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职业精神内涵构成的调查研究——以上海市旅游业导游岗位为例

2015-05-31瑞,刘慧,余娟,郭

职教通讯 2015年31期
关键词:导游伦理内涵

伍 强 瑞,刘 慧,余 慧 娟,郭 励

近年来,中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但中高职教育这些变化和改革的聚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技术应用能力等硬技能方面,忽视对职业精神、人文素质等软技能的培养,孰不知职校生的教育要同时兼顾职业技能传授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职业精神关系到从业者职业尊严感、职业幸福感与职业使命感的形成与巩固,对职校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究竟什么是职业精神,学界仍处于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混沌状态,对于职业精神的内涵界定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因此,对于职业精神内涵的厘定至关重要,职业精神的内涵厘定将为中高职院校职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背景

职业精神内涵的厘定能够对各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培养提供理论依据。然而现有本领域的研究数量总体较少,研究视角多从单一角度或单一行业把握职业精神,缺乏多学科、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内容覆盖到内涵、问题与对策,但仍然未能厘清职业精神真正是什么?包含什么?另外,研究方法实证的较少,涉及试验更是没有。对职业精神的内涵构成研究多流于经验性总结,多在罗列职业精神内容。为此,本研究从职业精神的内涵研究出发,以旅游业的导游岗位为立足点,试图分析出导游岗位的职业精神内涵,以此为其他行业及岗位的职业精神研究提供借鉴。

(二)研究对象

为使本研究深入细致,选取了上海市不同旅游公司的导游岗位的人员为研究对象。由于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条件限制,考虑到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索旅游业导游岗位的职业精神内涵的构成研究,因此选取的访谈对象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中选取的研究对象,既有正在旅游业基层岗位的现役导游工作者,也有从导游岗位升职到管理层的部门经理。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1)对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期刊论文、学术著作、研究报告、政策报告、报刊杂志及网站信息等相关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并加以整理和分析,了解国内外现有有关职业精神内涵的研究现状,初步厘定出职业精神的内涵构成及相关理论架构。(2)根据研究目的查阅相关文献,确定预访谈提纲。预访谈提纲确定后,本研究小组对符合样本条件的对象进行测试访谈,访谈后及时总结,发现问题为正式访谈做铺垫,并最终确定正式访谈提纲。(3)根据事先预设的访谈对象进行正式访谈,访谈的形式以开放式访谈为主,每次访谈都进行录音(事先已征得访谈对象的同意),并在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成文字稿。

(四)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之前对于职业精神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多为定量研究,这一研究方法所得数据精确、客观,但难以深入职业精神内涵研究,而本研究希望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与研究对象做一对一的深入访谈,寻找第一手资料,对导游岗位的职业精神内涵构成做更深的分析和探讨。(1)在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类和深入分析时,结合研究目的的需要以及资本本身的特点,研究小组对访谈者的访谈文本资料进行逐段逐句的阅读,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维度及行为特征,标记关键信息,进行开放式编码。(2)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进行编码的验证与解析,确定最终的编码维度。(3)采用NVIVO8.0软件,对访谈材料进行质性分析,以此获取职业精神内涵的组成维度。

一、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参与调查研究的20名旅游业导游岗位相关人员,其工作年限分布情况:1-3年、3-5年、5-10年、10年以上占比例分别为20%、40%、25%、15%;职位分布情况:总经理、经理、导游分别占20%、30%、50%;年龄分布情况:20-25岁、25-30岁、30-40岁、40岁以上分别占15%、45%、30%、10%。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已有研究。从国外来看,文艺复兴之前,西方世界认为劳动只是为了维持人类生活所必需,无精神价值,更无现代意义上的职业精神。文艺复兴之后,职业成为“天职”。社会工作领域开始对职业的专业性规范开始研究,重点放到职业的精神领域,囊括在职业伦理(Professional ethics)/工作伦理(Work ethics)的研究与建设中。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职业伦理/工作伦理的结构。关于职业伦理的科学研究发起于韦伯,重点研究了职业道德的结构。较有学术影响力且业界引用较多的是多维的职业道德档案(Multidimensional Work Ethic Profile,MWEP)作为职业道德的综合指标,评估七个概念上不同的维度。工作伦理通常研究由一套反应基本工作价值的信念和态度所区分的个体差异构造,尤其被视为人格变量。(2)不同职业的职业伦理/工作伦理的具体内容。发达国家有专门从事该方面研究的机构,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各国只是描述的精细程度有别。例如,美国研究机构(伊利诺斯大学)和行业共同开发300多个职业的职业伦理,其中涉及不少职业精神的条目,并定期(4年)更新。(3)职业精神的形成规律。加拿大亚伯达大学人类生态学家伯纳J·斯柯瑞尼克和其学生瓦尔·金杰斯基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被访者的职业精神形成于工作过程中,其比例高过“与生俱来”、“受某个特定事件刺激”,因此职业精神是与具体的职业场景相关联的精神,离开实践场所,职业精神便无从谈起。国外学者历来重视对职业精神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马克思·韦伯在其《基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基督新教是现代职业精神的本源。[1]从职业史上来讲,新教促成了现代职业观的诞生,也诞生了真正的敬业精神。埃德加·萨因的《员工精神:优秀员工的职业基准》谈到,员工精神是每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精神,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准则——职业基准。[2]埃尔伯特·哈伯德在其所著的《致加西亚的信》中也讲到勤奋、敬业、忠诚、自信等是职业精神的内容。[3]国外对于职业精神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层面对我们均有借鉴意义。

