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的发展进程与古典建筑精神的关系
2015-05-30程跃
程跃
摘 要: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千百年来一直忠实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甚至其自身也融入了文化之中,成为文化的一个分支。古建筑、文物、名胜古迹,这些都是文化遗产,它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水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通过人们的参观和了解,从而唤醒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进取精神。因此,对古典建筑文化、建筑精神的探寻,是对民族传统和特色的继承和沿袭。而在近年来,很多建筑师盲目地照搬现代建筑理论,将一座座的城市都变成了单调无趣的方盒子丛林。现在的都市人,很难再感受到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精神的存在。虽然我们因此摆脱了千百年来的封建枷锁,但是却有将传统的精髓一起丢掉的趋势。
关键词:城市发展;古典建筑;文化整体
1 国内外对古典建筑与现代城市关系的研究
在国外,就是在人们认为是现代建筑故乡的地方,悄然开始了对现代建筑的反思。保加利亚人道萨迪亚运用交叉学科的共同作用,从整体上去看待城市问题和时代所面临的任务,由此创立了人类聚居学。他说:“人类聚居已经不再能使居民们得到满足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许多居民无法在聚居中获得他们的基本需求,他们或是无家可归(如在加尔各答这一类城市),或是住在质量及其低掠的房子里,全球的许多城市和乡村都是如此……从技术的观点看,尽管当今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但大多数聚居仍缺乏维护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设施。最后从美学的观点看,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看看周围现存聚居的丑陋,就会同意这个判断了。”挪威建筑师克里思蒂恩、若伯格、舒尔茨希望发展建筑的场所精神,提出要尊重场所。他认为小到一个院落,大到整个城市,都有本地区应有的一种氛围,一种特别的相互关系——场所。它是历史、自然环境、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们亲切感的来源。没有场所精神,就没有了与环境的关系。
所以说真正对民族建筑精神的沿袭,并不是一定要在形式上下文章,或者说是就事论事的简单地把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拿出来比弄。其实,时代进步了,出现了新的材料、新的功能、新的技术,没有必要死守着原来的形式不放。只有将不合时宜的古代建筑或是古典形式扫除,才能给新建筑的发展提供机会(当然,像故宫这样仍有价值的历史遗迹,仍然应该保留)。否定和批判是新艺术、新建筑赖以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否定和批判,就没有多元共生,在建筑艺术的长河里,断裂是有限的,而连续性却是永恒的,建筑的发展不可能没有断裂而只是连续,伟大的作品总是诞生于终结的断裂与再生的连续之间。这就是说,城市的发展就像人的生长,必然要有正常的新陈代谢。阻止这一过程,不但起不到对历史的保护,反而会使城市的发展失调。
中国城市建设的步伐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许许多多的新街区、新建筑拔地而起,真可谓“旧貌换新颜”,老百姓欢欣鼓舞。地产经济过热、城市发展失控、缺少规划,即使有了规划也缺少严肃性,任意变动,相当多的地区是讲究建筑全部推倒重建新城、新区。现在从南到北千城一面已是既成事实。
2 传统建筑的“改旧为新”、“有机更新”原则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文明社会,历史建筑留给我们的无价遗产很多,如后人保留历史建筑的文化延续性,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中国正处于一个发展时期,这些年随着高楼大厦的兴起,一些旧建筑已成为危旧房迫切需要进行更新和改造。在更新的过程中,如何继承和保留那些不可多得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有价值的建筑,这样才能保留各个城市差别和原有的风貌,对旧建筑的改造毫无疑问是要在保留原有建筑相貌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结构加固和完善水、风、电、消防等设施。改善内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不应更多的画蛇添足。
因此,我们切勿以“现代感”的诱惑,把许多有城市特色的老建筑丢掉了,那将给后人留下遗憾。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旧建筑的保护,让我们的城市建筑和环境更具个性和特点。
