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消复瘫汤治疗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015-06-23臧志萍孙志升韩东利曹晓岚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络脉证候脑梗死

臧志萍,孙志升,韩东利,曹晓岚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2.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健康针灸医学中心,美国 洛杉矶; 3.大韩民国马山大学校韩药材开发系,韩国 马山 630729)

益消复瘫汤治疗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臧志萍1,孙志升2,韩东利3,曹晓岚1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2.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健康针灸医学中心,美国 洛杉矶; 3.大韩民国马山大学校韩药材开发系,韩国 马山 630729)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益消复瘫汤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在内科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益消复瘫汤治疗,对照组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按积分记录症状体征,填写临床观察量表,进行积分判定、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神经功能缺损水平、认知功能障碍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等各项检测指标均明显改善(P< 0.05),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益消复瘫汤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有效复方。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清热解毒益气活血;益消复瘫汤;临床疗效

为了深入研究清热解毒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以期开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新思路,我们以中药复方益消复瘫汤进行临床研究,观察其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住院及门诊患者70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1]《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内容,选择符合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诊断标准,有2型糖尿病和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或腔隙性脑梗死)同时存在;符合中医消渴病及中风病中经络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证者;脑梗死发病1~6个月内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益消复瘫汤治疗组(治疗组)和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内科基础治疗:各组患者均实施糖尿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心理治疗和糖尿病教育,注意休息、必要时吸氧;调整血压,必要时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130~140 mmHg/80~90 mmHg;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有感染征象时,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原用降糖西药或用胰岛素治疗者,保持原治疗药物不变;可酌情选用改善脑营养代谢的药物。治疗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消复瘫汤,机器煎药。每付药煎成2袋,每袋150 ml,口服,1袋/次,2次/日。益消复瘫汤药物组成:黄芪、鬼箭羽、黄连、马齿苋、桑枝、地龙、水蛭。对照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煎服方法同上。补阳还五汤药物组成: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两组均连续用药8周后判定疗效。

1.3 疗效判定 观察各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认知障碍水平(MMSE)、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价、血糖(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变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IR)的变化情况。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出版发行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的《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值下降≥70%,NIHSS减少46%~100%;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值下降≥30%、<70%,NIHSS减少18%~45%;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值下降<30%,NIHSS小于18%或增多。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AS 8.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情况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改善或消除临床症状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0.01

2.2 中医单项证候积分变化 由表2可见,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单项证候积分均有明显减少,以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口渴喜饮、小便频多、多食易饥、头晕目眩、肢体软瘫、气短乏力、面色白、汗出、心悸、夜尿频多改善最为明显(P< 0.01),口舌歪斜、肢体强急、唇甲紫暗、便干便秘、失眠健忘也有改善(P< 0.05)。治疗组半身不遂、多饮、心悸、头晕目眩、肢体软瘫、气短、乏力、自汗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口舌歪斜、肢体麻木等症状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单项证候积分变化比较 (分)

与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0.01

2.3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 表3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水平、Barthel指数积分均得到改善,NIHSS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MMSE积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 0.01,对照组P< 0.05);两组间比较,NIHSS、Barthel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MMSE、Barthel指数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0.01

2.4 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表4表明,治疗组在活动、日常生活、前景(总体精神)等方面有明显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对前景改善明显(P< 0.01),活动、日常生活、健康方面也有所改善(P< 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对近期支持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比较 (分)

与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5,△△P< 0.01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脑梗死属于中医“缺血性中风”的范畴,两者虽然属于不同类型的疾病,但中医认为二者关系密切,有着一定共同的发病机理而往往合病。消渴日久,脾气亏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致血瘀络脉。内生之毒来源于体内,由机体阴阳失和,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体内排毒系统功能发生障碍而成。血瘀日久,会因瘀化热生毒;脾虚本身亦可生毒;高血糖日久也可化热生毒;糖尿病又多合并高脂血症,高脂状态可化生脂毒;络脉以其渗濡灌注、双向流动的生理功能和特性,成为机体排泄代谢废物和毒物的重要途径。在络脉失养,络脉瘀阻病理基础上,络脉已然受损,气血渗灌失常,营卫运行受阻,壅塞失和,瘀致毒邪内生,毒反过来促生瘀血,加之虚毒、糖毒、脂毒相互纠缠,又进一步损伤络脉,形成毒损络脉的恶性循环状态。瘀阻于脑络,毒损脑络则发生消渴合并中风。

