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大学生就业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2015-06-09

中国商论 2015年35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

促进大学生就业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湖北工业大学 胡天凤

随着“史上最难就业季”一次次被大学毕业生刷新纪录,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形势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越来越严峻,人才需求与供给的严重错位,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成为一种常态。造成这种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究其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失衡。本文将从定量的角度出发,基于产业结构失衡的视角对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此提出可行性对策,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 结构性失业 产业结构失衡 实证分析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大学生就业市场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每年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不断进入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却有许多大学生遭遇“就业难”的窘迫。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高校、社会、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及大学生自身。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高校扩招政策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大学生供给过剩,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从事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知识与技能无法被充分利用,从而产生过度教育;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社会的需求导致大学生就业难。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是我国就业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和公平性缺失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和选择方式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期望和价值取向也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等等。笔者认为是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导致市场需求不足,高端市场未能创造足够多的岗位供大学生选择,从而使得部分大学生被迫转向低端市场或者自愿性失业,进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将采用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论证分析,以进一步说明产业结构失衡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对策,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

1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在现阶段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非常时刻,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是牵动着每个家庭的脉搏。大学生就业形势到底如何,笔者将作以下分析。

1.1 大学毕业生数量连年递增,就业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2001年大学毕业生只有115万人,而2014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却增加到727万人,是2001年的6.32倍,就业率却只占70%左右,低于2001年的89.4%的就业占比,就业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

表1 2001~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学生总数、增长率、就业率

1.2 大学毕业生数量占适龄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红利已逐渐消失,从2011年开始,适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数出现了首次下降,随后几年一直保持着下降趋势。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大学毕业生占适龄劳动人口的比重呈逐渐上升趋势(如图1),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将大众化,将成为适龄劳动人口的主力军,这也预示着在有限的岗位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图1 大学毕业生占适龄劳动人口比

1.3 大学毕业生期望就业行业与实际就业行业存在落差

由图2中,智联招聘对2014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可知,大学毕业生期望就业的行业集中在第三产业,主要以IT/互联网/通讯/电子、金融/银行/投资/基金/证券/保险、政府/公共事业/非盈利机构三大行业为主,但实际就业的行业却与期望值存在落差,主要集中在IT/互联网/通讯/电子、制造业/汽车/仪表设备、贸易/零售/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三大行业,其中落差最大的当属政府/公共事业/非盈利机构和制造业/汽车/仪表设备行业。由此可知,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被大多数毕业生视为金饭碗,而制造业/汽车/仪表设备行业则对毕业生吸引力相对较弱,但由于制造业规模庞大,所以吸纳劳动力的数量也较大。当然缺乏吸引力不可避免的会导致自愿性失业的存在。

图2 2014年应届毕业生期望就业行业与实际就业行业

1.4 与美国相比,我国大学生数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美国,平均失业率显著高于美国

表2 2005~2012年适龄劳动人口数、占总人口数、大学生占适龄劳动人口数比

表3 2001~2004美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率和失业率

由表3可知,美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增长波动性很大,这可能是经济危机影响的结果,但是从总量看,美国大学毕业生增长速度明显不如中国。在取得大学文凭总人数上,美国增长速度较平缓。从表3可知,以2001年为基年,我国2014年取得大学文凭人数已达到6563万人,相较于美国3437.9万人而言,我国取得大学生文凭人数约是美国的两倍。虽然我国大学生数量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美国,但是失业率却显著高于美国,中国平均失业率为25.38%,美国平均失业率为3.17%,如图3所示。

图3 中国和美国大学生失业率走势图

2 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特点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化阶段,新的增长速度,需要新的行业来支撑,需要靠产业结构的转型。在不断深入的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迫在眉睫。虽然当前我国传统行业产值占GDP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走低,而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占比和贡献率不断上升,但总体上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调整还不彻底,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严重。

