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宗教死亡观研究对死亡教育的意义

2015-06-15孙禄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5期
关键词:死亡宗教态度

【摘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从诞生之日起, 人类就必须面临着死亡问题。由于地区和文化的不同,人们对待死亡的理解与态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死亡教育的产生和开展,不仅能帮助人们理解、接受死亡,有能力处理死亡带来的各种问题,更能激励人们热爱生命,积极创造人生价值。在不同的宗教背景下,中西方死亡教育的效果呈现出明显差异,我国的死亡教育发展迫在眉睫。学习和研究不同宗教对待死亡的态度,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死亡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死亡  态度  宗教  死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16-02

1.不同宗教对待死亡问题的态度

1.1  佛教对死亡的理解

“生”与“死”一直是宗教关注的主题之一,其中尤以佛教为甚。佛教始终把生死问题作为首要课题,进行了丰富的探索与实践。

超越死亡可以说是佛教宗教文化的核心。它认为,为了超越人生的局限与痛苦,必须首要解决死亡问题。所以,要敢于直面死亡,死亡并不是人生的最终点,它渗透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之中,人的肉体死亡时其实是另一轮生命获得新生的开始,这是一个不断相续的过程。而最终绝对意义上的死亡,是从意识上的根除,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死亡,即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涅槃。

所以,佛教对死亡的理解已远远超出通常意义上的死亡。佛教认为凡夫俗子在三界六道中的辗转轮回,一般以肉体的死亡为终结点,只是通常意义上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同时它又提出“变异生死”,是指超越生死的圣者,属于精神层面的生死[1]。

1.2  基督教对死亡的理解

基督教认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他创造了世间万物,对人世间的一切具有绝对的管理权和支配权。人的生命不是属于自己的,生与死是只有上帝才能决定的事情,人自己无权决定和处置自己的生命。因此,基督教反对自杀和其他伤害生命的行为,因为这是人类妄想用本来属于上帝的权力,来伤害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对上帝的背叛 [2]。

在基督教的观点中,生命的最终目标是回归上帝,人唯一的价值就是与上帝的联系。现实生活中存在了太多的罪孽,唯有天堂才是最终的归宿,而只有虔信上帝、时刻禁欲的人,才能从现实的人生中彻底解脱,到达彼岸的天国。因此,死亡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完结,而是进入理想的天堂,回到上帝的身边。这不仅不可怕,反而是令人感到期待的事情。

正是这种超越死亡的信仰,使基督教要求人们积极地、坦然地面对死亡。它鼓励人们培养“死亡意识”,解决如何直觉和体验自己的生命与死亡,加倍地爱惜生命[3]。

1.3  伊斯兰教对死亡的理解

伊斯兰教认为每个人都是由真主创造的,真主是人类生命乃至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生命的去与留只能由真主决定,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自己或他人的生与死,包括自杀和自残在内的行为都是对真主的背叛,死后都会受到真主的惩罚。因此,伊斯兰教徒认为应该听从真主的安排,无需惧怕死亡,而是要保持客观和积极的态度。

伊斯兰教认为,真主面前是人人平等的,生而平等,死亦平等。人们通过死亡实现对真主的回归,同时真主也会以他们在人世间行为的善恶为标准对其进行末世审判,和他们在前世所处的地位和拥有的财富并无关系。“在那日,人们不得不离散,使他们看见自己行为的报应。行一个小蚂蚁重的善事者,将见其善[4]。”因此,在今世要积极行善,以求死后获得真主的宽恕。对伊斯兰教徒来说,死亡是通往后世的桥梁,是他们获得真正归宿的一个阶段,因此,其虽重视后世,但也不放弃现世的人生,也就是所谓的“两世兼顾、两世吉庆”。

1.4  道教对死亡的理解

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创造了生命与万物,但在道教看来,人类并非由神创造的,虽然天地间一切生物都是由神所主管,但“道”才是天地万物之本源,即使是神灵,也同人一样都是由“道”所生化的。“道”是宇宙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是客观的中立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万物运行的根本原则。

因此,在死亡的问题上,道教选择了一种无拘无束的态度。他们认为,生与死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生与死是一体的存在,这种生与死之间的转化是自然的客观规律,是无法避免的。在这种观念之下,死亡不再是一件悲剧和可怕的事情,相反,通过死亡可以得道成仙,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例如:“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其踞鼓盆而歌[5]。”在此基础上,道家通过追求“长生”来实现对死亡的超越。老子认为,不死之物是虚而空灵的精神,是生化万物的本根,要让自己清心寡欲,从而适合与道[6]。

