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改革之我见
2015-06-17张利芳
张利芳
摘 要:随着我国初中英语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理念上的转变、教学氛围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转变来进行教学改革。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当今全球经济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英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我国对学生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加强。我国现在已经从小学生开始英语教育,足见对英语教育的重视。英语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近年来,初中英语教育的目标越来越侧重学生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英语教育目标的变化要求初中英语教师要注重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革。真正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虽然我们的英语课程有了改革,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英语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初中生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水平还存在很大的不足。首先,我们的英语教学方法比较落后,许多英语课堂的教学方式依然是“满堂灌”,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不是学生,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方式很难使课堂呈现精彩,也很难提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现在的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很难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大班级上课,教师很难做到全面照顾,学习差的学生跟学习好的学生的差距会变大,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教师要结合课程改革,适当地进行教学改革,做到既能够教授学生知识,又能够教育学生,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教师教学理念上的转变
不论是英语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教学,传统意义上的教学都是以知识为本,教师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评价一个教师优秀与否的标志是看他对知识的讲授是否清晰、透彻;评价一个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志是看他是否掌握了教师讲授的知识。这种理念在我国的英语教育中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在一定的时期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犯下了诸多的错误。很多高分低能的“伪人才”就是这种理念下产生的结果。现代社会,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我们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也是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初中英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从以知识为本到以学生为本,课堂上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只是教授给学生知识,同时还要教授给学生做人的方法、学习的方法,成为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英语教师除了给学生教授英语方面的知识外,还要注重学生对英语的交流和使用,注重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学习精神和探索精神,使学生成长为真正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教学氛围的转变
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教师讲、教师读,学生真正参与的没有很多。近几年课程改革的主要要求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生动活泼。初中英语课堂跟小学英语课堂不同,小学课堂可以通过一首歌曲或是一个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初中英语课堂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的参与,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说点东西;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讲一下自己预习的情况,从中发现问题;遇到有意思的英语语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排演英语短剧,将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讲出来,真正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例如,在学习句型“Would you mind...”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想出后面的内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进行练习。在课堂结束,小结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总结和概括,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要点和学习脉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运用能力。通过学习氛围的转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展示自己、挖掘自身潜力。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并非教师努力地教,学生就会学得好。语言的社会性和交际性要求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语言练习,反复的实践运用。初中英语教师主要是给学生教授语言知识,但是语言知识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转化为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转变为交际活动的场所。教师也要认识到自己身份的转变,要从主导地位转变为指导地位,课堂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师在教授学生英语的同时也要使学生清楚,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能够运用语言,而不是为考试而学,让学生用轻松愉悦的心情来接受英语。
总之,从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氛围、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是当前我国课程改革下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英语教师只有寻找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与学生共同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周慧勇.基于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13(04).
[2]霍小花.对型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2(03).
[3]薛秀琼.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科学,2012(09).
编辑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