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赛事田径团队运行模式研究
——以2014年南京青奥会为例

2015-06-05朱卫东孟德超

山东体育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青奥会体育赛事田径

朱卫东,孟德超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大型赛事田径团队运行模式研究
——以2014年南京青奥会为例

朱卫东,孟德超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2014年南京青奥会是继成功举办北京夏季奥运会后,中国成功举办的又一盛大综合性体育赛事。对大型赛事的组织运行模式进行总结,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完善,以期为我国再次举办大型田径赛事时在田径团队组织方面提供借鉴。

2014青奥会;大型赛事;田径团队;运行模式

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南京举办,这是我国继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之后承办的又一国际性综合体育赛事。田径赛事作为青奥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团队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青奥会的田径比赛能否顺利进行。本研究就南京青奥会田径竞赛团队的工作内容、组织架构、运行模式等几方面进行总结,旨在为今后举办大型田径赛事提供进一步参考,为2015年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提供借鉴。

1 概念界定

1.1 大型赛事的概念

大型赛事是指那些影响举办城市和地区的整体经济、文化、教育,并在全球范围和广大媒体范围产生回响的体育赛事,如世界单项锦标赛、亚运会、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大型赛事表现为赛事的规模大、水平高、参与和出席的人数众多、媒体覆盖面广、公共财政参与度高、市场目标宽广、对举办城市和社区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综合效益,对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旅游和城市设施建设等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1]。

1.2 田径团队的概念

团队的含义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组成的,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行为上有共同规范的一种介于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其重要特点是:团队内部成员间在心理上有一定的依赖联系,彼此之间能够产生相互影响。构成团队有四个基本要素:1)成员们有着共同的目标;2)成员之间互相依赖;3)各成员具有团队意识,具有归属感,情感上有一种认同感;4)责任心。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田径团队是指田径赛事组织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运动竞赛的目标,保证田径赛事顺利进行而成立的对田径竞赛各个方面进行计划、组织与协调的一个成员组织。

1.3 田径团队的组成

田径团队是一个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完成竞赛组织的临时性集体组织。成员大都来自不同的单位,其中以中学体育教师为主,其次是相关体育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团队成员的组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具有较大的流动性,通常由20~25人组成。

1.4 2014年南京青奥会田径团队组织架构图

青奥会田径团队的负责人是竞赛主任,设置一名竞赛主任助理担任副主任,竞赛主任下设两个部门-综合事务部门以及技术运行部门。具体组织架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2014年南京青奥会田径团队组织架构图

2 2014年南京青奥会田径团队的主要职责和任务2.1 主要职责

在青奥会主运行中心(MOC)、奥体中心场馆团队的领导下,在国际田径协会联合会(以下简称IAAF)技术代表的指导下,全面负责田径竞赛运行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沟通、协调、处理田径竞赛事务;向主运行中心(MOC)报告田径竞赛工作;与奥体中心场馆团队其他业务职能部门协调与沟通。

2.2 主要任务

组织、管理田径竞赛团队人员,按IAAF规章和要求完成竞赛组织保障工作;与主运行中心(MOC)联络,确保信息畅通;与体育信息中心、体育报名处沟通,确保各项工作顺畅;在奥体中心场馆团队领导下,与奥体中心场馆团队相关业务口协调、沟通、配合,及时处理涉及田径竞赛的各种问题;对突发事件迅速提出处理方案并上报主运行中心(MOC);参加有关会议,听取和解决涉及田径竞赛的相关问题;每日各项比赛结束后,汇总当天比赛的情况,重要信息和问题的处理情况提交主管田径竞赛的奥体中心场馆常务副主任审批后上报奥体中心场馆主任和主运行中心(MOC)。

3 2014年青奥会田径团队的工作内容

3.1 制定相关指导性工作文件

在青奥会田径比赛的筹办工作中,田径团队共编制了田径竞赛运行计划、8×100米接力运行计划、田径团队工作手册、田径团队工作计划等较为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为竞赛的有序组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3.2 制定NTO和志愿者的需求计划以及培训计划

