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知觉预测训练在警务实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5-06-05周波

山东体育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警务实验组预测

周波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运动知觉预测训练在警务实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周波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本研究以运动知觉学习理论为支撑,探索专门化知觉训练对提高警察院校学员知觉预测能力的可行性。实验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课时不变情况下增加专门化知觉学习;实验前,两组学员之间在搜索、识别和知觉预判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员在警务实战知觉预测能力中的搜索、识别和知觉预判上都有显著提高,经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证明,运动认知知觉预测训练对警务实战技能具有积极作用,建议警察院校警务技能教学、训练中应增加运动知觉预测能力训练。

运动知觉学习;警察院校学员;警务实战;知觉预测;应用研究

知觉预测可以理解为利用部分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知觉启动效应后,在人体短时记忆中形成特征整合的“特征地图”登记,利用短时记忆内存与长时记忆容量进行匹配对比和分析选择,然后在人脑中输出预测反应。运动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预测是特定情境中利用部分外界信息或先行信息预测未来事件的信息加工过程[1]。按照运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运动知觉预测是一种知觉运动技能,也是一种直接性运动思维,是典型的信息加工过程。20世纪60年代开始Haskins和Burrughs对运动员的认知反应的知觉技能训练研究掀开了运动知觉预测研究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后,Christina和Abernethy对隔网对抗技能类运动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知觉判断训练研究,Singer用知觉训练和具体提示知觉线索相结合进行训练,Williams和David通过对运动预判能力的研究,为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效行动提供了建设性参考。从21本世纪开始,在知觉预测能力研究中,学者们主要考察指标是训练前后反应时和预测准确率的变化。如Day对网球落点的判断准确性研究,Abernethy对网球运动员预测研究,Farrow等使用视频模拟技术对羽毛球运动员决策速度研究,Mc-Morris等积累认知教育能促进足球运动员的认知能力提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当前体育科研界一致认可知觉预测技能获得规律为先快后慢,在达到一定稳定阶段后提升空间有限。进入本世纪,我国运动认知心理学者也对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冯琰观测到击剑运动员视觉搜索注视点在对手躯干和腕部为主;张忠秋研究发现自行车运动专家在专项搜索上扫描轨迹比新手更加集中和紧凑,有效性更强[2];王丽岩等对乒乓球运动专家知觉预测的研究发现,乒乓球专家搜索模式更合理、更经济、更简单、更有效,在动态情景测试下对比更显著[3]。周成林对运动专家知觉认知优势总结出:运动专家因为具有高效的搜索策略,所以利用先行信息预测对手行动意图能力增强;对运动的工作记忆广度增大,对长时记忆提取更快速、简洁、有效,复杂运动情景中关键信息提前能力更强,运动情景中知觉预测更快速、准确[4]。虽然国内外体育科研在知觉预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知觉预测能力训练上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特别是在知觉预测训练技能迁移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在该领域中,不同运动项目的知觉预测能力训练的临场技能获得的训练方案和测量评价量化需要健全,知觉预测的实验室训练到临场知觉技能的获得途径需要完善。

根据警务实战的情报导向信息原理,在实战过程中,虽然犯罪分子内、外环境的特性是动态变化的,但从形态和规模上来说,犯罪分子的信息的特性是稳定和有规可循的[5]。这种信息的知觉预测为民警执法中的人身安全、准确快速行动提供了条件。因此,高效、准确的知觉预测能力是警务实战中安全执法的重要保障。警察体育教育中已经认识到快速、准确对嫌疑人行为知觉预测的重要性,但是我国警察职业相关研究还处于对注意能力干扰和模拟警情训练时期,对实战知觉预测还处于探索阶段[6]。本研究借鉴运动认知心理学知觉预测视角,以警务实战经验后天获得为理论依据,以知觉预测认知过程为内容,利用实验法结合运动信息加工,综合运用眼动测试、反应时测试对警院学员警务实战知觉学习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探索警务实战知觉预测发展变化的内在形成规律,开启知觉预测在警察职业技能教育中的先河。

