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线并行、多方互动”教学督导工作机制的探索实践
2015-06-02杨正勇周斌刘宇成
杨正勇 周斌 刘宇成
【摘 要】本文选择了某地方高职院校为考察对象,对该校教学督导发展历程中的两种教学督导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两线并行、多方互动”的教学督查督导工作机制进行了剖析。文章最后就教学督导人员准入制度、激励约束机制和网络化信息平台建设等共性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督导 工作机制 实践
一、引言
教学督导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控制、检测和评价,是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督导制度在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基于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督导制度和工作机制的探索研究,一直是各高职院校热门的研究课题和制度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在介绍H学院教学督导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两线并行、多方互动”督查督导工作机制的运行,并对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提出几点思考。
二、两种督导模式的对比分析
我们考察的H学院从组建伊始至今,教学督导模式大致经历了由依附型的咨询机构模式和职能处室型的质量监督模式两个阶段。下面对这两种督导模式进行简要地对比分析。
(一)依附型的咨询机构模式
教学督导工作由教务处属下的教学督导办公室具体实施,督导员由教务处推荐,经院行政会议讨论通过,由院长聘任。督导组成员主要是返聘的退休领导和副高职称教师和退二线的管理干部,职责定位为对宏观教学领域中的问题建议权和微观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指导权,工作方式主要是听课评课,重点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监督与指导。
这种模式的教学督导虽然在协助教务处进行教学秩序、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和系部教学管理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凸显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督导功能定位不合理,表现在组织模式上的依附性质,工作的独立性不强,督导结果的权威性不高。二是督导视野狭隘,督导工具单一,表现在只是“督教”和“督学”,而忽视了对教学管理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即“督管”职能没能得到重视;只是关注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情况,而忽视了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其他因素,如教研教改活动、课程建设等。三是督导队伍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年龄结构老化,督导员全部是退休或将要退休的老同志,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专业结构单一,几乎全是基础学科或管理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难以担当专业课程的督导重任;职业结构单一,清一色的本校人员,不熟悉社会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难以把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
(二)职能处室型的质量监督模式
H学院在经过第一轮高职高专教学水平的评估后,对教学督导制度进行了再认识,对教学督导的功能定位、工作机制、队伍结构、职能范围和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地设计,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条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立了独立的职能部门——评建督导处。将教学督导归属于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监督子体系,作为校内独立的第三方发挥作用。制定了督导员管理办法,对督导工作定位、督导员任职资格和聘任、工作流程、督导结果应用等进行了规范。
(2)教学督导功能定位更加清晰明确。教学督导的工作职责主要有:在评建督导处的组织领导下,负责督导学院的教风、学风、班风建设,包括对任课(含校内实训课)教师的随机听课评课、每期两次的教师个人教学资料和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资料检查、教学秩序专项检查、教学设备实施专项检查、教研室和课程组的绩效考核、教研教改项目建设的中期检查和验收、考试巡考、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等,对学院的教学管理及其他重大教学活动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
(3)督导队伍实现了专兼结合、跨界互补。评建督导处设立若干专职督导督学岗位,在校内遴选专业学科背景不同的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学管理专家担任;利用职教集团的平台,遴选了一批企业专家建立兼职督导员库。教学督导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跟随系统,校内专家的专职属性构成了系统稳定性的基本因素,而行业企业专家的兼职属性是改善系统动态跟随性的积极因素;校内专家深谙教育及教育规律,而行业企业专家熟悉职业及职业成长规律,二者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4)建立了“两报两会”工作制度。由评建督导处负责每周发一次督导工作通报,每月出版一期督导工作简报,每月召开一次督导工作例会,每期召开一次由所有院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督导工作联席会议,提高了督导功能发挥的时效性。
(5)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对专职督导员实行定岗定员定量管理;同时对兼职督导员的工作量进行了指导性的规定,根据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大小,采用固定月薪与奖励酬金相结合的弹性薪酬制度。
这种教学督导模式具有两个方面的显著变化:一是督导人员的聘任突破了学校的边界,督导视野实现了从校内课堂向校外教学环节延伸;二是督导工作方式和工作视角都发生了悄然变化,关注个体对象,更关注关键环节;注重结果性评价,更注重发展性评价。
三、“两线并行、多方互动”教学督查督导实践
(一)“两线并行、多方互动”工作机制
