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卷考试背景探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策略
2015-06-17朴贞烈
朴贞烈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与考试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卷考试的试题相较于闭卷考试而言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问题分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凸显出明显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因此,探究学生应当怎样适应开卷考试的要求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根据教学经验探析思想品德课程实施开卷考试的试题特点以及教学策略。
关键词:开卷考试;思想品德;教学策略
随着初中新课程的改革,开卷考试中的思想那个品德试题呈现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出现大量的注重学生分析能力的试题,甚至是漫画图和图示的题目。学生答题过程遇到极大的挑战,理解水平差,难以理清题意,填写的答案常常与题意完全不一致;分析能力弱,逻辑思维水平不高,答案或者沾边、或者没有切合中心点;文字的组织能力不强,开卷开始之后尤甚,照搬课本上的语句、段落,没有自己的语言组织等。要改善这样的情况,首先应当了解思想品德课程开卷考试的试题特征,然后针对性地分析探讨。
一、开卷考试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
1.综合性
开卷考试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程的试题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综合性强。有时候一道题目中不但包含思想品德课程本学科的知识,甚至涉及其他学科知识,要求学生有较为广阔的知识背景,对课本上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地应用。
2.开放性
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内容的开放性,以往的客观题目由主观题所取代,材料的应用不再拘泥于教材当中;其次,思维的开放性,学生需要结合所给的阅读材料进行发散性的思考,
找到材料中有用的信息,结合相关知识点表达自身的看法。
3.创新性
在开卷考试的背景下试题的中心思想由原来的突出教材中的知识立意转变成为以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为重点。题目注重的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通过考试能够传授给学生非常有用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以及提高其创新思维水平。尤其是阅卷中规定对有新意的回答可以酌情加分体现出试题的创新性。
二、开卷考试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策略
1.转变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观念的改变是一切变革的基础,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教师将自身视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只能够一味地听和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没有自主思考的机会,非常不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在开卷考试的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参与者和辅导者。开放性的试题要求学生具有非常活跃的思维能力,如果教师不能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永远限制在教师的想法中,答题过程中就不能形成自身的看法。
2.重视基础,加强能力训练
开卷考试后试题不再是简单的概念解释问题,注重的是学生对概念以及原理的应用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学生掌握思想品德课程的概念和原理是基础需要,同样是不能忽视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基于理论和概念性的知识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逐渐地提升学生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3.鼓励提问,培养创新性思维
开卷考试具有非常明显的创新性特征,针对这一特征,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也应当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首先应当鼓励学生提问、对所学的知识提出质疑,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又何来创新。开卷考试的没有固定的答案模式,在书本上更是难以找到现成的答案,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学生思维的考验,应当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设计训练学生思考的环节。结合教学实际,向学生讲一讲最新的材料和热点,通过提问、辩论以及交流等环节引发学生之间的争论,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思维能力。
4.结合实际,提高解题水平
思想品德课程中非常关键的要素就是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想和联系,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只是枯燥的说教,学生难以对此产生兴趣,也与开卷考试的学习要求不一致。教师理论联系实际首先需要将当下的时事热点、国际大事件等引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产生自己的认知。除此之外,还应当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或者问题作为切入点,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教学。教学活动中使用启发式的方式,在引入时事热点信息之后,不要急于说出自身的观点,而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思考来寻找答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工作还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开卷考试的实行让学生面临着较为重大的难题。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答题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开卷考试题目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分析自己的学生所欠缺的能力,转变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基础,加强能力训练,鼓励提问,培养创新性思维,以及结合实际提高解题水平,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补足。
参考文献:
[1]唐汉昭.浅谈开卷考试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复习策略[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1(10):32.
[2]何永康.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卷考试教学应对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01):281-282.
编辑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