1 研究对象

从警察体育查缉战术课程的2个平行班级每班选取男性15人。实验组平均年龄21.34±1.8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1.35±2.14岁,实验前均没有参加过正规警察体育查缉战术技能学习。所有被试身体、视力均符合民警录用标准,全部右利手,实验前3天不饮酒或服药。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法

2.1.1 研究设计

警务实战知觉预测实验采用实验前、后测试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一周相同的警务实战查缉战术技能教育,实验组在相同教学时间中加入特定警务实战情景的知觉预测训练;对照组没有安排特定的认知知觉干预训练,其他训练内容、训练时间则完全部相同。自变量为测试对象、测试材料类型,因变量为反应时、准确率和眼动数据。

2.1.2 实验设备和材料

高速眼动仪,2台计算机。自行设计的警务实战相关的知觉预测训练刺激材料利用E-Prime软件设计(任务2和任务3中难度1图片,难度2视频)请警务实战专家和实战教官进行初评和选取,判断是否表现主题,知觉学习中自行设计的警务实战知觉预测训练内容和查缉战术教学内容吻合。

2.1.3 实验任务

实验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是警察体育警务实战知觉训练,二是警务实战知觉预测测试。实战知觉训练为自编知觉预测,主要包括视觉搜索、动作识别和警务实战预判3个方面,使用资料为相关警务实战的经典视频或图片。视觉搜索:给实验者显示犯罪嫌疑人行为的图片,判断嫌疑人身上标识是否为潜在袭警行为最佳暗示点,要求按键做出判断。犯罪嫌疑人动作识别:实验材料中犯罪嫌疑人中警察可以依法使用徒手、警械、武器情况进行评定。警务实战预判:民警对刺激材料进行合法性判断。

2.1.4 实验过程

实验前,对两组学员的知觉预测能力测试结果的分析显示P>0.05,即在知觉预测能力方面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一周查缉战术教学中,实验组在共计32课时的查缉战术教学训练中,每次训练课加入25 min警务实战特征信息和知觉预测能力学习(可以中途退出或暂停,训练中包括平均反应时和准确率记录),对照组安排观看25 min的警务实战录像教学视频,其他训练两组完全相同。32课时查缉战术教学后进行知觉预测能力再测。

2.2 数理统计法

实验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的搜索、识别和知觉预判能力进行实验数据统计,然后利用SPSS16.0对实验前、后两组的统计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为研究过程提供数据支持;对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2.3 逻辑分析法

以运动知觉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为逻辑出发点,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演泽、移植、综合等逻辑学方法与观察法、数理统计法、访谈调查法和系统科学方法的结合运用,找出实验结果的可能产生原因,形成最终的研究结论。

2.4 文献资料法

通过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爱问共享资料和百度搜索引擎等进行与运动知觉预测相关的文献资料收集,在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研读基础上为实验设计和实验统计数据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3 结果

3.1 专项知觉训练对警院学员警务实战知觉预测能力影响的行为结果

根据表1可知,实验前两组警务实战专项知觉预测行为测试的准确率和反应时指标经统计分析P>0.05,所以可以认为两组警务实战知觉预测能力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1 实验前两组在警务实战情景中知觉预测行为的准确率和反应时的t检验

表2 实验后两组在警务实战情景中知觉预测行为的准确率和反应时的t检验

由表2可知,实验后两组在任务难度为1的情况下,反应时的测试结果t检验P<0.05,表示两组在任务难度1情况下,警务实战知觉预测能力的反应速度上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后两组在任务难度为2的情况下,反应时的测试结果t检验P<0.01,表示表示两组在任务难度2情况下,警务实战知觉预测能力的反应速度上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实验后两组在任务难度1和任务难度2的知觉预测能力准确率方面的t检验结果均P<0.05,表示两组在两种任务难度下,知觉预测能力准确性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由表1、表2综合分析可知,在相同训练条件下,实验组因为安排了特定的专项知觉预测训练,不仅提高了实验组的警务实战知觉预测正确率,而且缩短了警务实战的知觉预测反应时。产生这种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在相同的查缉战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组改变传统的案例教学分析,增加了特定的警务实战知觉预测能力训练,提高了警院学员在警务实战专项情景下的快速、准确的知觉预测能力。