志愿者对赛事的成功举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青奥会田径团队在组织工作中先后制定了6次以上的志愿者培训计划,在培训前期充分考虑岗位特点以及岗位数量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志愿者数量。

3.3编制测试赛方案、制定青奥会出版物计划

青奥会田径比赛之前应组委会要求先后编制了4次测试赛方案,具体内容涵盖了运动员来源、演练项目以及一切保障措施等方面。同时编制了青奥会出版物《技术官员手册》以及《青奥会田径项目简介》。

3.4 确定会议制度以及报告制度

青奥会田径团队确定的的会议主要有奥体中心场馆团队工作例会、田径团队内部会议、直接影响竞赛的突发事件紧急会议、团队主任与技术代表碰头会。针对不同的会议安排具体的召集人、主持人、参加人以及会议时间。例如,田径团队内部会议召集人为田径团队主任、田径团队主任助理,参加人为田径团队各经理、主管,会议内容为布置工作、听取运行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确立了两个报告制度:团队主任向奥体中心场馆团队报告以及田径团队内部报告制度。3.5 与国际田径联合会保持技术层面上的沟通

在青奥会举办前期,针对青奥会各比赛场馆的具体情况,就比赛场地、竞赛日程、竞赛项目、技术官员的分配等问题,与国际田径联合会技术代表保持沟通,确保青奥会田径比赛符合国际大型赛事标准、体现南京城市特色。

4 2014年青奥会田径团队运作模式的特点

2014年青奥会田径比赛的圆满结束,证明了本届青奥会田径团队的运作模式是成功的,可以作为今后举行大型田径体育赛事的借鉴。

4.1 团队大部分成员都有参加亚青会田径组织工作的经验

2013年亚青会在南京举行,2014年青奥会田径团队的成员大部分参加过2013年亚青会田径团队的工作。虽然亚青会规格不如青奥会高,但是团队解决的问题都是大同小异的,例如:技术官员的交通、专用坐席等问题。通过亚青会的锻炼,团队大部分人针对一些突发事件以及棘手问题都能独自处理并妥善解决。

4.2 团队成员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

田径团队根据实际工作要求编写了《田径竞赛运行计划》、《8×100米接力运行计划》、《田径技术官员指南》、《田径比赛转场计划》、《田径团队工作手册》等指导性文件,从而保证了竞赛组织的有序进行。

4.3 积极主动地与保障职能部门进行对接

2014年青奥会共设有安保、交通、语言服务、气象等保障部门24个。在前期准备工作中,田径团队积极与体育展示团队以及颁奖团队等保障部门进行对接,就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制作了一套应急预案,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各职能部门也对田径竞赛团队提供了指导性建议,对于这些意见和建议,田径团队积极采纳,及时调整,确保了田径比赛的顺利进行。

4.4 严格培训了一支无私奉献、不怕艰苦的志愿者队伍

任何一届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志愿者都功不可没。而田径比赛历来是需要志愿者人数最多的一个项目。2014年青奥会田径比赛共有270余名志愿者。田径团队先后组织了6次志愿者岗位培训,最终将志愿者的业务素质训练到极致,成为青奥会田径赛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4.5 多次举行测试赛,不断完善竞赛组织工作

根据国际田联技术代表的建议和青奥组委会的要求,田径团队先后组织了5次测试赛(3次实战演练和2次桌面演练),每一次测试赛都严格按照赛事运行模式进行模拟,积极查找问题并寻求对策,着力把问题细节落到实处,就一些棘手问题积极与组委会、国际田联、国际奥委会进行沟通,努力协商解决,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目标。

4.6 首次成功举办8×100米接力比赛

2014年青奥会首次将8×100米接力纳入田径比赛中。由于人数较多、国家较多且队伍是由不同国家队员组成,并对队员专项有明确要求——每队由4男4女组成。在比赛环境方面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不能在田径场举行,要与市民生活贴近等)。由于是第一次且无经验可循,这对田径团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为此特邀请了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沈纯德副主任来南京进行指导和培训,就一些较难处理的问题进行梳理,并进行了数次实战演练,不断积累经验,最终获得了圆满成功。

