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而来的铛铛车
2015-05-30鹿璐
鹿璐
铛铛车是20世纪早期北京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因为这种车开起来时会发出有节奏的“铛铛”声,老百姓就亲切地称它为铛铛车,其实它的本名叫有轨电车。那时的北京街头,只要是繁华的街区,就可以看到铛铛车庞大的身影,它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此后,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北京的铛铛车在20世纪60年代就逐渐消失了……
过去北京人的出行工具比较简单,主要是乘坐轿子、马车、骡车等,后来发展到西式的四轮马车。20世纪初,北京又引进了人力车,就像我们在电影《骆驼祥子》里看到的。因为人力车是从国外引进的,所以老百姓就叫它“洋车”。但是这些交通工具相对落后,而且数量有限。那时的北京人口众多,迫切需要发展一种载客多、速度快的交通工具。
早在清朝末年,北京就有了引进有轨电车的行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曾从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了几辆有轨电车,修建了永定门外马家堡至崇文门的线网、轨道。然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痛恨洋人、洋货,见到凡是沾了“洋”字的东西一律毁掉,于是在义和团运动中,这些有轨电车轨道被拆除,车辆被毁,刚刚崭露头角的有轨电车就消失在了萌芽中。民国二年(1913年)五月,北洋政府决定向法国借款用以兴建北京的有轨电车,不幸的是又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等原因,有轨电车的项目只好暂告搁浅,直到1921年终于成立北京电车公司,以期发展有轨电车事业。
1922年,电车公司与法国汤姆逊好斯敦公司订购钢轨及附件,接着与法国电气制造公司订购车辆。当时电车公司购入法国制造的有轨电车90辆,而后又租赁西总布胡同11号房屋作为公司的办公地点。1923年,电车公司又与益昌公司签订合同,由其铺设轨道,修筑路基。一切准备就绪,1924年12月17日,电车公司在前门举行了隆重的开车典礼,18日正式通车。当时仅开第一路10辆车。
穿越城区的铛铛车,是什么样子的
按照电车公司的最初设计,有轨电车的机车和拖车的车身在国内制造,由裕信营造厂承办,车盘向法国公司购买,车身与车盘在国内组装成成品车。北京有轨电车使用的法国车辆型号是21E型,标准定员52人,拖车标准定员47人。这种车型从1924年起,到1950年底,始终是北京有轨电车的主要车型。不过当时的有轨电车的司机驾驶和现在的可不一样,他们那时要站着驾驶,一天下来腿都不会打弯儿了。
这些有轨电车虽然是从法国引进的,听起来挺时髦,但实际上型号落后,质量低劣,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而且极易损坏。比如车门夏季用铁栅门,冬季用双折木门,乘客稍挤一点就关不上了。最初,有轨电车的车身为木质结构,座椅就是一块木板,既简陋又不舒适,人坐几站屁股就会被硌得生疼。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电车公司对车辆进行改良,座椅改用漆布,椅子中间用旧棉及滑秸等做椅垫,并将原装的藤拉手改为皮条及化学磁圈,车内外增加电灯照明。虽然当时的有轨电车样式简陋,而且行驶速度只有15~20公里,但比起马车、轿子和人力车还是要快得多。
最初有轨电车车身是棕色的,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开始,逐步将车身改为绿色。新中国成立后,除8轮有轨电车外,其他的车身均改为上部米黄色,下部棕色。我国自己新研制成功的52式8轮有轨电车的车身颜色则是上部为米黄色,下部为深红色。色彩鲜艳的有轨电车伴随着“铛铛”的声音,穿梭在大街之中,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通八达的铛铛车线路,穿越城市的繁华区