3.2 专项知觉训练对警院学员警务实战知觉预测能力影响的眼动结果

眼睛是外界信息进入人脑的主要感觉通道,运动认知心理学利用眼动记录仪记录和分析被试在运动情景注视过程中的各项眼动指标,用以揭示运动员的心理加工过程和规律,该方法也为警察体育知觉技能评价和训练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借鉴手段。由表3可知,实验前两组眼动指标的配对t检验,各项指标P值均大于0.05,两组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也即干预前两组学员的警务实战知觉预测时的视觉策略和效率的信息加工能力不具有差异。

表3 实验前两组在警务实战情景中知觉预测时眼动指标t检验

经过一周的警务实战专项知觉预测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后注视时间上配对t检验P<0.05 (见表4),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在注视点持续时间和注视频率上配对t检验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实验结果说明,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在注视时间、注视点持续时间和注视频率少。表明经过专门的知觉预测训练,实验组知觉预测时视觉信息的利用比对照组的少,实验组在知觉预测时视觉注视更集中、简约、注视变换更快速合理。

表4 实验后两组在警务实战情景中知觉预测时眼动指标的t检验

通过对表3和表4的数据对比分析可知,警院学员经过一定时间的警务实战专项化的知觉预测能力训练,能有效的提高这些学员的警务实战专项情景下的视觉信息搜索、加工和预判能力,即经过一定时间特定的知觉学习能够使实验组形成紧凑、简约、高效的警务实战知觉预测视觉信息加工能力。

4 分析与讨论

运动知觉技能训练作为一种基本运动认知学习手段,是知觉能力通过专门化训练可以改变的现象,这种能力的改变一旦相对稳定,就可以保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7]。研究发现知觉行为改变更多的是内隐学习,外显学习作用较少,这种知觉学习似乎在无意识下完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知觉变化过程,研究者们称之为知觉学习[8-10]。本实验在32课时的查缉战术基础上,实验组采用警务实战安全技能知觉学习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录像学习,两组与实验前相比反应时和正确率都有提高,说明采用警务实战安全技能知觉学习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学员的警务实战安全执法的知觉预测能力。

4.1 专项知觉训练对提高警院学员警务实战知觉预测能力原因分析

警务实战知觉学习是运动技能知觉学习的一种,是通过专门化的警察体育知觉训练而引起的较长时期稳定的知觉变化,是一种以内隐为主的运动知觉学习。运动认知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专门化的视知觉学习不仅涉及了包括初级视皮层在内的多个大脑皮层,并且促进了自上而下的认知调控执行机制;通过专门化的运动认知视知觉学习,训练者对于复杂信息的表征将从高级皮层区域移向低级皮层区域,任务决策行动也将趋于自动化[11]。本实验结果与 He1sen(1992)、Singer(1994)、Farrow(1998)、Abernethy(1999)、王树明(2009)、王洪彪(2009)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经过特定的专项情景知觉预测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实验组人员的专项知觉预测速度和准确效率[12]。尽管运动知觉学习的实质还远未达到一个统一的认识,但综合现有研究共识可知,运动知觉学习涉及到可以观察到的知觉行为的改变,它不仅表现在提取外界信息能力的提高,而且表现为较长时间上行为决策机制的改变和提高[13]。本次实验也证明经过特地的、专门的、针对性的运动认知心理知觉预测学习不仅提升了被试的瞬间识别能力,也提高了其在信息收集活动中的信息捕捉能力和警务实战相关信息变化的瞬间把握能力。这与马辉(2012)[14]利用特征信息提示和专门化视频分析技术改变以往单纯以语言方式进行交流和指导的方式,以视觉手段和图像方式,提高了反馈的直观性和快速性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为了更好地理解专门化知觉训练对提高警察院校学员警务实战知觉预测能力的作用,可以从3个方面对专门化知觉训练的作用进行分析。首先,利用专门化的知觉训练能够使受训者利用特征信息训练记忆来剔除一些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15],使注意集中于所呈献的重要特征信息上,从而在提高剩余事件发生的概率情况下提高了作业绩效[16];其次,从知觉学习发生的心理进程的角度上来看,知觉学习除了直接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外,还表现在提取信息的效率上的提高,也就是说知觉行为的改变和提高,不仅是从外界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而且也可能是其行为决策机制的改变和提高[17];再次,对知觉学习的深入理论分析也有助于理解专门化的知觉训练对提升警院学员警务实战知觉预测能力的作用,专门化的知觉学习使认知策略转移更加灵活,专门化的知觉训练加强了自上而下的注意,使训练者的视觉具有智慧性,使知觉的能力具有更适应的特点,所以知觉预测表达具有了灵活快速应用的特点[18-19]。在对特定的刺激进行知觉学习后,当新刺激与旧的刺激在特定特征上相似时,新刺激的识别速度加快,但这种加快只发生在熟悉的特征上[20],这样在知觉预测中,当不熟悉的刺激随着联系而熟悉以后,常常出现的部分就会构成一个单独的功能性结构所加工[21]。因此,利用专门化的知觉训练能够提高警院学员警务实战过程中注意选择性及稳定性,为快速、准确的警务实战知觉预测能力形成奠定基础。