在上述职能处室型的质量监督模式中,评建督导处作为一个与其他二级部门平行的机构,还存在教学督导对管理部门的影响力不足的缺陷;督导员本身仍然是发挥质询建议和监督指导之功,不具备行政决策处理权,督导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尤显不足。为此,H学院探索形成了 “两线并行、多方互动” 工作机制。
“两线并行”是指督查与督导并行开展工作,在保持督导组独立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教学督查组,实行从周一到周五的轮值制度。“多方互动”是指督查组、督导组、行政处室与督导对象之间联动处置,对督查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即查即改。
评建督导处既是教学督导的领导者,又是教学督查的组织者,更是教学督导与教学督查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评建督导处作为这一制度实施的组织者,负责分组排班、联络协调、督查记录、结果反馈等工作。 “两线并行、多方互动”工作机制的运行如图1所示。
图中的监控对象既可以是个体对象,也可以是学生班级、系部处室,还可以是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环节等。教学督查组和教学督导组分别将从监控对象上获取的信息,按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汇集到评建督导处。评建督导再将相关信息分类综合处理,如是一般性的“事件”,则直接向监控对象进行互动交流,提出处理意见;如是具有典型性的“事件”,则先在督查组与督导组之间进行“双向”信息传递,并进行交叉印证核实,经督导例会合议后提出建议性的处理意见,再经院行政会最后做出具体的处理决议。上述所有情况,都会在“督查督导每周通报”或“督查督导每月简报”上予以公布。每学期末评建督导处都要组织一次教学督导工作联席会,一是总结一学期来的督查督导工作情况;二是督查组成员与督导组成员对一学期来出现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并确定今后一段时期督查督导的方向和工作重点,形成会议纪要。
(二)“两线并行、多方互动”工作机制的意义
“两线并行、多方互动”的工作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既可确保对待典型的慎重负责态度,又可借助督查组的行政职能做出快速反应,提高了工作效能。
二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因督查、督导人员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因素而造成的误判偏差,保障了教学督查督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对督导组和督查组成员本身也形成了相互之间的监督约束,有利于督查督导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三、新形势下教学督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 应建立督导人员准入制度
由于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发展历史较短,教学督导的人事制度还不够完善。目前,不但在全国,甚至连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督导人员准入制度都还没有。教学督导是高职院校常规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督导队伍作为这一子系统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其结构是否合理十分重要。我们期待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尽快建立区域性质的督导人员准入晋级、退出制度,推动院校和行业企业的跨界认定工作,建立行业企业督导专家库,减少督导人员聘用过程中的随意性。
(二)应完善督导人员激励约束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有采用薪金与职称挂钩制度的,也有采用固定薪金制度或固定薪金加奖励薪金制度的,各有不同。对督导人员,尤其是兼职督导员的实际工作表现考核不够,也没有科学合理的奖优罚劣制度,致使部分督导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细化督导工作条例,建立系统、科学、规范、有效的督导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笔者认为,在制定激励约束机制时,要充分考虑到行业企业专家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既需要一定刚性,如规定每月基本工作量,确定固定薪金;又需要有适度的柔性,如根据每月完成的弹性工作量,确定奖励薪金比较合适。这样,可以提高督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应构建教学督导网络化信息平台
教学督导工作往往容易出现重督轻导的现象,原因虽是多方面的,如督导人员的素质、工作热情、督导对象的态度等,但不可否认,时空边界的约束也是原因之一。以听课督导为例,受课间时间间隔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10分钟走廊”现象,督导人员与教员之间无法充分交流,信息传递的也是单向性,难以深层次地探讨和分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教学督导网络化信息平台是实现时空边界突围的有效途径。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不但可以简化重复的基础性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督导工作质量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使督导工作的时空从有界到无界延伸,信息交流从单边到多边,从而有利于督、教、学、管良性互动,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张景雷,王会来.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队伍现状分析及应对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09(4):77-79.
[2]杨易昆,王善安.当前我国高职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分析[J].时代人物,2008(9):71-72.
[3]邱川弘.构建服务为主旨的高职教学督导系统[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 (7):24-26.
[4]高中玉,钟懿隽等.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教学督导系统的构建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45-46.
[5]陆芝娟,李英华等.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3):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