1924年12月18日有轨电车正式通车,北京的公共交通开始了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有轨电车通车时仅开第一路,以后增加了第二、三、四路,到1925年又增加了第五路。当时第一路由前门经西单牌楼、西四牌楼至西直门,全程14.041华里,设14站,为西线;第二路由前门经东单牌楼、东四牌楼至北新桥,全程11.032华里,设11站,为东线;第三路由北新桥经鼓楼、地安门、皇城根至太平仓,全程8.116华里,设8站,为北线;第四路由崇文门经东单牌楼、西单牌楼至宣武门,全程9.281华里,设9站,为南线;第五路由东四牌楼经东单牌楼、西单牌楼、西四牌楼至西直门,全程17.702华里,设18站,为加线。此后,电车行驶路线多有变更。1925年前门至天桥段通车,第一、二路改由天桥通往西直门和北新桥。1930年起设立第六路,由崇文门经磁器口、珠市口、虎坊桥至和平门。1937年1月,天桥至永定门段通车,增加由崇文门经磁器口、珠市口、天桥至永定门路线,称新六路,1939年新六路改由天桥至永定门,并改称第七路。至1946年全城设有10条路线,即北一路、南一路、北二路、南二路、西三路、东三路、第四路、第五路、第六路、第七路。1929年为了招揽晚间的乘客,电车公司决定将第四路车与其他各路电车联结成环线,白天各路车照常行驶,晚间七点半至十二点环线车行驶。
铛铛车的运行线路基本上都是穿越城市最繁华的地区。例如,1938年,4路车设的站有北新桥、梁家湾、交道口、小经厂、锣鼓巷、宝钞胡同、烟袋斜街、帽儿胡同、地安门、北海公园、东官房、厂桥、皇城根、太平仓;6路设有崇文门、花市大街、磁器口、水道子、三里河、过街楼、珠市口、煤市街、给孤寺、陕西巷、虎坊桥、臧家桥、琉璃厂、和平门、山涧口、天桥、体育场、永定门。
1950年3月6日,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北京开辟真正的环路车,左右环对开,左环由平安里经西单、东单、北新桥、地安门返平安里,右环方向相反。环路车1959年3月10日停驶。1956年7月10日为配合迎接新中国建立10周年的建设工程,新开辟第八路,由西直门经西四、西单、司法部街、前门、天桥一巷、红桥、至北京体育馆,第八路1958年10月4日停驶。
当时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各路电车路牌颜色不同,有人戏说是为不识字的人认着方便而设,因为各路车牌颜色不同,一目了然,只要记住颜色就不会坐错车。当时1路车路牌是红牌白字;2路是黄牌红字;3路是蓝牌白字;4路是白牌黑字;5路是绿牌白字;6路是粉牌黑字;7路是灰牌红字;8路是蓝牌红字;环行路是白牌黑字。
铛铛车的发车时间、乘车规定和特有的“挂票”
刚开始有铛铛车时,大家都觉得新奇,谁也没有计较铛铛车的发车时间和间隔,随着铛铛车的普及和人们出行的需要,大家越来越觉得规范铛铛车的发车时间和间隔的重要性。因为那时的铛铛车,基本上没有准点,司机随心所欲,有时候心血来潮了,车开得飞快,有时却又是慢吞吞的,因此就造成了间隔空当有时过大,一、两个小时来一趟车是常有的事,而有时车一来就是一串车,让乘客哭笑不得。到了晚上收车的时候,也没有准点,有时司机一看乘客不多了,就收车回厂了,不知道的乘客还在车站等着呢。因此很多乘客不满,就向电车公司反映。
电车公司在1938年制订了《各路电车首末车开行时间表》,规定各路首车最早6时40分发车,最晚8时43分发车;末车最早晚20时发车,最晚23时55分发车。各路行车最少间隔7分钟。到1947年规定更加完善,第一路车全程行驶56分钟,每车间隔7分钟;第二路车全程行驶49分钟,每车间隔7分钟;第三路车全程行驶63分钟,每车间隔14分钟;第四路车,全程行驶24分钟,每车间隔16分钟;第五路车,全程行驶28分钟,每车间隔14分钟;第六路车,全程行驶32分钟,每车间隔16分钟……
因为铛铛车车速快,成为普通居民出行的首选工具,最初乘客上下车并无次序,同时拥上拥下,由于乘坐的人多,结果车门常常阻塞,车很久不能起站。于是1937年规定了先上后下的办法,后来又改为前门下,后门上的办法,就像现在我们的无人售票车规定的一样。不过由于上车的人多了,常常出现“挂票”的现象。“挂票”就是乘客攀附在行驶的电车车尾或侧立于车门处。我们在一些老电影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镜头,估计“挂票”的乘客上下方便,但是这样身手得多敏捷呀,又是多危险呀。