3 坚持从文化整体中寻找古典的建筑精神
中国权威建筑专家吴良镛曾经说:“……建筑师自己首先应该在认识上有所突破,即将建筑从房子的概念延至聚居的概念(……聚居是人类居住活动的现象、过程和形态)。”应该看到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这些都凝结在当地具有特色的建筑中,并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性格和审美观。建筑师要善于从中提取这些元素,并配以现代的建筑手段。这样的建筑设计才具有历史的精神,同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同时,还应注意对特定场所的维护和创造。现在很多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建筑师下了很大功夫去模仿古代的样式,可是却形成不了良好的气氛,就是因为缺乏这样的场所。再比如很多的老街道(如上海的旧里弄)就是为了步行和相互交往而设计的,虽窄但颇具人情味。如果将其改成车行道,拉大路宽,街道的意义就改变了,街道的精髓也就丧失了。还有,很多社区的空地、草坪往往是人们聊天玩耍的场所,是自古以来人们一贯的生活内容。中国古代所形成的院落精神和院落文化让中国人向来对聚居的空间有亲切感。而且在这里,世代的居民多形成的场所精神也会使社區凝聚力大大加强。一棵大榕树,几个老人,一群孩子,多么有闲致的景色,时间在这里凝固了,时代可以变,古典的形式可以没有,但是,古老的精神依然在荡漾。一句话,可以改变的是建筑形式,而不是人们生活的方式和场所精神。
最后,就是要注意古代的哲学与思维理念。在古人的哲学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对自然的热爱与研究,这也反映了对秩序的探索。文人墨客喜好隐居山林,寄情山水。就算城中的士大夫一族,也将山水一园林的形式引入家中。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其实是古人希望将人类居住生活纳入到自然的秩序中,与其一起运行的愿望。例如,在中国的风水学说中,虽然充斥着迷信的糟粕,但其中也包含了古人对天文学、地理学、生态学、建筑学、美学诸多学科的综合理解。从中也可以看到他们认为万物之间普遍联系、有其内在秩序的思想(只不过他们将一些秩序放在错误或是荒谬的基点上)。更让人惊异的是,中国的哲学不是少数哲学家的问题,连一般的农家也知道运用节气,朝向等自然因素,进行生产和房屋建筑,正如英国哲学家李约瑟博士所指出的,中国建筑精神在于:“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自然不在话下,城乡中不论集中的,或是分布于田庄中的住宅也都是经常地出现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主义。”另一方面,在中国的伦理道德观念中,秩序也是极为重要的。君臣、父子、夫妻……所有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都有严格的等级。反映在建筑上,就是严格的中轴对称(重要空间都在中轴线上)、分明的主次空间关系,甚至连建筑的色彩和构件细部的样式也都有明显的等级规定。虽然今天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秩序这一概念有了更深更正确的认识,但是运用自然规律在建筑和生活中的方法、严整的建筑秩序以及这些理论的反映实例——故宫等历史遗迹,至今仍让世界各国的建筑师倾倒。
4 结语
贝塔朗菲说过:“我们将被迫在知识的一切领域中运用整体或者系统来处理复杂性的问题,这将是科学思维的一个根本改造。”这要求希望继承历史,探寻古建筑精神的建筑师不能再以狭隘的眼光看待建筑。赫尔佐格设计的北京奥运主体育馆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在这个充斥着矛盾与压抑的社会中,多元的思想顺其自然的产生,似乎是一剂脱敏剂,把各种不共戴天的矛盾转化左右为难的勃论,使建筑的理性与非理性,连续与断裂,完整与碎裂,怪诞与平常,丑陋与完美共融。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李先逵.中国建筑文化三大特色[J] .建筑学报,2001(8).
[4]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
[5] 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 陆元鼎,陆琦.中国民居装饰装修艺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7]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8] 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造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9] 李泽成.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 梁思成.梁思成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11] 张亮采.中国风俗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