1.5  儒家文化中对待死亡问题的态度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它对于死亡的态度,决定了社会和民众面对死亡时的心理基调。与其他宗教思想相比,儒家对死亡的理解带有浓厚的伦理教化色彩,其自然属性被忽略,被赋予了特定的社会属性,成为实现“生”的意义的途径与标准。

这种重生轻死的思想,使儒家非常重视生命的存在与质量。“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7]。”它要求人们不论对人还是对己都要做到爱惜生命,没有意义的死是不可取的,但如果是为了仁义和道德,就应该义无反顾地选择死亡,以身殉道。

因此,儒家选择用“三不朽”来作为超越死亡、对抗死亡的方式。“三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8]。”儒家相信,虽然肉体最终会消逝,但精神世界是可以死而不朽的。因此,在现世要认真地对待生命,积极入世,建功立业,并最终把这些精神财富惠及后世。只有这样,生命才是永恒的。

2.不同宗教背景下中西方死亡教育的差异

2.1  西方国家死亡教育的发展

西方文化自古就蕴含着强烈的悲剧情怀,有关死亡的理解和探索从未停止。在基督教等宗教力量的指引下,人们可以很坦然地直视死亡、讨论死亡。在此基础上,死亡教育得到了较为成功地推广开展。

美国:20世纪中期兴起,之后不断得到重视和推广。死亡教育成为通识教育,各级学校都逐渐开设了正式的课程;同时,社会上的死亡教育专业组织、社会服务中心等机构不断开设公众讲座,教授人们认识死亡以及正确地预防自杀和死后丧葬安置等相关知识。

德国:进行“死的准备教育”,引导人们正确面对死亡。

英国:为学生开设与死亡有关的课程,使学生学会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能力处理挫折打击,更好地面对生命。

经过多年的摸索,西方国家的死亡教育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实践证明,死亡教育的成功开展,不仅能帮助人们学会正确地面对死亡,有效地减少自杀现象,对于促进人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命,努力提高人生价值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中国台湾的生死教育

20世纪末,中国台湾的教育界也意识到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开始引进死亡教育,并称之为“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各个大学中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等相关课程已经得到了广泛地开设,相关机构和研究所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在中学中,死亡教育的正式课程正在逐渐地得到普及和接受。而在小学,虽没有专门开设死亡教育的课程,但是有关生命和死亡的内容都有涉及,比如“生命的旋律”课程,老师通过对生命起源等问题的讲授,帮助学生认识从出生到死亡的各个阶段,从而使他们正确地对待生命和死亡[9]。

2.3  我国死亡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重生轻死的生死观,使我们一直对死亡采取否定和避讳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有关死亡的话题总是被刻意的回避,人们很少有机会正式地探讨死亡问题。因此,死亡教育在我国的开展十分缓慢。

然而,越来越多的校园自杀、他杀事件却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13年六月,湖南农业大学一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因工作压力过大选择跳楼自杀;十月,河北北方学院一名大二男生在宿舍上吊身亡,之前曾自杀未遂多次。这些惨痛的事实无不提醒我们死亡教育迫在眉睫,必须要尽早尽快开展。

然而,从80年代的死亡学研究至今,虽然部分大学已开始尝试开设死亡教育或相关课程,一些社会机构也努力开始推广相关的知识,但从总体来看,仍局限于学术界和学者的理论探讨,开展的范围小、程度低,而对于很多已经不再接受学校教育的社会公众来说,死亡教育更是非常陌生。所以说,死亡教育的推广和影响并没有达到显著的效果,它的发展仍将是一个长期和艰难的过程。

3.结论

物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对死亡的困惑和恐惧越来越大,但很多人拒绝面对死亡,甚至在言语上都不可提及。这种排斥态度不仅在死亡真正到来时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之前的人生也必然是浑浑噩噩,没有价值的虚度。我国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复杂、多元,自杀等各种死亡现象频发,人们对于死亡的认识和态度更加令人担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宗教徒更加容易形成超脱的死亡观,因为宗教的力量给了他们有力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化解了恐惧,可以更加平和、坦然地直面死亡。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不同宗教的死亡观,并充分与国情特点相结合,可以在处理死亡问题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为死亡教育的开展增加实际操作性和可行有效的办法,对于推动我国死亡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颢.此生可度:佛教生死观[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11.

[2]尚九玉.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M].北师大出版社,2000.

[3]张忠成.试论基督教的生命观——从基督教信仰看生命的价值和意义[J].金陵神学志,2012,1-2(90-91).

[4]马坚译.古兰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5]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 中华书局,1961.

[6]陈兵.生与死[M].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7]杨伯峻.孟子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60.

[8]《左传·襄公二十四年》[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9]孙传宏.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3(11-12).

作者简介:

孙禄(1989-),女,山东烟台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死亡宗教态度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态度决定一切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