毒邪暴烈,善入内侵害脏腑。《朱氏集验方》:“已毒即归于脏”。《疡科心集》:“外证虽有一定之形,而毒气之流行亦无定位。故毒入于心则昏迷,入于肝则痉厥……”可见毒邪在损伤络脉同时,必然对络脉所隶属的脏腑造成功能和器质的破坏。在痰瘀阻络的基础上,邪气进一步化生为痰毒、瘀毒,由脑之络脉直入脑之脏腑实体,损伤脏真脏元,致使病情加重,病势缠绵难愈。

基于气虚血瘀的病理基础,毒损脑络的病机关键,我们提出了清热解毒、益气活血的新治法,选用益消复瘫汤,以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方中以生黄芪为君,大补元气,益气活血,托毒外出;臣以鬼箭羽、地龙、水蛭,活血化瘀;佐以马齿苋、黄连清热解毒,桑枝通络。全方标本兼顾、温清并用、攻补兼施,补元气以助血行;活血化瘀以通络脉、畅气机;益气活血截断虚瘀生毒之源;清热毒以祛实邪、扶正气;补元气还可以防止清热解毒药损伤正气。现代药理研究黄芪中多糖、三萜、黄酮等成分,在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糖尿病、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鬼箭羽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刺激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增加胰岛素耐受力,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拮抗性有关[3];地龙、水蛭等虫类药具有抗血栓、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4];马齿苋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菌抗肿瘤等作用[5];黄连降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毒抗炎,增强免疫等作用[6];桑枝降血糖,降脂,降压,增加机体耐力,抗衰老,降低胆固醇,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抑制有害氧化物形成,抑制癌症以及调节肾上腺素功能等[7]。研究结果表明益消复瘫汤能明显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认知功能,能从躯体机能与精神两方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中医证候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优于补阳还五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 张蔷,高文远,满淑丽.黄芪中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3203-3207.

[3] 陈志远,王兴.中药鬼箭羽降血糖研究进展[J].成都医学院院报,2012,7(3):501-502.

[4] 李具宝,刘文琴,汤小虎,等.虫类药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47(3):66-68.

[5] 何国萍.马齿苋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9,15(4):243-245.

[6] 马少波.黄连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J].中药研究,2013,21(6):58.

[7] 张波.桑枝降糖活性成分及协同作用研究[C].西南大学,2013.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Yi-xiao-fu-ta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2 type diabetic cerebral infarction

ZANGZhi-ping1,SUNZhi-sheng2,HANDong-ree3,CAOXiao-lan1

(1.AffiliatedHospital,ShandongUniversityofTCM,Jinan250011,China;2.CaliforniaHealthAcupunctureMedicalCenter,LA,USA;3.TheRepublicofKoreaMasanBigSchool,Masan630729,Korea)

CAOXiao-lan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Yi-xiao-fu-ta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of type 2 diabetic cerebral infarction(DCI).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with DCI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35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Yi-xiao-fu-tan decoction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Bu-yang-huan-wu decoction on the base of internal medical treatment.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8 weeks for both groups.Clinical signs and symptoms were recorded according to the integral record.Clinical observation scales were filled. Finally,integral determin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performed.Results After 8 weeks of the treatment,the examination indexes such as TCM syndrome,nerve function defect levels,level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improved when compared to before treatment(P< 0.05).The improvem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Conclusion The both TCM decoction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igns and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Yi-xiao-fu-tan decoction has obviously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and is an effective TCM formula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cerebral infarction

Diabetic cerebral infarction;Qingrejiedu yiqihuoxue;Yi-xiao-fu-tan decoction;Clinical effects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7-076)

曹晓岚

R749.92

A

1672-6170(2015)01-0076-04

2014-07-24;

2014-11-20)

猜你喜欢

络脉证候脑梗死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结肠络脉探析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