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节日风俗之冬月与腊月
2015-05-30质如
质如
北京是历史文化古都,形成了各种独特的风俗,其内容丰富,既有宗教信仰方面的,也有祝福贺喜、娱乐游戏方面的。节日中的祭祀、走亲访友、饮食、服饰等活动都有它的说法和习俗。各种节日活动不仅喜庆热闹,而且富于乐趣,反映出北京百姓热爱生活的面貌。
冬月的风俗
农历十一月又叫冬月,因为二十四节气的冬至节气常在此月,故叫冬月或冬至月。冬至是古代的一个重大节日。明清时期,每逢冬至皇帝都要去天坛祭天,百官向皇帝朝贺。冬至这天的白昼最短,以后的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古代有“冬至阳生”的说法。《史记·律书》云:“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这里是说冬至是节气的开始。民间在冬至时没有什么重要活动,风俗是家家吃馄饨,所以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顺口溜。从冬至起,就进“九”了。北京人给“九”编的顺口溜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过去,人们在度“九”时,有画《九九消寒图》的风俗。其画法是画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进九起,每天用墨涂一圈,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
腊月的风俗
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是古代祭祀众神之名,在十二月举行祭祀众神之礼,故此十二月为腊月。腊月的重要风俗是熬腊八粥。据佛教神话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感于人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舍去贵族生活,出家修行。经过几年的苦炼,最后在菩提树下静坐不食,度过苦难得道。在释迦牟尼修炼最饥饿时,一些信徒拿来稀米粥让他充饥,他才度过苦难之关。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后来,随着佛教传入我国,腊八粥的风俗也传了进来。原来的腊八粥很简单,只是用米加水熬成。随着时间推移,腊八粥的原料日渐丰富,到了清光绪年间,熬腊八粥的原料有: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枣泥等。熬熟后再放入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白糖、红糖、葡萄干等配料。熬腊八粥都在初七的后半夜,初八天亮时粥已熬熟。腊八粥除了用于祭佛外,风俗是往亲友家中送。
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旧北京一般人家都供灶王,将灶王当做一家之主。民间传说,腊月二十三日,灶王要上天向玉帝汇报工作,到年三十夜随诸神一块来到人间。人们怕灶王上天说坏话,所以给灶王贴的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供品很简单,有几块南糖、关东糖、糖瓜,一些草豆,一碗清水。按老北京的风俗祭灶王的都是家中的男人,妇女不能做主祭。
贴对子。对子是春联的俗称,民间在新年时贴对子的风俗由来很早。据说,对子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而来,桃符即在桃木板上题字后再挂在门上。五代后蜀君主孟相有一年的新年在桃木板上题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句子,被人称为最早的对子。在清末民初时,一到腊月二十日,私塾房都放年字,有的私塾房老师还带一两个学生到街市上摆摊卖对子。对子摊一般用一张高桌,一个凳子,一些笔墨和大红纸,放在店铺的房檐下,墙上贴“书春”或是“借纸学书”或“换鹅”等招贴,人家就知道是卖对子的摊子。一般卖对子的先生写“书春”作为招贴的居多,写“借纸学书”的少,写“换鹅”的更少。因为“换鹅”两字有个典故,它出自东晋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曾做过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他的字结构匀称,笔锋有力,运笔流畅,被世人称为“字圣”。王羲之最喜欢鹅,一次他去一座寺庙拜佛,看见一群雪白的鹅在寺庙中的养鹅圈里不停地高叫。王羲之越看越喜欢,想花钱买几只。僧人不卖,说只要为他们抄写一部佛经,这群白鹅就送给他。这便是王羲之抄佛经换白鹅的故事。这样看来,若招贴写成“借纸字书”就显得太自谦了,让买对子的人不信服;而写成“换鹅”又会使人认为太自傲了。所以,大多数先生都写成“书春”。
对子摊写的对子通常分为普通民用对和工商对两大类,按形式又分为“门心”(大门)对、屋门对、灶王对等。普通民用“门心”对常见的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屋门对则是“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灶王对都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其他常见的还有“抬头见喜”、“出门见喜”和大小“福”字等。工商对无论是大门对还是房门对都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账房的组字有“日进斗金”、“黄金万两”、“招财进宝”等。
迎新年除了家家户户贴对子外,还要贴年画。过去北京一进入腊月,街上就有小贩背个布卷,内装年画,随走随吆唤“画来,画来买!”只要街上卖画的小贩一出现,年味就有了。过了腊月十五后,在花市、东四等繁华街市上就有“画儿棚子”了。据《燕京岁时记》记载,“每至腊月,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购之。亦所以点缀年华也。”
此外,沐浴也是年终北京人必做的风俗。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岁暮斋沐,多於廿七八日。谚云‘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遭遇。”
岁暮还有“丢百病”的风俗。就是将没吃完的剩药都扔出去,将一切药方找到一起烧掉。这就叫丢百病。
年三十是风俗讲究最多的一天。在腊月二十三祭灶后,各家天天都在忙年,男人到各处买年货,女人买布做新衣,发面蒸馒头,做年菜,扫房,贴对子,等到年三十都准备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地过年。上午买纸做包袱祭祀祖先,在佛桌上摆放供品。傍晚,先在庭院里,从大门至屋门放芝麻秸,人走在上面吱吱作响,这叫“踩岁”。此后各处都点上灯,不管屋子是否住人都要点。并且在院中立杆,悬个天灯以示喜庆。年三十,从下午至晚上,大门口一会儿就会来一个送财神爷(一张16开纸上印着财神像,说“送”实际是卖)的,买了一张财神像后若再来,忌说“不要了”,只能说“请了”。据史料所记,年三十晚吃的年饭是用金(小)银(白)米做成,上面插松柏枝,并缀个金钱,放些枣、栗、龙眼、香枝等。每人都吃一口,剩下的正月初一至初五,每天吃一口,以表示饭吃不完,日子过得富裕。这种年饭又叫“隔年饭”。最后,全家守岁就是年三十夜里不睡觉,一夜灯光辉煌,这是北京多年来的风俗,以示日子过得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