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地区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5-06-17胡冯江
胡冯江
摘 要:初中化学是学生接触化学的初始阶段,对于学生以后是否对这一学科感兴趣、是否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继续进行深入学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如何针对农村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实现农村地区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就成为目前在农村地区任教的广大化学教师重点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农村地区;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生活化;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在农村地区,理科教学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化学学科更是处于艰难境地,因此,在农村地区任教的化学教师,必须依据农村地区的实际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地区的化学教学效果,实现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上述论题进行说明和阐述。
一、联系现实实际,实现化学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而言,他们之所以对化学学科产生不了学习兴趣,一方面是由于化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特征,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当;另一方面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没有将这一学科与现实实际进行有效结合有关。这样学生就体会不到学习化学的价值和意义,体会不到学习化学的乐趣,自然也不会对其感兴趣。所以,作为初中化学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现实实际相联系,实现化学教学的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燃烧和灭火”时,为了顺利引出“着火点”这一知识点,我就对学生说:“同学们,大家都生活在农村,在冬天你们家里应该都是靠烧煤炉过冬的吧,那么,你们都是如何生炉子的?”“烧煤球、煤块。”“嗯,那为什么要把煤球、煤块放到炉子里再点燃,而不是直接点燃呢?”“因为煤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直接用火柴点燃,达不到这个温度。”“很好,从大家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你们都知道物质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在化学上,这个温度就叫做着火点。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有关燃烧的知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燃烧与灭火。”这样,我通过联系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了化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化学教学的生活化,从而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化学学习中。
二、依据教学实际,完善实验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实验教学,既能帮助学生深化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由于农村地区教学条件差,没有配备功能设施齐全的实验室,导致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差、缺乏实验学习的主动性,这就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的我们,必须依据学校教学实际,对实验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比如,农村地区学生由于进行实际实验操作的机会较少,但是他们又对实验课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理,一旦让他们做实验,他们可能就会乱摸、乱碰仪器,而且不认真听讲,导致实验课堂秩序混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实验教学计划,让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教学步骤来,使他们既能学到实实在在的实验知识,以此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还能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化学实验的乐趣。
三、优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封闭环境进行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难以使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难以使学生对化学焕发真正的学习热情。《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化学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转变以往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以此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时,我们就可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外进行一些走访调查活动,如到农户家询问他们的用水情况,到村委会咨询本村河流受污染情况,如果他们没有具体的节水措施和整治措施,学生则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向他们宣传节水、保护水的重要意义,以此增强农村地区人们的环保意识。这样,我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进行开放性的化学教学,让学生对生活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和污染情况进行自主调查,一方面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在少数民族学生居多的农村地区任教,我们一定要结合农村学校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以此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化学、爱上化学,从而为实现农村地区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永红.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实施情况调查及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91.
[2]诸红军.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