5 青奥会田径团队存在的问题

5.1 缺少团结协作以及互相理解的精神

团队成员个人的工作量是不等的。在工作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人忙的不可开交,而有的人则比较悠闲,在自己的工作完成后,也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别人,而是浏览网页或是看看新闻,这些都是缺少团结协作的表现,也容易引起内部矛盾。

5.2 各职能部门职责有交叉,遇到问题时互相推诿

虽然田径团队编著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每个人的职责与任务也都有了明确规定,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是有些麻烦,特别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问题,往往就很难落实。例如:竞赛编排主管与竞赛信息主管就一些号码簿、材料分发等问题就很难达成一致,从而互相推诿,妨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5.3 职能保障部门应急措施欠灵活

比赛中往往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发生,这就需要各职能部门以及田径团队都能灵活掌握,以不变应万变。例如:在一些工作环节上急需要场馆团队盖章,但是场馆团队先要填写审批单,然后要找场馆主任签字,如果场馆主任不在,那就只能等侍,这样不仅大大削弱了团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5.4 领导分工不明确,易导致团队成员不知所措

虽然各位领导分管的工作有所不同,但时常会有交集,这样会导致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每个领导都从各自身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下面人员的指挥存在矛盾,使得队员不知道该听从谁的指挥,甚至无法开展工作。

5.5 团队成员的结构组成不尽合理

团队人员的结构组成对整个团队的运转有着较大的影响。应当有针对性地挑选团队成员,更大程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做每日比赛秩序册的时候,需要将当天比赛的场地布局图做出来,这就需要挑选一个熟悉电脑绘图的队员;在向国际田联技术代表汇报筹备情况时,则需要一名英语水平较高的团队成员。因此,组成结构合理的队伍,对努力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保证竞赛组织的有序进行也是很重要的。

6 结语

2014年青奥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进一步展示了中国举办大型赛事的能力。在积累成功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总结和完善。特别是在当今“以竞赛为核心,以场馆为基础,以属地为保障”的三级网络结构中,大型赛事的组织工作日益繁杂,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善于总结大赛的组织经验,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赛事组织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大型赛事的竞赛组织和服务水平。在2014青奥会田径团队的工作中,我们认识到良好团队的运作始终离不开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集体氛围;要做好团队的选人和用人工作,团队成员之间为相互支持与理解,明确工作职责,准确领会领导意图,积极与其他职能部门协调、沟通,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做好团队运行的后勤保障工作。

[1]王守恒,叶庆辉.体育赛事的界定及分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2).

[2]中国田径协会.全国田径赛事组织工作指南(场地赛事)[R].中国田径协会,2007.

[3]刘清早.体育赛事运作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4]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会官方网站[EB/OL].http://www.nanjing2014.org/cn/,2015-1-15.

[5]理查德·霍尔.组织:结构、过程与结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6]段世杰.2008年奥运会组织与准备工作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3(9):3-6.

[7]徐晏玫.大型体育赛事的竞赛组织探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8]许彩明,于晓明.我国大型体育赛事微薄营销公众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探究[J].体育与科学,2015(1):59-65.

Operating mode of athletics team in large-scale events:A case study of 2014 Nanjing Youth Olympic Games

ZHU Wei-dong,MENG De-chao
(1.School of Sports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Jiangsu,China)

2014 Nanjing Youth Olympic Games was another grand comprehensive sports events successfully hosted by China following the success of 2008 Beijing Summer Olympics.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operation mode and constantly optimize and improve it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operation of track and field management team in large-scale events.

2014 Youth Olympic Games(YOG);large-scale events;track and field team; operation mode

G82

A

1009-9840(2015)03-0054-03

2015-03-12

江苏省体育局局管课题:大型田径赛事团队运行模式研究-以2014年南京青奥会为例(编号:ST14301231)。

朱卫东(1966- ),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青奥会体育赛事田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计数:田径小能手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青奥会对中小学运动会改革的启示研究
南京青奥会掠影
江苏省青少年学生对南京青奥会的认知分析
畅聊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