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2015-06-02罗晖
罗晖
【摘 要】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文章着重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及特点,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的优势,阐述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等内容。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网络 建设 发展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期刊等为读者服务;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各个角落,让人们很方便地共享资源。其建设目的在于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信息内容服务。图书与档案资料数字化建设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各类专题的全文及多媒体数据库,在网络环境下提供统一的信息内容服务。
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1.网络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格具有高性能、一体化、知识生产、资源共享、异地协同工作、支持开放标准、功能动态变化等优点,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网络为数字图书馆构造统一的平台,有利于实现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有利于数字图书馆的信息集成,有利于数字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有利于数字图书馆的海量数据处理。
2.数字图书馆的基本模块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通过对技术和产品的集成,把大量的各种文献载体数字化,将它们组织起来在网上服务。它由五大模块组成:载体数字化模块,数据储存/管理模块、访问/查询模块、传递/接收模块、权限管理/版权保护模块。各部分模块的基本功能是:载体数字化模块将书刊、古籍、善本等各种文字、图像(包括地图)、缩微制品(包括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等),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设备进行数字化;数据存储/管理模块对已经数字化的大量资料进行存储和管理;访问/查询模块在所有数字化资料中查找到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传递/接收模块利用网络进行数字化资料的共享;权限管理/版权保护模块为数字图书馆的安全保驾护航,确保版权人的资源不被滥用。
三、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应解决的问题
1.知识产权问题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加工、整理、复制、翻译、利用、传播等都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进行的,网上信息由于具有高度流动性,必然对传统著作权保护的地域性和时间性产生冲击,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知识产权,而这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同时网上信息形态的多样性又对传统知识产权法的稳定性与适用性提出挑战,而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增强以及人们利用数字图书馆意识的增强,在网络资源的使用中,如何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就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2.技术问题
数字图书馆所面对的存储对象和技术领域远远超出了目前传统图书馆的范围,所涉及的技术有:数字化技术、超大规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据库分析与处理技术、信息抽取与检索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这些技术课题的突破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和最繁重的任务。
3.资源浪费问题
数字化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深入应用的新课题,目前缺少实用性强、适应广泛的参考文献;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调,并且数字图书馆标准不一,也没有制定出相关的立法,导致了网上信息的简单重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各自建设,之间缺乏合作与沟通,使各种数字图书馆存在较大差别,造成了资源的重复建设和资金的严重浪费。
四、随着数字图书馆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具有前瞻性,要适应将来网络环境的发展需要
1.加强资源建设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有组织、系统化的数字强大集合。它对于资源而言,除依靠海量的存储设备外,散字资源(包括生成、发布、传输、利用、保护等)无疑是最重要的。因此,加强资源建设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环节。对建立不同层次的信息联盟体,共同开发和享用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是当务之急。另外,采用引进与开发并举的方针,大力引进开发多种类型的数据库,建立大型国家级数据库,如学术期刊数据库、书目库,各种报纸文献数据库、专业特色库、商情库等。在加强数据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向产品化、标准化、商品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2.开展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的含义是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特点及用户特定的需求,来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内容和系统功能的一种服务。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信息分类定制服务方式、信息推进服务方式、信息智能代理服务方式、信息垂直门户服务方式、信息帮助检索服务方式、数据挖掘服务方式、信息呼叫中心服务方式。
3.加强协调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数字图书馆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传统的图书馆主要目的是收藏,并为一定范围内的读者服务;而数字图书馆必须实现资源共享,这是由它的特点所决定的。数字图书馆必须在与其他图书馆联网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多样的资源共享,包括联系购买数据库、共同报道馆藏资料、提供统一标准的服务等等。在此基础上实行分工协作,互尽义务,互利互惠;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享有不同的使用权限;在不违反版权和其他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传递信息资源。
五、结束语
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往通过简单的被动式信息服务模式已很难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数字图书馆时代里,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以交互性、专业性、智能化为特点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已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郑倩婕.谈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7).
[2]黄晓斌,邱明辉.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2(4).
[3]杜宝娟.试论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4).
[4]文宛红.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探讨[J].情报资料工作,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