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存在主义教育思潮看师生关系

2015-05-30赵雪斐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信息社会存在主义师生关系

赵雪斐

内容摘要: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的主体性至高无上,每个人都应有绝对的自由,并对其所做出的选择完全负责。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师生之间进行着一种信息对称式的博弈,而由哲学家马丁·布伯提出的“我和你”模式,就成为了存在主义教育模式下理想的师生关系模式。

关键词:存在主义 师生关系 信息社会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一词源于拉丁文中的Existentia,又可以称为“生存主义”、“实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存在主义思潮深受唯意志论和生命哲学的影响,并首先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二次世界大战时传到法国,60年代又传播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成为一种影响颇大的哲学思潮,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主义思潮对教育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断渗透到教育中去。

一.存在主义的观点

“存在主义者自认是重视经验的。重视经验即要原封不动地接受经验, 让它支配自己的理论。”由此推断,存在主义者似乎十分重视这个被近代哲学家因“不科学”而排斥的“经验”。存在主义的这种经验来源于感情,存在主义者重视感情,倾向于了解和分析人们的希望与忧愁,自信与绝望等等情绪,以便从其中找到思想根据的事实。同时,存在主义者重视具体事物,与其他哲学相比,存在主义哲学更像是一种实用主义哲学。

由存在主义引发的存在主义教育思潮中有两点最为主要的特征:一是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二是强调自由选择。“存在先于本质”宣告了人类主体性的至高无上,一切必须以主观性为出发点,这无疑也改变了学生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的从属性地位,学生由服从于教师的个体变为独立存在的主体。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哥德尔认为真正的选择意味着回到自我核对自己的整个人格负责。因此,在存在主义教育的观点看来,学生有独立、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也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一点是与我们一直以来所习惯的“师道尊严”和“天地君亲师”等观念不同的,学生与教师的位置从垂直型的单极服从式变为了平行的平等互助式。总结来说,存在主义教育基于鲜明的理论出发点和认识定位, 针对教育中人的异化和失落, 强调从“人的本真的存在”出发, 以“人性为本位”, 强调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及学生的自我生成;关注人的自由、选择、责任的精神状态, 极力弘扬人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学生,在存在主义观点看来,应当是独立的,自由的,这两点缺一不可。

二.师生关系的变化

(一)信息社会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师生关系”从字面理解,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地位、作用和相互之间的态度等。而在我国传统的社会模式的作用下,师生关系长期弘扬的是教师权威和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思想,师生之间通常是支配与从属、控制与服从、改造与被改造、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如果我们将师生之间的相处看作一种博弈的话,我国传统社会的这种师生关系就可以看作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博弈,是一种单极化,非对称的关系。教师掌握着知识,是知识的“源泉”,这是这种单极化的知识传授,使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与权威。而学生在这种关系中则很明显的受制于教师,这种从属性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也体现在对学生的思想形成、道德塑造、情感获得等诸多方面。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信息化使整个教育大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学生的信息、知识来源渠道变得丰富多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接收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而造就了一种信息相对对称的环境。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的博弈,从信息不对称的博弈变为了信息对称的博弈。信息技术所促成的信息对称环境对传统的教师权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造成教师权威的弱化和消解。这种弱化和消解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权威的弱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和信息的唯一占有者,学生可以由多种渠道获得其想要的知识和信息,甚至可以知道的更多、更全面;制度权威的弱化,在民主平等、主体尊严意识日益强烈的今天,社会和教师本身都越来越重视内在权威而非外在权威的培养,教师的专业伦理日益被教师和学生所重视;角色权威的弱化,这在新课改中已经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教师从知识的拥有者变成知识的组织者,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和促进者。

