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热中药的临床病例分析

2015-06-11赵圣剑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临床

赵圣剑

【摘要】目的:对清热中药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使用清热中药的7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整理其基本数据资料,研究分析清热类中药的临床药理作用效果。结果:726例患者中,298例用于治疗炎症及病原微生物感染,有效率为100%;134例用于抗肿瘤和清热,有效率为85.07%(114/134);235例用于清热利湿,有效率87.35%(205/235);其余59例用于治疗冠心病,有效率为96.61%(57/59)。结论:清热中药可有效应用于抗菌、清热、冠心病、肿瘤的治疗中,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清热中药;临床;病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207-01

凡以清解里熱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此类药物可广泛应用于热证症状,如面红目赤、口舌干燥、舌红苔黄、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脉数等[1]。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清热类中药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等药理作用[2]。为避免临床盲目使用清热中药,合理指导临床用药,笔者对我院726例患者进行了病例分析,现将本实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使用清热中药的7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具体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证候、诊断、治疗情况以及最终的治疗效果等。

2 结果

2.1 抗炎、抗菌效果

726例患者中,298例用于治疗炎症及病原微生物感染。其中支原体阴道炎患者195例:均已婚,年龄22~45岁,平均(38.7±4.6)岁。顽固性扁平疣患者103例:男61例,女42例,年龄18~31岁,平均(21.8±6.0)岁,病程2个月~7年,平均(20.1±7.2)个月。经中医辨证分析此类病情多因正气不足、外邪入侵所引起,治疗应以清热燥湿利尿类药物为主,如黄柏、板蓝根、连翘、泽泻、茯苓、赤芍、白芍、薏苡仁等,若患者有气虚血虚症状,可适当佐以补气血药物如当归、香附、白术等。本实验中阴道炎患者痊愈178例,有效1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扁平疣患者痊愈65例,有效3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清热类中药一般抗菌谱较广,可抑制多种细菌真菌、病毒等,显著改善炎症和微生物感染状况。黄芩、连翘、板蓝根可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黄柏可有效抑制结核杆菌和钩端螺旋体;金银花、青黛、鱼腥草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效。此外,清热中药还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效果,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可抑制流感病毒。

2.2 抗肿瘤、解热作用

肿瘤发热患者共134例,其中男76例,女58例,年龄34~65岁,平均(54.6±6.5)岁,病程11个月~2年。中医认为此类疾病病因在于热毒耗津、气阴两虚、痰盂交结、郁而化热,治疗时应以固本退热方药为主,如天花粉、地骨皮、太子参、石膏、芦根、知母等,针对痰瘀严重患者,适当加以枳壳、橘红类理气化痰类药物。肿瘤发热患者共痊愈62例,有效52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85.07%。

晚期肿瘤患者临床多伴有口渴、发热、局部灼热疼痛、尿赤、舌苔黄腻等热证,若长期使用解热镇痛类西药可导致机体虚脱,中医理论认为此类症状属于正虚邪实、气血津液亏虚,应重在固本培元,可采用固本退热类中药,如地骨皮、太子参等。

2.3 清热利湿

235例用于清热利湿,其中乙型肝炎105例,男62例,女43例,年龄34~67岁,平均(46.5±4.7)岁,病程1~5年,平均(2.4±1.1)年。梗阻性黄疸130例,其中男71例,女59例,年龄33~72岁,平均(53.2±9.3)岁。中医认为此类疾病属于多由湿热瘀郁、肝脾失氧所致,宜采用滋阴降火、补脾养肝类中药,如金银花、苦参、茵陈等,适当佐以柴胡、郁金等理气药。清热利湿类患者痊愈85例,有效120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87.5%。

慢性乙肝病机包括正虚和邪实两方面,治疗时应重在疏肝健脾益气、清热利湿解毒,多采用柴胡、金银花等疏肝健脾、滋阴降热类中药。

2.4 冠心病的治疗

冠心病患者59例,男32例,女27例,年龄41~78岁,平均(56.7±8.9)岁,多由气血不畅、痰瘀内热所致,治疗以清热泻火、活血化瘀类方药为主,如大黄、黄芩、黄连等,并佐以活血化瘀类中药。59例患者共痊愈21例,有效3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1%。

中医认为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是由心脉痹阻所致,固临床用药以活血化瘀为主,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如川芎。

3 讨论

清热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治疗冠心病等多种应用,为避免临床盲目用药,应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根据患者的性别、生理、遗传、过往病史等进行个性化用药[3],同时结合中医理论,以辨证论治为原则,科学配伍,正确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张仁霞,刘常同.清热类中药免煎颗粒与其煎剂体外杀菌效果的比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0):112-114.

[2] 张文龙.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5):64-65.

[3] 陈笑媚.清热中药的临床病例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7):220-222.

猜你喜欢

临床
背俞穴走罐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鹅大肠杆菌病的临床诊断及防治
普外急腹症临床治疗的初步探讨
临床带教
临床带教
临床带教
临床带教
元胡止痛膏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临床问答
当归四逆汤治疗虚寒型痛经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