2.国内已有研究。目前,国内职业精神的研究较为集中于对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问题研究,侧重于培养问题的成因及解决路径的分析研究,另外一些研究则从具体行业出发,如医生、图书管理员等,探讨本行业职业精神的现状及问题,只有较少的研究涉及到职业精神内涵方面的研究。职业精神是职业化的从业人员,在对其职业规范与要求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表现出的行为特征和思想成果,并逐步升华为一种高品位的职业风范和精神境界。职业精神是以本职业从业人员共同拥有的职业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对本职业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信誉感为基础的。陈学凤认为,职业精神是指与人们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出来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鲜明职业特征的一种精神,这是从业者必须具备的从业品质另外指出职业精神的特征包含四个方面:职业性、具体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社会性。[4]陆媛认为,职业精神与人的职业活动紧密相连,是一个人在工作中的职业道德、理想、态度、责任、技能作风的综合表现。它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人职业生活的能动表现,与他所从事的职业紧密相连,具有自身职业特征,并反映其职业素质;它总是鲜明地表达职业根本利益、职业责任、职业行为上的精神要求。[5]陈长生则指出,职业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提炼而成的,并为职业界共同认可的一种职业情操,包括一个人对职业的价值观、态度以及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凝炼而成的精神品质。[6]职业精神教育起源于素质教育,大多数研究者将职业素质精神层面的内涵笼统理解为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对于其内涵有七因素说、职业规范中的道德规范说、三要素说,等等。于淑霞认为,职业精神的构成要素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作风七个方面。[7]葛志亮、王金娟认为,职业精神的核心要素是敬业精神、诚信精神、协作精神、吃苦精神、责任意识。[8]杨春花则认为,职业精神的具体内容包括以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的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信誉;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作风。在职业实践中主要体现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业创业、遵守行业规范、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9]

现阶段关于职业精神的界定主要是从职业活动的角度出发,以职业特征为逻辑点进行界定的,同时,也有从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关系层面进行界定的。职业教育研究者通常从传统文化、职业生涯规划、产业文化等角度探讨职业精神。德育研究者则往往从信仰教育和伦理教育的维度去思考职业精神。由此可见,有关职业精神的概念界定理论性与抽象性太强,或只从单一角度研究和把握职业精神,全面系统分析、深入理解职业精神内涵略显不足。

二、结论

针对众说纷纭的认识与见解,研究小组结合访谈结果进行主题分析,经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归纳汇总出上海市旅游业导游岗位职业精神的内涵构成,具体包含8个维度,28个子维度(见表1)。8个维度分别为:A:职业态度;B:职业作风;C:职业技能;D:职业规范;E:职业良心;F:职业信誉;G:职业理想;H:职业信念。

表1 上海市旅游业导游岗位的职业精神内涵构成的质性研究结果

续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导游岗位的职业精神内涵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职业作风、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理想和职业信誉等八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有各自的子维度,各维度的表现形式有着各自的特征。另外,在分析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导游岗位的职业精神的形成受到一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只有将主客观因素进行有机结合,才有利于职业精神的养成。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教育的作用,具体说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入职年限的长短;工作环境;领导的作风等。

[1]马克思·韦伯.基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5-17.

[2]埃德加·萨因.员工精神:优秀员工的职业基准[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22-24.

[3]埃尔伯特·哈伯德.致加西亚的信[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4:31-32.

[4]陈学凤.“90后”高职生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初探[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6-18.

[5]陆媛.当代大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与塑造[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15-17.

[6]陈长生.高职教育内涵之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11-13.

[7]于淑霞.把职业精神教育与培养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J].职业与教育,2008(7):7-9.

[8]葛志亮,王金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职业精神”特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8-20.

[9]杨春花.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及其培养探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3):20-22.

猜你喜欢

导游伦理内涵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活出精致内涵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挖掘习题的内涵
黄希川
内涵漫画
网约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