2.1 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

由表4和图4可知,我国从2003年开始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9年除外),到2012年经济增长开始回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化阶段,并开始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如图4所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2004年除外);第二产业的比重总体趋势相对稳定,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有下降趋势但总体仍占据最高的比重,这表明我国制造业规模仍然很庞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这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在进一步的优化中。

图4 2001~2012年我国三大产业占GDP比重和GDP增幅的变化

2.2 二次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和贡献最大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离不开三大产业的有效支撑,然而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和贡献不一。如表5所示,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和贡献最小,第二产业对经济拉动和贡献最大。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间不仅产值比例差距逐渐缩小,拉动和贡献率也在逐渐缩小,但是我们可以从数据比较中看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和贡献不如第二产业大。第一产业随着产值占比的逐渐下降对经济的劳动和贡献也在下降。

表4 2001~2012年我国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

2.3 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

如图5所示,自2001年以来,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一直在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是先下降后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是一直在上升。到了2012年,三大产业就业占比相差无几,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已经超过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达到36.1%,比第一产业高2.5%,比第二产业高5.8%,但是与美国三大产业的就业贡献率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贡献与美国第三产业就业贡献差距悬殊,美国1998年第三产业就业贡献就已高达64.11%,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对于吸纳就业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但是总体上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仍是不足的。

图5 2001~2012年三大产业就业占比变化

2.4 大学生成为第三产业的主力军

从表6中我们可知,我国大学生在不同行业的就业情况。在三大产业中,大学生就业集中在第三产业,其中教育、金融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就业比重最高,大学生就业比重将近50%,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大学生就业比重较低。与上文中智联招聘统计的数据对比可知,大学生最期望从事的行业也是第三产业,而这些行业全部属于要求高人力资本投入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但是由于我国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以知识密集型需求为主的高端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加之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递增,最终导致许多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2.5 与美国相比,我国产业结构模式存在很大缺陷

如图6所示,美国1947年第三产业产值占私人部门GDP就高达53%,2009年占比就升至77.4%,而我国2012年第三产业只占44.6%,甚至都不超过美国1947年时的比重,这说明我国产业结构要达到美国三二一结构模式还需加大改革力度。从图6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从1947年开始,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而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从表7中,我们可知美国第三产业产值对GDP的贡献率1998年就高达66.11%,对就业贡献率也高达63.14%,而且持续走高,而第二产业产值对GDP贡献率只有22.25%,并呈持续下降趋势,而我国2012年第三产业贡献率只有45.6%,且第二产业贡献率最大,比重为48.7%,显著大于美国1998年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这进一步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还存在很大的缺陷,产业结构调整还需进一步深化。

表5 2001~2012年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与贡献率

表6 2003~2010年我国各行业大学生占就业人数比重 单位:%

图6 1947~2009年美国三次产业占GDP的比例

表7 三次产业GDP贡献与劳动力就业比例对应关系

3 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模型假定和数据来源

为进一步说明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深入分析,对三大产业与就业关系进行对比,证实结论。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y0表示t时刻总的就业人数,xi表示t时刻第i产业的总产值,x0表示t时刻的国内生产总值,zi表示第i产业的法人单位数。bi1,bi2,bi3是系数,分别表示的第i产业产值,总产值及法人单位数对就业的贡献率。

用上述模型分析的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3.2 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的计量模型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spss19.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如下。

表8 1997-2012年我国产业结构对就业影响的回归结果

通过上述结果可知,在模型一中,第一产业产值和第一产业法人单位数对总就业人数的贡献率均为负值,总产值对就业的贡献率为正值。这说明,当第一产业产值和法人单位数不变时,随着第二、三产业产值总和的增加,即总产值的增加,总的就业人数会上升;如果总产值和法人单位数不变,提高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使第一产业产值增加,那么总的就业人数会下降;同理,随着法人单位数的增加,也会降低就业人数。如果第二、三产业产值不变,随着第一产业生产率提高,第一产业产值增加,虽然总值增加对就业贡献率绝对值高于第一产业产值,第一产业会使总的就业人数增加幅度减小。这表明,在有限的资源内,继续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会使总的就业人数降低,对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是极其不利的。

