台。建设两类服务平台,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方面,加强实体服务阵地建设,推进服务阵地的基础建设。在青年集中区域,依托基层团组织,就近建设一批综合实体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智慧团建”建立的全国首个青少年服务“淘宝网”——广州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激发各基层团组织在平台上以“卖家”开店式地开展即时性、信息化服务,为青年提供参与更便捷、对接更精准、内容更贴心的服务项目,解决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加强服务队伍建设,解决基层服务力量较弱的难题

第一,构建以共青团为主导,青年社会组织和志愿组织作为合作伙伴的协同服务机制。青年社会组织和志愿组织是基层团组织的重要资源,共青团组织形态建设不仅要达到与青年建立关系,而且还应该推动不同形态青年之间互相服务的目的,同时还应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将各类青年作为整合对象,而且要将之转化成共青团加强自身建设的资源;[5](P16)采取“专职+兼职+挂职+实习”模式,吸纳大学生村官、基层挂职团干部、在校大学生等优秀青年,充实基层团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团员队伍建设,重点解决团员数量发展缓慢,部分基层团组织呈现“空壳化”问题。

第二,健全学习培训制度,构建共青团培训教育体系。以各级团校为依托,举办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专题研修班和轮训,提升基层团干部服务能力和提升团干部的信心;统筹各方资源,加强共青团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创新研究,进一步完善团干部学习成长的有效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团干部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第三,重视服务过程公开透明,加强监督考核,构建以青年满意为根本标准的服务考核评价体系。运用智慧团建平台,建立四本服务考核台账,加强监督。一是青年基本情况台账,掌握青年群体的分布和特点,特别是未就业大学生、网络媒体从业青年、留守儿童、残疾青少年、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民族地区民族青年等六类当前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青少年群体基本情况、服务需求等内容;二是青年社会组织台账,了解社会组织建设模式和运行情况,包括组织规模、功能定位、项目需求、青年参与情况等内容;三是服务青年工作台账,包括本辖区内服务青年的活动、项目、实施效果等内容;四是基层团组织台账,包括团干部资料、团员名册、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等内容。在考核评价方面,通过基层团组织自评、青年测评、上级团组织考评,科学评价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成效。

(四)建立稳定的服务资源,解决基层经费短缺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团干部认为建设基层服务型团组织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困难是“工作经费短缺”。因此,第一,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为重点,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实行服务经费项目化运作;第二,以基层团组织为网点,着力构建区域性共青团资源枢纽。深化共青团区域协作工作机制,推进不同层级、不同领域团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各区域内共青团工作共商、项目共推、青年共助,合力促进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第三,整合团内外资源,建立稳定的服务资源。注重挖掘、整合和配置好团的内生资源,带动团属社团、企事业单位和青年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推动团属阵地率先向青年开展免费或优惠服务项目;同时,运用社会化手段,充分调动和整合外部资源,善于借助和争取党政、市场、社会等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

[1]杨勇.90年来党领导下的共青团建设与发展的奋斗历程与历史经验:基于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考察[J].中国青年研究,2012,(5).

[2]池志雄.服务型青年组织建设研究:以广东共青团的实践探索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3,(5).

[3]童潇.对做好共青团基层工作的若干理论与实践思考:一个社会学的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09,(3).

[4]郑长忠.关系空间变迁的政治逻辑:中国共青团9O年组织形态发展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5).

[5]郑长忠.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共青团发展: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新命题,中国青年研究,2012,(1).

(责任编辑:赵广平)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nhanced Grass-Root League Organizations in Service-Orientated Style——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Guangzhou

WU Chang-lin

( League College of Guangzhou, Guangzhou, 510635,China )

Feedbacks on real situation of League organization and subjective cognition on that of league cadres are more effective methods for comprehending grass-root league organizations. Only know the facts of grass-root, can the grass-root league organizations in service-orientated style be constructed. The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in this paper are directed at grass-root league cadre. This paper is mainly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grass-root league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s. Therefore, two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enhance the grass-root league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s: first, strengthen the service capacity-building of grass-root leagues, i.e. raising the service level of youths; second, reinforce the organizing capacity building of grass-root league organizations, i.e. increase the vitality of their organizations.

Grass-root Organizations in Service-style; Youth; Service Capability Building; Organizing Capacity Building

2015-10-06

共青团广州市委研究课题“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实践与路径研究:以广州市基层团组织建设为例”(2014C19)成果之一;广州市团校青少年调查研究系列研究成果

巫长林(1989-),福建龙岩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共青团组织工作方向的研究。

D297

A

1008-7605(2015)06-0064-06

猜你喜欢

团干团干部服务型
新时代团干,应该如何“正心”怎样“修身”?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严管优出抓好团干部队伍建设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
克服激励难题:以岗为校,强化培育
开卷
团干部须有5种特质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对团干素质提出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