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创伤性脑出血发病高危因素及预后的临床分析

2015-06-11邵一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创伤性血肿脑出血

邵一平

河南中牟县人民医院 中牟 451400

脑出血占卒中20%[1]。美国脑出血处理指南将脑出血划分为创伤性脑出血和非创伤性脑出血。非创伤性脑出血也称原发性脑出血或自发性脑出血[2-3]。其中非创伤性脑出血病死率较高,本文旨在探讨影响非创伤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及预后的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组为我院2008-01—2013-12间收治158例非创伤性脑出血患者,男98例,女60例;年龄(52.5±14.3)岁。患者经MRI和CT检查均确诊为脑出血,且无明显外伤病史。排除晚期脑疝、大脑强直、存在病理性呼吸疾病、脑干广泛出血患者,以及合并有严重心、肝和肾等器官衰竭的患者。其中基底节区出血98例,原发性脑室出血24例,脑叶出血22例,小脑半球出血10例,继发性脑室出血4例。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统计患者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心房颤动等病史及吸烟饮酒史。根据实验室及影像检查结果,统计患者可能发病因素。

1.2 治疗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以及脑部CT检查等具体情况确定手术方式。158例中50例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108例行微创手术。根据术前CT统计患者出血量:使用公式ABC/2计算,其中A是血肿最大层面的血肿最长直径,B为垂直于A的血肿宽度,C为血肿厚度[4]。统计患者手术据发病时间(h),同时记录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率情况。

1.3 术后治疗方案 术后均常规使用止血剂和脱水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视情况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防治各种并发症等。同时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

1.4 疗效评定 术后1周对手术患者进行第一次评价,主要评估患者死亡率,手术并发症等指标,同时记录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ADL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在患者后续治疗4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再次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17.0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因素统计分析 高血压患者比例(74.7%)与其他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发病因素统计

2.2 出血量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比较 根据术前患者预计出血量,以30 mL为分界,出血量>30 mL患者,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30 mL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出血量不同治疗效果的比较

2.3 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干预疗效分析 术后1周时将患者(除外死亡病例)随机分为2组,统计两组年龄、术前评估出血量、性别及术后1周和治疗4周时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出血量及术后1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治疗4周是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早期康复训练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未接受康复训练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 讨论

中老年患者非创伤性脑出血的原因多为高血压和脑淀粉样血管病[5],40岁以下的青年人群中非创伤性脑出血的原因多为血管畸形[6]。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优于规范化的内科治疗效果[7-8]。出血量的大小直接影响非创伤性脑出血疾病的严重程度,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非创伤性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与出血量呈正相关,尤其巨大血肿会在短期内形成脑疝,病死率高[9]。

表3 2组患者统计资料比较分析结果

再出血多发生在起病后24 h,尤其在6 h内,6 h以后发生再出血罕见。对发病初期急剧升高的血压进行有效干预,可降低血肿扩大[10-11]。国内试验显示,脑出血后12 h内收缩压高于140 mm Hg,死亡及其从属风险增加2倍。出血后6 h内如果将收缩压降到140 mm Hg以下,与收缩压为180 mm Hg比较,血肿体积减小 2 ~4 mL[12]。

非创伤性脑出血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动静脉畸形、动脉瘤、静脉血管瘤、颅内肿瘤、凝血障碍等,其中高血压是非创伤性脑出血患者的主要高危因素。良好的控制血压、早期手术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早期康复治疗即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通过进行运动、电疗等手段的辅助治疗,以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能力的提高。非创伤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症状稳定后即可进行,通常与临床治疗同期进行[13]。

[1] Martini SR,Flaherty MI,Brown WM,et al.Risk Factors tracerebral hemorrhage differ according to hemorrhage for in location[J].Neurology,2012,79(2):275 -2 282.

[2] Zivin JA.Hemorrhag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M]//Goldman L.Schaler AI.Cecil Medicine.24th ed.New york:Elsevier,2012:2 320-2 326.

[3] Morgenstern LB.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Stroke,2010,41:2 108 -2 129.

[4] Kase CS,Greenberg SM,Mohr JP ,et al.Intracerebral hemorrhage[M].Mohr JP,Wolf PA.Grotta JC,et al.Stroke[M].5th ed.Saunders:Elsevier,2011:531 -615.

[5] Niemela M,Hernesniemi J.The risks of surgery in spontaneous supratentori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J].World Neurosurg,2012,78(6):581 -582.

[6] Kirkmana MA,Tyrrell PJ,Kinga AT,et al.Imaging in young adul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Clinical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2012.114:1 297 -1 303.

[7] Broderick J,Brott T,Duldner J.Volume of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 powerful and easy-to-use predictor of 30 day mortality[J].Stroke,2011;24(8):987 -93.

[8] 崔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J].安徽医学,2011;32(9):1 288-1 289.

[9] 方晓黎,张佳克,范龙龙,等.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19(6):469-470.

[10]曾令先,杨广亮,杨赛琴.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形成脑室铸型的治疗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56-57.

[11] rabhakaran S.Naidech AM.Ischemic brain injury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Stroke,2012,43:2 208 -2 263.

[12] Delcourt C.Huang Y.Arima H,et al.Hematoma growth and outcomes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The interacst study[J].Veurology,2012,79:314 - 319.

[13]金晓红,叶茹.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人脑出血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6-7.

猜你喜欢

创伤性血肿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中医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