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测试个案分析及教学反思
2015-05-30王东瀛
王东瀛
内容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阅读是留学生学习和掌握汉语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外汉语阅读教学对整个汉语教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阅读课既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课,又是一门重要的技能训练课。本文旨在通过对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原中级3班2013-2014学年期中和期末阅读考试的成绩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对于改进对外汉语中极阅读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提高汉语阅读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阅读测试 中级阅读教学 对外汉语 个案分析
一.阅读测试的理论基础
克拉申的习得与学习假说认为:成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获得第二语言的方法。一种是语言的习得,另一种方式是语言的学习。“这是明确的、正规的、从语言学方面理解并掌握语言,一般在语言课堂上看到的就是这种学习。”[1](P.172)
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输入假说理论为第二语言教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阅读是实现语言习得目标的最主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在其他国家没有使用汉语的自然环境,课堂教学就成了语言输入的最主要途径,汉语学习者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然而课堂上的交际教学缺乏一种真实的语言环境,学习者很难进入一种潜意识状态,更多的是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语言操练。这就是说,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所输入的语言材料要符合第二语言学习者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需要,要略高于学生目前的语言水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
阅读理解测试形式多样,如问答题、是非选择题、多项选择等。中级汉语水平考试阅读理解试题也是选择了被广泛使用的多项选择题作为主要题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以下八种题型:词汇辨认题、识别题、分辨题、分析题、解释题、推断题、综合题、评论题。推断题、综合题和评论题在中级汉语阅读考试中出现频率较低,主要以前五种题型为主要题型。[2]
二.中级汉语阅读教学
(一)中级汉语阅读的教学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课程规范》指出中级阅读教学的目的是:
以言语技能训练为核心,培养留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是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具体到中级汉语阅读课,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留学生阅读韩语书面语的能力。它的根本任务是从阅读技能入手,通过阅读大量汉语书面语材料,在字词、句子、段落和篇章诸方面对学生进行集中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使他们获得能够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
可以看出,中级的阅读教学要在“学会”获取知识的规则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更为“集中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学习者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上,获得“能够举一反三的能力”。[3](P.170)
(二)中级汉语阅读的教学内容
中级汉语阅读教学的内容概括起来应包括三个方面:汉语阅读技能训练,汉语阅读实践和适量的词汇训练。
中级的阅读技能训练以篇章理解技能训练为主,包括寻找文章主要观点和细节、预测、评读、提高阅读速度等;阅读实践是学习者把学到的技能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手段;由于扩大词汇量是阅读的目的之一,教师应有意识地在附带学习的基础上增加直接词汇教学,如提高词汇出现频率,适当进行词语搭配、组词练习等,以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总的来说,初级教学侧重字、词、句的理解,而中级侧重于篇章理解。
三.阅读测试个案分析
本文以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原中级3班留学生2013-2014学年的期中和期末阅读考试成绩为主要研究材料进行分析,同时与平行班中级2班进行适当的对比分析,探究中级班的学生在汉语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的一些具体情况。
(一)测试的目的和类别
学院组织这两次测试的目的在于考查留学生在不同阶段汉语阅读理解的能力。这两次测试既是成绩测试,又是一种诊断测试。根据教什么考什么的考察原则,与一定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既测试了考生汉语学习中级阶段的学习进展及阅读水平,又通过这样测试的方式检查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可以根据测试结果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
(二)测试的功能和原则
期中和期末的阅读考试的功能在于检测、评估教师的教学,测量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为学生毕业后继续升学或者工作提供参考。测试的原则包括两方面:
1.公平性和可行性
测试材料广泛,成绩评定公正。
2.科学性和真实性
以科学理论指导测试真实水平;客观答案唯一,杜绝模糊、多样性。
例:阅读下列句子,预测空格里的内容并写出来。
(1)在中国,越往北边天气越冷,越往南边天气( )。
在期中阅读考试后总结中发现,期中考试的阅读试卷中缺少主观题,阅读材料选择方面不够全面,因此在期末考试出卷时就重视主观题的选择以及阅读材料的精选。
(三)测试质量分析
从测试项目上来看,期中考试阅读试卷测试的题型包括填空、划句子、选择、问答,期末考试与期中考试测试的题型基本相似,删去了划句子,代之以按词切分句子。
1.信度和效度分析
通过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级3班的成绩与其平行班中级2班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作对比可以看出,在期中考试中,同一个卷面和难易程度相同的试题用于水平基本相同的测试对象,测试结果基本相同。在期中考试中,中级3班和中级2班平均分分别为70.26和70.33,标准差分别为13.511和12.161,中位数分别为72和68.5,相差不是很大。而在期末考试中,中级3班和中级2班的平均分分别为69.39和64.789,中位数分别为75和62,标准差分别为17.345和11.128.从平均分和标准差等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两个班级学生成绩差异较大。经分析可知,期中考试时,两班学生成绩在70-80分数段的最多,而期末考试两班学生成绩在60-70分的最多。
效度是指测试的有效程度,也就是测试的内容和方法是否达到了测试目的。在效度方面,期中和期末测试主要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题目类型基本上与HSK考试阅读的题型相似,覆盖面较广,基本上涵盖了HSK考试阅读部分的主要题型。所以效度较高。
2.难易度分析
难易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以期中考试中级3班的阅读试卷为例,通过计算求得期中考试整个阅读试卷的平均难易度P=0.679,说明这份试卷总体难度适中。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也可以得出,期末考试的阅读试卷难易程度也是比较适中的。
(四)中级3班阅读测试成绩分析
通过计算分析可知,中级3班的学生在期中阅读考试中第四题标准差数值最大,达到6.05;第一、二、五题,标准差数值较大;在期末阅读考试中,第四题的标准差数值依然是最大的,达到7.54,第二、三、五题,标准差数值较大。
具体分析可知,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阅读考试试卷的第一题和第二题都是主观题,期中考试的前两大题考察的是学生找主词和主句的阅读技能的掌握情况,而期末考试则分别考查学生推测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视幅分词的能力。根据数据可以看出,中级3班的学生在这四项技能中推测技能掌握的比较好,能力差异不是很大。第四题都是阅读理解题,第五题是完形填空。后两道大题考查的是学生汉语书面语阅读理解的能力,经分析可知,中级3班学生在两次考试中第四大题阅读理解都是标准差数值最大的项目,说明3班学生阅读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阅读理解的能力差异较大。
通过测试数据的分析,教师可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被试情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反思
(一)对外汉语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化难为易、寓教于乐、触类旁通
要使汉语课堂的教与学达到化难为易、寓教于乐、触类旁通,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以语用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指导明晰、结构严谨的教学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4](P.5)
此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指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设计课堂教与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汉语表达自我和情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不同,支持学生把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与其他的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培养和精心爱护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对外汉语阅读课堂教学的一些实用策略
1.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
青少年学生以及留学生通常比成年人更喜欢游戏。课堂教学中使用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语言教学运用的游戏最好与教学内容相关,包括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有竞争性和互动性,此外教师的指令要清晰、准确又简短。
2.利用提问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提问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保持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课堂上所提的问题应该适当,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3.帮助学生加深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的关键在于根据上下文猜测意思,并不需要认识所有的汉字。在课堂教学中,全班可以做读前活动、阅读和深入阅读活动以及阅后活动等一系列的阅读技巧训练,从而加强对阅读的策略和词汇的学习。阅后写作训练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2]陈志烈.阅读理解及其测试效度和信度的影响因素[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3),第69页。
[3]周小兵、张世涛、干红梅.汉语阅读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4]傅海燕.汉语教与学必备:教什么?怎么教?下,怎么篇:组织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5
(作者简介: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