4.2 警院学员警务实战力的专门化知觉预测能力训练的建议

4.2.1 探究知觉预测能力形成的神经机制

人脑对知觉预测的分析和综合都是在多种分析器活动所提供的多种条件刺激下而形成的复合刺激的基础上的条件反射活动,对人脑知觉预测神经机制研究就是探索复杂刺激在形成一系列固定刺激后,大脑皮质对这一系列固定刺激所产生的一整套固定形式的反应,也是探索形成知觉预测能力的动力定型的各种神经反射在大脑皮质形成稳定点的生理位置和配置[22]。Sigman和Gilbert认为“在视觉信息处理的早期阶段的神经细胞可能不仅能够处理简单的刺激属性,还会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但是非常熟悉的图形,从而将这些复杂图形的表征从视通路的晚期阶段移向早期阶段”[23]是专门化运动知觉训练的神经机制;ERP认为专门化的知觉学习使复杂图形的表征从视通路的晚期阶段移向早期阶段转移,简化了认知过程[24];单细胞放电记录技术则揭示了知觉学习可以改变知觉系统。这些运动知觉学习神经机制为解释运动知觉预测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神经心理支撑。本实验研究中只使用了反应时和眼动测试,还未能从知觉预测能力获得的神经机制方面进行测试,后期将从警察体育警务实战中知觉预测能力行为获得途径中增加神经机制研究,为深刻揭示警察警务实战知觉预测能力神经机制获得的原因和途径奠定基础。

4.2.2 注重选材在警院学员知觉预测能力发展的前期准备

选材是从生理、心理科学角度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估的决策过程,是根据客观发展要求特定专业需要而进行的对参与人员的各种指标精确测试与科学评定[25]。警察院校体育考核时应该不仅仅包括一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测试,还应该包括受到遗传基因影响运动认知培养发展潜力测试。这样,通过体育加试可以获得选拔人员的遗传基因和潜在固有的运动动作表现和学习的“硬件”的生理和心理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警务实战认知能力奠定坚实的遗传、生理基础[26]。另外,反应时是运动心理学中一个很好的运动知觉能力测试项目,对警察后期知觉预测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反应时应作为警察院校在高考招生加试和警察公务员招录中测试项目,这将为警察警务实战认知知觉预测的人才培养做好必要准备。

5 小结

本研究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了专门的知觉学习对提升警院学员专门化知觉预测能力具有明显的效果,通过研究证实了专门化的知觉技能训练提高了警察院校学员警务实战特征信息收集能力,增强了警务实战相关的信息记忆的痕迹持久性,提升了警务实战信息加工水平,增强了警务实战知觉预判能力。因此,利用运动知觉预测理论强化警察院校学员的知觉预测能力训练是典型的运动认知结构优势效应的实践,这种实践能够提升警察院校学员的警务实战知觉组织工作效率,增强知觉预判自动加工能力,使警务实战知觉预判结构优势更明显。运动认知心理学的知觉预测理论能够为警务实战技能训练提供服务,警察体育教育应该重视对运动认知心理学的应用。

[1]赵洪朋,等.运动领域中知觉预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3:36-38.

