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液压与气动》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2015-06-15王记彩龚正朋余健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5期
关键词:液压与气动换向阀气动

王记彩 龚正朋 余健

【摘要】根据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程特点,对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液压与气动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29-02

液压与气动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近年来,随着液压气动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明显、独特的优势使其在工程实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工程机械、汽车工业、冶金、电子、食品、纺织等领域,因此,掌握相关的液压与气动知识,对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是十分必要的;然而,随着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改革,液压与气动课程的课时量却有所减少,由原来的70多个学时减为40个学时左右。这就对该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液压与气动知识和操作技能?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应是具备一定理论基础的实用性人才,因此,液压与气动的教学目标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如元件的识别与选用、回路的设计与连接、典型系统的分析、系统的诊断与维护等。

1.1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随着课时数的大幅度减少,如果对液压与气动系统全面介绍,课时显然不够,所以必须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以够用、适用为原则,压缩复杂的理论和公式推导及计算,突出应用型内容,删除一些应用较少又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如删除流体力学有关公式的推导过程;减少元件的性能分析,增加对泵、缸、阀等主要元件的选用、拆装、故障诊断和排除等方面的知识;删除液压与气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增加工作环境中实际应用的液压与气动系统典型实例的分析,增加液压与气压系统的调试、故障诊断与维护的实验训练,使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贴近实际需要。同时,要注意介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2围绕教学目标,调整课程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为了图省事,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讲课内容和课程结构都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实际上,不同专业对课程的要求是不同的,要充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如机电一体化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主要是自动化生产线的编程、调试和维护,职业要求更多的是气压传动技术方面的知识,教学内容应以气压传动为主,液压传动为辅;模具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主要是冲、锻压和注塑等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职业要求更多的是液压传动技术方面的知识,教学内容应以液压传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气压传动技术作适当的介绍。

2.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液压与气动传动中的很多内容比较抽象,且系统运行是个封闭过程,看不到、摸不着,如果只凭老师纯粹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往往会由于感到枯燥难懂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并增加实践应用内容,才能改进教学效果。

2.1采用多媒体教学

液压与气动课程的特点是原理图、结构图比较多而且复杂难懂,板书则比较耗用时间;另外板书、挂图和模型等静态教学方法也无法反映出液、气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学生很难理解其工作的全过程,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满足当今教学要求,引进多媒体教学十分必要。在多媒体课件中,各种液压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液(气)压回路、液(气)压系统的运行等,都可以通过动画演示清楚地展示给学生,一些抽象的概念也变得直观明了,更容易接受;同时,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引入软件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仿真软件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选用恰当的教学软件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本人在教学中引进了德国Festo公司开发的FluidSIM软件,这是专门用于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教学软件,界面直观,操作简单,只需从现有的元件库中调出元件就可以很快地组成各种回路,简单清楚地仿真出一个液压气动系统的运行过程,同时还可以显示出压力、速度等一些重要参数,同时,还可以给回路加上电路控制,实现液(气)、电相结合。

2.3实现教室、实验室一体化教学

液压与气动课程虽然增加了实训环节,但大多数老师则是教室上理论课、实训室上实训课,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训严重脱节,为此,我们将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融为一体,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如在介绍换向阀时,先在实训台上演示换向阀的工作过程,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然后讲解换向阀的结构、工作原理、铭牌含义等,接着老师演示示范换向阀的拆装过程,并讲解拆装中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分组自己拆装一遍,同时给学生讲解各种换向阀的异同,最后简单介绍换向阀的安装位置、选用和应用;在讲解液压回路时,先介绍各种液压回路的特点,边讲解边让学生现场设计回路,同时检验自己设计的回路是否可行。实践证明,采取这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真正实现了师生间的“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学特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比较好。

2.4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现场教学

液压与气动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比较多,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校企合作这一有利平台开展现场教学,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如本人所在院校与浙江科博达工业有限公司有校企合作关系,科博达的主要产品之一就是各种泵,包括齿轮泵,柱塞泵等,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多次带学生深入企业现场,更为直观地去了解各种泵的结构、原理、加工、装配、测试等,同时现场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到认识到液压与气动技术在加工中心换刀装置、液压机、气动和液压机械手搬运装置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所学课程在实际中的所起的作用,从而提高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重视程度,此外,现场教学让学生所掌握的液压与气动装置的安装、调试、维护等技术要领更加贴近实际要求。

3.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检查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采取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往往会造成很多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考试之前临时突击,基至采取作弊的方式来应付考试,即使考试通过了,也没有真正理解课程内容,不能合理、全面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液压与气动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考核方式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本人对其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50%)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考勤、课堂表现等,实验成绩包括在元件拆装、回路的设计与连接等实验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报告的书写,期末考试注重考试内容的应用性和灵活性,新的考核模式能够比较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结束语

经过上述几项改进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尝试新方法和新手段,才能使我们的课程教学兼具高职教育特点和行业特色。

参考文献:

[1]徐云杰,液压传动教学方法改革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25)

[2]何永强,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1,4(19)

[3]吴春玉、陶群利、陈志刚,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分析与改革[J],时代教育,2009(2)

[4]秦展田,高職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6)

[5]周宁,高职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5)

[6]龚肖新,高职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8)

[7]左倩,少学时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08(9)

[8]王慰祖,卿艳梅,张殿武,少课时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实验环节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0,29(5)

猜你喜欢

液压与气动换向阀气动
16通径电液换向阀内控内泄T口使用实例
中寰气动执行机构
基于NACA0030的波纹状翼型气动特性探索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RLV气动控制一体化设计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教学研究
液压与气动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
职业学校液压与气动教学探索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PLC的手动换向阀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
KJH101-127型气动司控道岔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