(二)“我和你”的师生关系

存在主义教育强调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自由、选择及选择的责任,强调师生间对话、平等、融洽的关系。存在主义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服务于个人,帮助个人作自己的选择,并使他成为对自己负责的人。教育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发展个人的意识,为自由的选择提供机会,鼓励发展自我认识,发展自我责任感,唤醒个人承诺感。具体来说,借用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观点,他将世界按人的态度分为两种:一是“被使用的世界”,二是相遇的世界。布伯用“我和它”来称呼前者,用“我和你”来称呼后者。在这里,“它”是物性的,可以用来称呼传统教育中,类似像机器生产产品一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它”是没有自由和主体性可言的,学生就像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被制约在一个个框架里,被塑造成提前就设计好的样子,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地位是被动的、被控制的、被塑造的,师生之间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我和你”的关系模式则不同,“我和你”的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对等、彼此信赖的关系,双方都是主体,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学生与教师在这样的关系下是平等的,相对自由的,两者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不存在依附、控制的关系。

可以说,这种“我和你”的关系模式是一种理想的存在主义式的师生关系模式,它对于学生与老师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的相处方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带给我们很多思考。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许多以组织为中心的情景的形成并不是自由选择的,学生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无法真正的做到平等和自由,即使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教师对学生的定位仍往往取决于标准化的测验结果缺少鼓励学生关于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意识。同时,在我国,“尊师重道”始终是一种积极的道德培养,体现着我国社会尊重文化的优良传统,尊重老师也就是尊重文化,敬畏老师也就是敬畏知识。学生从小对此耳濡目染,再加上学生刚入学时(7-12岁)刚好处在埃里克森认为的人生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教师成为学生肯定自我的主体,学生即使有与教师建立相对平等自由关系的意识和倾向,也往往会服从于社会、家庭及伙伴的压力,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仍是以服从为主,而这种服从为主的关系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持久的。

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师与生的关系定位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理解的,友善的,宽容的,相对自由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人格与人格的关系,师生之间应建立平等的信任关系。尼采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者和塑造者会指出你本性的本真意义和基本材料, 指出那种全然无法教育、无法塑造、但又难以接近的、自成一体的、陷于停顿的东西: 你的教育者只能做你的解放者。”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重视学生情绪情感的表达,不将学生看做一个事物,而将其看作与教师平等的个体,教师带给学生的更多的是活生生的一个人经验的起伏,而不是一条条枯燥的教条。教师不再是机构标准化的代言人,而是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与自我确定的组织者,即使在围绕组织而确定起来的学习情境中,教师也应允许和鼓励,并为学生个体发展其个性的独特方面提供条件和机遇。在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学生去完成“自我实现”,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向自己挑战,批判自己的观点,培养不怕犯错误的精神;教师不应代为决定一切,尽可能向学生提供不同观点的知识、观念、信仰,让学生对此进行选择。学生则应怀有与教师建立平等自由关系的意图和倾向,基于我国的现实,“尊重”仍会是师生关系形成的前提,或许我们不应将其看作是一种障碍,而应是维系师生之间良好稳定关系的一种保障和纽带。在“我和你”的师生关系模式下,师与生的定位是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

参考文献

1.贺百花,陈琼.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形成因素及评价[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3,Vol.23,No,2:10-12.

2.许继红.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认识论基础[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8,Vol.22,No.4:111-112.

3.王俊菊,朱耀云.中国师生关系观的历史嬗变与现代审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0,19:51-56.

4.罗刚,佘雅斌.“我和你”师生关系及其建构——信息对称环境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8:57-60.

5.杨文萍.浅谈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08,9上:7-8.

6.王守纪,杨兆山.以尊重为核心的现代师生关系及其建构[J].加油理论与实践,2010,9,Vol.30:34-37.

7.Gerald L.Gutek著,陈晓端译.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8.樊应选. 论“尊师重教”的现代解构—师生关系的异化[J]. 教学与管理,2010.10.20:36-37.

9.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39.

10.Julius Seelye Bixler著,赵震摘译.论存在主义[J].截自美国学者,1958-1959冬季号:22-25.

11.钟晓琳.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评述[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 No. 5 Vol. 23:102-104.

12.明辉. 由研究存在主义教育观引发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7:125-126.

(作者简介: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学校管理)

猜你喜欢

信息社会存在主义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
浅析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
浅析互联网资源领域的经济管理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