铛铛车低廉的票价,引起人力车的不满
最初,铛铛车的票价仿照上海租界的电车票制,将车上座位分为头等、二等,就像我们买飞机票有头等舱、经济舱票一样,铛铛车也是按等售票,而每等票又分14种。这样实行了两年,因“种类太繁、记忆难周,票生与乘客俱感不便”,于是电车公司只好取消座位分等计价,而统一按里程计价售票。10里以内为一段票,票价大洋3分,合铜元12枚,10里以上为二段票,票价6分,合铜元24枚。像第四、五、六路,路程较短的就定为全程票价3分。而环线票价不论远近一律收铜元24枚。1939年5月1日起又将票价统一为5分。此后随着物价涨幅,票价也在不断变动。从1924年通车到1948年的24年间有轨电车共调价37次,特别是1945年至1948年3年间调价26次,仅1948年就调价15次,当年12月一个月内调价3次。
电车公司为了招揽更多的固定客户,也发售月票、季票,并分普通与特种两类,而且还分成人和中小学生通学月票。民国十四年(1925年)规定,特种月票,每月每张5元,不贴相片,任何人都可使用;普通月票每月每张4元,贴相片,只限本人使用。特种季票,每张售价12元,不贴相片任何人都可使用。普通季票,每张9元,贴相片,只限本人使用。通学月票,中学生二元七角,小学生一元二角。每日只限乘坐4次,上车须交售票生剪孔,逾限须购票。
因为铛铛车的低廉票价,吸引了大批乘客。您看咱们算笔账,在城内乘坐人力车,每次大约要1角钱左右;包车每月10元。而铛铛车一般票价是3分,最贵6分,如果买月票一个月是5元钱,比人力车便宜了一倍,但是速度却快了好几倍。因此很多乘客都选择了铛铛车,人力车面临着失业的危险。
铛铛车正式通车时,许多人力车夫就意识到,开通铛铛车会给他们的生意带来影响,在通车前,前门曾发生几千名人力车夫卧轨,阻止电车运行的事。后经北洋政府用武力威胁,有轨电车公司出金钱收买,这次人力车夫阻止有轨电车运营事件才算结束。
民国十八年(1929年)十月二十二日,因电车公司工会和人力车工会间的纠纷,铛铛车与人力车之间的积怨达到了高潮,人力车夫砸毁有轨电车63辆,钢轨、岔道被掘10处,站亭、站阁被拆5处,各站的电灯完全被毁,造成铛铛车停运18天,物资及营业损失近40万元。
因铛铛车而拆除的东单牌楼、西单牌楼
铛铛车的开通还引起了一件大事,由于铛铛车是有轨电车,因此其所过之处要铺设铁轨,架设电线。有轨电车的运行线路要经过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由于这两座牌楼年久失修,势将倾毁,与电车工程之间有殊多窒碍,所以电车公司就以安全为由,1923年要求拆除东、西单牌楼。获得批准后,于1923年7月拆卸东单牌楼,10月拆卸西单牌楼。本打算拆后改建,没想到拆时容易建时难。最后竟以此处为交通要冲,车马日繁,无重建牌楼之必要而不了了之,重建牌楼的资金,也被电车公司用于购置车辆了。
北京最后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停驶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军管会正式接管电车公司,贾庭三同志担任第一任经理。此后电车公司不断研制新型电车,开辟新的路线,有轨电车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但是由于有轨电车存在许多不易克服的缺点,特别是它的轨道大部分铺设在市中心的繁华街道上,严重影响了旧城改造,从1958年开始,相继停驶有轨电车,至1966年5月6日,有轨电车在北京运行了42年后,离开了历史舞台。
2010年前门大街开街,又将消失了的铛铛车请回到前门。修复后的前门铛铛车南起珠市口西大街,北至新建的前门五牌楼下,全长约800米。铛铛车的建造方案是建造部门到北京市档案馆查阅了相关档案后,按照档案中记载的1924年北京最早引进的法式铛铛车的样式设计、制造的。
古老的铛铛车又穿越历史回到了我们身边,虽然现在的铛铛车只是作为观赏和怀旧的,但是给我们带来了一段鲜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