[2]冯琰.高水平花剑运动员认知优势特征及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8:46-63.

[3]王丽岩,李安民.不同刺激呈现方式对乒乓球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5):32-39.

[4]周成林,等.竞技比赛过程中认知优势现象的诠释与思考[J].体育科学,2010,30(3):13-21.

[5]王大伟,马丽芸.欧美情报导向警务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1-133.

[6]魏毅.知觉预测能力培养在警务实战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6):114-116.

[7] Gibson E J.Perceptuallearning.AnnualReview of Psychology,1963,14:29-56.

[8]Gibson E J.Improvement in Perceptual Judgments as a Function ofControlled Practice and Training.Psychological Bulletin,1953,50: 401-431.

[9]Gibson E J. Principles ofPerceptualLearning and Development.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1969.110-256.

[10]Gibson E J.An Odyssey in Learning and Perception.Cambridge MA:MIT Press,1991.156-179.

[11]宋艳,等.视知觉学习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334-339.

[12]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71-72.

[13]梁慧稳.信息捕捉与警察瞬间识别能力训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22(1):165-167.

[14]胡平,等.国外知觉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1,9(4):302-309.

[15]马辉.视频分析技术在消防部队训练中的应用[J].技术研发,2012,(9):86.

[16]王树明,章建成.知觉运动技能训练的国外研究进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3):60-64.

[17]Ahissar M,Hochstein Sh.Perception Learning.In:Walsh V,Kulikowski J ed.Perceptual Constancy-Why things look as they do.Cambridge 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455-498.

[18]Sagi D,Таnne D.Perceptual Learning.In:Squire LR,Kosslyn SM eds.Finding and currentopinion in cognitive neuroscience.London:The MIT Press,1998:53-57

[19]Pylyshyn-Zenon.Is Vision Continuous with CognitionThe Case of Impenetrability of Visual Peception.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99;22:341-423

[20]Schyns P G,Rodet L.Categorization creates functional feature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1997,23:681-696.

[21]La Berge D.Perceptual Learning and Attention.In Estes W.K.Eds. Handbook ofLearning and Cognitive Processes.Hillsdale,NJ: Erlbaum,1976,4:237-273.

[22]陈耕春.高水平运动技能训练中的运动知觉心理训练取向[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3):10-12.

[23]Sigman M,Gilbert C D.Learning to find a shape.Nature Neuroscience,2000,3(3):264-269.

[24]Song Y,Ding Y,Fan S,et al.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study on visual perceptual learning under short-term and longterm training conditions.Neuroreport,2002,13(16):2053~2057.

[25]黄俊.国际乒联规则改革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选材指标的影响[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

[26]张英波.动作学习与控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27-30.

Application of motion perceptional prediction training in policing practice teaching

ZHOU Bo
(Nanjing Forest Police College,Nanjing 210023,Jiangsu,China)

The study used motion perception learning theory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specialized perception training in improving the perceptional predic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in police colleges.The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pretest the level of the two groups was basically the same.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ded specialized perception learning but kept the same class hours.Before the tes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arch,recognition and perceptual predi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after the test,however,the experimental group obviously improved the ability in search,recognition and perceptual prediction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 has showed that motion perceptual prediction training can well guide the policing practice and it is suggested that police colleges add this training in the police actual combat teaching and practicing.

motion perceptual learning;students in police colleges;police actual combat; perceptual prediction;application

G804.8

A

1009-9840(2015)03-0090-05

2015-02-16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编号:2011JSJG205);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3YJC890040)。

周波(1974- ),男,江苏泗洪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认知心理学,警察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警务实验组预测
无可预测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新形势下警务战术指挥
家事警务的介入机制初探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警务技能教官深入派出所培训实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