模型二中,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二产业法人单位数的系数分别为-0.074、-0.132,总产值的系数为0.167,和第一产业类似,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会对总的就业人数产生下拉的负作用,但是由于0.167相比-0.074较大,这种负作用会被总产值的增加所掩盖。对于第二产业企业规模体量已经比较的庞大的前提下,由于整个社会资源有限,继续增加法人单位数,同样也会减少就业的增量。

与模型一、二相比,模型三中,第三产业产值的系数为0.228,是正值,而总产值和法人单位数的系数为负值,分别为-0.182,-0.05,这说明在第三产业产值和法人单位数一定时,随着第一、二产业产值的增加,就业人数是下降的;如果总产值和法人单位数一定,随着第三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加产值会增加就业总人数;如果第一、二产业产值一定,增加第三产业产值,由于系数0.228大于-0.182,则说明第三产业产值对就业有拉动的作用。这正好和模型一、模型二中的结果相符合,如果第三产业产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大,使总产值增加,在模型一、二、三中,得出的结果都是会使就业总人数增加。这说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是解决就业难的关键。同时,我们也看到,如果扩大第三产业企业规模而不能增加第三产业产值,同样会导致就业总人数下降,这说明企业单位数量的多少并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在现有企业单位数量下,可以通过加大生产效率,扩大单个企业规模,使生产产值增加,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当然,增加企业数带来的就业损失远小于因企业数增加带来的产值增加创造的就业增量。因此,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导产业。

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第三产业是对大学生需求最旺盛的产业,同时也是大学生供给最旺盛的产业。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加快制造业升级的“双轮驱动”,将是解决大学生就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

4 总结和政策建议

4.1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与美国相比,我国大学生失业率高出美国许多,同时产业结构存在严重失衡。经实证分析得出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导产业,然而我国第三产业严重发展不足,因此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根本途径。

4.2 政策建议

(1)加大职业教育培训支持力度,建设高素质劳动队伍。劳动力素质低下和职业培训滞后是结构性就业矛盾产生的根源。培养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具有较强研究、创造、管理及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政府应在公民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对相应产业升级要求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给予大力支持。一方面不断创新教育及培训机构,鼓励校企联合共同创建高级技术人员培训基地,促进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继续增加对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金融服务等专业人才的培育和专业化机构的政策支持。同时,还要以城镇化为契机,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关注因体制改革而下岗的职工和转业职工的培训支持。

(2)建立和完善第三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服务业市场秩序是否规范,市场准入标准制定是否合理,高壁垒行业的市场垄断是否被打破等,这些因素对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健全和完善第三产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一方面,要加速出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尽快建立起服务业从业标准和诚信机制。另一方面,还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和部门协调机制,不仅要改革政府的管理体制,还要将单个部门利益弱化,强调分工协作的重要性,提高管理效率。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体系。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劳动者的就业也更加灵活多样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劳动关系,尤其是灵活就业的劳动关系,以及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息息相关。在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方面,伴随着日益完善的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结构更新,社会保障方式的分类和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理应是政府的趋势所向,让农民工,社会零散就业人员和自主创业融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新型就业主体利益得以保障。

(4)完善财政和税收制度。财政和税收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专项财政主要投资在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不足。因此财税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不仅要使财税总量增长,而且要扩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来拉动第三产业对增加就业的贡献。

[1] 孙静静.“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的解释和出路——基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D].扬州大学,2013.

[2] 门萃苗.我国现阶段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3] 陈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的实证研究——基于教育体制与产业结构的视角[D].浙江大学,2010.

[4] 李丹青.人际资本及其与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5] 陈国军.多维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6] 颜建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10).

[7] 王钰娜,赵丽芬.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优化——基于微笑曲线的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4(03).

[8] 黄瑞平,林建波.调整就业结构 促进充分就业[J].南方经济,2002(07).

F069

:A

:2096-0298(2015)12(b)-181-07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6%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